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等
icon
搜索文档
327个项目入选,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北京预选赛开赛
新京报· 2025-07-10 14:07
大赛概况 - 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预选赛于7月10日在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开赛,为期两天 [1] - 大赛共征集327个优质博士后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北京赛区预选赛,较去年增加48.6% [1] - 预选赛将通过路演和专家评审选拔28个项目组成北京市代表队,参与全国复赛及总决赛 [1] 赛事设置与奖励 - 大赛设置创新赛、创业赛两个组别,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与机器人等7个赛道 [4] - 北京赛区预选赛中创新赛项目302个,创业赛项目25个 [4] - 全国总决赛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胜奖,奖金标准分别为10万元、5万元、2万元,优胜奖颁发证书 [3] 参赛范围与目标 - 北京市代表队组队范围包括除清华、北大外的中央在京博士后设站单位、市属设站单位及相关企业 [3] - 全国总决赛将于10月在福建泉州举办,同步举办博士后人才交流与成果转化对接活动 [3] - 赛事旨在展现北京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风貌,打造博士后人才价值对接盛会 [3][4] 博士后发展现状 - 北京市设立博士后工作站749家,覆盖除军事学外全部12个学科门类及所有"高精尖"产业领域 [4] - 中关村科技园区设分站515个,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 [4] - 在站博士后突破2200人,累计进站8000余人、出站5000余人 [4] - 博士后人才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和推动前沿科技创新中发挥突破性作用 [4]
2025年中国山东出口商品(中东欧)展览会在布达佩斯开幕
齐鲁晚报· 2025-07-03 12:37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品牌商品(中东欧)展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开幕 由商务部外贸发展局主办 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承办 [1] - 展会是中国与中东欧地区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 匈牙利国民议会副议长 中国驻匈牙利使馆公使衔参赞 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副局长 匈中经济商会会长等中外重量级嘉宾出席开幕式 [1] 参会代表 - 来自匈牙利 塞尔维亚 罗马尼亚 波黑 古巴等国的政府官员 经济商会和工商会代表参加开幕式 [3] - 中国7省市商务主管部门代表参加开幕式 包括山西 辽宁 天津 广东 河南 安徽 四川 [3] 山东出口商品展览会成果 - 中国山东出口商品(中东欧)展览会已成功举办11届 本次组织66家企业参展 搭建展位80个 展览展示面积720平方米 [5] - 展会为期3天 接待来自10余个国家的3800人次客商 包括匈牙利 克罗地亚 罗马尼亚 捷克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塞尔维亚等 [5] - 太阳能组件 蓄电池 新能源电动车 激光切割机 园林机械 工业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产品展现强劲市场需求 达成出口意向额5300万美元 [5] - 展会促进山东商品在中东欧市场推广 为中外企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推动山东与中东欧地区经贸关系发展 [5]
超6000万户中小企业夯实中国经济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21
中小企业博览会成果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 [1] - 展会吸引超过一万名采购商参与 [1] 中小企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6122.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超6000万户 [1] - 中小企业数量较2012年末增长约3.6倍 [1] 中小企业经济贡献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3]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28个行业保持增长 [3] - 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生态多元性 [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 中国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近八成分布在重点产业链环节 [4] - 九成"小巨人"企业为至少3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4] - 中小企业参与"神舟""嫦娥""蛟龙"等重大工程 [4] 中小企业技术突破 - 高速协作机器人突破性能极限,手术机器人实现0.1毫米级精密操作 [4] - 中小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4] - 杭州"六小龙"等企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 [4] 中小企业全球化 - 沈阳智能工业制造企业在沙特建立合资工厂,引入中国智能制造标准 [5] - 东莞工业机器人企业在中博会现场接到欧洲客户订单 [5] - 中小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黏合剂"与"活力源" [5]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科实融合启航计划(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融资私董会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5-30 14:39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投融资私董会概况 - 活动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技转专家专委会、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发起,旨在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高潜企业搭建资本对接平台 [1] - 吸引近百位来自国央企、头部投资机构、科研平台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人士参与,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本精准对接和地方落地模式 [1] - 后续将围绕硬科技、绿色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形成定期交流、联合尽调与成果展示平台 [21]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链重塑、智能化转型和全球竞争格局中具有关键作用 [5] - 云研资本提出投资需关注产业真实价值创造,结合红杉资本及中关村投资体系实践经验 [7] 前沿技术项目展示 人工智能与元宇宙 - 讯飞幻境拥有增强现实感知交互、跨操作系统平台原生引擎等核心技术,专注AI新消费领域 [8] - 猿点科技开发全国首个AIGC人人创作的元宇宙游戏柜和MR混合现实线下入口平台,覆盖景区、商业区等场景 [14] 芯片与光电子技术 - 华夏芯智慧光子科技具备光芯片-器件-模块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为AI智算中心提供光互联解决方案 [16] - 北京微纳米气泡科技开发能耗降低百倍的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解决气液混合底层技术难题 [12] 工业智能化 - 深圳艾灵网络深耕工业现场算网基础设施,领导全球工业算网标准制定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13] - 行至智能团队由清华北大等高校人才组成,专注军事装备智能化转型应用如情报融合分析和无人装备自主化 [17] 产业服务与验证 - 北京创元成业开发硬科技概念性验证工厂,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量产的二次开发服务 [9] - 北京微链道爱科技开发革命性机器人视觉平台,简化深度学习模型的数据标注和训练流程 [10] 产业化路径与生态建设 - 九星智元聚焦伴游机器人及AI数智化管服系统,覆盖行浸式休娱平台、数字博物馆等场景 [18] - 国家工业互联网工程实训基地阐释科技保险政策对信息技术产业的助力作用 [19] - 浦发银行分享科技金融如何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21] 产融合作平台 - 产融社推出"2025高质量创新产业海上峰会",计划用5天4夜重构产业与资本方程式 [21]
