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中车株洲所&宁德时代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推动储能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合作签约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 双方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合作重点方向包括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 [3] - 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臧晓笛与宁德时代副总裁李越代表签约 双方高层领导出席见证 [3] 公司背景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承接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 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等业务 拥有从器件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3]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新能源科技公司 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 通过四维安全技术实现热稳定性突破 [3] - 中车株洲所储能项目订单连续两年国内市场第一 氢能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列 [5] 合作意义 - 双方将发挥科技创新、储能产品、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互补优势 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生态 [5] - 合作将推动储能产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 引领全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5] - 此次战略合作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 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 [5] 行业动态 - 中车新一代3X MW"云枢"储能变流器发布 适配587Ah~688Ah锂电池系统 [6] - 6X储能电池舱全球首发 中车株洲所亮相ESIE 2025展会 [6] - 5月新型储能新增装机15.85GWh 同比增长228% [6] - 5月发布48项新型储能政策 136号文配套政策受各地关注 [6]
储能龙头联手,中车株洲所与宁德时代开启年度框架合作
鑫椤储能· 2025-06-13 11:02
合作签约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1]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全球能源转型[1] - 双方重点围绕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方向开展全方位合作[2] 公司背景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承接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产业平台,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等业务领域[2] - 中车株洲所拥有以IGBT芯片、变流器、控制软件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布局[2]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2] 合作意义 - 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在科技创新、储能产品和产业合作及重点区域市场、国际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互补优势[3] - 双方将携手构建开放共享、价值共生的行业生态,推动储能产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3] - 合作将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增添新动力[3] 市场地位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储能产业项目订单连续两年位列国内市场第一[5] - 中车株洲所氢能产业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5]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车株洲所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5]
储能龙头联手,中车株洲所与宁德时代开启年度框架合作
鑫椤储能· 2025-06-13 11:01
储能行业合作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与宁德时代签署2025年框架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1]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理念,聚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能源高效利用、微电网建设、智慧能源服务等领域 [2] - 双方将发挥科技创新、储能产品、产业合作及市场拓展的互补优势,构建开放共享的行业生态 [3] 公司背景与优势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是中车株洲所践行"双碳"战略的重要平台,聚焦储能系统、氢能、综合能源业务,拥有从器件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 [2] -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其587Ah电芯具备8000次循环寿命和434Wh/L能量密度,并通过四维安全技术提升热稳定性 [2] - 中车株洲所综合能源事业部储能项目订单连续两年国内第一,氢能产业市场占有率行业前列 [5] 技术合作与市场影响 - 合作将推动储能产业技术革新与商业模式升级,引领全球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3] - 双方通过紧密协作与创新实践,为储能产业发展树立新标杆,助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和"双碳"目标实现 [3] - 此次合作标志着中车株洲所全球化战略布局加速推进 [5]
枣庄供电:“光储充放检养”车网互动示范首站投用
齐鲁晚报网· 2025-06-12 22:28
