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人工智能产业链延续调整,人工智能ETF(159819)逆势获近1.5亿份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11-10 19:00
市场整体表现 - 人工智能产业链整体延续调整态势 [1] - 机器人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1] 细分领域表现 - 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设备等概念板块出现局部活跃行情 [1] 主要指数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收盘下跌0.9% [1]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收盘下跌1.0% [1] 资金流向 - 资金呈现逆势加仓态势 [1] - 人工智能ETF(159819)全天净申购份额接近1.5亿份 [1]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马斯克计划建造特斯拉超大型AI芯片工厂
前瞻网· 2025-11-10 18:48
国际贸易格局 - 前10个月东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6.18万亿元,增长9.1%,占外贸总值16.6% [2] - 欧盟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4.88万亿元,增长4.9%,占外贸总值13.1% [2] - 美国为第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3.38万亿元,下降15.9%,占外贸总值9% [2] - 同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9.28万亿元,增长5.9% [2] 数字经济发展 - 北京前三季度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达9%,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7% [3] - 北京发布实施意见,提出建设国家数据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流通交易中心,打造数据科技创新策源地 [3] 人工智能与前沿技术 - 国办印发意见,推动大数据、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医疗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集成应用 [4] - 阿里巴巴CEO表示正建设超大规模AI基础设施,打造超级AI云 [4] - 月之暗面开源思考模型Kimi K2 Thinking,可自主实现300轮工具调用和多轮思考能力 [7] - 谷歌将在未来几周全面上市其最强大的AI芯片Ironwood [7] - 微软组建超级智能团队,聚焦AI伴侣、医疗超级智能及清洁能源领域 [12] 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 - 群核科技董事长预测未来可能有10倍于人类数量的机器人替人类工作,全球机器人数量有望超700亿台 [5] - 小鹏汽车发布人形机器人IRON,计划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 [6] - 蓝思科技承接小鹏机器人头部面罩、灵巧手等核心部件供应 [6]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试生产产线已运行,预计每台成本控制在2万美元以内 [7][8] 自动驾驶技术 - 马斯克预计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将于2026年初获中国全面批准 [5] - 特斯拉正在设计第五代AI芯片以支撑自动驾驶目标,并计划建造超大型AI芯片工厂,考虑与英特尔合作 [7] 企业战略与融资 - 蚂蚁集团架构调整,将数字医疗健康事业部升级为健康事业群,加速医疗健康业务成为战略支柱 [5] - 雷鸟创新完成C轮融资,资金用于AI+AR眼镜技术研发及生态建设 [13] - 深朴智能3个月内完成种子轮与种子+轮融资,累计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 [13] 资本市场动态 - 临工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4] -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冲击A+H双重上市 [14] 行业研究与投入 - 三星自2013年以来投入1.14万亿韩元(约7.82亿美元)资助基础科学研究,涉及91个机构和1.6万名研究人员 [10] - 伯克希尔·哈撒韦发布澄清,指出AI伪造巴菲特发言的视频在传播 [11] - OpenAI CEO表示美国不应为AI企业提供救助,应由市场自然淘汰 [9]
C大明(603376.SH):目前公司产品尚未应用于机器人相关领域
格隆汇· 2025-11-10 18:44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产品目前未应用于机器人相关领域 [1]
丰茂股份(301459) - 301459丰茂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110
2025-11-10 18:28
财务表现与挑战 -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经营呈现营收基本持平、利润短期承压态势 [2] - 利润承压受地缘冲突扰动部分海外市场需求、战略性产能扩张投入、人才储备及研发项目增加推高费用等因素影响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344.50万元 [3] - 研发成果已覆盖新能源汽车、工业机械领域等高增长赛道 [3] - 未来研发将锚定核心产品技术升级、空气悬架系统及非汽车领域拓展 [3] 新兴业务布局 - 传动系统产品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并实现批量供货 [3] - 密封系统产品已进入国内头部减速器制造企业供应链(如中大力德、丰立智能、绿的谐波)并形成订单收入 [3] - 已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正积极对接人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家电机器人等需求 [3] - 在机器人、无人机、空气悬架等新兴业务领域积极布局 [2] 产能与国际化 - 泰国生产基地正处于投产前设备安装调试中,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投产 [2][3] - 推进本地化生产,通过泰国生产基地增加海外产能布局以应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4] 市场策略与风险管理 - 海外客户与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4] - 通过实施多元化市场策略,降低对单一区域的依赖风险 [4] - 强化客户沟通与市场研判,动态分析全球政治、经济及贸易政策动向 [4] 未来战略与市值管理 - 明年战略规划重点聚焦产能升级、市场拓展、技术突破等领域 [3] - 市值管理措施包括扎实经营推进降本增效与业务拓展、加强沟通传递公司价值、适时评估实施分红等股东回报方案 [3]
