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
搜索文档
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公布:达梦数据冯裕才入选
财富在线· 2025-07-17 11:09
公司荣誉与业绩表现 - 达梦数据创始人冯裕才教授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该榜单基于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市场规模、净利润及增长率等核心维度综合评估 [1] - 公司于2024年6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2024年总资产37.87亿元,营收10.44亿元(同比增长31.49%),营业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22.91%) [1] - 公司拥有专利345项,软件著作权402项,体现技术积累优势 [1] 核心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路线,掌握数据库领域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中国数据库的"代码根" [2] - 达梦数据库已落地金融、电力、能源、党政、央国企、医疗、交通等数十个关键行业,其中金融领域服务超200家金融单位,上线超2000个业务系统 [2] - 赛迪顾问报告显示达梦数据库在中国金融行业集中式数据库稳居国内厂商第一,银行、保险、证券三大子市场均位列第一 [2] - IDC数据显示达梦数据以13.48%市场份额登顶2024年金融行业集中式事务型数据库国产厂商榜首 [2] 研发布局与人才战略 - 公司布局上海、武汉、北京、苏州、成都、重庆六大研发中心,分别聚焦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一体机、图数据库等新型产品 [3] - 实践"AI For DB"融合路径,AI深度嵌入数据库核心功能并在运维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3] - 技术人员占比超70%,培养数据库相关人才10多万人,覆盖企业3000多家,颁发证书10000多张,合作院校100多所,开发教材20余本 [3]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公司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生态构建,推动国产数据库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业务覆盖关键行业并拓展海外市场,为数字经济变革提供支撑 [3]
中经评论:中国粮机护航中国饭碗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07:4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粮食加工设备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百年创新之路 [1] - 智能设备(如大米分层柔性智能碾米机、AI色选机、全自动六面真空包装机)推动粮食加工向精细化转型,降低破碎率、营养流失和能耗浪费 [1] - 政策支持("两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推动粮油加工、主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等设备更新换代 [1] 企业技术突破 - 美亚光电研制首台国产数字色选机,打破美国65年技术垄断 [2] - 江苏丰尚永磁传动双螺杆膨化机大幅提升国产化率 [2] - 福建宇杰六面真空包装机赢得市场青睐,湖北永祥移动式应急加工方舱填补行业空白 [2] 产业集群发展 - 安徽合肥形成"色选机之都",聚集美亚光电、中科光电、泰禾光电、捷迅光电等龙头企业,构建完整光电分选产业链 [2] - 江苏以丰尚、迈安德、正昌为代表,打造从仓储、加工到饲料生产的全链条装备体系 [2] - 浙江依托长三角优势形成精密检测仪器产业链,伯利恒、托普成为行业标杆 [2] - 福建漳州包装机械在大米加工、饲料加工、宠物粮等领域表现突出 [2] 市场竞争力与挑战 - 国产设备凭借质量好、价格低、维护响应快、本土化供应链等优势实现进口替代并反向出口 [3] - 高端设备性能待提升,深加工、特种粮加工设备需持续突破,创新链衔接不畅 [3] - 需构建"产学研用"创新生态,攻克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卡脖子"难题 [3] 未来发展方向 - 以AI视觉识别技术、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引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3] -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标准互认 [3]
“十四五”成绩单彰显中国治理效能提升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00:31
治理效能提升 - 西藏定日6.8级地震后30分钟启动核心区域救援,数小时内救援飞机抵达,当晚受灾群众安置完毕[1] - 全国统一大市场制度框架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从提出到颁布仅用18个月[1][3]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全面取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9项[1][4] - 民营企业数量突破5800万户,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1] 科技创新突破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运营[5] - 大型LNG运输船技术全球领先,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5] - 嫦娥六号实现全球首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5] - 国产大飞机C919按国际适航标准完成研制并商业飞行[5] 经济发展成果 -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5] - 经济增量规模与日本全年GDP总量相当[5] 制度优势体现 - 全面从严治党显著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解决多项历史遗留问题[7][8] - 全国一盘棋的组织动员能力在应急响应中持续强化[1][6]
魏少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关键要有战略定力
36氪· 2025-07-16 18:43