车网互动示范站建设 - 枣庄新城光明大道"光储充放检养"车网互动示范站正式对外开放,是枣庄市调节能力最大、发用自平衡的首座零碳充换电站 [1] - 该站首配2台V2G充电桩,具备日互动2880度电的能力,为全省首批全市首个 [1] - 示范站配置40个充电终端,包括10台直流快充、1套液冷超充、2台V2G、2台电池检测、4台移动储能充电桩,配套建设195千瓦分布式光伏、200千瓦/400千瓦时分布式储能 [5] V2G技术应用 - V2G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传输电力,支撑电网削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 [3] - 示范站在试运期间参加全省"百桩千车万度电"活动,实现放电44次,放电量1037度 [3] - 车网互动让每辆电动车成为大电网灵活调度的移动储能单元,为新能源发展和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支撑 [11]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枣庄供电公司十年来建成充电站183座、充电桩1010个终端,投放移动式充电桩10台 [9] - 2024年国内首次试点应用电动自行车车网互动,在供电所应用电动自行车换电柜进行互动试验 [9] - 示范站推出"服务费降至1毛钱"优惠活动,提升便民利民服务 [13]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枣庄市新能源装机425.87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45.98% [11] - 枣庄从传统煤炭城市转型为新能源高地,风光发电快速崛起 [11] - 示范站在光伏发电不足时使用绿证购买绿电,实现零碳运营 [7] 充电站特色功能 - "养"功能通过慢充延长电池寿命,是该站建设亮点 [7] - 站内融合直流快充、华为超充、V2G、电池检测、光伏、储能等"光储充放检养"六位一体功能 [5] - 该站是全市首座发用自平衡充电站,实现零碳运营 [7]
“绿色甲醇联盟和服务平台”在天津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6-12 22:06
联盟成立背景与目标 - "绿色甲醇联盟及服务平台"在天津揭牌成立,16家企业代表签署合作协议,布局国际航运绿色燃料新生态 [1][3] - 联盟由天津市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共同发起筹建,核心使命是构建系统性规则、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推动供需精准匹配和高效交易 [3] - 联盟成立是天津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布局绿色航运产业链的重要举措,采用"政企协同、市场运作"模式 [3] 天津港的优势与政策支持 - 天津港作为北方第一大港,具备发展绿色甲醇加注的显著优势,包括密集的欧洲航线网络、毗邻绿色甲醇核心产区、专业化液体化工码头等 [3] - 政策层面,天津海事局已发布《船舶水上低闪点燃料加注作业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填补国内监管空白 [3] - 中海石油天津新能源公司获批北方首个保税LNG加注试点资质,实现政策到产业落地的引领 [3] 未来发展计划 - 联盟将推动北方首单船舶绿色甲醇燃料加注业务在天津港落地,并积极筹建绿色甲醇现货交易市场 [4] - 联盟将充分利用天津资源禀赋和国家支持政策,加快产业要素集聚,努力将天津打造成为国际航运低碳燃料加注和贸易中心 [4]
全国首批交割库落户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
搜狐财经· 2025-06-12 20:45
行业动态 - 国内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 [1] - 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推出是国内期货市场以绿色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里程碑 [2] - 该品种上市将推动铝产业标准提升和转型升级,在企业经营、产业运行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 [2] 公司突破 - 重庆保税港区集团下属港欣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仓库获批全国首批铸造铝合金期货指定交割仓库 [1] - 此次突破实现"三重首创":全国首批铸造铝合金期货交割库、重庆国资体系首家上期所期货交割库、重庆国资体系首家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 [2] - 交割库落户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是保税港区集团"期货+现货+交割"全链条服务体系的核心环节 [2] 区域影响 - 交割库落地将强化重庆汽车摩托车产业供应链韧性,驱动本地新型工业化升级进程 [2] - 有助于提升重庆有色金属领域资源配置影响力,强化大宗商品要素流通枢纽辐射力 [2] - 综保区以低碳再生铝合金为战略支点嵌入上期所交割体系,为西部地区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开辟新通道 [3] 战略定位 - 综保区紧扣重庆"国家现代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枢纽"定位,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规划 [3] - 此次突破标志着综保区在构建大宗商品现代流通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3] - 深度契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 [2]
道生天合即将上会,聚焦风电叶片用材料,应收款项金额较大
格隆汇· 2025-06-12 19:23
公司概况 - 道生天合是全球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2024年营收超32亿元[1] - 公司前身道生有限成立于2015年,2020年改制为股份公司,员工664人,总部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4] - 实控人季刚、张婷夫妇合计控制60.47%表决权,谱润投资、金浦投资等为股东[4] - 核心管理层均具备化工/新能源行业背景,董事长季刚曾任职中化集团[7] 财务与募资 - 2020-2022年累计分红2.5亿元(8000万/8000万/9000万),但IPO拟募资1.35亿元用于还贷[8][9]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4.36亿/32.02亿/32.38亿,净利润1.08亿/1.52亿/1.55亿,毛利率10.77%/12.35%/11.58%[20] - 2025Q1营收8.35亿元(同比增)、净利润2998万元(同比增)[21] - 募投项目包括5.58万吨新能源胶粘剂/复合材料树脂项目(投资5.79亿)[10] 业务结构 - 自产产品占比超99%,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占营收65.62%(2024年),结构胶占11.13%[15][17] - 新能源车及工业胶占比从1.71%(2022年)提升至6.2%(2024年)[15]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68.19%(2024年),客户包括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比亚迪等[22] - 原材料采购集中度50.61%(2024年),供应商含扬农化工、巨化股份等[18] 行业地位与竞争 - 连续三年全球风电叶片用环氧树脂销量第一,结构胶销量国内第二/全球第三[32] -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量2023年达116.6GW,预计2024-2028年CAGR 9.4%[26][28] - 中国占全球新增装机41%-54%(2024-2028预测),欧盟计划2030年装机达500GW[28]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伟思磊、惠柏新材、上纬新材等,国内价格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32] 经营风险点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10.46亿元(2024年),应收票据1.65亿元[24]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90%,环氧树脂等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利润[18] - 风电行业周期性明显,2023年国内新增装机75.9GW存在波动风险[21][22]
这家电池厂进入国内装机量TOP15!
