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

搜索文档
一品红(300723) - 300723一品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9
2025-09-19 17:32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聚焦儿童药和慢病药领域 [2] - 公司具备医药全产业链研发运营能力,产品涵盖化学药(含制剂和原料药)和中(成)药 [2] - 公司共有204个药品注册批件(含原料药登记号),其中国家医保品种90个、国家基药品种27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个 [3] - 公司共有各类在研项目约60项(不含技术改造类项目),其中创新药项目14个,28个项目/产品在备案或待审批阶段 [3] 儿童药业务表现与布局 - 截至2025年半年报披露日,公司共有27个儿童药注册批件 [3] - 2025年上半年儿童药收入为3.57亿元,占医药制造业务收入的61.65% [3] - 儿童药产品涵盖呼吸、消化、皮肤等多个疾病领域,覆盖幼儿、儿童、青少年整个年龄阶段 [5] - 公司在研管线还有16个儿童药项目,将逐步投向市场 [5] 创新药AR882临床进展 - AR882全球关键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入组 [5] - 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披露Ⅲ期REDUCE 2试验数据,2026年第四季度披露Ⅲ期REDUCE 1试验数据 [5] - AR882单用或联合用药可快速并持续缩小尿酸盐晶体体积,实现至少一个目标痛风石的完全溶解 [5] - AR882单药或联合别嘌醇长期使用耐受性良好,18个月治疗期间未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良事件或实验室指标异常 [5] 研发与产品获批情况 - 2025年初至今累计新增14个批件的注册证书 [6] - 公司共有原料药登记备案号10个,原料药在研项目4项 [9] - 全资子公司瑞石制药取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原料药基地完全具备生产条件 [8][9] 营销与渠道策略 - 营销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6] - 大力开拓连锁KA、互联网营销和第三终端市场等新零售渠道 [6][7] - 参柏洗液位列京东同品类第一名 [7] - 计划在新零售渠道推出更多产品,如益气健脾口服液、芩香清解口服液等 [7] 员工激励与业绩改善措施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向160名激励对象授予5,116,105股公司股票 [6] - 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351名激励对象授予765.18万份公司股票期权 [6] - 加强重点产品准入工作,推进国家医保谈判、参与集采机遇、紧抓重点品种上量 [6][8] - 通过新零售渠道多层次开拓,线上线下同步发力争取业务增长 [6][8]
研报掘金丨天风证券:维持九典制药“买入”评级,拓展外用制剂管线+加速创新药转型
格隆汇APP· 2025-09-19 17:2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 同比增长2.57% [1] - 2025年单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4.54% [1] - 上半年业绩增速符合预期 [1] 产品管线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拥有7款外用制剂药品注册证书 [1] - 在研外用制剂产品超过20个 [1] - 主要产品包括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酮洛芬凝胶贴膏、消炎解痛巴布膏、利丙双卡因乳膏、克霉唑阴道片等 [1] 研发战略 - 布局化药与中药创新药 以化药创新药为核心发展方向 [1] - 重点聚焦疼痛领域 主要研发多肽药物与小分子药物 [1] - 专注肿瘤领域PDC药物研发 [1] 行业前景 - 老龄化日益严重驱动经皮给药市场需求增加 [1] - 未来新品逐渐上市销售将推动外用制剂板块持久续航 [1] 投资评级 - 基于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竞争格局变化调整盈利预测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市值5年缩水1600亿元!长春高新净利润暴跌42%,“生长激素神话”还能靠什么翻身|创新药观察
华夏时报· 2025-09-19 17: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收入66.03亿元同比下滑0.54% 归母净利润9.83亿元同比下降42.85% [3] - 第二季度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4.16% 但净利润4.63亿元同比下滑48.83% [3] - 近五年中报营收增速从2021年26.71%持续回落至2025年-0.54%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46.85%骤降至-42.85% [3] 市值变动 - 公司市值从2021年5月超2100亿元峰值缩水至当前500亿元 累计减少超1600亿元 [2] 业务结构风险 -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净利润下滑 百克生物出现亏损 [4] - 生长激素产品占营收70%以上 广东联盟集采价格降幅超50%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4] - 国内PD-1/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2024年同比萎缩23% 反映同类赛道竞争加剧 [5] 费用结构分析 - 2025年中报销售费用23.86亿元同比增长23.43% 研发费用11.55亿元同比增长30.22% 合计占营收53.6% [6] - 销售费用增长源于新药推广及销售团队向肿瘤科等新科室拓展 [6] - 研发费用激增因重点推进ADC及小核酸技术平台 研发投入占比升至20.21%为近五年最高 [6] - 三费占比达46.9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35%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1%但集采后边际效益递减 [7][8] 行业转型挑战 - 生物医药行业面临从仿制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阵痛 普遍存在研发投入高、商业化周期长、现金流承压困境 [5] - 企业需加强产品多元化布局 通过严格评估研发项目确保资源向有市场潜力领域倾斜 [4]
以创新为底色 百利天恒共绘生物医药产业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9-19 16:42