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1996年"909工程"启动时,国内芯片设计产业年销售收入不足1亿元,企业连每月5000片产能都不敢承接 [2] - 30年后中国芯片设计产业规模达6400亿元,实现超6000倍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企业数量从十几家增至三四千家 [3] - 当前国产芯片满足国内约50%需求,中低端产品已实现自给自足,正向高端领域冲刺 [3] 产业模式与全球地位 - 中国确立设计/制造/封测三业分立协作模式,与国外IDM一体化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 [4] - 中国成为全球仅有的两个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家之一,产业结构完整性超越美国 [8] - 美国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报告承认中国半导体芯片设计是"亮点" [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存储芯片领域用十年时间追赶国外数十年发展进程,3D NAND闪存已构建自主技术体系 [10] - 人工智能领域被视作可能带来更多惊喜的突破方向 [10] - 部分领域已进入"无人区",需摆脱传统跟随模式强化自主创新 [9] 人才培养与设计变革 - 研电赛推动国内芯片设计从手工绘制转向EDA工具正向设计,改变整代技术人员的思维方式 [7] - 早期研究生完成含几千逻辑门的设计已属卓越,现在设计能力实现数量级提升 [7] 当前挑战与发展关键 - 装备与材料领域2017年前投入不足,现需保持30%市场占比的战略定力 [8] - 最大挑战在于产业界的持续信心和政策连贯性,而非具体技术瓶颈 [8] - 技术产业化周期需10-20年,需避免急功近利保持长期投入 [9] 未来展望 - 未来2-3年可能诞生世界领先科研成果,5-10年有望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10] - 有望像5G领域一样在半导体领域实现技术引领,构建特色发展模式 [10]
“太空闪送”已送达,天舟九号携华为擎云齐飞九天
新华网财经· 2025-07-15 16:37
航天任务进展 - 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耗时仅3小时,相比2017年天舟一号的2天大幅提升[1][3][6] - 天舟九号携带物资包括春节用品、科研载荷及华为商用电脑,精准送达"太空家园"[3] - 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作为中国空间站工程的"专属快递员",其"带货"能力、可靠性与交会对接效率不断提升[6] 华为商用电脑技术表现 - 华为商用电脑通过基于MIL-STD-810G标准的多项专业严苛可靠性测试,包括高低温循环、振动冲击、湿度测试及砂尘侵袭等[7] - 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达100万小时(MTBF),保障在轨长期稳定运行[7] - 产品具有高度国产化率和信息安全特性,符合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对数据安全的严格要求[7] - 在文昌发射现场高温高湿环境中持续7×24小时稳定运行,保障实时数据传输流畅性和报道素材保密性[10] 华为擎云品牌发展 - 华为擎云品牌以"品质可靠、自主创新、开放共创、以人为本"为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顶级企业客户和10万家行业客户[10] - 在金融、能源、政务等关键领域实践,印证"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在开放中突破"的发展逻辑[10] - 入选天舟九号任务是对其技术实力在"极难场景"下的实战验证[10] 中国科技创新 - 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体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传承,这种精神同样体现在国产科技产品研发中[11] - 华为擎云与航天精神"同频共振",通过持续数百次产品优化和专项团队深耕数年,实现技术突破[11] - 中国科技创新大潮中,航天事业与科技企业共同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中国科技发展[13]
徐斌:敢把“卡脖子”难题变“中国造”勋章
科技日报· 2025-07-14 10:1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徐斌从中学教师转型为技术达人,通过改进模具厂设计工艺在当地知名 [5][6][7] - 1992年创业初期购买桥梁无缝伸缩装置技术专利,但首次应用在沪宁高速项目失败 [10][11] - 1996年自主研发第一代模块化简支梳齿板式伸缩装置,2002年中标福宁高速小型装置项目 [11] - 2005年以损失600万元代价全面更换第二代产品,奠定市场信誉 [11][12][13] - 2007年中标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实现核心部件"零更换",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3][14] - 2008年起投入ECO新型聚氨酯路面材料研发,累计试验超5000次,2020年成功解决明州大桥铺装难题 [15][16][17] 核心技术突破 - 多向变位桥梁伸缩装置占据全球大型市场份额65%以上,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 [4][13] - 技术理念从"对抗位移"转向"顺应多向位移",解决桥梁上下、前后、左右复合变形问题 [13] - ECO材料攻克湿度敏感难题,建立预聚物技术路线,施工装备迭代6代实现规模化应用 [16] - 聚氨酯路面寿命达钢桥面10年、混凝土桥面20-30年,成为继水泥、沥青后的第三类高性能基建材料 [17] 行业地位与影响 - 从伸缩装置完全依赖进口到全球市场主导者,实现"中国第一"到"世界第一"跨越 [4][13] - 多向变位技术获中国专利金奖,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并引发国际同行效仿研究 [14][17] - ECO材料解决高温重载、高原高寒环境下的世界性工程难题,重塑行业技术标准 [16][17]
【私募调研记录】翼虎投资调研阳光诺和
证券之星· 2025-07-14 08:08
公司调研信息 - 阳光诺和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CRO 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 [1] - 公司建设iCVETide多肽新药发现平台 携手华为云打造多肽分子发现平台 拥有缓控释改良型新药平台 [1] - 团队由200多人的国际化高层次科技创业团队组成 [1] - STC008注射液适应症为晚期实体瘤的肿瘤恶液质 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 [1] - 公司在经皮递送(贴剂)研发平台方面经验丰富 已成功验证多个产品工艺 与日本KNEK公司合作引进先进透皮贴剂技术 [1] - 公司有3个品种4个适应症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包括STC007的术后镇痛和尿毒症瘙痒适应症 STC008的肿瘤恶病质适应症 [1] 机构背景 - 深圳市翼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0日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2] - 翼虎投资系国内知名阳光私募基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员 [2] - 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中国证券业金牛分析师 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评选投票权 并获中国证券业协会批准成为IPO询价对象 [2] - 与国内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合作发行并管理多支证券类信托基金 [2] - 投研团队为券商自营 投行 公募基金和市场派的组合 [2] - 公司投资方向为主动管理 量化对冲 程序化交易等高端财富管理领域 在行业内享有盛誉 [2]
