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

搜索文档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新规重塑行业定位 突出净资产收益率指标 震慑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上海证券报· 2025-06-23 01:19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修订 - 证券公司分类评价制度是监管基础性制度,反映公司综合实力,影响创新业务开展、风险资本指标及监管检查频率 [1] - 新修订的《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小机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强调"打大打恶"维护投资者权益 [1] - 评价办法将重塑行业定位,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推动聚焦高盈利业务 [1] 监管导向与行业定位重塑 - 监管部门设置投行业务质量、并购重组能力、新股发行定价3项专项评价,对排名靠前公司加分,强化直接融资服务商功能 [2] - 评价框架调整为"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合规状况、业务发展和功能发挥状况",明确功能发挥主要指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2] - 推动券商从通道业务转向产业资本中介、创新融资服务等长效价值领域 [2][3] 业务发展指标优化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最高从1分提至2分),引导集约化发展 [4] - 扩大净资产收益率和经纪、投行、资管等业务收入加分范围(前20名扩至前30名),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竞争 [4] - 增设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基金投顾发展、权益类产品销售保有规模等专项指标,推动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6] 功能发挥专项评价 - 证券业协会组织"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考核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结果应用于分类评价 [3] - 行业未来将强化科创板、北交所IPO及并购重组服务,重点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创新股债结合工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3] - 财富管理领域推动代销模式向资产配置转型,提升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量,发展基金投顾业务 [3] "打大打恶"监管强化 - 补充明确对重大违法违规公司可直接下调评价结果,突出实质研判原则 [7]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强化自律措施惩戒力度,使扣分梯度更均衡 [7][8] - 涉及欺诈、内幕交易等恶性行为的券商将面临业务受限、客户流失、融资成本上升等后果 [7]
康明斯成功密码:坚持长期主义,以“价值创造”迈向下一个50年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2 21:19
核心观点 - 公司入华50年,坚持长期主义与中国经济及汽车产业"双向奔赴",深度参与中国商用车产业升级并推动技术进步 [1][5] - 公司通过本土化深耕建立强大研发能力,中国市场研发成果反哺全球产品线,形成"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转变 [7][8][18] - 面对行业"内卷",公司拒绝价格竞争,聚焦价值创造,通过产品性能提升、后市场服务创新及TCO优化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11][15] - 公司坚持多元化技术路径布局,传统动力领域"油气并重",新能源领域加速电驱技术研发,计划2026年推出下一代技术平台 [20][21] 本土化战略与技术反哺 - 公司在中国建立6家50:50股比发动机合资公司,与主流商用车企深度绑定 [7] - 中国研发中心规模与协同深度超越欧美,无锡涡轮增压技术成果应用于全球产品线 [7] - 专为中国轻卡市场开发的2.5升发动机反哺至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 [7][8] - 中国市场快速变化推动公司技术路线重塑,电动化产品迭代加速 [10] 应对行业竞争策略 - 商用车行业自2021年高点后总量未恢复,产能过剩问题持续 [13] - 公司明确不参与主机厂价格战,通过新一代燃气发动机和新能源技术布局创造长期价值 [15] - 后市场业务转向客户价值导向,利用智能化工具帮助降低TCO成本,改变低价倾销模式 [15] 未来技术布局 - 核心产品本土化改进同时适配全球需求,实现"在中国、为全球"理念升级 [18] - 传统动力领域坚持油气并重战略,开发满足国七排放的升级产品 [20] - 新能源领域聚焦电机/电控/电驱技术,第一代640V产品在客车中央驱动表现突出 [21] - 计划2026年推出新一代电机、电控及多合一控制器,并布局800V高压平台应对中重卡电动化需求 [21]
华纺股份: 华纺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22
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将于2025年6月27日14:00在山东省滨州市东海一路118号召开 [1]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9:15-15:00 [1] - 参会人员包括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管及律师 [1] - 会议由盛守祥董事长主持 [1]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34亿元,同比增长4.89% [3] - 利润总额亏损5603.61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551.55万元 [3] - 主营业务及主要利润来源未发生变化 [3] - 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3.40亿元,未弥补亏损达实收股本6.30亿元的三分之一 [19][20] 战略转型措施 - 提出"企业再造"战略,重塑企业文化根基 [5] - 确立"国际智慧纺织供应链龙头"定位 [5] - 实施"三级九档"薪酬绩效考核改革 [7] - 成立华纺商学院培养人才梯队 [7] - 优化组织架构,明确职能分工 [4][5] 行业环境分析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面临非关税壁垒挤压 [3] - 特朗普政府2025年4月推行全球对等关税政策,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显著提高 [12] - 美国终端消费品价格上涨抑制需求,印度、孟加拉等国降价引发全球价格战 [13] - 预计2025年美国市场出口将承压,公司年出口额约1.5亿美元受影响 [14] 财务与治理 - 2024年董事会审议通过各类议案50件次 [8][9] - 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审计机构,审计费用88万元 [21][24]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5.41亿元,占净资产42.35% [28][32] - 为滨印集团及其子公司提供1亿元互保额度 [25][28] - 为4家子公司提供1.3亿元担保额度 [28][32] 应对措施 - 加速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培育新利润增长点 [13] - 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13] - 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 - 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强化企业文化落地 [20]
买新能源车,看“价格”更看“价值”(经济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08
与其"跟风",不如"造风"。在未来,新能源车行业更需要一种"长期主义"的格局,在价值创造的过程 中,找到擅长的方向和赛道,跑得更远更稳更好 这段时间有朋友准备入手新能源车,去4S店试驾新车,一直在考虑到底买哪款。没过几天,待选的几 款车型全部降价。朋友一方面感慨"省钱了",一方面又更加不敢出手,"怕买贵"。汽车论坛里,不少老 车主吐槽遭遇"价格背刺":提车两个月,降价两万元,新款上市直接变"绝版车"。在新能源车消费市 场,"买得越早,亏得越狠"的尴尬为何挥之不去? 在"日日有新款"的今天,设计感、个性化、高性能、强售后,也是消费者购置新车时必须考量的因素。 看中驾驶感的消费者在意的是百公里加速时间、高速动力输出水平;喜欢酷炫风的消费者则关心智能化 的辅助功能、未来感的交互界面;还有不少消费者更乐意为"颜值"买单,他们研究内饰的线条、轮毂的 造型,就连车漆与牌照颜色能不能搭配得和谐,都得纠结大半天……面对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偏好的 调整,单靠"低价输出",只会让车企陷入"越造越赔""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引导车企比 拼"价值"不卷"价格 ...
从“价格内卷”到“价值创造”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快讯· 2025-05-24 07:48
行业现状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 产业格局经历深刻变革 [1] - 新产业蓬勃兴起 传统产业加速升级 [1] - 光伏 储能等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 企业通过低价倾销争夺市场份额 [1] 内卷原因 -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同质化竞争 [1] - 专利保护缺失加剧行业无序竞争 [1] - 市场信号不清晰影响企业决策 [1] 政策应对 - 国家发改委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出台整治措施 [1] - 政策旨在规范市场秩序 遏制低价倾销行为 [1] 企业应对 - 头部企业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1] - 通过模式创新 技术革新寻求突破 [1] - 加强专利保护构建竞争壁垒 [1] - 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创造转型 [1]
上市公司多措并举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5-24 05: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光伏、储能等行业出现"内卷式"竞争,表现为低价倾销、市场秩序混乱 [1] - "内卷"深层次原因包括技术创新不足、专利保护缺失、市场信号不清 [1] - 光储行业尤为典型,部分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投标销售,牺牲产品质量,陷入价格战恶性循环 [3] 企业破局策略 模式创新 - 天合光能推动从"单一性"向"系统性"转变,提供极端气候解决方案(组件抗冲击能力提升+天气预警软件支持) [2] - 通威股份首创"渔光一体"模式,实现智能养殖与清洁能源融合,提高水面资源利用率 [2] - 晶科能源推进全球均衡化布局,在沙特建设10GW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 [3] 技术创新 - 通威股份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达34.17%,完成兆瓦级试验线规划,联合成立四川省晶硅光伏产业创新中心 [5] - 赣锋锂业开发能量密度500Wh/kg固态电池样品,推进高比能锂负极电池装车验证 [4] - 宁德时代强调聚焦价值竞争,认为高可靠性与高价值是储能行业良性发展的核心 [3] 知识产权保护 - 通威股份2024年光伏电池组件授权发明专利量同比增135.59%,国内专利申请量增49.18%,境外申请量增30.09% [3] - 天合光能强调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双轮驱动,保护创新成果即保护核心竞争力 [2]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国家发改委提出优化产业布局,遏制炼油、钢铁等行业落后产能扩张,科学论证煤化工、氧化铝新增产能 [5]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措施修订光伏、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家标准 [6] - 行业共识认为政策整治将促进技术/产业/模式创新,加速光伏等行业出清整合 [6]