江苏雷利(300660.SZ):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产品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格隆汇· 2025-11-10 18:17
核心产品与技术 - 公司已自主研发无框力矩电机产品,该产品是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核心布局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1] - 公司将无框力矩电机与行星齿轮箱、编码器等组件集成,推出集成化、智能化的线性运动模组和旋转关节模组产品 [1] - 产品用于机器人旋转关节及线性执行器 [1] 业务进展 - 公司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产品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1]
公司是否有机器人的业务开展?GQY视讯:已剥离该业务板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7:57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确认已剥离参股子公司宁波洲际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业务板块 [2]
江苏雷利: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产品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证券时报网· 2025-11-10 17:45
公司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已自主研发无框力矩电机产品,该产品是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核心布局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1] - 公司将无框力矩电机与行星齿轮箱、编码器等组件集成,推出集成化、智能化的线性运动模组和旋转关节模组产品 [1] - 产品用于机器人旋转关节及线性执行器 [1] 公司产品商业化状态 - 目前,公司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产品均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1]
科达利:机器人业务正有序开展,目前相关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7:35
公司机器人业务状态 - 公司机器人业务正有序开展 [2] - 机器人业务相关收入占比较低 [2] 投资者互动平台问答 - 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机器人业务进展的提问 [2] - 公司此前对机器人业务的提问多以保密协议为由进行回应 [2]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司长姚珺: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北京商报· 2025-11-10 17:33
政策方向 -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表示将加速推动"5G+"、"人工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北斗+"应用场景的培育 [1] - 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意见 推动人工智能向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管理决策、运维服务等各环节延伸 [1] - 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拓展机器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1] 人工智能应用 - 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融合应用 充分释放人工智能的"倍增"效应 [1] 机器人应用 - 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进工厂 优先在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细分场景实现落地应用 [1] - 聚焦采矿、民爆、应急等领域复杂恶劣的生产环境推广机器人产品 提升危险、恶劣环境下智能作业的水平 [1]
万达轴承:多维度指标稳中向好,机器人业务拓圈加速
金投网· 2025-11-10 16:44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2.13% [1] - 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70.24万元,同比增长5.92%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为8851万元,同比增长4.10% [1] - 公司资产负债率(合并)为8.68%,较上年期末的8.85%有所下降 [4]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叉车轴承及回转支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叉车轴承业务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与多个叉车龙头企业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 下游叉车市场需求复苏及电动叉车渗透率提升驱动行业上行 [2] - 公司保持了自今年年初以来的持续增长势头,实现连续三个季度的业绩正增长 [2] 新兴业务增长 - 回转支承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营收1490.86万元,同比增长13.85% [3] - 回转支承产品延伸至叉车机器人下游领域,并为三一机器人、库卡机器人等厂商配套供货 [3] - 工业机器人专用轴承的销量预计将持续增长 [3] 研发与产能扩张 - 公司在建工程较期初增加1368.3万元,占公司总资产比重上升1.73个百分点,主要源于新建厂房支出 [5] - 自研项目《人形机器人专用薄壁轴承的研发》目前处于样件研制阶段 [5] - 公司培养了一支在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团队,并与多所高校实现研究合作 [5] 发展战略 - 公司战略为在维护主要市场的同时,加大“新市场、新产品、新用户”的开发力度 [2] - 通过科技创新、精细管理,落实精益生产和降本增效举措 [2] - 持续拓展叉车转向系统、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石油机械、船舶港口等自动化、智能化新兴领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