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

搜索文档
美的集团10亿欧元收购欧洲厨电巨头Teka,加速全球化布局
凤凰网· 2025-04-30 23:00
文章核心观点 - 美的集团完成对欧洲厨电巨头Teka集团收购交易,增强其在欧洲和拉美高端厨电市场竞争力,双方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1] 收购交易情况 - 4月29日美的集团在西班牙马德里宣布正式完成对Teka集团收购交易,不包括Teka在俄罗斯子公司业务 [1] Teka集团情况 - Teka集团业务遍及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西班牙、葡萄牙、墨西哥、智利等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1] - 集团年产量达数百万台,拥有横跨欧亚美三大洲的10座生产基地和近3000名员工队伍 [1] - 旗下拥有Teka、Küppersbusch和Intra三大国际知名品牌,近两年斩获34项国际设计大奖 [1] 双方表态 - 美的国际业务负责人付鉴称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美的科技创新与制造能力和Teka品牌传承与客户信任积累互补,为全球用户提供高价值创新产品 [1] - Teka集团CEO毛罗·科雷亚认为加入美的集团将开启新发展篇章,有助于加速业务扩张、开拓新市场、丰富产品线、服务全球客户 [1] 美的集团情况 - 过去十年美的集团在研发领域投入近1000亿元人民币,产品和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用户超5亿 [1]
东方生物2024年财报:营收微增0.95%,亏损扩大至5.29亿,全球化布局能否扭转颓势?
搜狐财经· 2025-04-30 22:4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28亿元 同比增长0.95% [1] - 毛利润2.63亿元 同比下降25.5%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5.29亿元 较2023年扩大33.06% [1][7] - 扣非净利润亏损5.71亿元 同比扩大32.60% [5][7] - 经营现金流净额-3.48亿元 同比增长78.8%但仍为负值 [7] - 总资产80.95亿元 同比下降10.0% [7] - 归母净资产66.45亿元 同比下降10.6% [7] 全球化布局 - 完成安吉 杭州 南京 成都 海南 上海及美国等产销研基地建设 [4] - 收购美国Confirm公司 杭州莱和 华信农威等企业拓展欧美及东南亚市场 [4] - 在美国建成大型POCT生产基地并设立德克萨斯科学有限公司 [4] - 获得CLIA认证 启动美国医学实验室业务 [4] - 全球化投入未显著改善业绩 营收仅微增0.95%且亏损扩大 [4] 研发进展 - 在美国建设北美研发试验中心 [4] - 在上海张江投资建设"东方基因全球数字化研发创新总部项目" [4] - 新冠/甲乙流抗原快速联合检测试剂获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 [4] - 毒品检测产品及动保检测领域获欧盟IVDR注册证书 [4] - 研发投入未能转化为利润增长 商业化进程缓慢 [5][6] 经营挑战 - 全球化布局效益尚未显现 产能转化和市场开拓需加强 [4] - 产品商业化能力不足 规模效应未形成 [5][6] - 财务状况持续恶化 现金流压力加剧 [7] - 资产规模缩水10% 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大 [7]
关税围堵下的“海上突围”!全球最大,比亚迪“深圳号”起航
南方都市报· 2025-04-30 21:0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正以多元路径诠释开放承诺,从输出产品到输出标准,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技术竞争加剧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等实现跨越,重塑全球产业格局 [3][9] 分组1:汽车运输事件 - 4月27日晚比亚迪“深圳号”装载7000多辆新能源车从苏州太仓港出发前往巴西伊塔雅伊港,航程预计30余天 [1] 分组2:汽车出口现状 - 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640万辆连续第二年居全球第一,2025年一季度国内车企海外销量爆发式增长 [4] - 一季度比亚迪海外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超120%,3月海外销量首站7万辆高峰,在多国市场竞争力增强 [4] - 全球700余艘汽车远洋海运专业船只主要被欧日韩企业控制,国内汽车运输船运力仅占全球2.63% [4] 分组3:车企应对策略 - 比亚迪等车企从“被动运输”转向“自主掌控”,比亚迪船队规模扩至五艘,“长沙号”5月交付,“西安号”预计年内投用 [6] - 比亚迪自建船队降低海运成本15%-20%,规避国际航运垄断价格波动 [6] - 比亚迪加快海外建厂节奏,泰国工厂生产的ATTO 3一季度当地市占率达45%成销冠 [6] 分组4:比亚迪海外市场目标 - 截至2025年4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及地区,2024年海外销量40.6万辆,营收1004亿元,单车均价约24.73万元,毛利率28.87% [7] - 