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买方投顾
icon
搜索文档
中金财富王建力:买方投顾资产规模破1000亿元 助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8:15
行业政策背景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与《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财富管理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1] - 政策导向强调以投资者为本 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和长周期考核等创新举措 [4] 公司战略定位 - 坚持买方投顾战略定位 推出基于客户资产保有规模或超额收益收取账户管理费的展业模式 [2] - 构建中国50 微50 公募50 股票50 ETF50等50生态 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全面协同 [2] - 立足超10年研究积淀和制度体系建设 前瞻把握利率下行 权益市场复苏和全球资产配置趋势 [2] 业务发展成果 - 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突破1000亿元 成为行业里程碑事件 [1][7] - 产品研选准入通过率仅1% 体现严格筛选标准 [5][6] - 产品研究团队累计投入超100万小时研究时间 支撑专业甄选能力 [6] 服务体系创新 - 创新建立顾问服务金字塔体系 涵盖资讯顾问 产品顾问 行为顾问 规划顾问 心念顾问五层次服务 [3] - 打造线上线下结合 总分联动的全渠道客户陪伴服务体系 [3] - 通过专业心理陪伴和行为引导帮助客户保持理性决策 [3] 跨境业务布局 - 2024年积极布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并获首批试点资格 [2] - 整合海外债券 股票 REITs及另类投资等跨市场资产类别 助力全球资产配置 [2] 组织能力建设 - 总部搭建产品与解决方案总部(IPS)形成研-投-推一体化生态圈 [8] - 协同金融科技团队开发投前-投中-投后数字化系统 提升业务效率 [8] - 建立与客户长期利益挂钩的考核机制 关注客户存续资产规模及长期表现 [8] 行业影响展望 - 买方投顾业务与险资 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协同 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 [7] - 推动市场波动率收敛 改变重主题轻质量的投资风格 促进价值发现和资源有效分配 [7] - 财富管理行业处于转型初期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7]
中金财富王建力: 买方投顾资产规模破1000亿元 助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6:06
核心观点 - 财富管理行业在政策引导下加速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中金财富作为行业先行者宣布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突破1000亿元 公司通过升级买方投顾模式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 政策影响与行业转型 -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和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行业回归以投资者为中心的本源 促进财富管理机构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性 [1][4] - 行业需从销售驱动转向服务驱动 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和长周期考核 形成基金赚钱基民也赚钱的正向循环 [4] 公司战略定位与举措 - 坚持买方投顾战略定位 推出基于客户资产保有规模或超额收益收取账户管理费的展业模式 [2] - 构建中国50 微50 公募50 股票50 ETF50等50生态 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全面协同 [2] - 植根中国拥抱国际化均衡配置 立足超10年研究积淀 前瞻把握利率下行和权益市场复苏趋势 [2] - 2024年积极布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并获首批试点资格 整合海外债券 股票 REITs及另类投资等跨市场资产类别 [2] 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 创新探索顾问服务金字塔体系 涵盖资讯顾问 产品顾问 行为顾问 规划顾问 心念顾问五层次服务体系 [3] - 打造线上线下结合总分联动全渠道多场景客户陪伴服务体系 通过专业心理陪伴和行为引导帮助客户理性决策 [3] - 买方投顾以客户资产增值和需求深化为出发点 提高投资收益率降低投资成本 改善投资体验和问题解决体验 [3] 产品筛选与合作机制 - 选择合作管理人时立足选择长期合作伙伴 产品上架需经过策略初评预审尽调等严格把关 [5] - 关注基金公司管理机制 产品业绩比较基准 业绩可持续性及差异化优势 研选准入通过率仅1% [5] - 产品研究团队累计投入超100万小时研究时间 帮助客户发掘基金净值之外的全面信息 [5] 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 - 2025年7月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突破1000亿元 标志着业务进入新阶段 [6] - 买方投顾业务与险资养老金等长期资金协同 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 降低波动率 改善投资风格 [6] - 总部搭建产品与解决方案总部IPS 形成研-投-推一体化生态圈 协同金融科技团队开发投前-投中-投后数字化系统 [7] - 考核机制关注客户存续资产规模及长期表现 建立与长期利益挂钩的激励机制 减少资产倒腾频率 [7]
买方投顾资产规模破1000亿元助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8-19 04:14
行业转型与政策背景 - 财富管理行业加速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受《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和《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政策驱动 [1] - 公募基金行业回归"以投资者为中心"本源,包括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强化长周期考核等创新举措 [3] - 行业需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问题,通过利益一致性机制实现正向循环 [3]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中金财富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突破1000亿元,成为行业里程碑 [1][4] - 公司坚持买方投顾战略定位,推出基于资产保有规模或超额收益收取管理费的展业模式 [1] - 构建"中国50""微50""公募50"等"50生态",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业务协同 [1] - 2024年布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首批试点,整合海外债券、股票、REITs等跨市场资产 [2] 客户服务与产品筛选 - 创新"顾问服务金字塔"体系,涵盖资讯、产品、行为、规划、心念五层次服务 [2] - 产品筛选通过率仅1%,需经过策略初评、预审、尽调等严格流程 [4] - 产品研究团队累计投入超100万小时研究,甄选具备长期投资能力的管理人 [4] 业务模式与能力建设 - 组织架构上搭建产品与解决方案总部(IPS),形成"研-投-推"一体化生态圈 [5] - 考核机制聚焦客户存续资产规模及长期表现,减少短期交易行为挂钩 [6] - 买方投顾能与险资、养老金协同,降低市场波动率,改善投资风格 [5] 未来发展方向 - 居民财富配置变迁带来广阔空间,需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行业生态 [5] - 目标是通过全生命周期陪伴服务,实现财富长期价值增长 [6]
多只人工智能ETF涨超5%;股票ETF资金净流入单日超百亿丨ETF晚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7:54
指数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综指上涨0.85% 深证成指上涨1.73% 创业板指上涨2.84% [1] - 北证50、创业板指与科创50日涨跌幅分别为6.79%、2.84%与2.14% [5] - 近5个交易日创业板指、北证50与科创50涨跌幅分别为9.51%、8.08%与7.15% [5] 行业板块表现 - 通信、综合与计算机行业日涨跌幅分别为4.46%、3.43%与3.33% [8] - 房地产、石油石化与有色金属日涨跌幅分别为-0.46%、-0.1%与0.14% [8] - 近5个交易日通信、电子与计算机涨跌幅分别为10.31%、7.78%与6.81% [8] - 银行、钢铁与建筑装饰近5日涨跌幅分别为-1.88%、-1.26%与-1.11% [8] ETF市场资金流动 - 8月15日股票ETF整体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 [2] - 跟踪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1000指数等相关宽基ETF产品成为吸金主力 [2] ETF分类表现 - 股票型主题指数ETF平均涨跌幅为1.79% 债券型ETF平均涨跌幅为-0.27% [9] - 