中国中车半年预盈超67亿创新高 向新而行推进全产业链“走出去”
长江商报· 2025-07-14 07:29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67.22亿元至75.62亿元,同比增长60%至80% [1][2] - 预计扣非净利润62.16亿元至70.56亿元,同比增长85%至110%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1亿元,同比增长51.23%,归母净利润30.53亿元,同比增长202.79%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或创上市以来同期新高,此前最高为2016年上半年的47.95亿元 [2]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约3222亿元,其中国际业务新签订单约47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约3181亿元 [3] - 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底签订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547.4亿元,约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 [3] - 重大合同包括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销售、风电设备销售、储能设备销售等 [3] 国际业务 - 国际业务营收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4年分别为170.64亿元、200.34亿元、243.82亿元、277.33亿元、283.37亿元,营收占比从7.5%提升至11.5% [4][5] - 2023年国际业务新签订单量打破纪录,达584亿元 [5] - 2016年至2022年国际业务签约额分别为533亿元、404亿元、213亿元、481亿元、421亿元、350亿元和509亿元 [5] 研发投入 - 2017年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1027.57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为159.37亿元 [1][5] - 2017年研发费用为99.77亿元,此后维持在超百亿元规模 [5] 业务发展 - 产品销量增长是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铁路运输行业景气度提升,动车组业务收入显著增长 [1][2] - 公司产品出口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 [4] - 2015年重组至今,公司年度营收均超2000亿元,年度净利润均超百亿元 [4]
“奇迹之城”深圳:45岁依然少年
深圳商报· 2025-07-14 06:30
深圳经济发展成就 - 深圳GDP从1980年2.7亿元增长至2024年3.68万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2]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2.5万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25家,形成新质生产力集群[2] - 产业结构从"三来一补"升级为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前沿科技主导[2] 改革创新举措 - 全国首创土地拍卖制度、执法监督码系统、全域支付示范区等改革标杆案例[2] - 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领域推行"豁免监管"试验,持续突破制度边界[2] - 世界级科研片区加速成型,吸引全球顶尖技术人才聚集[2][3] 城市发展转型 - 人口规模达2000万,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基础设施网络[3] - "山海连城"工程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公园绿道串联的宜居环境[3] - 高效交通与优质居住条件使其成为投资者和创业者的首选地[3] 特区精神内核 - 贯穿"闯创干"精神,从经济特区升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2][3] - 通过蛇口开山炮、定额超产奖等历史事件奠定市场化改革基因[2] - 保持"自我超越"姿态,定位全球标杆城市发展坐标[3]
白云电器:专注电力设备领域 推动产业技术绿色智慧升级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20:36
佛山地铁光伏发电项目 - 佛山地铁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在狮山车辆段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佛山轨道交通在绿色能源规模化应用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1] -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603861)是该项目的关键解决方案提供商 [1] 白云电器公司概况 - 公司是领先的绿色智慧能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聚焦智能电网、特高压、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 [3] - 拥有完整电力设备产品链,包括智能电网成套开关设备、特高压/超高压/高压电力电容器组成套装置、GIS、变压器等全系列产品 [4] - 从传统电力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为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历经40多年发展 [3][4] 技术创新与成果 - 基于大数据的全寿命周期供电系统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被鉴定为行业首创 [5] - 建成智能配电设备绿色数字化生产基地,获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等10多项国家级荣誉 [5] - 126kV环保型气体GIS被鉴定为国际先进/国际领先水平,110kV植物油变压器通过型式试验 [5] - 直流支撑电容器实现国产化替代,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5] - 多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5] 未来发展战略 市场拓展方向 - 响应电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需求,拓展配网新增量 [7] - 稳固特高压电力电容器龙头地位,深化柔直换流阀合作,开拓直流支撑电容器市场 [7] - 重点开拓新能源发电侧市场,探索数字能源和变压器产品海外机会 [7] 技术研发重点 - 聚焦新能源、智能化、节能环保、直流供配电及高电压大容量领域 [9] - 重点突破126kV无SF6绝缘气体型GIS、环保型C-GIS、500kV变压器等产品研发 [9] - 深化综合能源、智能运维、电能治理等领域的集成解决方案 [9] - 构建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绿色智慧化产业体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