2025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目标80万辆左右,集中在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欧洲 [7] 分组5:中国企业出海情况 - 蔚来建立中东北非团队,宁德时代在匈牙利建电池工厂,小鹏汽车车型海外预售,零跑牵手Stellantis集团建合资公司 [7] - 比亚迪“制造+物流+市场”模式与华为、宁德时代模式呼应,中国企业从单一产品出口向全产业链赋能升级 [7] 分组6:企业输出标准情况 - 比亚迪在泰国、匈牙利等地工厂输出核心技术标准,2025年一季度在7国登顶销冠,技术标准成当地准入门槛 [8] - 奇瑞用技术开源重构行业规则,将中国标准推向全球110国构建技术护城河 [8] - 美的集团推动中国高端冰箱出口增长,中国在新能源等领域标准话语权显著提升 [8]
奥海科技(002993)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20:56
分红与经营情况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 9 元(含税),2024 年前三季度每 10 股派 6.030256 元(含税),2024 年累计现金分红 4.11 亿元,参考 2025 年 4 月 30 日收盘市值 102.36 亿元,现金分红股息率为 4.02% [2] - 2024 年 Q4 营收 18.77 亿元,同比增长 16.89%,环比增长 18.44%;归母净利润 1.64 亿元,同比增长 77.78%;扣非归母净利润 1.67 亿元,同比增长 144.98%;毛利率 19.93% [2] - 2025 年 Q1 营收 14.42 亿元,同比增长 5.79%;归母净利润 1.25 亿元,同比增长 1.70%;扣非归母净利润 1.07 亿元,同比增长 7.62%;毛利率 20.10% [2][3] 公司决策目的 -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和价值认可,结合经营及财务状况,通过回购股票开展员工持股计划,完善长效激励机制,调动人员积极性,吸引优秀团队 [4] - 根据 2024 年业绩,可顺利达成前次股权激励目标,已连续两年完成既定目标,树立良好口碑,吸引高端人才 [5] 行业前景与盈利驱动 - 全球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发展,新兴需求激增,推动智能硬件产业链升级,公司专注三大业务领域,提供高效能源应用解决方案,前景广阔 [6] - 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融合,下游智能设备需求增加,带动电源行业向高功率发展,新能源汽车向智能化转型,行业竞争壁垒提高,有望出现集中现象 [7] - 公司专注电力电子技术,有整套变流系统解决方案,突破海内外客户,布局顺应趋势,技术、布局经验、海外基地及国际化布局支撑未来盈利增长 [8] 全球化布局 - 开展“一三三”战略,下游覆盖三大业务板块,美规产品收入占比约 10%,美国区域营业收入占比约 3%,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直接冲击有限 [8] - 构建全球六大智能制造基地网络,印度工厂 2017 年建立,印尼工厂 2018 年建立,印度希海运营八年,加税中有相对优惠关税待遇,未来继续在美洲布局制造 [8] 印度基地风险应对 - 公司印度基地 2024 年营收创近十年新高,成为印度头部智能物联充储电解决方案供应商,印度欢迎技术企业布局,机遇更多 [10] 战略核心逻辑 - 以电力电子核心技术为底层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构建核心竞争力,驱动产品升级和场景拓展,建立全产业链技术壁垒 [11] - 依托海外本地化生产网络,实现成本优化,形成关税缓冲带,增强国际大客户认可度 [11] 技术布局 - 硬件集成方向包括高频磁性器件、EMI 优化设计等;软件与智能化方向包括 AI 大模型辅助开发等;材料与器件创新方向包括高频低损磁材等,已在多细分领域形成领先优势 [12] 研发体系支撑 - 具备深圳/东莞等五大研发中心、两大 CNAS 实验室,东莞实验室获全球主流机构认证 [13] - 构建“研发 - 制造 - 认证”全链条体系,开展产学研协同,进行数字化制造,搭建国际 NPI 能力 [13] 垂直技术攻关方向 - 磁技术开发二次烧结磁材等;热管理探索氮化硼散热涂层等;半导体应用推进 GaN/SiC 芯片集成等 [15] 机器人电源领域布局 - 机器人电池电源解决方案与现有产品技术高度协同,主流机器人产品待机约 3 小时,充电功率 330W,与公司产品匹配 [16] - 覆盖多种机器人场景,提供有线及无线电源技术支持,具备全品类服务能力 [16] AI 技术影响 - 下游 AI 驱动消费电子设备功耗提升,倒逼充电技术迭代,公司切入 AIPC 电源供应链,拓展 IoT 客户 [17] - 推出首代 AI 智能充电器,支持多种功能,未来计划与手机端联动实现智能物联场景 [17] - AI 重塑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架构,提升效率 [17] - 将 AI 大模型应用于产品设计与仿真优化,提升研发效率、降低成本,为研发团队提供创新工具 [18] - 借助 AI 技术优化生产制造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助力精益生产智造 [18] 产品线发展 - 服务器电源产品矩阵成熟布局,涵盖 550W 至 8000W 功率范围,实现规模化交付,客户覆盖多领域,适配主流 AI、算力设备需求 [20] - 控股子公司智新控制具备 10 余年汽车电子研发经验,形成“1 + 3 + N”核心技术体系,混动双电控产品市场占有率跻身行业前十,差异化获取海外客户 [20] - 加速构建“光储充一体化”产品矩阵,客户遍布全球 20 余个国家及地区,形成立体化产品体系,核心产品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智能充放电设备有双平台开发能力,一体式充放电枪量产良率达 99.5% [20]
