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
搜索文档
葛红林:当前锂电产业“价格链”正处于“修复期”
中国经济网· 2025-09-22 14:10
"我国能源转型目前进入深水期,正以"双碳"战略为引领,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葛红林指出, 锂电产业作为支撑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已经从产业优势迈向战略优势,不仅建成全 球最完整、最具活力的产业链体系,更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引领全球能源低碳转型的核心 中国引擎,已经成为衡量国家能源安全、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697.3GWh,同比增长60.4%,其中锂电原材料起 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同期,我国碳酸锂产量38.9万吨,同比增长29%,产业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 势。 "2024年,锂原料企业的暴利时代结束了,锂盐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相关行业亏损较大,下游锂 电池价格进一步下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9月19日举办的2025遂宁国际 锂电产业大会上表示,当前锂电产业从上游、中游到下游的"价格链"正处于"修复期"。 据葛红林介绍,过去十年,锂电行业经历了两轮较大的价格波动周期。第一轮是2015年—2019年, 碳酸锂价格从4.2万元低点涨到18万元的高点,2019年底又回归到4.8万元,期间价格峰值是最低点的4倍 多;第二 ...
“2025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显示:西部地区提升最为显著
中证网· 2025-09-22 11:02
指数发布背景与意义 - 厦门大学碳中和发展力研究团队联合江苏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发布2025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 该指数为全国首个系统化长期化跟踪各省市碳中和战略推进情况的权威指数 已连续五年发布[1][4] - 2025年作为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和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此次指数发布既是对阶段性成效的系统总结 也为未来工作提供重要参照[1] 区域发展力表现 - 2020-2025年间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地区五力贡献率保持稳中向好 西部地区提升最为显著 各省份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中缓慢上升趋势 区域间差距有所收敛[2] - 浙江 广东 北京 江苏 上海等省市在低碳转型进程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培育形成新能源应用 绿色制造 金融创新等示范案例[2] - 深圳 广州 杭州 长沙 青岛等城市在产业转型 科技创新 绿色金融实践方面表现突出[2] - 内蒙古 新疆 吉林等省份及大庆 吴忠 吐鲁番 临汾等城市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面临产业结构依赖度高 创新能力不足 绿色金融供给有限等短板[2] 指数体系与评估方法 - 2025年度指数延续采用5+N评估体系 在成长力 转型力 竞争力 协调力 持续力五力模型基础上优化评价指标 重点强化环境治理 绿色金融 农业绿色保障等领域指标权重[4] - 指数体系调整反映双碳工作从单一减排导向逐步转向系统集成与协同推进新阶段[4] 发展挑战与未来方向 - 十四五期间各地在能源结构优化 绿色产业转型 治理机制完善 低碳金融创新等领域积累实践经验 但仍面临政策设计不完善 地方推进路径趋同 高碳产业转型压力大 绿色金融体系不健全 低碳关键技术不足等问题[3] - 十五五时期将进入碳达峰目标实现关键攻坚阶段 研究团队将通过迭代优化指标体系 强化多维数据耦合 提升趋势预测精度等方式推动指数发挥更大作用[3]
国富氢能(02582)氢能走廊一体化项目启动 加码布局西北氢能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0:12
项目概况 - 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战略伙伴乌鲁木齐市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羚牛氢能科技(乌鲁木齐)有限公司共同启动新疆氢能走廊一体化项目 旨在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并推动区域绿色低碳转型 [1] 项目规模与建设内容 - 项目包括玛纳斯和呼图壁两座万吨级绿氢工厂 配置140兆瓦 ALK碱性电解槽系统 制氢规模28000标方/小时 投产后年产绿氢超2万吨 [3] - 玛纳斯工厂推进园区化工企业降碳输氢创新模式 已完成园区输氢管网规划 一期输氢能力1万吨/年 采用柔性非金属复合管供氢 [3] - 加氢网络采用自建与中国石油合作模式 已建成2座加氢综合站 待建4座 未来计划围绕核心物流节点再布局62座 形成覆盖北疆的加氢服务网络 [3] - 氢能应用端已运营20辆物流车 后续将扩展至1500辆 形成制-储-运-加-用闭环 [3] - 项目投运后年消纳绿电12亿度 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3] 