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

搜索文档
吃出“带血创可贴的蜜枣粽”?下架!两家上市公司详细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14:15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蜜枣粽中发现疑似带血创可贴异物 [1] - 涉事产品为来伊份"高粽"系列蜜枣粽 委托生产方为五芳斋 [1] - 来伊份两度回应事件 已下架封存相关批次产品并与消费者达成和解 [2][3][6] - 五芳斋成立专项小组排查生产流程 强调手部受伤员工不参与裹粽环节 [2][7]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查到不合格产品 但消费者提供的样品已被封存待检 [3][6] 来伊份经营情况 - 公司为A股休闲零食第一股 主要通过委托生产方式销售自主品牌产品 [9] - 截至2024年底拥有门店3085家 较年初净减少600家 [9] - 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5.25%至33.70亿元 净亏损7526.76万元 [9] - 2025年Q1营收10.48亿元(同比-1.23%) 净利润1243.57万元(同比-79.72%) [9] - 收入下滑主因部分区域门店收入下降及低效门店调整 [9] 五芳斋经营情况 - 公司为中华老字号企业 主营糯米食品研发生产销售 [10] - 截至2024年底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建立476家门店 [10] - 2024年营收22.51亿元(同比-14.57%) 净利润1.42亿元(同比-14.24%) [10] - 2025年Q1营收2.43亿元(同比+17.24%) 亏损4523.49万元(同比减亏) [10] - 2024年关闭低效门店86家 新开各类门店137家 [10]
在美国吃得安全?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
虎嗅· 2025-05-14 13:12
美国食品行业现状 - 美国食品工业目标并非单纯"填饱肚子"而是"刺激消费",通过色素、香精、甜味剂等添加剂提升产品吸引力[10] - 高度加工食品构成美国人主要热量来源,供应链中至少存在10000种化学添加剂,其中约1000种成分连FDA也无法明确[18][19] - 食品包装信息存在"伪透明"现象,标注成分仅为"允许公开"部分,实际风险来自长期累积的协同效应[44] 监管体系漏洞 - GRAS制度允许企业自行评估添加剂安全性并直接投入使用,形成"自评自批"的监管漏洞[21][23] - FDA评估方法滞后,仅关注单一化学物质的致癌性或毒性,忽视多种添加剂叠加效应及长期健康影响[24][25] - 欧盟已禁止的9种石油基合成色素(如红3号、BHA、TBHQ)在美国仍合法使用,肯尼迪提案要求18个月内淘汰[14][32] 健康影响研究 - 阿斯巴甜等FDA认定"安全"的添加剂可能干扰细胞组织结构形成,作用机制超出当前监管认知范围[30] - 食用色素通过增强食品视觉吸引力间接导致过度饮食,与肥胖率及2型糖尿病风险上升相关[31] - 天然色素替代方案尚未证实更安全,专家指出对天然染料在加工食品中的健康影响研究不足[34] 消费者行为观察 - 低收入家庭更倾向于购买价格低廉但添加剂丰富的高度加工食品,形成结构性健康风险[46] - 行业营销术语如"无糖""全谷物"易误导消费者,实际产品可能含代糖或高糖高油脂成分[43] - 美国慢性病激增与食品添加剂存在关联,但公众认知度低于中国消费者对地沟油等明面风险的警觉[47]
沂源4月份消费投诉信息公示
搜狐财经· 2025-05-14 09:12
消费者投诉总体情况 - 2025年4月沂源县市场监管局受理投诉总量289件,其中商品类投诉252件(占比87%),服务类投诉37件(占比13%),争议金额23.73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00万元 [1] 重点经营者投诉统计 - 山东成和商业有限公司投诉量5件(环比+20%),调解成功率100% [2] - 沂源县裕珍电子商务工作室、淄博银座商城沂源分公司、淄博百安商贸投诉量分别为4件、3件、3件,调解成功率均为100%且环比无变化 [2] - 世纪东方超市西北麻分公司、淄博弘康堂医药投诉量各2件,调解成功率100% [2] 商品类投诉结构 - 其他商品投诉量106件(占比42%),位居首位 [3][5] - 食品类投诉75件(占比30%),家居用品与特种设备各9件(各占3.6%),交通工具8件(3.2%) [5] - 农资用品7件(2.8%),服装鞋帽6件(2.4%) [5] 服务类投诉结构 - 其他服务投诉量9件(占比24%),餐饮住宿服务7件(19%),销售服务7件(19%) [6]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行业影响) - 夏季及端午节临近推动食品存储与采购规范强化,要求商家加强预包装食品标签合规性(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7][8] - 餐饮行业需提升卫生资质透明度,网络订餐平台需强化实体店信息公示(证照、原料等) [9][10] - 生鲜与冷链食品管理压力增大,要求商家控制食品存储时间(熟食室温存放≤2小时) [11] - 反浪费政策推动餐饮业分餐制与公筷使用普及,需优化点餐系统支持按需服务 [12]
