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数据
icon
搜索文档
【前瞻分析】2025年中国商业智能行业招投标信息解读(数量、金额等)
搜狐财经· 2025-10-30 00:43
行业政策演变历程 - 行业政策演变主要划分为“十二五”的应用探索阶段、“十三五”的技术革新阶段以及“十四五”的全面赋能阶段 [1] - 当前行业正从产品架构建设向对下游行业深度赋能延伸 [1] “十四五”规划政策影响 - 国家通过《“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注重行业创新发展 [4]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目标 [5] -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设定2025年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5%等具体目标 [5] - 多项规划鼓励商业智能技术在医药、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与国产化替代 [5][6] 行业招标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商业智能招标项目数量达到350条,2025年1-8月招标项目数量已达242条 [8] - 截至2025年8月,国内商业智能中标金额项目中,100万以上的项目占比接近55%,50万以下的项目占比约30% [12] 相关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百度集团、网易、浪潮信息、美林数据、数聚软件等 [1]
2025金融街论坛|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全面围剿金融黑灰产应该这样做!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43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行业正经历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驱动的深度变革,技术应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与复杂性 [1] - 监管与司法机构正推动金融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塑造转变,强调利用数智技术进行全链条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 [3] - 针对日益突出的金融黑灰产问题,多方联合发布倡议,旨在通过信息协同、机制联动、平台责任压实等多维度举措,从源头压缩其生存空间 [1][6][7] 金融风险防控策略转变 - 法律监督转向主动塑造,将金融风险防控作为数智技术全方位应用的重要场景 [3] - 检察机关将统筹发展与安全,依法惩治身披技术“面纱”的金融犯罪,并深化国际刑事司法协作 [3] - 强调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推动溯源治理并加强全社会金融法治意识 [3] 金融犯罪新趋势与特点 - 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总量逐年下降,但出现“线上线下双轨回流”态势,高净值人群涉案比例增加,“伪金交所”等增信乱象显现 [4][5] - 洗钱犯罪加速向数字支付、证券交易、虚拟货币等新领域渗透,职业化洗钱团伙活跃,跨境非法资金通道危害加剧 [4][5] - 证券期货犯罪呈现专业化、团伙化、链条化特征,中介机构参与财务造假问题需引起重视 [4][5] - 信贷领域犯罪由传统恶意透支向技术盗刷升级,不法信贷中介黑灰产产业化、跨区域化趋势明显 [4][5] - 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犯罪手段持续翻新并借助新媒体渠道扩散,金融从业人员犯罪从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延伸 [5] 金融黑灰产治理举措 - 提出协同共享信息,加强风险事前预警、事中快速响应、事后精准打击的全流程协作 [6] - 联动健全机制,完善风险监测,落实高风险信息主动报告,并开展联合专项整治 [6] - 压实平台主体责任,要求其对入驻主体资质核验、信息发布及风险事件进行全流程管控,有效阻断黑灰产互联网传播渠道 [7] - 深化多方互动,建立监管部门、检察机关与高校的常态化机制,开展联合法治研究以厘清法律适用边界 [7] - 借助“金融知识普及月”等活动提升公众甄别能力,打造全民反黑产氛围 [7]
2025金融街论坛|2025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单:北京排名第一,新兴中心崛起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42
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格局 - 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TOP10依次为北京、旧金山(硅谷)、纽约、伦敦、上海、深圳、杭州、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巴黎 [3] - TOP10城市中,中国占据五席,北京蝉联第一,中国香港排名上升1位,巴黎取代悉尼进入前十 [3] - 第1名城市(北京)与第10名城市(巴黎)的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分差为22.8分,相比2020年的29.7分缩小了约23% [4] 区域发展态势 - 亚洲在全球金融科技格局中持续引领,TOP50榜单中有25座亚洲城市,占比50% [6] - TOP10城市中,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占比分别为60%、20%和20% [6] - 在TOP50城市中,美洲和欧洲分别有4城和6城排名上升,其中巴黎进入10强,亚特兰大排名上升幅度最大(上升4名) [6] - 非洲仅有南非开普敦入选TOP50,其排名已从2022年的第38名连续下跌至2025年的第46名 [8] 中国城市表现 - 中国共有11座城市进入TOP50榜单 [7] - 北京在总指数、金融科技产业规模、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信息科技产业规模方面得分位列全球头部 [7] - 上海总指数排名全球第5,与伦敦差距缩小,其研发和创新成果、信息科技产业规模超过伦敦,风投融资规模增长快 [7] - 深圳和中国香港在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方面全球领先,杭州在支付、征信和贷款等领域快速发展,西安排名继续上升1位 [7][9] 核心驱动因素与趋势 - 金融科技企业正进入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驱动的新时代,重塑金融生态系统 [4] - 中国经济体量庞大,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40%,为金融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尤其在to C领域表现突出 [4] - 北京位居榜首得益于其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与科技创新中心的政策引导、市场活力,以及中关村等区域集聚的顶尖科研资源与企业力量 [5] - 新兴市场的崛起模式包括产业/技术驱动和生态/规则推动两种,TOP50中14座城市排名持续上升,其中7座来自新兴市场,占比50% [9] 竞争与未来发展 - 全球TOP10城市金融科技发展指数分值差距连续六年缩小,显示城市间竞争加剧,创新争先 [1][4] - TOP50城市中,70%的城市排名在2025年发生变动,竞争异常激烈 [3] - 近三年中国入选TOP50的11座城市中,仅中国香港、南京和西安3城取得两年以上进步,更多城市的发展活力需持续赋能和激发 [9]
浩云科技:携手华中科技大学与华智热工共拓智慧能源新篇章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21:44