夯实计量技术支撑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5-20 05:03
计量创新与产业融合 - 江苏省着力打造计量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四大高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向赋能 [1] - 计量被视为产业发展的"眼睛",精准计量对产业升级具有关键驱动作用 [2] - 计量技术服务是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3] 计量创新策源高地 - 在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领域建成(批筹)7家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培育13家省级中心 [2] - 成功研发国内首套近眼显示检测、工业机器人空间六维位姿轨迹测量等系统装置,填补20余项国内测量技术空白 [2] - 计划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技术等领域建设先进测量重点实验室,布局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2] - 申请筹建国家碳计量中心,开展碳排放、碳足迹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 [2] 计量服务供给高地 - 建立17个省计量技术委员会,获批筹建全国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测试分技术委员会 [3] - 整合计量技术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建设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服务平台 [3] - 计划在脑机接口、深海科技、具身智能等新兴领域完善计量测试技术和设备共享机制 [3] - 聚焦机器人、纳米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争取国家计量专业技术委员会落户 [3] 计量技术转化高地 - 去年举办全省产业计量技术创新挑战赛,促成技术交易额近1200万元 [4][5] - 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研制测试设备7台(套),获专利授权11项,助力企业推出40余种新产品,销量60余万台 [5] - 计划健全市场化转移转化机制,推动计量创新成果由科研价值向市场价值高效转变 [5] 计量人才集聚高地 - 全省计量条线汇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才710人,其中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51人 [6] - 与5所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打造省计量院博士后工作站,获批建设国家计量人才实训基地 [6] - 计划实施计量高水平人才领航行动,推行首席计量师、首席工程师等聘任制度 [6] - 探索加大计量人才激励保障,完善绩效工资倾斜、市场化薪酬等奖励机制 [6]
广东发文提振消费:鼓励广深增发购车指标,开展“机器人+”深挖机器人消费应用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9:18
就业与收入提升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1] - 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 计划到2025年培训超78万人次 [1] -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 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1] - 鼓励上市公司推进员工持股计划 支持个人投资政府债券及养老金理财产品 [1] 居民保障与服务消费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 落实育儿补贴并简化流程 鼓励对二孩三孩家庭额外支持 [2] - 加强教育服务供给 提升县域基础教育水平 落实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2] - 健全基本养老保险调整机制 推动医疗机构免陪护服务规范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2] - 推进适老化改造及长者饭堂建设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 [2] - 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托育试点 增加每千人口托位数 [2] 大宗消费促进措施 - 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覆盖汽车家电数码产品 采用"财政补贴+企业让利+金融赋能"模式 [3] - 推进城中村及老旧小区改造 扩大保障房供给 优化公积金政策支持购房首付提取 [3] - 争取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拓展租赁及房车露营市场 建立二手车交易服务平台 [3] 消费品牌与新型业态 - 强化"粤贸全国""食在广东"等品牌 支持老字号保护及原创IP开发 促进动漫游戏电竞消费 [4] - 加快AI大模型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 打造数实融合场景 推进即时电商及直播带货创新 [4] - 培育低空及邮轮游艇消费 推动粤港澳游艇自由行互认 开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挖掘 [4] 基础设施与政策优化 - 推进智慧商圈街区景区建设 完善社区商业及夜间消费配套 [4] - 因城施策取消或调整消费限制措施 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 [4] - 鼓励广深放宽车辆购买限制 增发购车指标 推动汽车消费向使用管理转型 [4]
感受上海魅力——“上海之帆”经贸展在日本举办丨特别策划
日经中文网· 2025-05-07 10:45
往届展会风采: 展览涵盖广泛领域,从日常生活相关内容到工作专业领域均有涉猎。在BtoC(企业对消费者)方面,领域涵盖从服装、电器、手表、玩 具、化妆品到食品饮料等。在BtoB(企业对企业)方面,展示化工原料、新材料产品、农业相关产品、金属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生物 医学与医疗设备、机器人等。参展企业与团体超过170家,观众可与各参展方进行交流。诚邀各界人士莅临参观。 "上海之帆"经贸(人文)展作为跨国采购、合作交流、洽谈生意、积累人脉、宣传品牌的国际化高端会展平台,是上海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地 区性境外自办展之一。日本展将于5月8日至9日在大阪INTEX HALL1盛大开幕,是该项目厚积薄发、再次启航、跨越蓝海的一次辉煌亮 相。 举办时间: 2025年5月8~9日(共2天) 举办地点: 大阪INTEX HALL1 主办单位: 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市工经联)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上海公共外交协会 支持单位: 上海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 全国商工会联合会 公益社团法人关西经济联合会 公益财团法人大阪产业局 请点击文章底部的 【阅读原文】 免费注册入场。(原文为日文页面) 特别福利:提 ...
