Workflow
情绪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风口财评|情绪消费爆火,折射消费需求变革
搜狐财经· 2025-04-28 09:37
情绪消费市场概况 - 全球疗愈经济2025年规模预计达7万亿美元 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2万亿元 [1] - 情绪消费以解压、治愈、陪伴为核心 成为年轻群体新宠 涵盖捏捏乐、AI陪伴、盆栽等产品 [1] - 情绪经济从边缘走向主流 反映消费需求从物质层面向情感层面的升级 [1] 消费需求驱动因素 - 社会节奏加快和生活压力增大 年轻人通过情绪消费释放焦虑、获得陪伴 [1] - 物质产品丰富后 消费者追求更高层次情感需求 形成"治愈刚需" [1][2] - 虚拟世界寻找"情绪价值"的需求推动AI陪伴等产品发展 [1] 产品创新与技术支撑 - "谐音梗"桌面绿植如"禁止蕉绿"水培香蕉、"放青松"盆栽香松 通过寓意满足情绪需求 [1] - AI陪伴产品提供个性化情感服务 技术成为情绪经济重要支撑 [1] - 动漫周边"谷子"等商品因情感价值成为消费热点 [1] 行业发展挑战 - 部分商家忽视产品质量 如捏捏乐硅胶包装缺失生产信息 导致用户健康问题 [2] - AI陪伴类产品存在用户隐私数据泄露风险 [2] - 行业需平衡情感共鸣与品质保障 避免过度依赖"网红效应" [2] 市场发展前景 - 情绪经济反映消费需求多样化和层次化 成为新消费增长点 [2] - 情感服务生态需通过规范化和高质量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2] - 情绪消费从短暂热度转化为可持续市场价值的潜力巨大 [2]
行业周报:年报一季报陆续披露,关注高景气板块优质公司-20250427
开源证券· 2025-04-27 16: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零售、化妆品、医美等板块表现分化,零售业态积极变革,化妆品细分赛道景气,医美差异化高端新品表现好,部分优质公司有望迎来新消费需求和经营转机 [4] - 建议关注消费复苏主线下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包括传统零售、黄金珠宝、化妆品、医美等领域 [7] 各部分总结 零售行情回顾 - 本周(4月21日 - 4月25日)A股上涨,零售行业指数上涨0.07%,报收2127.02点,在31个一级行业中位列第24位,跑输上证综指0.49个百分点,2025年年初至今下跌5.00%,表现弱于大盘 [6][15] - 零售各细分板块中,本周超市板块涨幅最大,为6.36%;2025年年初至今,钟表珠宝板块涨幅最大,为4.91% [18] - 个股方面,本周步步高、东方创业、ST通葡涨幅靠前,涨幅分别为61.1%、18.1%和17.6%;跌幅靠前公司为*ST人乐、三江购物、丽尚国潮 [23] 零售观点 行业动态 - 上市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披露进行中,零售美护板块业绩呈分化态势,内需政策加码,顺周期复苏明显,悦己和情绪消费趋势凸显,部分优质公司有望迎来新消费需求和经营转机 [27] - 零售业态积极变革,如永辉超市调改加速,爱婴室主业稳健且万代合作打开空间,曼卡龙业绩高增 [30] - 化妆品细分赛道景气,珀莱雅、润本股份、丸美生物等表现良好,新品孵化加速 [35] - 医美差异化高端新品表现较好,锦波生物获批产品且出海推进,爱美客拟收购海外公司加强协同 [38] 关注消费复苏主线下的高景气赛道优质公司 - 投资主线1:关注顺应消费趋势变革的线下零售龙头,如爱婴室、永辉超市、家家悦等,受益标的重庆百货 [41] - 投资主线2:关注具备差异化产品力的黄金珠宝龙头品牌,如老铺黄金、潮宏基、周大生等,受益标的曼卡龙 [41] - 投资主线3:关注深耕高景气细分赛道的国货美妆品牌,如毛戈平、上美股份、珀莱雅、巨子生物等 [42] - 投资主线4:关注盈利能力确定的上游差异化医美产品厂商,如爱美客、科笛等,受益标的锦波生物 [42] 各公司情况 珀莱雅 - 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28.9%,2024年营收107.78亿元(+21.0%)、归母净利润15.52亿元(+30.0%),2025Q1营收23.59亿元(+8.1%)、归母净利润3.90亿元(+28.9%),国货美妆龙头地位稳固,多系列新品频出有望贡献增量 [47] - 2024年主品牌表现稳健、洗护系列增势较强,盈利水平提升,线上延续高成长、线下营收承压 [48] - 多赛道新品孵化加速,产品上新、运营提效、品牌营销升级 [49] 家家悦 - 2024年营收182.56亿元(+2.8%)、归母净利润1.32亿元(-3.3%);2025Q1营收49.41亿元(-4.8%),归母净利润1.42亿元(-3.6%),从规模零售向品质零售转型,有望持续成长 [50] - 省外拓展顺利,整体盈利能力相对稳定,生鲜等核心品类竞争优势增强 [51] - 2024年新开门店140家,2025年计划加快门店调改升级,优化区域布局 [52] 吉宏股份 - 2024年营收55.29亿元(-17.4%)、归母净利润1.82亿元(-47.3%),跨境电商业务承压,包装业务表现相对稳健 [55] - “跨境电商+包装”双轮驱动,“AI+品牌建设+国际化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57] 爱婴室 - 2024年营收34.67亿元(+4.1%)、归母净利润1.06亿元(+1.6%),母婴主业稳健,万代IP授权稀缺打开想象空间 [58] - 毛利率受品类结构影响下滑,经营提效驱动费用率略降 [59] - 母婴主业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万代合作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60] 老铺黄金 - 2024年营收85.06亿元(+167.5%)、归母净利润14.73亿元(+253.9%),品牌破圈和渠道升级驱动业绩高增长 [62] - 品牌、产品、渠道多维驱动同店收入高增长,国内店效提升+海外市场拓展,致力打造“世界黄金第一品牌” [63][64] 毛戈平 - 2024年营业收入38.85亿元(+34.6%)、归母净利润8.81亿元(+32.8%),业绩符合预期,护肤线与彩妆协同发展 [65] - 加强彩妆品牌心智,线上维持高速增长,费用率基本平稳 [66] - 彩妆护肤协同发展,发力高端渠道利好同店,高端品牌形象持续深化 [67] 巨子生物 - 2024年营收55.39亿元(+57.2%)、归母净利润20.62亿元(+42.1%),重组胶原蛋白龙头业绩增长强劲 [69] - 胶原棒势能持续释放,第二梯队焦点和胶卷系列起势迅速,产品渠道研发多点发力,全渠道布局成效显著 [70][71] 科笛 - B - 2024年营收2.80亿元(+103.2%)、归母净利润 - 4.34亿元(亏损收窄),多管线为业绩扭亏注入动能 [73] - 毛发及护肤产品表现突出,盈利能力稳定,商业化能力持续验证,2025年有望迎来业绩新增长点 [73][74] 上美股份 - 2024年营收67.93亿元(+62.1%)、归母净利润7.81亿元(+69.4%),多渠道、多品牌全面开花 [76] - 2024年主品牌韩束增势较强,多渠道扩张推动销售费用率提升,韩束6大BU协同发展,Newpage一页势头较猛,新品牌预计尽快面世 [77][79] 爱美客 - 2024年营收30.26亿元(+5.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5.3%),表现稳健,大单品嗨体保持韧性,凝胶类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上行 [80][81] - 产品、渠道、研发多管齐下,巩固核心竞争力助力未来持续增长 [82] 永辉超市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45.49亿元(-12.1%)、归母净利润 - 0.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承压,盈利能力下滑 [83] - 学习胖东来深化门店调改,改革供应链发力选品、自有品牌建设等,门店调改即将加速 [85] 周大生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08.09亿元(-13.5%)、归母净利润8.55亿元(-21.9%),持续承压,金价高位波动抑制动销,加盟商备货信心受冲击 [86][87] - 渠道规模逆势扩张,把握“国风国潮”趋势推动自主黄金产品研发 [88] 