合资公司设立与股权结构 - 浩云科技与关联方合计持有新设立的子公司华云智慧能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51%股权 [1] - 合资方包括浩云科技副总经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团队、武汉华中科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华智热工科技(佛山)有限公司 [1] - 华中科技大学和华智热工分别以发明专利和专有技术出资,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 [1] 市场前景与政策驱动 - 乐观情形下煤电灵活性改造相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元 [2] - 煤电灵活性改造单位千瓦调峰容量成本约以1000元/千瓦计算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改造和新建一批具有快速变负荷能力的煤电机组 [2] 核心技术优势 - 华云智慧构建三大核心技术底座:物联网煤流煤质在线监测智能传感技术、基于AI+预测模型的智能控制技术和小粉仓增强灵活储供的灵活执行技术 [4] - 相关技术突破燃煤机组升降负荷速率上限,最高达3.5%/min,创造全球新纪录 [4] - 单项技术已在五大发电集团近20家电厂推广使用,整体技术在350MW燃煤机组完成工程示范 [4] 商业模式与行业定位 - 子公司华云智慧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商业模式,融合高校学术优势、工程实施经验及公司物联网项目实践 [5] - 全流程闭环方案相较于单一功能竞品更具协同效应,易于形成客户黏性 [5] - 技术路线紧密契合国家多项行业政策导向,小粉仓灵活智能解决方案已被纳入行业技术推广目录 [5] 公司战略与生态构建 - 公司致力于构建覆盖能源全价值链的创新服务生态,通过“硬件-算法-系统”三位一体架构打造全场景软硬件及数据价值链条 [6] - 公司为某能源客户提供的物联网平台应用项目已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际领先水平”认证 [6]
嘉和美康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3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9: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 [1]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展 - 公司2025年聚焦内生动力 进行技术与产品线整合 [1] - 公司推进"临床+数据"双轮驱动战略 升级数据赋能体系 [1] - 基于"垂域大模型+通用大模型"双技术底座推出C-Fusion1.0数智融合临床解决方案 [1] - 解决方案实现从临床诊疗到管理的全面场景AI赋能 全面支持智慧医院建设 [1] 行业背景 - 当前行业处于深度变革期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正深刻重塑医疗健康产业格局 [1]
德瑞锂电(920523):2025Q3公司业务毛利率微增,固定资产因新项目转固增加较多
江海证券· 2025-10-29 19:16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为维持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核心逻辑在于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新产能即将投产以应对下游旺盛需求 [3][7]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2.96%,同比微增0.20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8.62%,同比提升0.99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7] - 全球锂原电池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亿美元,公司新建1.8亿只产能项目已完成竣工验收,将有效解决现有产能不足问题 [7] - 财务预测显示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9.07倍、15.50倍和13.19倍,估值具有吸引力 [7][8]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5.04% [4]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35亿元,同比下降13.7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下降13.16% [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4.03%,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环比微降0.18个百分点 [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02%,同比上升0.5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均有小幅上升 [7] 财务状况与资产变动 - 截至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固定资产达到2.98亿元,同比大幅增加92.55%,主要系惠德瑞高性能锂电池研发生产项目转固所致 [7] - 财务预测显示,公司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为5.72亿元,同比增长10.00%;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元,同比增长8.95% [7][8] - 公司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1.62元,以当前股价计算,对应市盈率为19.07倍 [7][8] 行业前景与公司产能 - 根据行业白皮书数据,2024年全球锂原电池市场规模达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2%,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50亿美元 [7] - 公司现有东升产业园设计产能为6000万只锂一次电池,近几年年均增长约20%,当前产能已无法满足需求 [7] - 公司新建产能项目设计产能为1.8亿只,目前已竣工验收,正进行投产前准备,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产能 [7] - 按年均增长20%测算,公司2025年产能需求预计约为1.1亿只,新产能投产将有效缓解产能瓶颈 [7]
关于金融服务体系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思考|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0-29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应对当前严峻复杂国际经济形势、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关键战略选择 [1][2] - 金融服务业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中扮演着参与者和推动者的双重角色,承担关键支撑作用 [2] - 需要通过塑造健康金融环境、提升金融软硬件供给能力、稳步推进金融内涵式发展来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2] 塑造健康金融环境 - 在更高水平上完备法律法规体系,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如2024年4月4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2025年1月7日《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年1月10日《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 [4] - 突出公平属性的规则制定是保证金融体系健康运行的骨架支撑,完善了跨区域市场监管机制和法律协调机制 [4] - 系统规划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性制度框架,深化了金融业服务内涵 [5] -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改革委、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4月发布《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的通知》,建立健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 [7] 提升金融软硬件供给能力 - 金融业通过构建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硬件"保障,涵盖金融资产登记托管系统、清算结算系统、交易设施、交易报告库、重要支付系统和基础征信系统服务平台六大核心组成部分 [9] - 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引领金融基础设施自主可控,优化政府部门统筹能力,提升金融机构风险防控水平 [10] - 金融业在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软件"保障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涵盖法律环境、机构治理、财务准则、反洗钱、投资保护和金融监管等环境制度安排 [11] - 通过统一治理框架、完善市场制度和规则、稳定可预期的政策营造统一规则、统一监管、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和充分开放的软性环境 [11] 金融服务创新与效能提升 - 金融业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金融网络效应,通过专项金融、差异化金融以及数字化金融等服务畅通金融服务地方经济 [5] - 金融机构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开发个性化、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品种交易 [11] - 智能投顾等金融科技应用可满足投资者个性化需要,强化资金和资源匹配性,挖掘更多潜在资金流入市场 [12] - 跨部门协作监管机制持续优化,监管边界更加清晰,各监管环节协同效能更为有效,增强了金融监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 [12]
广州知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32
公司基本信息 - 广州知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丽津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 [1] 公司业务范围 - 能源技术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 [1] - 公司提供储能技术服务 [1] - 公司业务涉及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 [1] 公司业务范围 - 电力设备制造 - 公司经营电力设施器材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1] - 公司业务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 [1] - 公司涉及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及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 [1] 公司业务范围 - 数字化与人工智能 - 公司提供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及智能控制系统集成 [1] - 公司业务包括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及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 [1] - 公司经营大数据服务 [1]
英方软件跌0.56%,成交额5068.35万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060.59万
新浪财经· 2025-10-29 15:47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据复制相关的软件、软硬件一体机及软件相关服务,收入构成为软件产品60.37%、软件相关服务20.57%、软硬件一体机产品15.97% [7] - 公司依托动态文件字节级复制、数据库语义级复制和卷层块级复制三大核心底层技术,构建了“容灾+备份+云灾备+大数据”四大产品系列 [2] - 公司是国内数据复制与保护纯软件市场前三大供应商之一,产品经典应用场景为容灾备份,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与信息系统连续性 [3] - 公司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众多境内证券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并在党政机关、医疗机构、电信运营商等领域打造了标杆项目 [3]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29日公司股价跌0.56%,成交额5068.35万元,换手率3.05%,总市值29.39亿元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509户,较上期增加0.91%,人均流通股7248股,较上期增加1.32% [8]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1.26%,归母净利润为-1470.58万元,同比增长53.56% [8]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数据要素、华为鲲鹏、华为欧拉、DeepSeek概念、大数据等 [8]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公司一体机支持华为欧拉操作系统,已加入openEuler社区,将持续积极参与国产生态建设,推动国产软件产业创新与自主可控 [2] - 公司数据复制技术与鲲鹏芯片、服务器、云平台等有兼容性认证,并与GaussDB、openGauss等产品进行兼容性认证,在项目中稳步推进 [2] - 公司产品可用于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应用的容灾、数据保护及数据迁移 [2]
王晓永:科技与金融,是互促共进的“双螺旋”关系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13:59
公司股价表现 - 民生银行股价报收3.98元,当日下跌0.05元,跌幅为1.24% [1] - 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3.96元至4.10元 [1] - 当日成交额分为16万、963万、1911万、2858万等几个时段 [1] 行业与公司战略观点 - 公司行长王晓永表示科技与金融是互促共进的"双螺旋"关系 [1] -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金融服务向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发展 [1] - 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到成熟需要多种金融力量接续发力和协同 [1] - 金融机构需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深入洞察需求,重点满足客户个性化、差异化需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