明星转型搞副业,品牌人快点来偷师
36氪· 2025-05-23 20:22
明星副业现象 - 黄子韬的朵薇卫生巾开售15分钟卖出20万件,56分钟实现4000万元销售额 [1] - 吴彦祖的AI英语课定价398元,5天卖出超500万元 [1] - 谢霆锋的锋味派烤肠4年销售额达15亿元 [1] - 明星通过副业重新定义职业身份,如厨师、品牌创始人等 [1] 明星副业成功逻辑 - 打破角色滤镜,展现真实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与粉丝建立更深层次连接 [3] - 为粉丝提供参与感、认同感、价值感等多元化价值,建立平等互惠关系 [4] - 明星自带流量优势,轻松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跨界破圈的降维打击 [5] 明星副业潜在问题 - 明星在专业领域缺乏经验和积累,难以与专业人士媲美 [6] - 过度营销可能破坏粉丝信任,影响主业发展 [7] - 明星初始优势可能随时间减弱,需持续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 [8] 明星副业启示 - 明星代言需考虑人设匹配和粉丝运营,否则可能拉低品牌形象 [9] - 明星应选择与主业协同的赛道,注重第二人设长期培养 [9] - 用户应理性消费,关注产品本身质量而非明星光环 [11] 行业总结 - 明星和品牌需通过产品力、运营力和价值观建立长期竞争力 [12] - 在流量速朽时代,价值创造才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12]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AD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23:15
纪要涉及的公司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mpany (ADM)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价值创造 - **战略执行方向**:通过成本优化、投资组合管理和严格的资本配置来执行战略,有望从下半年开始改善盈利轨迹 [1] - **加入公司原因**:个人使命与公司使命契合,公司致力于将产品从过剩地区转移到需求地区以缓解饥饿;自身财务专业经验有助于公司下一阶段的价值创造 [4][5] - **公司优势**:是对全球食品、饲料和能源至关重要的美国大公司,连接农民、客户和消费者;拥有大量资产、优越地理位置和丰富行业经验,能利用贸易流动增加价值 [7][8] - **成本效率提升**: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实现 5 - 7.5 亿美元的成本效率提升,通过优化 SG&A 和提高制造效率实现,今年目标为 2 - 3 亿美元 [10][34] - **增长机会**:生物解决方案、碳捕获和封存、农业服务业务、新兴市场、营养业务等领域存在增长机会;公司拥有强大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可通过优化营运资金实现更多价值 [11] - **数字化潜力**:数字化可成为公司的倍增器,公司在 ERP 旅程中取得进展,利用大量交易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和持续解决方案,有望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11] RVO 对行业和公司的影响 - **行业诉求**:公司与行业其他参与者及石油行业向政府请求 150 亿加仑乙醇(D6 加仑)和 52.5 亿加仑生物质生物柴油的可再生燃料义务(RVO),认为这对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独立至关重要 [14] - **对公司的影响**:明确的 RVO 政策有助于提高下半年的压榨利润率;目前 Q2 压榨利润率低于 Q1,若替代利润率不提升,将带来 0.5 美元的逆风;50% 的豆油用于食品,50% 用于能源,一季度用于生物燃料的豆油量同比下降 42%,政策明确后豆油需求有望增加,推动利润率上升 [21][22] 各业务板块情况 - **碳水化合物解决方案业务(Carb Solutions)** - **业务调整**:乙醇业务占比变小,加强了小麦制粉、甜味剂和淀粉等更稳定盈利业务的发展;开展碳捕获和封存项目,如在伊利诺伊州迪凯特自 2011 年开始注入,内布拉斯加州哥伦布的湿磨和干磨厂将于今年 Q4 左右上线 [29][30] - **需求情况**:Q1 需求略有疲软,但工厂产能利用率高于前两年;关注 CPG 品牌、美墨边境关税问题和纸包装行业放缓情况,总体需求健康,持谨慎乐观态度 [41][42] - **盈利能力**:过去十年利润率翻倍,核心甜味剂和淀粉业务贡献大;行业结构健康,公司灵活应对,通过新产品增加利润;玉米湿磨和小麦制粉行业供需平衡紧张;碳捕获和封存及生物解决方案业务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45][47][48] - **营养业务(Nutrition)** - **需求情况**:整体需求较好,风味业务在北美和 EMEA 一季度增长良好;健康和 wellness 业务中益生菌和纤维需求持续向好;特种配料业务受迪凯特东工厂停产影响,预计 2Q 末恢复满产;动物营养业务对特种预混料需求持续,宠物业务部分客户需求略有下降,存在向自有品牌转移的趋势 [49][50][51] - **业务进展**:Q1 风味业务执行和需求推动业绩超预期;后续目标是在北美和 EMEA 更好地推动产品流通,确保迪凯特东工厂满产以扩大利润率,满足健康和 wellness 业务需求,解决宠物业务整合问题,管理动物营养业务的客户组合和盈利能力 [55][56][57] - **业务展望**:预计全年营养业务同比增长;风味业务将通过地理扩张和为客户搭建平台实现增长;植物蛋白业务长期有望实现中个位数增长;健康和 wellness 业务受益于市场趋势;公司将执行现有业务以实现价值,进行机会性并购,简化投资组合 [58][61][63][65] 资本配置 - **现状与目标**:目前 ROIC 低于资本成本,CapEx 处于十五年高位;公司注重现金生成,保持强大资产负债表,目标是 EBITDA 杠杆比率在 2 左右,既用于有机投资也向股东返还资本 [67][68][69] - **CapEx 增加原因**:包括通货膨胀、收购业务和对旧工厂进行维护性资本投资以提高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70] - **资本部署方向**:继续进行有机投资以获得最佳回报,在有良好回报的领域进行增长投资,确保 ROIC 高于资本成本;今年增加股息 2%,达到每股 0.51 美元(年化 2.04 美元);进行机会性并购,不进行大规模收购,可对价值 20 亿美元的资产组合进行变现 [71][72][7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5Z 政策影响**:公司认为关注碳强度对长期发展重要,会继续与政府合作,了解如何参与解决方案,特别是围绕 45C 和 45Q 政策 [31][32] - **运营挑战与改进**:油籽业务过去存在计划外停机问题,通过解决结构问题在 Q1 有所改善,但受天气影响;营养业务通过在工厂投入更多时间改善了产品流通和需求满足情况 [35][37] - **贸易与政策关注**:密切关注美墨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确保业务流动不受干扰;关注 SNAP 政策变化对业务的潜在影响,但目前客户反馈未引起恐慌 [43][44]