财报透视通威战略定力,以技术与战略重塑增长引擎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20:06
行业现状与公司表现 - 全球光伏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能源转型需求增长与阶段性产能过剩并存 [1] - 公司作为硅料、电池片双料全球龙头,通过技术研发与降本增效巩固核心竞争优势 [1] - 高纯晶硅销量46.76万吨,同比增长20.76%,市占率约30%位居全国第一 [2] - 太阳能电池销量87.68GW(含自用),同比增长8.7%,连续八年全球出货量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14% [2] 业务亮点与技术优势 - N型硅料产出占比超90%,电子级多晶硅实现批量供货并新增4家海外客户验证 [2] - TNC电池产能超150GW,TOPCon PECVD技术市占率超50% [3] - 组件销量45.71GW,同比增长46.93%,获Tier1、EcoVadis金牌等权威认证 [3] - 综合电耗降至46度、硅耗1.04Kg以内,内蒙基地生产现金成本降至2.7万元/吨(不含税) [5] - HJT组件功率达790.8W(效率25.46%),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34.17% [7] 财务与股东支持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正,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约400亿元 [5] - 累计回购1.02亿股(占总股本2.2588%),金额20.08亿元 [5] - 控股股东累计增持6251万股,金额约13亿元 [5]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组件海外销量同比增长98.76%,新增16个区域产品认证 [9][10] - 覆盖70多个国家,获沙特、波兰等GW级订单,与欧洲、澳洲客户达成深度合作 [10] - 品牌入选福布斯中国出海全球化旗舰Top30榜单 [10] 行业趋势与战略方向 - 2025年光伏行业拐点显现,1-3月国内新增需求高速增长 [10] - 工信部新规提高准入门槛(电耗、水耗标准提升,资本金比例最低30%),行业集中度向头部倾斜 [10] - 公司以技术革新为核心,推动TNC组件量产功率提升25W以上,布局铜互连2.0、无银化HJT等前沿技术 [6][7]
科沃斯营收创新高利润仍承压 计提资产减值拖累净利表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9:06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母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31.70%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8.58亿元,同比增长11.06%,归母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长59.43% [1] - 2020年至2024年营收从72.34亿元增长至165.42亿元,四年增长超过一倍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06亿元,不及2021年20.10亿元的一半 [1] - 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连续下滑,降幅分别为15.51%和63.96% [1] 行业竞争与策略 - 行业技术差距缩小,公司加大营销力度并采取低价竞争策略 [2] - 科沃斯X1 OMNI价格从2022年5999元降至2024年4299元,两年降价幅度接近40% [2] - 产品迭代速度加快,部分产品滞销导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62亿元,同比增长53.60% [3]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多品类战略及全球化布局推动营收增长 [4] - 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额增长41.1%至193.6亿元,零售量增长31.7%至603.6万台 [4] - 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收入80.82亿元,占比48.86%,添可品牌收入80.61亿元,占比48.73% [4] - 海外市场擦窗机器人收入和销量分别增长214.8%和133.9%,割草机器人收入和销量分别增长186.7%和271.7% [4] - 海外收入68.08亿元,同比增长12.6%,占总品牌收入的42.2% [4] 行业对比 - 石头科技2024年营收119.45亿元,同比增长38.03%,归母净利润19.77亿元,净利率16.5% [6] - 科沃斯销售净利率从2021年15.39%下降至2024年4.87% [6] - 公司需通过全球化扩张和新兴品类发展提高营收,同时改善利润水平以重回行业领先地位 [6]
宁波家联科技,生物全降解制品全球化布局!泰国工厂已正式投入生产!
