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证券晨会纪要-20250815
西部证券· 2025-08-15 10:03
策略研究 - 核心观点:当前高净值投资者(私募、杠杆资金、游资)加速入市,但居民资金主要通过银行理财间接入市而非直接参与股市。私募备案规模显著增加,7月以来杠杆资金日均流入55亿,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创2015年以来新高[7]。居民资金未明显通过公募入市,主动偏股基金新发行规模持续低位,股票ETF遭遇资金流出[7][8]。散户参与度不及历史牛市水平,银证转账余额边际回落[9]。超额储蓄堆积银行存款,理财和固收+基金规模扩张,预计居民资金将通过固收+渠道间接进入权益市场[10] 汽车行业(北汽蓝谷) - 财务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308/583/785亿元,同比+112%/+89%/+35%,归母净利润-40/-11/10亿元,对应PS1.6/0.8/0.6X[12] - 极狐品牌:2025H1销量5.3万辆(同比+198%),单店销售效率提升384%至355台/年,定价策略下探至30万元以下市场[13] - 享界品牌:定位30-50万元市场,S9增程版月销3k+,智能化配置优于BBA竞品,后续将推出纯电版等新车型[14] 计算机行业(德赛西威) - 业绩表现:2025H1营收146.4亿元(同比+25.25%),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45.82%),新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80亿元[15] - 业务结构:智能驾驶收入41.5亿元(同比+55.49%),研发投入13.1亿元(同比+28.35%),境外收入10.38亿元(同比+36.82%)[15][16] - 增长驱动:城市NOA、第五代智能座舱技术落地,获VW/TOYOTA等海外客户定点,欧洲工厂投产推动国际化[16] 农林牧渔行业(金龙鱼) - 业绩高增:25H1营收1156.82亿元(同比+5.67%),归母净利润17.56亿元(同比+60.07%),Q2净利润同比+260.96%[18] - 销量提升:厨房食品/饲料原料销量1187/1468万吨(同比+4.37%/+21.02%),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61%/8.43%[19] - 成本优化:25H1毛利率6.53%(同比+1.63pct),厨房食品单吨毛利462.02元(同比+9.95%)[19][20] 计算机行业(鼎捷数智) - 战略布局:发布《数智生产力》专著,雅典娜平台支撑AI应用开发,已推出ChatBI等生成式AI工具[23] - 商业化进展:台湾地区AI业务营收同比+135%,预计2025-2027年营收25.68/28.16/30.56亿元[24][25] 北交所市场 - 行情表现:8月13日北证50涨0.84%,成交额246.9亿元,专精特新指数涨0.85%,方盛股份(+12.7%)、并行科技(+11.6%)领涨[27] - 投资主线:机器人/AI产业链(宇树等企业参赛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中报高增标的(海能技术净利润+139.03%)、新股流动性机会[27][29]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8-15 09:0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哈尔滨电气集团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的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的一半 [2] - 哈尔滨市2024年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磁悬浮输送系统进入第二代测试生产,技术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设企业30余家,储备优质项目60余项 [3] - 哈尔滨市2023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延伸 - 联合飞机集团在哈尔滨研发的纵列式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获得1300架意向订单 [4] - 哈尔滨航空集群以航空工业哈飞、中国航发东安、东北轻合金为龙头,聚集核心配套企业百余家,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2.5%、7.6%、10.3% [4]
【人民日报】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33
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公司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一半 [2] - 2024年哈尔滨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磁悬浮输送系统进入第二代测试生产,技术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团队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依托科研团队新设企业30余家,储备优质项目60余项 [3] - 2023年哈尔滨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建设 - 联合飞机集团在哈尔滨研发的纵列式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获1300架意向订单 [4] - 哈尔滨以航空工业哈飞等3家企业为龙头,聚集核心配套企业百余家,构建全产业链布局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2.5%、7.6%、10.3% [4] 科技创新引领 - 单机容量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和"宇航级压电快反镜"技术体现哈尔滨高端制造能力 [1] - 哈尔滨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科技创新资源 [3] - 哈尔滨电气集团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国之重器"竞争力 [2]
哈尔滨构筑“冰城制造”新优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8-15 06:13