潮宏基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48.59亿元(+8.0%)、归母净利润3.16亿元(+1.0%),表现稳健,三季度营收优于行业大盘,费用率稳中有降、净利率止跌企稳 [90][91] - 发力加盟渠道逆势扩张,巩固产品核心竞争力强化品牌势能,品牌出海开设海外首店 [92] 丸美生物 - 2024Q1 - Q3营收19.52亿元(+27.1%)、归母净利润2.39亿元(+37.4%),其中2024Q3营收6.00亿元(+25.8%)、归母净利润0.62亿元(+44.3%),业绩表现亮眼 [94] 零售行业动态追踪 行业关键词 - 资生堂官宣新品牌RQ PYOLOGY律曜;欧莱雅关联基金首投中国底妆品牌;未来3年重百新世纪50家商场将调改;汇通达网络发布智慧供应链平台;胖东来创始人称2025年自有品牌销售额将达60亿元 [5] 大事提醒 - 关注多家公司年报披露等 [14]
太炸裂!超级大牛股,在欧美卖爆了!
券商中国· 2025-04-23 07:21
4月22日晚,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公告最新业务状况,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同比增长 165%—170%,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从股价表现来看,4月22日,泡泡玛特大涨6.93%,股价再创新高,报收175.9港元/股,总市值达2362亿 港元。2024年以来,该公司股价涨幅超过7.7倍,而若从2022年10月最低点算起,股价已大涨超17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泡泡玛特受到越来越多公募基金经理的关注,如易方达基金萧楠、南方基金 史博、汇添富基金胡昕炜、富国基金王园园、永赢基金高楠等。"以潮玩为代表的新消费正在加速渗透, 情绪消费将是2025年消费投资的重要机会。"谢治宇在兴全合宜一季报中如是表示。 一季度海外增速近5倍 "潮玩第一股"一季度海外业绩增速炸裂! 4月22日,泡泡玛特在港交所公告2025年第一季度最新业务状况,海外业务表现极为亮眼,增速近5倍。 公告显示,泡泡玛特2025年第一季度整体收益(未经审核)较2024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165%—170%, 其中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中国各 ...
覆盖18省密集调研座谈:茅台厂商凝聚共识提升市场韧性
搜狐财经· 2025-03-30 20:07
调研概况 - 公司历时16天开展覆盖18省的春季市场调研,走访GDP占比近80%的核心经济带,形成厂商五点战略共识为2025年市场定调 [1][3] - 调研包含16天40场活动,覆盖13个省区984家渠道商,重点分析拓客增长比例、销售结构及库存情况 [3] - 京津冀市场2025年首季同比增幅达79%-100%,1000ml大容量产品销量显著增长,18省区有效客户平均增长98% [6] 行业周期与茅台定位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但公司终端表现稳中向好,普飞批价稳定显示周期筑底迹象 [2][6] - 公司认为行业面临供需结构失衡和商业模式老化问题,但其渠道直达消费端的能力构成竞争优势 [11] - 社交属性增强趋势明显,客户呈现"购买量减少但频次增多"的特征,即用即买比例提升 [12][14] 消费趋势与战略转型 - 理性消费3.0时代特征包括面子消费减少、情绪价值需求上升,公司提出消费分级而非降级 [15][16] - 情绪消费成为新风口,公司计划开发悦己场景、研究香气物质代谢途径,并升级文化体验馆吸引Z世代 [22][23] - 渠道商需转型拓展新兴客群(如专精特新企业),优化体验价值与情绪价值服务 [19][20] 战略共识与战术落地 - 五大共识包括:把握周期机遇、推动理性消费转型、优化渠道产品服务适配、坚持奋斗精神、践行长期主义 [8][27] - 渠道结构被比喻为根系,需通过协同拓宽触达面,产品需提升含文量/含绿量/含金量 [25][26] - 供需适配理论强调构建"消费者-渠道-产品"生态模型,可能与RCEP区域供应链形成协同 [26] 长期发展框架 - 公司提出与渠道商构建利益/情感/命运共同体,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厂商关系被视为周期穿越基础 [27][28] - 高管强调需以奋斗姿态应对挑战,渠道商表态将坚持长期主义共同转型 [27][28] - 调研展现战术弹性与战略野心,暗含融入全球产业话语体系的意图 [28]