【省市场监管局】筑牢食品安全根基 擦亮陕菜品牌
陕西日报· 2025-05-14 06:55
行业活动与品牌推广 - 蓝田县举办"勺勺客"村厨争霸赛 主题为"中国厨乡·舌尖蓝田" 旨在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并强化陕菜品牌形象 [1] - 活动展示陕西特色美食如扯面、荞麦饸饹 体现村厨技艺与地方餐饮文化传承 [1] - 蓝田县、岐山县、汉阴县等陕菜之乡推动地方美食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与标准制定 [1] 食品安全与量化管理 - 陌禅文化·膳缘隐舍餐厅通过《食安经》培训强化员工食品安全意识 后厨实行分区管理、食材分类存放等高标准操作 [2] - 陕西省2021年起推行餐饮服务量化分级评定 涵盖食品安全制度、场所环境、原材料采购等维度 汉水莲花餐饮朱雀店获评A级单位 [2] - 汉水莲花餐饮注重餐具高温消毒与专用存储 紫阳蒸盆子等陕南美食受消费者青睐 [3][4] 智慧化监管与消费者参与 - 宝鸡市1289家餐饮单位、926家学校食堂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 其中971家餐饮单位、466家学校食堂实现"扫码看后厨" [5] - 令氏家外家周礼食府店通过实时后厨画面展示提升消费者信任 韩城市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风险预警至闭环管理的全流程管控 [5] - 韩城市推进餐饮门店智慧化改造 计划构建科技支撑的现代化监管体系 [5] 标准化建设与连锁发展 - 陕西省发布《现制现售饮品门店卫生操作规范》 规范加工流程与设备清洗 茶话弄品牌借此提升产品标准化与市场认可度 [6] - 《陕菜传统制作工艺规范》明确烩三鲜、葫芦鸡等菜品原辅料要求与工艺标准 西安传统小吃制作技术规程同步完善 [6] - 行业通过标准化保障菜品品质稳定 推动连锁化发展以增强品牌竞争力 [6]
十月稻田业绩扭亏背后:玉米新业务食安问题频发存隐忧
凤凰网财经· 2025-05-13 22:59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044亿元,同比增长415.08%,上年同期亏损6486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2] - 2024年营收57.453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渠道策略性布局 [3] 大米业务 - 大米业务2024年营收40.145亿元,同比增速降至4.81%,低于2023年的5.76%,营收占比从78.7%降至69.87% [4][5] - 通过调整产品组合和线上自营渠道发力,大米业务毛利率提升,2024年毛利润6.293亿元,同比增长42.73% [4][5] - 高端大米市场受消费降级和健康饮食观念影响,需求增长疲弱 [4] 玉米业务 - 玉米业务2024年营收8.151亿元,同比增长523.17%,营收占比从2.69%跃升至14.19%,成为第二大主营业务 [6] - 毛利润2.455亿元,同比增长683.80% [6] - 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达513条,主要涉及预包装玉米产品变质发霉 [6][7] 跨界投资 - 2024年4月以16.35元/股(约17.5港元/股)买入茶百道2232.34万股,总投资额3.65亿元,上市首日股价大跌29.6% [9] - 截至2024年底,该项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1.556亿元,股价较买入价缩水44% [10]
每经热评︱粽子里吃出带血创可贴?来伊份转型需过品控“生死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3 20:50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投诉在来伊份购买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1] - 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全链路调查程序,全面下架涉事批次蜜枣粽产品 [1] - 涉事产品已封存,与消费者达成和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未检查到相关批次有任何不合格产品 [1] - 