哈尔滨制造业转型升级 - 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和"宇航级压电快反镜"等"冰城制造"产品展现技术领先优势 [1] - 哈尔滨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5.2%、产量同比增长49.8% [2] - 哈尔滨电气集团在煤电、核电主设备和重型燃气轮机领域占国产装机总量1/3,大型水电机组占国产装机总量一半 [2] 数字化与高端装备制造 - 2024年哈尔滨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9.5%,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8.5% [2] - 哈尔滨以数智化转型提升高端装备制造竞争力,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2] - 哈尔滨航空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通航飞机、无人机、卫星、发动机全产业链布局 [4]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已新设企业30余家,储备项目60余项 [3] - 哈尔滨飞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第二代磁悬浮输送系统即将投放市场 [3] - 2023年哈尔滨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实现产业化投资93.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3041户 [3] 产业集群发展 - 联合飞机集团纵列式重载无人机铂影T1400获1300架意向订单 [4] - 2024年哈尔滨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22.5%、7.6%、10.3% [4] - 哈尔滨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以数智为基,解码物贸一体的智慧供应链物流服务
搜狐财经· 2025-08-15 04:36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定位为"智慧供应链物流集成服务商",以数智化运营为核心抓手,全面推进供应链服务升级,为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 [1] - 业务覆盖建筑材料、工业物资、煤磷化工等核心板块,具有"业务频率高、单据体量大、数据关联复杂"的典型特征 [4] 传统模式痛点 - 数据割裂导致决策低效:业财数据一致性不足,跨系统对账需人工介入,单次对账耗时数小时甚至数天 [5] - 流程冗长耗资源:高频业务下人工操作成为效率瓶颈,合同签订到财务结算多环节流转易引发误差 [5] - 风险防控存盲区:年处理单据体量大,数据泄露、虚假交易等风险威胁企业经营安全 [5] 数智化转型驱动因素 - 国家战略指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6] - 区域需求推动: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建设要求供应链企业提供"采购-物流-金融"一体化服务 [6] 数智化战略框架 - 实施"1+2+N"数智化战略:1个数字大脑+2大智慧平台+N个产业平台 [8] - 数字大脑整合物流、交易、金融数据,业财数据一致性率从不足30%跃升至近100%,跨系统对账效率提升30% [9] - 智慧供应链平台实现90%主营业务数字化管理,人工干预减少60%,累计拦截风险8234次 [10] - 智慧物流平台建立端到端贯通体系,实现仓储、运输、物流可视化等功能 [12] 产业平台建设 - 围绕大宗建材、煤磷化工等建设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建材产业平台已实现客商线上交互 [14] - 大宗商品全场景数字供应链平台荣获2024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商贸流通数据要素解决方案大赛一等奖 [14] 数智化实施成效 - 供应链全链路可视化与协同化,显著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无效运输 [18] - 链接上下游企业实现"网式、圈式"生态升级,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跨企业协同共享 [20] - 推动区域内产业配套效率提升,带动中小物流企业接入数字化网络 [21] 未来发展路径 - 近期聚焦业务流程打通,完成智慧物流平台上线,以建材为试点建立首个产业供应链服务平台 [14] - 中期聚焦数据整合,围绕沥青板块打造端到端产业互联网平台,与联投资本共建产业金融系统 [15] - 远期聚焦工业互联网,实现与产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跨企业协同排产和绿色低碳服务 [15]
杠赛来!山东产业升级的秘诀,藏在这些转型故事里
齐鲁晚报· 2025-08-14 22:44
山东数智化转型浪潮 - 数智化技术正颠覆山东传统与新兴行业,涵盖高校、港口、医疗制造等领域,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 [1] - 火山引擎作为关键技术提供商,深度参与山东各行业的数智化转型进程 [1][14] 山东大学AI教育创新 - 山东大学通过火山引擎HiAgent平台构建智能体开发平台,实现"人人用AI",上线1个月吸引超3000名师生创建100+智能体,日均token调用量达8000万 [2] - "山大AI助手"单日最高处理3亿token,整合校内知识库,为法学等学科提供定制化学习支持 [5] - 典型应用包括:论文翻译智能体(多格式文献翻译)、口语训练智能体(实时纠错)、平台开发助手(零基础教学),服务全校7万师生 [3][5] 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 - 青岛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7.1亿吨(全球第四),通过"云港通APP"服务2万企业、57万用户,重点优化10万卡车司机作业流程 [6] - 火山引擎CDP平台分析司机行为数据,实现一站式业务办理、智能导航等功能,提升车辆周转效率 [6][7] - 数智化改造使港口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匹配,加速全产业链运转 [7] 英科医疗智能化实践 - 全球医疗防护龙头年产能达丁腈手套560亿只、PVC手套310亿只,业务覆盖百余国,面临高标准供应链挑战 [8] - 销售端:AI销售助理图稿审核准确率90%,解决跨国物料标准差异问题,释放销售人力 [8] - 运营端:智能体协作系统实现7×24小时风险预警(如异常采购价格监控),降低运营成本 [10][14] - 采用火山引擎大模型+AI一体机私有化部署,推动业务流程智能化标准化 [8][14] 火山引擎技术赋能 - 技术方案覆盖智能体开发平台(HiAgent)、数据洞察平台(CDP)、企业大模型等多类产品 [2][6][8] - 应用场景已扩展至汽车、金融、零售等行业,持续推动跨行业数智化转型 [14]
亲新食品数智化转型:用友YonSuite助力实现精准成本核算与效率跃升!