战略意义与效益 - 项目通过绿氢规模化生产和物流高频应用双向拉动 有效降低全产业链成本 为区域重碳行业脱碳提供支撑 [3] - 作为西北氢能市场关键布局 是新疆优化能源结构 打造国家大型绿氢供应基地的重要实践 [4] - 项目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双碳战略深度落地 助力新疆成为全国氢能枢纽 [4] 合作模式与分工 - 国富氢能提供氢能装备制造与全链条技术 为制氢工厂提供核心设备与系统解决方案 [4] - 隆盛达聚焦氢能基础设施构建 以加氢站为节点织密服务网络 [4] - 羚牛科技依托专业运营能力 实现氢能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4] - 协同模式加速项目落地进程 构建可复制的氢能产业协作样板 [4] 未来发展 - 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新能源与制氢系统的耦合能力 完善乌昌石天山北坡氢能经济带 [4]
解码道生天合:价值逻辑凸显,新材料龙头IPO启航在即
搜狐财经· 2025-09-22 09:25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新材料行业龙头 深度赋能风电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凭借技术优势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国产替代并绑定全球顶级客户 同时通过平台化研发扩展至多个高端应用领域 盈利持续增长且新产能布局明确 展现出卓越的长期投资价值 [1][2][3][4][5] 行业赛道与市场空间 - 全球风电产业进入大型化和深远海新发展阶段 中国十四五期间规划年均新增装机50GW以上 [2] -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爆发式增长 2024年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40.9% [2] - 公司精准布局风电和新能源汽车两大万亿级市场 处于黄金赛道交汇点 [2] 技术优势与行业地位 - 打破国外品牌在高端风电材料领域垄断 成为全球唯一同时向维斯塔斯供应环氧树脂和结构胶的中资企业 [3] - 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系列销量连续三年(2022-2024年)全球第一 [3] - 拥有69项有效专利(38项发明专利) 申请14项PCT国际专利 主导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4] - 产品涵盖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及有机硅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 [4] 客户合作与认证体系 - 进入中材科技、时代新材、比亚迪集团、广汽集团、吉利集团等国内一线龙头企业供应链 [3] - 下游高端客户设有严格供应商认证体系 认证周期长且成本高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归母净利润从2022年1.10亿元稳步增长至2024年1.55亿元 [5] 产能扩张与战略布局 - IPO募投项目新增3.7万吨动力电池用高端胶粘剂和1.9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树脂年产能 [5] - 战略延伸至光伏、消费电子、半导体、轨道交通等前景广阔领域 [5] 研发体系与平台能力 - 拥有国家级CNAS认证实验室和先进DOE研发方法论 [4] - 产品线从风电成功延伸至新能源汽车、储能、氢能、航空、电力等多个高端领域 [4]
特高压及AI投资持续发力,全球电网需求共振
2025-09-22 09:00
行业与公司 * 特高压与电力设备行业 涉及国家电网 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以及平高电气 中国西电 许继 南瑞 思源等设备企业[1][3][7] * AI与数据中心(AIDC)行业 涉及南瑞 国能日新 东方电子 泽宇 金盘 明阳 良信 四方安科瑞等企业[6][7][20] * 全球电力设备出口链 涉及变压器出口企业明阳 金盘 思源以及电表出口企业海信与三星[7][19][20] 核心观点与论据 特高压投资与建设 * 特高压投资受情绪影响上半年兑现偏慢 但基本面有望加快 估值较低[1][2][3] * 国家电网全年计划投资6,500亿元 南方电网计划投资1,750亿元[1][3] * 特高压建设进入新周期 风光大基地外送需求增大 柔性直流技术成熟[1][5] * 已有9条线路进展较快 有望率先核准招标[1][5] * 今年整体投资偏弱 但输变电设备招标仍保持30%左右增长[1][5] * "十四五"期间已招标13条特高压线路 2024年招标总金额261亿元[1][8] * 国网新核准蒙西到京津冀和张东南到粤港澳两条特高压线路 张东南到粤港澳已开工 预计9月招标[1][9] * 国网储备项目接近30条线路 将在今年及十五五规划前期落地[10] 柔性直流技术应用 * 柔性直流技术加速推进 蒙西到京津冀线为半柔性直流 张东南到粤港澳线为全柔性直流项目[3][11] * 全柔性直流项目设备价值量接近普通柔直线路两倍[3][11] * 甘肃至浙江线柔性换流阀价值量超过40亿元 是常规换流阀价值量三倍以上[11] * 未来海上风电及存量项目改造等柔直投资可达千亿元以上 换流阀市场规模达百亿元以上[3][11] AI技术带动电力需求 * AI技术带动人工智能加电网终端应用 包括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 电力交易 电网调度 智能运维等方向[6][14] * AIDC建设拉动变压器 开关柜 列头柜 电能质量以及断路器等设备需求[6][18] * 功率预测市场稳步增长 服务费市场保持20%以上增长率 