中国创新药国际认可度提升 - 中国创新药企在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发布重磅新品研究成果 与跨国企业同台亮相 国际认可度不断提升[1] - 中国学者共有35项口头报告 其中2项参与主席讨论环节[1] - 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EGFR×HER3双抗ADC iza-bren两项研究成果入选大会新闻发布计划(仅约1%研究获选)并进行口头报告[1] 百利天恒iza-bren临床数据表现 - iza-bren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期研究显示 40名患者肿瘤全部实现有效缩小 缩瘤率100% 对比全球同类最优药物86%的缩瘤率[2] - 针对经其他药物一线治疗且未化疗的50名患者 iza-bren使94%患者肿瘤缩小 肿瘤控制时间超过一年 比现有全球最优方案延长近一倍[2] - iza-bren已有六项适应症被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3] ADC药物研发行业现状 - ADC药物将抗体靶向性和细胞毒素杀伤力相结合 成为肿瘤治疗中最具创新性和前景的方向之一[2] - 国内超过120家医药企业投身ADC研发 全球在研项目超过600个[2] 中国创新药批准上市趋势 - 2018年至2024年累计批准上市创新药197个[3] - 年度批准数量从2018年11个稳步增长至2024年48个[3] - 2025年上半年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已接近40种[3] 百利天恒国际合作与市值表现 - 2023年12月与百时美施贵宝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总金额最高达84亿美元 其中首付款8亿美元[4] - iza-bren成为首款成功出海的国产双抗ADC新药[4] - 公司市值从2023年科创板挂牌初99亿元一度突破1500亿元[4] 百利天恒国际化发展路径 - 规划2026年在中国实现创新药商业化 2029年起有望在美国及全球市场获批上市[5] - 目标通过技术合作获取全球能力 成长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跨国公司[4] 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优势 - 生物科技公司数量快速增长 大学及研究生扩招带来人才红利[6] - 拥有完善的临床试验基础设施 包括大量GCP医院 勤奋的研究者和庞大患者群体[6] - 药品审评系统政策法规持续优化 部分审批速度已超越美国FDA[6]
一个IPO首日暴涨115%
投资界· 2025-09-19 15:52
以下文章来源于天天IPO ,作者王露 天天IPO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IPO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刷新港股18A 纪录 。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天天IPO 投 资 界 - 天 天 IPO 消 息 , 今 日 ( 9 月 19 日 ) 上 午 , 劲 方 医 药 科 技 ( 上 海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简称:劲方医药)正式登陆港交所挂牌上市,首日早盘高开115. 79%,截至 午间收盘 ,市值约为150亿港元。 公司身后是两位创新药老兵——吕强和兰炯。2017年,他们在上海创办劲方医药,一路 走来累计融资超7轮,集结了一支豪华的投资人队伍。此次IPO募资净额约16.7亿港元, 创下20 22年以来港股1 8A板块之最。 创业八年 他们联手IPO敲钟 劲方医药的故事,始于两位老同事。 吕强,出生于19 6 6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后取得布兰迪斯大学博士学 位 , 并 在 塔 夫 茨 大 学 完 成 博 士 后 研 究 。 2008 年 回 国 后 , 他 先 后 在 药 明 康 德 、 扬 子 江 药 业、誉衡药业和基石药业等知名药企担任高管。 ...
港股异动|海吉亚医疗逆势飙升12%收复月内失地 获控股股东增持166.48万股
格隆汇· 2025-09-19 15: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海吉亚医疗股价逆势走高,午后一度飙涨11.92%至15.4港元,市值达95亿港元[1] - 公司创始人朱义文于9月18日以每股均价13.8284港元增持166.48万股,涉资约2302.15万港元[1] - 增持后持股比例由46.01%上升至46.28%,为上市以来第22次增持[1] 行业环境与机构观点 - 中泰国际指出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龙头企业多数业绩表现靓丽,CXO板块龙头企业订单增加[1] - 肿瘤、代谢、自免等领域的创新药需求将稳健增加[1] - 商保创新药目录推出有利于高价创新药销售,创新药研发需求增加利好CXO板块经营环境回暖[1]
双抗风暴与BD大潮:中国创新药的全球机遇与百奥赛图的源头价值
新浪证券· 2025-09-19 15:42
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药企签署超过70笔在研管线对外授权协议 交易总额超600亿美元 创历史纪录[1] - 三生制药以60亿美元将PD-1/VEGF双抗授权给辉瑞 刷新中国创新药单笔对外授权金额纪录[1]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 未来五年超1000亿美元重磅药物失去专利保护 包括Keytruda等品种[2] 双抗/双抗ADC技术突破 - 双抗通过多靶点协同突破耐药瓶颈 与ADC结合可能催生新一代治疗武器[3] - 中国双抗ADC药物在2025年WCLC大会展示突破性临床数据 体现技术领先优势[1][3] - 该领域成为未来五到十年创新药核心看点 中国从技术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3] 百奥赛图商业模式创新 - 通过RenMice平台建立全球最大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库 覆盖超1000个靶点[4] - "千鼠万抗"计划构建百万级别抗体候选分子库 实现抗体分子"货架式采购"[4] - 2025年上半年新增80项交易 同比增长近60% 累计与280个合作伙伴建立授权[6] 行业基础设施价值 - 商业模式允许分子多次开发测试 显著提升行业研发成功率[7] - 默克三次合作 IDEAYA双抗ADC管线从授权到IND申报仅用一年 体现高效推进能力[6] - 公司定位为行业"加速器" 成为全球新药分子源头型基础设施企业[7][8] 中国市场全球地位提升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中国创新药年销售额达2200亿美元[2] - FDA批准新药中35%将来自中国管线 中国成为全球创新药重要源头[2] - 对外BD从补充选项转变为行业必然选择 驱动中国创新药全球化[2]
海普瑞跌0.72%,成交额5596.83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943.39万
