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向新而行 创新浙江活力奔涌
央视网· 2025-09-20 20:47
人才与科技创新机制 - 浙江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机制 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通道 全省流动共享高科技人才数量超3700人 [2] - 省市联动布局建设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 首创科技成果在企业先用后转模式 [2] - 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领域科创项目脱颖而出落地浙江 [2] 产业集群发展成果 - 浙江绿色石化智能物联高端软件现代纺织与服装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5个集群规模突破万亿级 [4] - 202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3196.4亿元 较2020年增长97.9% [4] - 高技术产品出口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为代表 [4]
向新而行|科技赋能产业“新”
央视网· 2025-09-20 20:38
"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2024年,我国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 值较"十三五"未增长42%。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9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一个个生动案例、一组组亮眼数据,让世界看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 速融合"的五年。 "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向新而行,我国企业发 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更多专利走出"实验室",走向"产业链"。 CCTV Com 中国新动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图 片 由 A | 辅 助 生 成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THE P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 課菲。 习 TITED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比"十三五"未增长73.8%,占GDP比重达 到10.4%。 央视网 (C(( 中国新闻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图 片 由 ...
王庆: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15:53
(原标题:王庆: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导读】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轮结构性"慢牛"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9月17日,在中国基金报主办的"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暨私募基金论坛"上,重阳投资董事长兼首 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中国股市自去年"9·24"以来出现重要转折,政策托底、科技创新与公司治理提 升,共同推动市场进入新一轮价值重估阶段。 过去一年A股完成了均值回归的过程,王庆认为市场出现"疯牛"可能性不是很大,未来市场有望迎来一 轮结构性"慢牛"。 "只要上市公司愿意通过回购、加大分红力度等方式回馈股东,股价也会有表现的。"王庆举例,过去15 年、20年的欧美日股市,虽然经济和上市公司的盈利成长没有出彩的地方,甚至停滞不前,但上市公司 通过分红回馈股东,股价表现可圈可点。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产业层面亮点频出,上市公司行为在改 变,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带来股市的行情。 "9·24"成为市场重要转折点 政策、科技创新、分红等推动股市表现 "去年年中我的演讲主题还是市场能否迎来'否极泰来',今年的主题变成了'价值重估'。"王庆 说,"9·24"是转折点,过去一年中国股市发生 ...
绿色与智慧同行:云南伊利工厂展现全球乳业新图景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0 14:32
公司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 - 云南智能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完成包装分拣等环节 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2] - 厂区配备2万多平方米光伏发电板 年发电量达4204万千瓦时 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占比并节约用电成本 [2] - 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成为中国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 [2] 全球研发与生产基地布局 - 公司在全球拥有15个研发创新中心和81个生产基地 [3] - 与秘鲁巴西乌拉圭等拉美国家持续推动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 [3] - 通过创新科技为全球乳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中国力量 [3] 国际认可与合作机遇 - 乌拉圭专家认为创新科技是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支撑 伊利技术为乌拉圭乳业提供借鉴典范 [2] - 巴西媒体代表对自动化生产印象深刻 希望深化巴中乳业在智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 [2] - 公司正将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带向世界 为全球乳业树立新标杆 [4]
“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0 13:17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会上介绍,这5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 本报北京9月19日电(记者王美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 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 超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能 力不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 区域科技创新呈现良好态势,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支撑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 强,深圳—香港—广州跃居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首。成渝、武汉、西安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 基础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较2020年增长超70%,在多个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 创性成果,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
海博思创上榜北京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百强
海博思创· 2025-09-20 12:29
海博思创此次荣登三大百强榜单,不仅是对公司过往成绩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有力 鞭策。未来,海博思创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储能领域持 续深耕,为推动北京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区域经济活力,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更 多力量。 9月19日,北京市工商联正式发布了备受关注的"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等系列榜单。北京 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在专精特新领 域的深入耕耘,再度成功入围北京民营企业百强、科技创新百强、专精特新百强三大重要 榜单,彰显出其强大的企业竞争力与持续发展潜力。 在发布会上,海博思创入围"2025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该榜单以企业2024年度营业收入总额 为核心指标,综合考量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诚实守信等关键维度,是衡量北京市民营企业发展质 量与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海博思创能够在众多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彰显了其稳健的经营策略和 良好的市场表现。 近年来,海博思创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份额稳 步增长,营收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推动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科技创新领域,海博思创同样表现卓 ...