整体市场空间接近10亿元以上[14][15] * 智能巡检技术变电侧存量市场超过百亿元 输电侧存量市场接近30亿元[16][17] 数据中心设备需求 * 预计2025年数据中心投资达20GW 对应变压器市场规模约210亿元 开关柜达900亿元以上[3][18] * 国内企业在电能质量治理软件方面具备优势[3][18] 全球市场需求与出口 * 全球市场需求良好 变压器出口高速增长[1][6][19]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变压器出口金额达278.6亿元 同比增长42% 6月份同比增速超70%[19] * 欧洲 北美 亚非拉地区电力投资稳步增长[19] 其他重要内容 * 虚拟电厂商业模式包括需求响应补贴和辅助服务交易 需求响应补贴占中国虚拟电厂收益70%以上[12][13] * 今年国家能源局公布电网投资完成额达3,315亿元 同比增长12.5%[3] * 川渝线去年年底投运 陇东至山东等多条线路在建测试与投运[8] * 浙江环网 达拉特到蒙西等多条线路可研已完成 等待核准[1][9]
金发科技股价6天涨幅超41% 增长趋势向好年营收有望首超700亿
长江商报· 2025-09-22 06:5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间接持有宇树科技0.32%股权 通过认缴6.80%份额的金石成长基金实现 该基金对宇树科技持股4.77% [1][4][5] - 金石成长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 公司认缴出资3亿元 截至2025年6月基金认缴规模4.41亿元 [4] 宇树科技IPO进展 - 宇树科技2025年6月完成C轮融资 估值达120-150亿元 预计2025年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1][5][6] - 公司已在中国证监会浙江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 投资方包括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巴巴等头部机构 [5][6] 股价波动情况 - 公司股价于2025年9月17-18日连续两日涨停 六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41% 因交易异常波动发布公告 [3] - 静态市盈率69.99倍显著高于行业27.36倍水平 滚动市盈率56.02倍亦高于行业28.42倍 [3] - 9月19日股价跌停 但2015年以来累计涨幅达163%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6.36亿元 同比增长35.50% 净利润5.85亿元 同比增长54.12% [1][8]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605.14亿元 同比增长26.23% 净利润8.25亿元 同比增长160.36% [7]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首次突破700亿元 [2][11] 业务发展 - 主营业务涵盖改性塑料、生物降解塑料等9大类化工新材料 产品应用于汽车、新能源等行业 [7]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量16.10万吨 同比增长33.17% 越南工厂量产 西班牙工厂投运 印尼工厂建成 [9][10] - 研发费用持续增长 2024年24.90亿元(增26.20%) 2025年上半年12.93亿元(增34.56%) [11] 管理层变动 - 2024年5月完成董事会改组 1982年出生的陈平绪接任董事长 其为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2012年加入公司 [8]
数十家跨国公司赴盐城“零碳之约” 共建“绿电+”产业生态圈
中国新闻网· 2025-09-20 11:31
9月19日下午,以"引领绿色转型、共创零碳未来"为主题的跨国公司江苏行—盐城零碳产业园国际合作 交流会举行。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副社长、中国区总裁李赫埈,美国泰森食品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刘筱 玲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世界500强企业、50家跨国公司及绿色低碳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和商协会 负责人齐聚盐城,共同"碳"索绿色未来。 巴斯夫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营运与基地管理负责人薄扬,道达尔能源中国区主席俞永坚,澳大利 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甄崇礼,通用电气医疗(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俊等代表作交流发言, 分享了各自绿色发展经验,一致认为盐城"6+1"比较优势得天独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与公司发 展战略高度契合,愿意与盐城持续深入合作,共同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 会上推介了盐城零碳产业园发展情况和建设成果,发布了盐城市"绿电+"应用场景,15个重大项目经过 前期深入对接洽谈现场签约。(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盐城积极落实"双碳"战略,先行先试零碳园区建设,抢先布局"绿电+氢能"等多元路径,"零 碳"越来越成为城市绿色发展的亮丽名片。盐城市委书记周斌诚挚邀请更多跨国企业、行业协会参与盐 ...