新浪财经· 2025-09-19 15:2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是拥有A+H双融资平台的跨国制药企业 主要业务覆盖肝素产业链 生物大分子CDMO和创新药物的投资开发及商业化[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制剂63.06% CDMO18.59% 肝素钠以及低分子肝素钠原料药16.05% 其他2.30%[7] - 赛湾生物具备mRNA疫苗开发及生产CDMO服务能力 支持全球多个已商业化mRNA疫苗的生产[2] 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8.17亿元 同比减少0.71% 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同比减少36.44%[7] -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为93.04% 受益于人民币贬值[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5.14亿元[8] 市场交易数据 - 9月19日成交额5596.83万元 换手率0.36% 总市值182.09亿元[1] - 主力资金连续减仓 今日主力净流入-943.39万元 近20日累计净流入-6452.20万元[4][5] - 主力持仓占比9.33% 筹码分布非常分散 平均交易成本11.56元[5][6] 股东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63万户 较上期减少7.29%[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131.76万股 较上期增加637.65万股 创新药(15999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9]
规模持续新高!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连续9日“吸金”累计2.7亿元,机构:创新药回调时建议逐步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4:59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9月19日午后医药板块震荡回调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下跌2.39% 成交额超5400万元 换手率超4% 盘中溢折率0.33%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下跌1.77% 成交额午后突破1亿元 [1] - 成分股中仅新和成、科兴制药、华熙生物小幅上涨 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爱美客、特宝生物等个股领跌 [1] 资金流动与产品规模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近9个交易日(9月8日-18日)连续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2.7亿元 [1] - 截至9月18日 该ETF年内新增份额率超258% 最新流通规模与流通份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该产品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创新药ETF 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 覆盖A股+港股及创新药+CXO领域 [1] 行业动态与市场结构 - 生物医药ETF(159859)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 选取市值规模与流动性综合排名前30的A股生物医药公司作为样本 [2] - 2025年以来已有13家内地生物科技公司登陆港股 数量超去年全年总和 9月港股IPO市场迎来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热潮 [2] 机构观点与投资方向 - 交银国际认为创新药板块普涨后择时与择股重要性提升 建议在回调时逐步布局 [2] - 重点关注细分方向包括创新药及CXO领域 尤其是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和融资边际回暖的细分赛道龙头 [2]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9、5-2025、9、18):第十一批国采临近-20250919
东莞证券· 2025-09-19 14:56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医药生物行业的标配评级 [4][27] 核心观点 -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则二次征求意见结束 预计不久后将发布正式文件 一旦发布后续工作进展将较快 [4][25] - 医药生物板块持续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 受美国降息及中美关系缓和利好 医疗研发外包板块持续走强 [4][27] - 目前处于业绩真空期 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等有BD预期催化的板块投资机会 [4][27] 行情回顾 - SW医药生物行业上涨1.36% 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1.66个百分点 [4][11] - 多数细分板块录得正收益 医疗研发外包和医疗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分别上涨8.17%和5.83% 化学制剂板块下跌0.96% [4][12] - 行业内约48%个股录得正收益 振德医疗周涨幅最大达62.30% 赛诺医疗周跌幅最大为20.49% [13][16] - 行业整体PE(TTM)约56.10倍 相对沪深300整体PE倍数为4.26倍 估值变化不大 [17]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药事管理等3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 [21][24] - 第十一批国采规则二次征求意见座谈会召开 讨论申报企业资质要求、医药机构报量、最高有效申报价确定等规则 [4][25]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与丹麦ALK公司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合作 获得3款产品在中国大陆的独家代理权益 [26] 关注板块及标的 - 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等 [4][27] - 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等 [4][27] - 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 [4][27] - 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 [4][27] - 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 [4][27] - 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 [4][27] - 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 [4][27] - 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 [4][28] - 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等 [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