84家“独角兽—聪明公司—超级企业” 串起“深圳创新长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1:24
深圳创新企业集聚现象 - 深圳共有84家企业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GEI中国独角兽榜单及《财富》中国500强等权威榜单 [1][6] - 创新企业高度集中于南山、福田、宝安和前海等区域 形成"深圳创新长廊"空间格局 [1][6][9] - 南山区以30家上榜企业成为核心聚集地 其中粤海街道独占19家 [7][8] 创新企业梯队构成 - "聪明公司"榜单包含9家深圳企业 涵盖华为、比亚迪等超级链主企业及7家细分领域科技明星企业 [3] - 企业技术领域集中于AI与计算、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芯片及生命科学四大方向 [3] - 细分领域代表企业包括:雷鸟创新(AR光学显示)、拓竹科技(3D打印)、影石创新(运动相机)、韶音科技(骨传导声学设备) [4] 头部企业创新表现 - 华为2023年全球销售收入达8621亿元人民币 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万亿元人民币 [3] - 比亚迪蝉联中国汽车市场车企、品牌及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 业务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深圳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93.3% 总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5] 区域创新生态特征 - 粤海街道以占深圳0.6%的土地贡献全市11%的GDP 集聚103家上市公司、1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209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8] - 福田区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490亿美元 荣耀和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估值贡献比达31% [8] - 宝安区布局14家上榜企业 包括顺丰、立讯精密等500强企业及云豹智能等独角兽公司 [8] 创新生态支撑体系 - 深圳形成"20+8"产业集群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核心零部件制造全覆盖 [11] - 全国首创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地方法规 实施"沙盒监管"模式释放创新潜能 [12] - 南山区布局三个省级AI产业园 构建从芯片、模型到场景的完整生态链 [11]
水滴公司(WDH.US)入选2025“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榜”
智通财经· 2025-09-20 11:14
公司荣誉与认可 - 水滴公司入选2025年北京民营企业专精特新百强榜 评选核心指标包括企业年度经营情况 研发创新能力 产业发展定位 依法合规经营及诚实守信情况 [1] - 公司同时入选北京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连续入围百强榜体现其科技创新成果获认可 [3] 科技创新战略与成果 - 公司搭建All in AI科技发展战略 依托数字化建设与自主研发AI大模型深度赋能保险服务全流程 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 标准化 数智化 [1] - 自主研发水滴水守大模型于2024年通过国家网信办算法备案 获多项大模型研发专利授权 [2] - 截至2024年底大模型相关专利累计申请48件 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累计授权超百件 [2] AI技术应用与业务成效 - 在销售环节通过自研水滴水守AI保险专家实现多模态交互 效率超越初级服务人员水平 2024年第二季度辅助实现规模保费环比提升155% [2] - 在核保环节推出AI核保专家KEYI.AI 基于千万级核保知识库缩短复杂核保处理时间 核保准确率达99.8% [2] - 在客服场景推出AI客服保小慧 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响应 产品服务场景AI解决率超过95.5% [2] 发展定位与社会价值 - 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通过科技投入和服务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北京民营企业百强评选旨在发掘符合首都功能定位 契合高精尖经济结构的优质民营企业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
摩根大通谈AI革命的阵痛与得失
财富FORTUNE· 2025-09-20 10:28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革命将遵循历史科技创新规律 在短期内冲击部分行业就业但长期将推动整体就业净增长和生产效率提升[2][6] - 技术创新加速生产力提升周期 人工智能全面推动生产力增长所需时间预计缩短至7年[6] - 人类在常识推理情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 人工智能可缓解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7] 工业革命历史规律 -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等技术突破未造成大规模失业 反而通过降低成本创造新岗位抵消旧岗位损失[2] - 19世纪初手工织布者实际工资下降50% 但纺织消费激增带动煤矿铁路零售等行业劳动力需求飙升[2] - 20世纪80年代企业每百万美元营收需8名员工 21世纪初降至6名员工 显示科技创新加速生产力提升[3][4][5] 人工智能影响预测 - 人工智能可能淘汰50%初级白领岗位 导致社会整体失业率升至20%[6] - 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失业率已高于整体水平 反映初级岗位就业机会正在压缩[6] - 企业将通过人工智能替代低价值岗位 重新培训员工适应新岗位 并将节省成本投入新增长领域[8] 技术转化效率提升 - 蒸汽机推动生产力普遍上升耗时61年 电力时代缩短至32年 计算机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压缩至15年[6] - 摩根大通预测人工智能实现生产力全面上升仅需不到7年 快于历史任何技术革命[6] 应对策略与发展机遇 - 美联储可通过降息刺激房地产等利率敏感领域需求 政策制定者可鼓励企业开展师带徒项目[8] - 软件开发和数据基础设施公司 以及整合人工智能工具的企业将增加招聘[8] - 人工智能价值主张是通过提升员工生产力和淘汰特定任务 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产出[8]
14只科创债ETF将集中上市 机构投资者成主力买家
环球网· 2025-09-20 10:10
此外,首批10只已上市的科创债ETF自7月17日上市以来规模增长显著。截至9月18日,其总规模已达1257.27亿元,较成立 时增加逾900亿元。其中,嘉实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规模为197.61亿元,鹏华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和华夏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ETF规模均超150亿元。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9月19日,14只科创债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将于9月24日集中登陆交易所。这批科创债 ETF于9月12日启动发行,均在一日内完成募集,发行总规模达407.86亿元。 根据公告,14只科创债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普遍较高。截至9月17日,除万家基金旗下产品机构持有比例为93.73% 外,其余11家基金公司相关产品的机构持有比例均超过98%。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显示,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及 保险在内的多家机构参与认购,部分机构单笔投资达数十亿元。 据悉,科创债是由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发行或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的债券,是资本市场服务科创企业融资的重要工 具。业内认为,此次科创债ETF的集中成立与上市,将引导更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为科创企业的研发和项目建设提 供有力支持。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