内部审计的多维视角
江南时报· 2025-05-13 21:49
监管维度 - 内部审计首要职能是确保企业运营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例如金融行业需关注反洗钱政策执行情况 通过合规性检查清单与动态监测机制防范违规操作导致的处罚或声誉损失 [3] - 审计部门需定期评估内部控制体系健全性 推动建立多元化评估机制 通过测试审批流程发现权限漏洞并强化授权管理 成为完善内控的重要驱动力 [3] - 数字化转型下审计需关注数据安全与系统漏洞 包括敏感信息加密措施 系统访问权限合理性 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合规性 [3] 管理维度 - 内部审计职能定位需围绕管理焦点 既是监督手段也是控制与管理手段 脱离管理将无法提升审计价值 [5] - 审计终极目标是促进管理目标达成 通过查找管理漏洞帮助健全内控与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不仅关注发现问题数量 更需通过揭示问题降低风险 [5] - 审计需拓展管理视角 跳出审计本位主义 具备战略眼光与换位思考能力 讲究均衡平衡 从传统财务业务审计延伸至战略审计 人力资源审计 营销审计等管理审计领域 [5] 经营维度 - 审计需针对经营中真实存在的问题 提出可行解决方案而非仅写入报告 需全面清晰说明问题带来的风险 市场因素与行业潜规则等复合因素导致的问题需重点解决 [7] - 审计部门虽需保持独立性 但不应成为经营旁观者 需主动参与解决业务痛点难点 避免因过度强调客观性而对问题无动于衷 [7] - 审计需建立问题整改协同机制 协助被审计单位分析整改难点 制定措施 同时建立督查考核机制 对屡查屡犯问题联动追责 多方位促进整改落实 [7] 治理闭环 - 内部审计三大视角构成"风险防控—价值创造—问题解决"治理闭环 未来需在保持合规底线同时强化管理赋能 深入业务痛点治理 提升可持续发展战略地位 [8]
聚焦价值创造,上海农商银行实现投资价值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环球网· 2025-05-13 15: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净收入266.41亿元,同比增长0.9% [1] - 归母净利润122.88亿元,同比增长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5% [1] - 总资产达1.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7% [1] - 吸收存款1.09万亿元,贷款与垫款总额7552.19亿元 [1] - 不良贷款率0.97%,与上年度持平 [3] - 资本充足率17.15%,较上年同期的15.74%提升 [3] - 2024年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1.66亿元,分红率33.91%,较上年度提升3.81个百分点 [9] 业务发展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49.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29% [4] - 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278户,较上年末增加30.63% [4] - 绿色信贷余额843.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28% [5]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66.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14% [6] - 涉农贷款余额677.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 [6] - 个人客户数2473.2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39% [6] - 零售金融资产余额795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63% [6] - 理财产品总规模1783.96亿元,保持全国农村金融机构首位 [6] 战略布局 - 构建"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4] - 打造以科创金融为特色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4] - 建立以绿色金融为底色的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体系 [4] - 推进"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构建"鑫生态"服务联盟 [5] - 建成55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千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实现上海全覆盖 [6] - 个人线上渠道用户数达649.63万户,电子渠道承载96.30%理财和97.74%基金交易 [7] 市场地位 - 全球银行业排名第128位,中国银行业排名第23位 [8] - 连续四年蝉联城区农商银行综合评价第一 [9] - 入选国有企业上市公司ESG"先锋100指数" [9] - 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总数达4.35亿股,较年初大幅净买入 [11] - 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股利165.20亿元,为IPO募集资金总额的1.92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