起点锂电· 2025-06-12 17:52
锂电行业现状 -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尾部企业淘汰加快,动力电池板块top10格局稳固但二三线企业排名时有变动 [1] - 1-5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远航锦锂以1.07GWh位居第15名,2月首次跻身top15 [1] - 远航锦锂1.07GWh装机量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且配套商用车,在新能源商用车电池装机量中排名第7 [1] 远航锦锂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注册资金3.27亿元,工厂占地200多亩,由多家新能源投资平台共同创建 [1] - 大股东为新疆电投锦锂新能源科技持股71.967%,第二大股东深圳智造未来持股28.033% [1] - 已完成5GWh方形铝壳电芯产能建设,计划2027年完成总投资100亿元的项目建设 [2] 市场定位与表现 - 公司精准定位新能源重卡市场,一季度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40%推动其装机量上升 [2] - 2024年新能源重卡销量7.9万辆同比增长141%,渗透率仅13.6%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 - 已配套三一、重汽、陕汽等头部新能源重卡企业 [2] 产品与技术 - 324Ah大容量车储共用电芯能量密度425Wh/L,循环寿命8000-12000次,支持1C以上倍率充放电 [3] - 电芯可设计覆盖200-800度电的电池系统,提供灵活解决方案 [3] - 340Ah大容量电芯采用无极流体电极技术,投资成本下降10%以上 [3] 产业链合作 - 与启源芯动力深度绑定成为其核心电芯供应商,启源芯动力市占率超70% [3] - 2023年与上海融和元储合作实现储能电池出货1.46GWh [3] - 通过国电投融和生态体系与20+产业链企业实现垂直整合,构建"绿电-电池-储能"闭环 [4] 行业前景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将进入爆发期,预计重卡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达50% [4] - 工程机械、电动船舶等新兴市场将成为电池企业重要突破点 [4]
固态电池—未来能源的颠覆者,谁又是引领者?
雪球· 2025-06-12 15:51
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高安全性:采用惰性固态电解质,彻底解决传统液态电池易燃易爆问题,确保极端条件下稳定运行 [3] - 高能量密度: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达500Wh/kg,未来有望突破更高极限 [4] - 快速充电与长寿命:部分技术路线支持12分钟充电至80%,循环寿命达数万次 [4] - 耐压与宽温域适应性:可在-40℃至15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更高电压正极材料 [5] 产业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欧盟《电池2030+》计划和中国"双碳"战略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6] - 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需求增长,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增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产能规划达50GWh [7] - 产业链协同:容百科技开发超高镍正极材料,卫蓝新能源量产280Ah储能电芯,先导智能等专注生产设备研发 [8] 材料与工艺进展 | 环节 | 技术方向 | 关键指标/进展 | 代表企业 | |------------|--------------------|----------------------------------------|-------------------| | 正极材料 | 高镍三元 | 匹配高能量密度需求 | 厦钨新能、容百科技 [9] | | 负极材料 | 锂金属负极 | 能量密度420-500Wh/kg,循环寿命500-700次 | 赣锋锂业、英联股份 [9] | | 电解质 | 硫化物(LiPS等) | 成本远期目标降至50万元/吨 | 有研新材、赣锋锂业 [9] | | 工艺改进 | 锂金属蒸镀/轧制 | 锂带厚度降至5μm,改善循环寿命 | 大部都的一天等科技 [9] | 企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硫化物/氧化物技术领先,计划2027年全固态电池量产 [10] - 比亚迪:垂直整合优势,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 [11] - 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已装车蔚来,计划2025年占储能市场30%份额 [12] - 清陶能源: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量产良品率95% [13] | 企业/项目 | 产能规划 | 进展阶段 | 关键技术/应用场景 | |----------------|----------------|------------------|----------------------------------| | 国轩高科 | 2GWh全固态产线 | 设计阶段 | 350Wh/kg中试产品下线 [14] | | 清陶能源 | 15GWh基地 | 环评审批通过 | 低空经济、储能场景 [14] | | 宁德时代 | 自研锂金属负极 | 实验室验证 | 优化电解液体系提升循环 [14] | 产业链影响 - 材料体系重构:正极向高镍三元、负极向锂金属发展,硫化物电解质成核心 [15] - 设备升级:干法电极设备和激光设备需求增长,带来增量市场 [16] - 产能协同:国轩高科、清陶能源等规划大规模产能加速产业化 [17] 技术挑战与展望 - 技术瓶颈:需突破固-固界面阻抗、锂枝晶抑制等难题,实际能量密度与实验室存在差距 [18] - 商业化节奏:全固态初期成本高,半固态将率先投入市场,2030年全固态渗透率预计10% [19] - 市场整合:2027-2030年为装车关键期,头部企业计划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 [20]
固态电池—未来能源的颠覆者,谁又是引领者?