股票型ETF涨幅前三分别为稀土ETF易方达6.31%、稀土ETF6.22%、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5.87% [11][12]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近5日涨跌幅达13.82%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大成近5日涨跌幅达13.69% [12][13] 创新高基金表现 - 全市场超过2000只含权类公募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 [3] - 仅约两成含权类基金复权单位净值低于1元 超过1300只基金迈入2元俱乐部 [3] - 复权单位净值达10元以上的基金数量超过50只 最高净值达35.5元 [3] 银行代销费率变化 - 中小银行代销基金费率低至0.1折 [4] - 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此前已将代销费率降至1折 [4] 成交活跃ETF - 股票型ETF成交额前三为科创50ETF69.05亿元、创业板ETF58.94亿元、A500ETF基金52.70亿元 [14][16] - 债券型ETF中短融ETF成交额达269.28亿元 [16] - 跨境型ETF中香港证券ETF成交额达330.65亿元 [16] 人工智能产业动态 - 国内AI企业在芯片设计、推理优化、机器人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系统性创新 [1] - 人工智能技术正形成技术-产品-商业闭环 在基础设施与算力、端侧智能、垂直场景融合等方面快速落地 [1]
【金麒麟优秀投顾访谈】中金财富投顾刘正功:投顾应该成为科技增强型“财富医生”
新浪证券· 2025-08-18 14:04
投资顾问表现与策略 - 中金财富证券投资顾问刘正功在公募基金模拟组合评比中获7月月榜第七名 模拟组合月收益率达11 51% [1][2] - 投资策略包括运用全球视野分析香港股市上涨潜力 加仓港股通创新药和生物科技赛道 [2] - 短期看好科创 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行业 中长期看好军工 机器人 创新药等 [2] 财富管理行业趋势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迎来高增长周期 居民理财意识提升推动行业进入超级大年 [1] - 投资顾问作为财富管理最后一公里的引路人 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走向 [1] - 行业面临技术颠覆与智能化冲击 客户需求与期望值提高 商业模式与监管复杂度提升 [3] 中金财富证券创新实践 - 服务理念从卖方销售转向买方受托 以客户资产规模(AUM)收费模式实现长期利益绑定 [4] - 推出中国50 公募50等买方投顾产品矩阵 截至2025年6月中国50私享专户超90%客户盈利 近半数追加复购 平均持有期达2 5年 [4] - 构建数字化中台与智能决策系统 实现AI驱动的人机协同服务升级 [4] 投资顾问能力转型 - 从产品推销转向需求洞察 提供全生命周期财富规划服务 [3] - 利用科技赋能服务 如AI和大数据工具精准扫描客户财务需求 [3] - 基于经济周期+家庭变迁模型为客户定制个性化解决方案 [3]
葛小波:关于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思路的思考|财富与资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6 17:31
财富管理业务的核心价值 - 提升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是实现"金融人民性"和推动"长钱长投"落地的根本路径,终极目标是获得投资者信任[2] - 财富管理核心目标是帮助居民获得长期稳定财产性收入,过去30年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但零售客户获得感不足[3] - 过去20年中国债券指数年均回报超5%,股票混合基金平均回报超10%,均衡配置回报可达6%,但居民实际回报远低于此[3] 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现状与问题 - 中国居民财富超600万亿元人民币,2015-2023年财产性收入年均增速8.5%,但资本市场配置比例不足总资产20%[19] - 证券行业仍以股票交易服务为主,佣金收入占比高,服务模式倒置导致投资者即使在牛市也经常亏损[4] - 基金投顾业务试点机构超60家,管理规模1500亿元,服务客户超500万户,但业务规模占比不足财富管理业务3%[21][24] 国际财富管理发展经验 - 摩根士丹利通过并购完成转型,2023年财富管理收入占比升至48%,买方投顾业务收入占比超50%[12][13] - 瑞士银行收购瑞信后客户资产规模显著提升,2024年财富管理收入占集团总收入超50%,2025年预计达6万亿美元[9][10] - 国际机构普遍建立金字塔型服务架构,如摩根士丹利形成超1300人投资顾问团队的四层服务体系[12] 财富管理业务模式特征 - 成熟市场形成"配置-组合-资产"联动模式,全权委托资产规模决定收入而非交易量[11] - 