利好突袭!万亿赛道狂飙
天天基金网· 2025-03-17 19:36
文章核心观点 近期A股市场出现高低切现象,强势科技股回调,大消费板块迎来强势反弹,在政策利好刺激下市场对消费板块配置时机讨论增多,但也有机构认为科技股行情仍是A股最强主线 [1][5][9] 分组1:A股市场高低切现象 - 近期A股市场出现高低切现象,强势科技股回调,低位大消费板块迎来强势反弹 [1] - 3月14日,总市值1.61万亿元的食品饮料板块大涨5.49%,乳业板块飙涨9.85% [1] - 上周美容护理大涨8.18%,居申万一级行业涨幅榜首位,食品饮料单周上涨6.19%,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行业下跌,跌幅分别为1.36%、0.68%和0.62% [1] 分组2:消费利好消息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3月1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提振消费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3] - 呼和浩特出台育儿补贴政策,生育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并落户的家庭分别可获1万元、5万元(分五年发放)、10万元(分十年发放)育儿补贴,此前多地已出台生育支持政策,母婴及教育市场需求潜能有望释放,母婴消费领域有望回暖 [5] - 3月13日央行党委扩大会议指出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择机降准降息 [5] 分组3:消费配置时机观点 - 一种观点认为消费板块估值合理显现性价比,消费板块投资核心因子是估值,当前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复苏周期抬头,2025年消费赛道选股和赚钱效应有较好配置价值,消费50指数最新市盈率较2021年下滑超50% [6] - 另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股业绩稳定,长时间大幅回调后性价比显现,政策支持和经济复苏背景下,今年国内消费市场有望增长,消费板块有望迎来估值提升和业绩增长双重利好,部分食品饮料企业2024年业绩同比上涨,2025年大消费板块有望迎来配置窗口,外资机构看好中国消费复苏 [7] 分组4:科技股行情观点 - 有机构认为科技股行情仍是A股最强主线,市场受政策预期强化和港股上涨带动,科技是当前市场核心主线,科技强市场才强,2025年上半年以科技成长为市场结构主线 [9] - 部分机构认为科技股短期面临分化,年报截止日临近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和科技股分化,但科技成长板块内部轮动有望延续,科技股长牛逻辑未变,正从题材炒作向业绩兑现过渡 [9] - 国泰海通证券分析师认为科技创新是主线,科技股内部大分化,部分前期涨幅高的细分板块可能大幅调整,部分有安全边际与成长弹性的细分板块正在补涨 [10]
东海县水晶,成了年轻人的“精神创可贴” | 一线
吴晓波频道· 2025-03-17 00:48
行业概况 - 水晶产业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成为"现代玄学"和"情绪治愈"的重要载体 [1] - 2025年水晶手串销量超100万,部分水晶克重单价媲美黄金,单串售价轻松上万 [4] - 东海县水晶储量约30万吨,占全国70%,硅含量达99.99%,储量质量全球领先 [9] - 2024年全县水晶交易额突破460亿,4.5亿件制品流向世界 [11] 消费趋势 - 水晶手串市场份额为36.06%,销售额同比上涨319.84% [26] - 水晶购买人群年龄集中在18-30岁,18-23岁偏好度最高 [26] - 年轻人将水晶视为"精神创可贴",填补传统宗教退潮后的精神空缺 [28] - 最畅销水晶品类:黄水晶(财富)、白水晶(健康)、草莓晶(爱情)、超七(事业) [28] 