synbio新材料· 2025-04-30 18:09
业绩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3.26亿元,同比增长35.16%,归母净利润5700.05万元,同比增长25.68%,但扣非净利润1253.18万元,同比下降29.91%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06亿元,同比微增1.29%,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495.75万元,同比下降157.54%,扣非净利润亏损2520.07万元,同比下降355.50% [2] 业绩下滑原因 - 产线扩宽导致子公司投产初期产能利用率不足,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 [3] - 可转债未转股计提利息支出导致财务费用上升 [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客户已恢复发货,海外销售逐步复苏,公司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实现订单转移以应对风险 [4] 海外市场战略 - 全球化布局包括收购美国子公司、建设泰国生产基地,并在多国设立本土化销售团队,形成"亚洲研发、全球智造、本地化服务"体系 [5] - 泰国一期10万平方厂房已投产,部分订单转移至泰国生产,产能将分段释放以满足需求 [6] 内销市场展望 - 气候变暖推动餐饮、快销、茶饮包装需求增长,公司通过定制化产品、全品类解决方案和高客户粘性提升竞争力 [7] - 持续开发新产品并与客户协作开发,同时拓展海外市场以增强盈利能力 [7] 行业动态 - 内蒙古通辽落地30万吨/年全生物降解材料项目,总投资20亿元 [9] - 11万吨生物可降解聚酯橡胶项目一期计划2025年底量产 [9] - 国恩股份启动10万吨/年可降解材料PHB项目,2023年营收192.2亿元 [9] - 山东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完成中交 [9]
GWh订单频现!锂电企业奔向这块“热土”
起点锂电· 2025-04-30 17:53
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中东市场分析 核心观点 - 中东市场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下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尤其在储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突出 [2][3] - 中国锂电产业链企业通过订单获取和本土化建厂双重模式加速布局中东,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斩获超大规模项目 [5][7][9] - 中东各国政策驱动需求爆发,如沙特2030年48GWh储能目标、土耳其80GWh锂电池产能规划及300亿美元激励方案 [6] - 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和日韩企业入局对中企利润率形成压力,本土化运营能力成为关键挑战 [18][21][23] 市场数据与订单动态 - 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超150GWh,中东占比8% [3]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对中东乘用车出口42万辆(同比+46.2%),新能源车占比19.6% [3] - 比亚迪2025年斩获沙特12.5GWh储能项目,累计合作量达15.1GWh [7] - 宁德时代为阿联酋Masdar提供19GWh储能系统,创全球最大单项目记录 [9] - 行业预计2025年中东储能招标量将提升5倍至20GWh,未来5年市场规模或翻十倍,中企有望占据70%份额 [11] 本土化产能布局 - 亿纬锂能与土耳其Aksa合资建厂,赣锋锂业投资5亿美元建设5GWh锂电池项目 [14] - 海辰储能沙特合资工厂规划5GWh产能,国轩高科摩洛哥超级工厂最终产能达100GWh [15] - 摩洛哥凭借自贸协议和500亿吨磷酸盐储量(占全球67%)吸引雅化集团、天赐材料等9家中企投资 [16] 竞争与挑战 - 阿布扎比招标中企报价低至8.5美分/Wh,利润率承压 [20] - LG新能源以十年质保方案夺走科威特2.8GWh订单 [22] - 中东项目高度集中于本土电力巨头(如沙特ACWA Power),技术实力和渠道资源成为准入壁垒 [19][23]
国货美妆十强榜单揭晓:百亿时代,谁在引领变革?