资产配置能力是核心竞争力,需建立专业团队并将理念传导至一线客户经理[11] - 服务体系延伸至家族办公室和独立投顾平台,瑞银等机构为超高净值客户提供定制服务[11] 中国机构转型实践 - 国联民生证券通过三层服务体系实现配置闭环,定制40+基金投顾策略服务超万人,规模达8亿元[22][23] - 考核体系从交易量转向客户资产保有量,组织架构逐步接近国际成熟模式[22] - 一线客户经理能力提升,形成自下而上业务推进模式,培养30+投顾团队提供50亿FOF定制服务[23] 行业发展前景 - 亚太地区预计贡献全球近30%新增金融财富,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是金融领域最广阔蓝海[9][18] - 房地产红利消退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将推动家庭增加资本市场配置需求[19] - 需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优化经营模式才能真正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20]
【金麒麟优秀投顾访谈】财通证券投顾吴胤超:ETF模拟组合采用“行业轮动”策略 未来行业服务蕴含四大挑战
新浪证券· 2025-08-13 16:21
市场走势分析 - 当前A股呈现"结构性牛市"特征,行业收益率差异显著,行业轮动策略可通过捕捉强势行业获取超额收益 [2] - 相比2024年10月政策驱动的急涨,本轮上涨由基本面修复和流动性宽松支撑,走势更健康:二季度GDP增速5.2%,企业盈利修复趋势明确 [3] - 政策面有托底信号:中央汇金增持ETF超1900亿元,险资加仓低估值蓝筹,"国家队"释放维稳信号 [3] - 增量资金持续入场:北向资金上半年净增持101亿美元,融资余额4月以来增加750亿元,居民储蓄通过公募入市趋势延续 [3] 投资策略与板块配置 - 行业轮动策略采用月度调仓周期,平衡交易成本与调仓频率,设定15%~20%收益率止盈目标和2%~4%固定比例止损 [2] - 短期操作建议:若回调至3550点附近且缩量企稳,可加仓金融(银行/券商)及回调充分的科技成长股(AI算力/创新药) [3] - 中期配置方向:守势板块关注高股息蓝筹防御波动,攻势方向关注科创50、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政策与产业共振领域 [3] 财富管理行业趋势 -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进入高增长周期,投资顾问作为"最后一公里"引路人直接影响全民资产配置走向 [1]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投顾需整合"买方立场+科技内化+跨域专业+全球视野"四维能力 [4] - 服务模式面临转型:从"卖方销售"(依赖佣金)转向"买方投顾"(收取咨询费),需重构收入结构并解决短期阵痛 [4] 科技赋能与能力升级 - 智能投顾工具可支持个性化服务,但对非结构化数据洞察存在瓶颈,AI可替代基础分析工作如风险评估、策略生成 [4] - 投顾需升级为"决策赋能者",利用AI整合宏观-行业-企业分析,动态适配市场变化,同时运用大模型优化投研匹配与客服响应 [5] - 未来服务模式为"人机协同":AI处理标准化流程,投顾专注情感陪伴,实现客户账户价值与情绪价值双重提升 [5]
突破千亿,中金财富买方投顾何以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7 21:1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5年5月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加速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1] - 买方投顾成为行业大势 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通过投资陪伴和个性化资产配置帮助客户实现长期回报 [2] - 财富管理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规模突破120万亿元 较2020年翻番 [26] 公司业务模式转型 - 中金财富2019年提出买方投顾理念 核心区别在于通过收取与客户资产规模相关费用实现利益一致 从客户视角出发 [3][4] - 打破传统卖方销售模式弊端 避免机构追逐热点和销售误区 [5] - 2019年推出系统化资产配置投研体系"中国50" 2020年获首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 后续迭代推出微50/公募50/股票50/ETF50等多层次服务矩阵 [6] 客户服务与产品体系 - 针对大众客户提供普惠化工具和简单化流程 包括公募50/ETF50及金慧诊账户诊断服务 [7][8] - 针对高净值客户提供多元场景解决方案 涵盖财富传承/家族治理等 [8] - 建立五层次顾问服务金字塔体系 包括资讯/产品/行为/规划/心念顾问 通过心理陪伴和行为引导保持客户理性决策 [8] 业务规模与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突破1000亿元 累计服务超40万人次 [2] - 