产业链现状 - 东海县从事水晶开采、加工销售的超30万人,占常住人口25% [10] - 产业以小作坊为主,"家门口经济"模式,缺乏大型企业 [42][44] - 上游原料供应紧张,高品质原料被外地资本提前锁定 [45] - 白水晶原料价格去年年底至今翻两番,供不应求 [37] 市场热点 - DeepSeek等AI模型为不同用户匹配"专属水晶",推动热潮 [2][3] - 小红书"DeepSeek玄学"词条已有上万篇笔记 [3] - TikTok上"Crystalhealing"话题作品浏览量近40亿 [7] - 明星直播带货单日销售额达100-250万元 [26] 产业挑战 - "鸡窝厂"模式导致产业分散,难以规模化 [45] - 人力密集型生产难以满足骤增需求,自动化转型滞后 [48] - 天然水晶不可再生,全球开采门槛提高导致供应减少 [37] - 情绪消费波动大,热度持续性存疑 [38] 发展前景 - 当地已建成完整产业链和商业基础设施 [54] - 水晶美学价值赋予长期溢价空间 [55][57] - 需解决资源枯竭后的产业转型问题 [51] - 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为销售注入新动力 [19][54]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情绪消费”产业
日本"情绪消费"产业 - 日本经济转型期下应运而生的三类"情绪消费"在年轻人中衍生出细分产业及产品 [1] 特色住宿产业 - "废校民宿"等改造酒店兴起 利用老旧建筑打造差异化体验 [1] Emo和Chill消费 - 即时成像相机(如拍立得)在手机拍照冲击下 借助情怀与韩流再度热销 [1] 户外运动产业 - 骑行、登山露营市场持续增长 "Solo露营"愈发流行 [1] 反能量饮料产业 - 针对情绪需求的饮料产品成为新兴消费趋势 [1] 研究背景 - 内容基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年1月22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日本新消费研究之现象篇:情绪、情感和自我满足》 [3] - 研究分析师包括张影秋和曾万霖 [3]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情绪消费”产业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3-14 16:37
日本"情绪消费"产业 - 日本经济转型期下催生三类"情绪消费":Emo和Chill消费、户外运动产业、"推活"产业 [3][4] - 年轻人情绪消费衍生出多个细分产业及产品 [3][4] 特色住宿产业 - "废校民宿"等改造酒店兴起,利用老旧建筑打造差异化体验 [4] - 该产业属于Emo和Chill消费的细分领域 [4] 即时成像相机产业 - 拍立得在手机拍照冲击下,借助情怀与韩流再度热销 [4] - 该产品属于Emo和Chill消费的衍生品 [4] 户外运动产业 - 骑行、登山露营市场持续增长,"Solo露营"愈发流行 [4] - 该产业与情绪消费中的户外运动类别相关 [4] 反能量饮料产业 - 主打缓解负面情绪、促进睡眠的饮品受到欢迎 [4] - 该产业属于"推活"消费的细分领域 [4] 研究背景 - 内容基于野村东方国际证券2025年1月22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5] - 研究报告标题为《日本新消费研究之现象篇:情绪、情感和自我满足》 [5]
一分钟了解日本|日本“情绪消费”新潮流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 2025-02-28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在日本经济转型浪潮下就业压力、生活成本上升及社会矛盾加剧,年轻人消费观念巨变,“情绪消费”成新潮流,本期介绍三类情绪消费 [1] 三大“情绪消费” - Emo和Chill消费:年轻人心态有AB面,一边追求激发情绪的消费,一边渴求平复情绪波动的消费,即一边Emo,一边Chill [3] - 情感代餐消费:年轻人晚婚、不婚比例上升,情感代餐需求增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