FBeauty未来迹· 2025-04-30 17:27
行业里程碑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内诞生首个突破百亿的美妆企业珀莱雅,营收达107.78亿元,成为行业里程碑事件[3] - 十强门槛从2021年的15.52亿元抬升至2024年的29.7亿元,扩大了14亿元左右[8] - 前十企业总营收规模从2021年的407.07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543.77亿元,四年增长超130亿元[7] - 行业竞争加剧,前三名每年不同,2024年毛戈平首次闯入榜单[6][7]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珀莱雅营收同比增长21.04%至107.78亿元,净利润增长30%至15.52亿元[9] - 上美股份营收同比增长62.1%至67.93亿元,净利润增长74%至8.03亿元[9] - 巨子生物营收同比增长57.2%至55.39亿元,净利润20.61亿元为十强最高[9][10] - 毛戈平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30%以上增长,毛利率保持84.4%高位[10] - 上海家化营收下滑13.93%至56.79亿元,净利润亏损8.33亿元[9] - 华熙生物营收下滑11.61%至53.7亿元,净利润下滑70.59%至1.74亿元[9] 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 华熙生物研发投入4.66亿元居首,聚焦再生医学和功能性食品[17][18] -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至1.8亿元[16][17] -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1%至1.07亿元,推进III类医疗器械研发[16][18] - 毛戈平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77%至0.32亿元[16][17] - 珀莱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21%至2.1亿元[17][18] 渠道与品牌战略 - 珀莱雅线上渠道占比超90%,同时开拓新型百货和购物中心[20] - 贝泰妮OTC渠道覆盖超12.9万家药房门店[20] - 巨子生物产品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和3000家私立机构[20] - 毛戈平线上收入同比增长51%至17.84亿元,占比提升至46%[20] - 珀莱雅子品牌营收首次突破20亿元,占比20.31%[21] - 上美股份形成高中低端品牌矩阵,韩束贡献82.3%收入[9][21] 未来发展规划 - 珀莱雅制定"双十"战略愿景,目标全球前十[23] - 贝泰妮法国、日本实验室建成,泰国东南亚总部落地[25] - 毛戈平深化与丝芙兰合作,开拓香港市场[25] - 华熙生物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26] - 巨子生物推进三类医疗器械临床申报[27] - 逸仙电商探索神经科学在护肤领域应用[27]
赛轮轮胎(601058):24年及25Q1点评:产销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彰显韧性
浙商证券· 2025-04-30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赛轮轮胎2024年及2025Q1产销稳健增长,盈利能力彰显韧性,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41.8、50.1、56.2亿元,看好公司向国际一流轮胎企业迈进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收318.0亿元,同比增22.42%,归母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31.42%;24Q4营收81.7亿元,同比增17.33%,环比降3.54%,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降23.18%,环比降25.00% [1] - 2025年一季报营收84.1亿元,同比增15.29%,环比增2.90%,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0.47%,环比增26.79%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0.78、405.13、437.31亿元,增速分别为13.45%、12.29%、7.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2、50.11、56.18亿元,增速分别为2.95%、19.81%、12.12% [6][11] 销量与成本 - 2024年轮胎产量7481万条,同比增27.59%,销量7216万条,同比增29.34%;半钢、全钢、非公路产量同比分别增31%、14%、9% [2] - 2024年主要原材料天然胶、合成胶、钢帘线、炭黑采购价格同比分别变动+28.23%、+11.57%、-7.42%、-8.78%;2025Q1四项主要原材料综合采购价格同比增4.51%,环比降7.94% [2] - 2025Q1轮胎销量1937万条,同比增16.8%,环比增6.0%,均价417.6元/条,同比降0.4%,环比降2.3%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27.58%,同比略降0.06pct,净利率12.97%,同比增0.64pct;2025Q1毛利率24.74%,同比降2.94pct,环比降0.54pct,净利率12.64%,同比降1.75pct,环比增2.55pct [2] 公司布局 - 已布局越南、柬埔寨,建设墨西哥、印度尼西亚产能,项目有望2025年投产;2024年内销增长20% [3] - 截至2024年,规划建设年生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胎、1.06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