中国50池股票策略管理人代表产品2020年至2025年6月末累计平均回报达91% 显著跑赢市场均值 [9] - 中国50私享专户超90%客户实现盈利 近半客户追加复购 [10] - 公募50保有规模逆市增长突破百亿 ETF50签约客户超6.3万人次 签约客户ETF保有规模同比增长291% [12] 核心能力建设 - 资产配置方面严控风险多元配置 立足多资产优势挖掘收益 2024年创新推出养老金融场景并加大中低波产品供给 [14][16] - 专业投研方面拥有15年积淀 跟踪覆盖国内外上万只金融产品 2024年推出中国50中央账户搭建平台化投研机制 [19] - 产品研选通过率仅1% 累计研究投入超100万小时 跟踪机构超8000家 评估管理人超1000家 合作机构超200家 [20][21] 客户陪伴与服务创新 - 累计举办线上直播超1000场 线下活动近13000场 陪伴客户超2900万人次 [24] - 中国50客户平均持有期达2.5年 体现长期陪伴价值 [25] - AI技术应用实现规模化落地 包括AI辅助投资决策和IC Copilot投顾赋能工具 [28][29] - 自研RITAS数字化平台支持千人千面财富管理需求 [29] 未来发展战略 - 深入参与客户整体财务规划 引入家庭理财/养老等场景产品 [31] - 2025年5月升级推出ETF50-恒享 采用基于AUM的收费模式 [34] - 覆盖年轻世代/子女教育/养老退休/家族传承/企业客户等多元化场景需求 [35]
“818理财节”展现券商财富管理新图景
证券日报· 2025-08-07 00:26
行业转型趋势 - 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从规模扩张向客户价值导向转变 从通道服务迈向买方投顾 从产品推销升级为全生命周期服务[1] - 行业构建以客户为中心 以科技为支撑 以合规为底线的新生态[4] 技术应用与创新 - AI技术成为券商投顾服务变革核心引擎 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风险偏好和投资特征实现精准服务[2] - 智能投顾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服务主力 显著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并降低服务成本[2] - 券商构建集约化服务体系 以数字化手段打破服务壁垒 通过人机协同打通线上线下服务链路[2] 产品与服务生态 - 从单一产品竞争走向生态竞争 通过产品+服务+工具组合创新构建覆盖全需求的投资生态[3] - 产品矩阵多元化 除传统理财产品外推出养老目标基金和量化对冲策略等创新品种[3] - 整合内部投研资源与外部资管机构资源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3] 投资者教育与保护 - 创新投教体系帮助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理念 严格履行卖者尽责义务[3] - 设置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环节 通过科学风险评估确保产品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匹配[3] - 避免过度营销行为 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3]
基金代销谋变: 淡化“翻倍基” 看重长期回报
上海证券报· 2025-08-04 10:09
基金代销机构转型趋势 - 基金代销机构向"买方投顾"模式转型,注重客户收益和体验,未来将加强投后陪伴服务 [1][6] - 基金评价和推荐将更多关注波动率、持有期胜率、持有期收益、夏普比率等与持有体验相关的指标 [1][6] - "投"与"顾"并行成为发展方向,代销机构需兼顾基金筛选和客户服务 [1][6] 基金代销平台营销策略变化 - 互联网基金代销平台营销态度趋于"克制",推荐重点转向长期盈利能力而非短期业绩 [2][4] - 理财通和蚂蚁基金等平台首页展示"连续5年正收益"、"年年超大盘"等长期绩优基金 [4] - 蚂蚁基金设置"好品清单",首要推荐"连续5年跑赢大盘的产品" [4]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行为 - 今年以来多只"翻倍基"登上热搜榜,如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混合发起式C份额净值涨幅达112.7% [3] - "翻倍基"展现较强吸金能力,但代销平台未将其作为主要推荐对象 [3][4] - 2020年至2021年部分基民高位入场导致收益欠佳,影响行业信任度 [5] 政策推动与行业影响 -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销售机构分类评价机制,纳入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投资者盈亏等指标 [5] - 政策督促代销机构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对投资者盈亏情况的考核权重 [5] - 市场风格切换频繁,代销机构更加关注基金胜率和持有体验,避免投资者盲目追逐短期业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