雪球· 2025-06-12 15:50
固态电池行业概述 - 固态电池被誉为下一代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预计在2027-2030年迎来商业化爆发期,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 [2] - 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储能和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核心驱动力 [2] 固态电池的技术优势 - 高安全性:采用惰性固态电解质,彻底解决传统液态电池易燃易爆问题 [3] - 高能量密度: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已达500Wh/kg,未来有望突破更高极限 [4] - 快速充电与长寿命:部分技术路线支持12分钟充电至80%,循环寿命可达数万次 [4] - 耐压与宽温域适应性:可在-40℃至15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支持更高电压正极材料 [5] 产业优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 政策支持:欧盟《电池2030+》计划和中国"双碳"战略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6] - 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需求持续增长,2025年一季度全球新增固态电池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产能规划达50GWh [7] - 产业链协同:全产业链积极布局,如容百科技开发超高镍正极材料,卫蓝新能源量产280Ah储能电芯 [8] 材料与技术进展 | 材料环节 | 技术方向 | 性能提升/产业化进展 | 代表企业 | | --- | --- | --- | --- | | 正极材料 | 高镍三元 | 匹配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 | 厦钨新能、容百科技 | | 负极材料 | 锂金属负极 | 能量密度420-500Wh/kg,循环寿命500-700次 | 赣锋锂业、英联股份 | | 电解质 | 硫化物 | 成本降至50万元/吨(远期目标) | 有研新材、赣锋锂业 | [9] 核心企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全球锂电池龙头,硫化物和氧化物固态电池技术领先,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10] - 比亚迪:凭借垂直整合能力,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 [11] - 卫蓝新能源:半固态电池已量产装车蔚来汽车,计划2025年占据储能市场30%份额 [12] - 清陶能源:准固态电池搭载智己L6,第二代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量产良品率突破95% [13] | 企业/项目 | 产能规划 | 进展阶段 | 关键技术/应用场景 | | --- | --- | --- | --- | | 国轩高科 | 2GWh全固态产线 | 设计阶段 | 350Wh/kg中试产品下线 | | 清陶能源 | 15GWh固态电池基地 | 环评审批通过 | 低空经济、储能场景 | | 宁德时代 | 自研锂金属负极技术 | 实验室验证阶段 | 优化电解液体系提升循环 | [14] 固态电池对产业链的影响 - 材料体系重构:推动正极材料向高镍三元、负极材料向锂金属方向发展,硫化物电解质成为核心材料 [15] - 设备升级:需要全新设备如干法电极设备和激光设备,为设备制造商带来增量市场 [16] - 产能规划与协同:国轩高科、清陶能源等企业正在规划大规模固态电池产能 [17] 挑战与展望 - 技术瓶颈:固-固界面阻抗、锂枝晶抑制等技术难题仍需突破 [18] - 成本与商业化节奏:全固态电池初期成本较高,预计将以半固态形式率先投入市场,2030年前全固态电池渗透率预计为10% [19] - 市场整合:2027-2030年是全固态电池装车关键期,头部企业计划2030年实现"固液同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