广东发布12条措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圳商报· 2025-05-07 00:48
产业培育与发展 - 广东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并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1] - 对特别重大的产业招引项目,将结合产业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支持政策 [1] 财政支持政策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技术改造、科技研发等),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1] - 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1] -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规模超过1000亿元/年,通过增加注册资本、降费奖补及代偿补偿等措施扩大覆盖面 [1] 外资企业激励 - 新增外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能级奖励,中国区总部、亚太区总部、事业部全球总部分别给予最高800万元一次性奖励 [2] - 符合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一次性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中心额外叠加最高500万元奖励 [2] 政策执行安排 - 政策执行年限为2025-2027年 [2] - 深圳市将参照制定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外资研发中心、投资促进激励等配套政策 [2]
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上海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多维度助推专利从书柜走到货柜
解放日报· 2025-05-03 11:35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激活创新生态,从遴选培育和放权松绑两方面多维度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1] 遴选培育走出“最先一公里” - 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等活动,吸引122人次参与,遴选出20个项目进入密切跟进及概念验证阶段 [2] - 华东师大孙越副教授在“转化门诊”帮助下明确泥炭藓种植技术转化路径,项目进入中试启动阶段 [2] - 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助力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团队创立公司,牵线对接企业3个月制作出首台产品化样机 [2][3] - 上海交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启动,未来将规划建设10多个分中心,整合1亿以上基金,资助超100个项目,培养1000多名人才 [3] - 上海理工大学成立16个跨学科创新团队,组织技术转移专员队伍,推动科研成果走出“最初一公里” [3] - 上海提升12家高质量孵化器服务能级,2025年一季度全市孵化载体平均月度新增孵化企业180家左右 [4] - 上海聚焦多领域开展高质量孵化器遴选培育,计划至年底累计建设20家左右 [4] 放权松绑助推“最后一公里” - 华东师大实行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2024年科研人员新设企业近40家,“全赋权”转化项目6个 [5][6] - 上海推行“赋予所有权+约定收益”模式,一季度22项成果实施全部所有权赋权,转化金额超10亿,孵化公司13家,吸引超6.5亿意向资本 [7] - 上海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4.3万余件专利入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 [7] - 上海发挥产业基金作用,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选出4只合作子基金,完成首个直投项目决策 [7] - 上海成立目标总规模100亿的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推动实施并购投资 [7]
九号公司(689009):电动两轮车成长加速、规模效应凸显,多元新品蓄势待发
信达证券· 2025-05-02 15: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九号公司2025Q1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多产品线表现亮眼,电动两轮车增长加速且规模效应凸显,多元新品蓄势待发 [1]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0/26.5/35.2亿元,PE分别为22.5X/17.0X/12.8X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51.12亿元(同比+99.5%),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236.2%),扣非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207.5%);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183.1%)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95.28/250.73/311.0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7.6%/28.4%/24.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0.00/26.50/35.2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84.5%/32.5%/32.9% [6] - 25Q1公司毛利率为29.7%(同比 - 0.8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2%/5.1%/4.9%/ - 1.7%,分别同比 - 2.5pct/ - 2.0pct/ - 1.5pct/ - 0.7pct [3] - 25Q1存货周转天数约45天,同比减少约12天;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5.7亿元 [3] 产品业务 - 25Q1电动两轮车/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全地形车分别实现营收28.62/3.95/2.15亿元,分别同比+140.5%/ +30.4%/持平;电动两轮车营收占比56%,销量达100.4万辆(+140.8%),单车ASP约2851元,同比基本稳定,环比有明显提升 [2] - 割草机器人业务具备较大潜力,Navimow割草机器人是全球首个拥有10万家庭用户的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品牌,产品线已全面布局 [2] - 预计电动两轮车推出“Q”系列新品、智驾升级系列,还将基于与宝马集团授权协议开发创新型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SEGWAY全新车型AT10完成东欧市场千台级订单交付;E - Bike此前已推出多款产品并获关注 [4][5] 未来展望 - 品牌势能、产品推新、渠道建设等优势有望支撑电动两轮车终端动销增长,对全年销量预期乐观;智能服务包业务未来有望创造利润增量 [2] - 割草机器人品类未来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立足品牌与产品优势潜力可观 [2] - 公司在割草机器人等多业务上有望复刻电动两轮车成功经验,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3] - 旗下多品类接下来还会有新品持续面世,立足技术研发推出爆款,提升品牌影响力与销售规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