中国食品网· 2025-08-14 21:3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坚果炒货、果干蜜饯、粮油谷物和南北干货分装业务 [3] - 2015年4月成立 拥有自有生产厂房和先进包装设备 [3] - 产品进入天虹、华润等大型商超 并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 [3] - 获"江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 是行业佼佼者 [4] 行业挑战与转型动因 - 消费者需求变化:年轻人追求传统味道与极致体验(快速下单、发货、售后) [5] - 市场竞争加剧:电商崛起使竞争延伸至线上 供应链效率与成本控制成关键 [5] - 传统管理模式面临订单处理、库存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多重压力 [5] 数智化转型方案 - 采用用友YonSuite平台构建数智化中台 实现业务全环节可视化与可追溯 [8] - 通过MRP需求预测模型实时采集销售和库存数据 智能排产避免产能过剩或不足 [8] - 实现多SKU库存的批次、位置和状态实时监控 提升资金周转率 [9] - 系统监控库存积压与采购异动 提前预警市场波动风险 [10] - 动态分摊成本算法实现单品级成本核算 误差控制在±3以内 [12] - 实时跟踪应收账款 自动催收提升现金流使用效率 [13] 转型成效与运营提升 - 库存周转率提升20% 库存资金创造更高销售额 [14] - 100余个业务场景线上化贯通(采购审批、生产派发、质检报告、财务结算) [14] - 产品定价效率提升80% 整合多维度数据避免盲目调价 [14] - 业务与财务实现无缝融合 企业决策转为数据驱动模式 [14]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传统食品企业通过数智化既保留传统精髓又提升效率与竞争力 [15] - 公司转型案例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缩影 [16]
山东产业升级“杠赛来”的秘诀,藏在与火山引擎共写的转型故事里!
财富在线· 2025-08-14 14:33
高校数智化转型 - 山东大学通过降低技术应用门槛实现"人人用AI 人人可构建智能体" 探索出AI融入高校的有效路径 [3] - 依托火山引擎HiAgent平台构建智能体开发平台 上线1个月吸引超3,000名师生发布100多个智能体 日均token调用量达8,000万 [5] - 智能体覆盖科研教育服务等领域 包括论文翻译(支持多格式文件)、口语训练(实时纠错)、平台助手(零基础开发)等 服务全校7万师生 [5] - "山大AI助手"整合火山方舟大模型与校本知识库 单日最高处理3亿token 司法助教等学科专用智能体提升教学效果 [6] 港口智慧化升级 - 青岛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达7.1亿吨位全球第四 通过"云港通APP"服务2万企业57万用户 [7][9] - 火山引擎CDP平台分析10万司机行为数据 优化业务办理/路线规划/导航等功能 提升车辆周转与港口流转效率 [9] - 智能导航使堆场路线最优 一站式业务办理缩短手续耗时 系统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需求匹配 [9][10] 医疗制造智能化 - 英科医疗年产能达丁腈手套560亿只PVC手套310亿只 需应对全球供应链与质量标准挑战 [11] - 火山引擎定制方案包含企业大模型/AI一体机/多模态数据湖 率先应用于销售与运营部门 [13] - 智能销售助理图稿审核准确率90% 解决跨国物料标准差异问题 释放销售人力 [13] - 智能运营中心通过多Agent协作实现7×24小时风险预警/市场感知/跨部门协同 降低采购异常成本 [14] 技术平台赋能 - 火山引擎HiAgent平台支持山东大学快速开发教育智能体 日均调用8,000万token [5] - 火山方舟大模型为"山大AI助手"提供基础能力 单日峰值处理3亿token [6] - 豆包大模型与HiAgent平台帮助英科医疗构建智能销售助理与运营中心 [13][14] - 解决方案已落地汽车/智能终端/互联网/金融/零售等行业 持续推动产业智变 [14][15]
2025中国供应链出海十大趋势报告:数智化时代,全产业出海加速中
36氪· 2025-08-14 08:00
中国供应链出海核心趋势 - 中国供应链出海呈现全球化、高端化、智慧化、本地化特征,从产品出口升级为全产业生态出海,重构全球产业格局[2] - 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将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中获得话语权,数字化、智能化是核心驱动力[2] - 当前阶段为"产业链集群协同出海",技术标准全球化输出,构建全球韧性网络[6] 出海历程与阶段特征 - **2001-2008年**:融入全球贸易体系,低附加值产业外迁,依赖外资技术/市场[6] - **2009-2014年**:成本驱动外迁潮,外资主导组装环节转移至东南亚[6] - **2015-2018年**:供给侧改革推动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外溢[6] - **2019-2023年**:贸易保护加速供应链区域化分散,"曲线出口"模式兴起[6] - **2024年后**: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出海,技术标准输出(如宁德时代匈牙利基地)[6] 出海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全球贸易保护加剧,2025年贸易增速预计降至1.8%,企业需通过区域协同和技术合规应对[8] - **市场供需**:东南亚、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电商渗透率提升,推动供应链需求[14] 产业图谱与典型案例 - **新能源产业**:宁德时代匈牙利基地采用"中国技术+欧洲制造"模式,比亚迪吸引10家供应商配套建厂[6] - **传统制造业**:河北钢铁集团转移500万吨过剩产能至南非,隆基绿能在美国/马来西亚布局光伏组件产能[6] - **消费电子**:耐克因中国人工成本高(越南2.7倍)将产能迁至东南亚[6] 十大核心趋势 1. **高端化转型**:高附加值产品反哺供应链升级,科技企业通过专利授权输出技术标准[20] 2. **产业集群出海**: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如新能源车生态圈),形成"全球+四大区域"中心[21][22] 3. **深度本地化**:"本地设计-制造-销售"模式普及,构建研发中心+区域制造中心+供应集群立体网络[25] 4. **企业分化**:头部企业一体化整合(全球布仓),中腰部企业垂直深化[26][28] 5. **技术重构**:AI驱动供应链全环节升级,从"产能输出"转向"生态赋能"[31][32] 跨境物流变革 - **模式演变**:海外仓增速快(2024年Q1中国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较2021年增88%),成本及时效优势显著[39] - **服务商格局**:顺丰、菜鸟等提供"干、仓、关、配"全链路服务,竞争激烈[34][35] - **自动化升级**:海柔创新ACR系统实现百万级SKU管理,万邑通洛杉矶仓改造后效率提升[51][53] 本地化策略 - 贸易壁垒与原产地规则驱动本地采购,企业建立海外仓储体系提升响应速度[41][44] - 不同区域适配差异化策略,如新能源产业在欧洲形成技术-制造闭环[25] 智能供应链解决方案 - **产业链分层**:上游硬件(立体库)、中游系统集成、下游软件服务(ERP)[47] - **标杆案例**:海柔创新覆盖全球9国,拥有2200+专利,模块化设计支持大促需求[51][53]
“向海图强”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21
海洋经济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跑赢同期国内生产总值[1] - 2023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9097亿元,2024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增长率达5.9%[1]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激活超5000亿元投资额[1]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海洋旅游业表现亮眼,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1]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稳健增长,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1] - "海星大模型"正式发布,助力海洋药物研发[1] 政策支持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向海图强之路[2] - 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出台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2] 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 船舶工业引入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与全周期优化[3] - 智能化航运大模型优化航线规划与运营决策,降低远洋运输综合成本[3] - 智慧养殖与管理系统普及减少渔民无效出海频次,提升单船产出与经济效益[3] - 无人机运输提升生鲜水产品转运效率,5G-A通感一体技术构建海洋经济活动关键基础设施[3] 投融资情况 - 2024年涉海企业IPO融资规模114亿元,占全部IPO企业融资规模的17.0%[4] - 2025年第一季度7家涉海企业完成IPO上市,融资规模36.2亿元[4] - 福州、厦门等地通过组建产业基金支持海洋经济发展,上海研究建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