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12315平台,公司累计收到超400起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消费投诉 [2] - 消费者投诉案例包括在软糖中发现毛发、在月饼中吃出塑料等 [2] 代工模式问题 - 事件将聚光灯打向公司的代工模式及相关产品、运营、品控和管理问题 [1] - 公司产品覆盖13大核心品类,其中OEM商品1500余款 [1] - 代工模式能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生产线、提升规模,但带来食品安全与品控管理方面的"漏洞"及风险 [1] - 生产环节依赖外部厂商,企业对原材料把控、生产流程监督等方面的难度加大 [1] 经营业绩下滑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70亿元,同比下降15.25% [2] - 实现归母净利润为负7526.7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231.94% [2] - 量贩零食、零食折扣店等新模式不断涌现,大量新品牌快速崛起,门店迅速扩张并抢占市场份额 [2] - 新兴业态凭借低价、丰富的产品组合和灵活的选址策略,给传统零食企业带来强烈冲击 [2] 转型与改进方向 - 公司首要任务是强化食品安全与品控风险管理,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3] - 需要重新审视代工模式下的品控流程,加强对代工厂的筛选、监督与考核 [3] - 建立更严格的质量追溯体系和问责机制 [3] - 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商业路径,在业务多元化、产品服务创新和渠道布局等方面全面发力 [3]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的公告(2025年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13 16:33
食品安全抽检结果 - 湖州市南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6类食品248批次样品 合格243批次 不合格5批次 不合格率为2.02% [2][4] -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农药残留超标和非法添加 其中农药残留超标4批次 非法添加1批次 [4][5] - 农药残留超标涉及蜜薯、长杭椒、红薯和大葱 主要检出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甲拌磷和噻虫嗪等成分超标 [4][5] - 非法添加涉及泰国龙眼 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 标准值为≤0.05g/kg 实测值为0.157g/kg [5][6] 不合格产品详情 - 南浔惠顺超市蜜薯检出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0.048mg/kg 超标3.8倍(标准≤0.01mg/kg)[6] - 湖州沃邻福超市长杭椒检出毒死蜱0.068mg/kg 超标2.4倍(标准≤0.02mg/kg)和甲拌磷0.031mg/kg 超标2.1倍(标准≤0.01mg/kg)[6] - 南浔蔬心生鲜超市红薯检出甲拌磷0.040mg/kg 超标3倍 毒死蜱0.081mg/kg 超标3.05倍 氯氟氰菊酯0.081mg/kg 超标7.1倍 [6][7] - 湖州练市浙北大厦超市大葱检出噻虫嗪0.823mg/kg 超标1.74倍(标准≤0.3mg/kg)[6] 合格产品情况 - 抽检合格产品包括食用农产品、乳制品、粮食加工品等26类食品243批次 [7] - 合格产品涉及湖州练市浙北大厦超市、南浔旧馆百滋味食品店、南浔韩恩面包店等多家商户 [7][8][9] - 合格产品生产日期集中在2024年6月至2025年4月 显示近期生产食品质量总体可控 [7][8][9]
盒马鸡蛋被抽检出兽药残留!涉“致癌致畸”成分,网友:绷不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4:58
食品安全抽检事件 - 盒马一款无抗鲜鸡蛋检出地美硝唑和甲氧苄啶超标,不符合国家标准 [1] - 地美硝唑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风险,长期摄入可能导致耐药性和肝肾损伤 [1] - 甲氧苄啶为抗菌增效剂,长期食用残留超标食品可能影响健康 [1] - 无抗鸡蛋与普通鸡蛋的主要区别在于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抗生素 [2][3] 供应商回应 - 小町蛋业称复检结果合格且已出具证明,其他区域门店同批次产品留样送检未发现问题 [5] - 盒马潍坊店因负责人经验不足未及时提交复检申请,导致系统显示产品不合格 [5] - 小町蛋业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300万元,由两名自然人股东各持股50% [5][6] 盒马经营动态 - 盒马在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实现全年盈利,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并达成双位数增长 [9] - 顾客数增长超过50%,新财年计划开设近100家门店并进驻几十个新城市 [9] - 马云曾视察长沙盒马门店并对表现表示满意,业内人士看好其2025年发展势头 [9]