树新质生产标杆、创中国智造新高,深蓝汽车南京数智工厂挂牌,全新深蓝S07上市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0 11:05
工厂建设与制造能力 - 南京数智工厂为国家级5G智慧工厂和江苏省唯一5G整车工厂 具备顶级品质 极致高效 净零碳排三大核心特征 [1] - 工厂贯彻全球车标准并通过欧盟WVTA认证 采用全流程可溯源品控体系实现高标准闭环 [3] - 实现5G全覆盖 应用68个智能制造场景和293个应用点位 制造顺序化率达90%以上 制造效率提升10% [5] - 设置11道质量门 采用UL国际标准全检体系 关键部件下线前通过严苛检测 [5] - 生产节拍达102秒/台 支持3000多种个性化定制需求 实现用户定义汽车模式 [7] - 通过低碳工艺和智能能源管理将单车碳排放从461kg降至净零 成为长安汽车体系内首个0排放工厂 [7] - 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制造能力 涵盖纯电动和增程式车型 首次布局CTP柔性锂电池PACK车间 [7] - 工厂累计产值超800亿元 今年产值近40亿元 产品出口全球超70个国家和地区 [14] 产品与技术特征 - 全新深蓝S07售价15.69万元起 定位15万级标配华为乾崑豪华SUV [8] - 全系搭载华为乾崑ADS 4 SE驾驶辅助系统和高通骁龙8295P芯片 实现同级领先智能运算能力 [11] - 配备10.7㎡全车软包 超纤绒感麂皮包覆 同级唯一双零重力座椅 可变自适应悬架及后驱平台 [11] - 提供纯电与增程双动力选择 纯电续航达550km 具备40项同级首发和100项同级领先配置 [11][13] - 预售订单量突破2万台 运动外观 豪华内饰和智能配置成为用户关注热点 [1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工厂代表中国智造向全球市场迈进 推动全球好车深蓝造愿景落地 [1][16] - 作为长安汽车新能源核心品牌 获得全方位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支持 [14] - 工厂以新质生产新标杆定位 为中国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贡献核心力量 [16]
我国首款双座电动直升机在沈首飞成功
辽宁日报· 2025-09-20 09:00
近日,在沈阳法库财湖机场,我国首款双座电动直升机RX1H成功完成首飞。此次试飞表明我国在电动直升机领域的整机集成设计及电推进系统已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电动直升机领域的空白。 相较于传统燃油直升机,电动直升机具备零排放、低噪声、维护成本低等优势,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在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短途运输等领 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研发团队将持续优化RX1H的性能,推动其早日投入商业化运营,助力我国航空产业抢占绿色科技制高点。 RX1H由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首席专家杨凤田教授团队主持研发。研发团队经过4年攻关,成功突破电动直 升机多学科设计优化、高能量密度电池集成、高效电驱系统、轻量化结构设计等十余项关键技术。在首飞测试中,RX1H电动直升机依次完成了空中悬停、 360度回转、前后左右机动等飞行科目,飞行过程稳定流畅,操控性能卓越。 图为我国首款双座电动直升机RX1H。 ...
调研速递|广东三和管桩接受广大投资者调研 业绩增长等要点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9-19 21:2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31%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超34倍[2]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把握市场需求丰富产品种类 推进总成本领先战略提升整体毛利率[2] - 主营业务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增长动能 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和市场开拓深化[2] 业务板块进展 - 新能源相关业务2025年上半年稳步上升 光伏项目管桩销量达338.50万米同比增长50.58%[3] - 风电项目管桩销量11.06万米同比增长35.21% 风电PC构件销量同比增长1392.16%[3] - 公司将继续深化战略合作拓展新兴领域应用场景[3] - 对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保持高度关注 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把握项目机遇[4] 产能建设 - 桩类产品上半年产能2525.45万米 实际产量2212.59万米 产能利用率达87.61%[6] - 泰州惠州等新基地投产完善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产能布局[6] - 合肥基地二期项目已试产 达产后将满足周边区域市场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6] 成本控制与环保 - 采用集中采购加锁价模式降低原材料综合成本[5] - 推行免压蒸半压蒸工艺 余热回收及冷凝水循环利用[5] - 部分基地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提升清洁能源占比[5] - 2025年5月荣获2024年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产品质量达标优秀奖[5] 核心优势与现金流 -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企业之一 拥有卓越品牌优势和技术储备[7] - 具备全国化产能布局 成熟生产工艺 优质客户资源和专业稳定管理团队[7] -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7.88% 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和回款管理加强[7] - 未来将通过加强应收账款催收 优化采购付款节奏持续改善经营性现金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