“零食第一股” 来伊份陷食安风波 涉事粽子被指由五芳斋代工
深圳商报· 2025-05-13 00:56
食品安全事件 - 江苏消费者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来伊份粽子馅料中夹杂疑似带血创可贴 [2] - 相关话题"来伊份粽子被指吃出带血创可贴"登上微博热搜 [2] - 涉事蜜枣粽产品由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代工生产 [2] - 五芳斋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关注到相关情况正在核实 [2] -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会持续跟进此事 [2] 公司应对措施 - 来伊份已全面下架本批次蜜枣粽产品 [2] - 公司将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2] - 来伊份天猫旗舰店已无法搜索到"粽子"相关产品 [2] - 来伊份"618粽子预售"销量为零 [2] 市场反应 - 五芳斋股价5月12日收跌1.54%至21.04元/股 [2] - A股粽子概念股多只个股下挫 [2] 公司背景 - 来伊份1999年创立于上海 [3] - 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3] - 主营休闲零食被称为"零食第一股" [3] - 拥有超过3600家门店遍布全国百余座大中城市 [3] - 旗下拥有嗨吃无骨、伊天益袋等近千款零食 [3] 行业地位 - 五芳斋被称为"粽子第一股" [2] - 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来伊份粽子惊现疑似带血创可贴!代工方五芳斋也陷舆论漩涡
观察者网· 2025-05-12 13:52
食品安全事件 - 来伊份蜜枣粽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 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调查并全面下架本批次产品(2025年04月02日) 消费者可退换货并获得相同金额额外补偿 [1] - 来伊份声明粽子加工过程每道工序设有专岗检验人员 伤口人员不得参与食品直接接触环节 非直接接触环节需使用专用蓝色金属创可贴和食品级手套 [1] - 事件由江苏宿迁苏女士5月10日视频投诉引发 要求公司给出明确回应 [1] - 涉事产品受委托单位为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五芳斋表示正在核实情况 [3] -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关注此事并将持续跟进 [3] 五芳斋经营情况 - 五芳斋2024年营业收入22.51亿元同比下降14.57% 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降14.24% [3]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7.24% 净利润-4523.49万元同比亏损缩窄 [4] - 公司业绩具有强季节性特征 一季度对全年影响较小 [4] - 五芳斋2023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7.04%和19.74% 但2022年和2024年均为双降 [3] 来伊份经营状况 - 来伊份2024年收入33.70亿元同比减少15.25% 净亏损7526.76万元同比下降231.94% [6]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10.48亿元同比下跌1.23% 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跌79.72% [11] - 公司已连续9个季度营收下滑 [11]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来伊份相关投诉超千条 涉及食安问题和售后服务等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业内认为鸣鸣很忙 好想来等零食贩售店对来伊份等传统零食品牌造成显著冲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