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绿潮澎湃 新能源产业的“万亿展望”
苏州日报· 2025-08-24 08:31
核心观点 - 苏州正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和产业升级中 涵盖物流 农业 工业及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1][2][3][4][5][6][7][8][9] 绿色能源应用与项目 - 苏州邮政长三角电商产业园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19MWp 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 运营期间累计提供绿电3000万度 相当于节约标煤1.1万余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 [2] - 姑苏区虎丘街道户外光伏空调花廊年发电量达40万度 搭载智慧储能系统 有效降低高温天空间温度 [3] - 太仓市东林村分布式光伏项目发电量达540万千瓦时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0吨 获零碳村镇示范村称号 [3] - 大唐苏州热电吴江屋顶光伏一期项目规划建设50MW 已投产35MW 涵盖29个单体项目 今年1月至7月发电量2363.17万kWh 实现减排CO2约2339.54万kg 节约标煤约708.95万kg [5] - 吴江区梅湾荡水面光伏项目计划投产容量22.5MW 采用渔光互补模式 上方发电下方养殖 [6] 新能源产业发展目标 - 苏州计划到2026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成为第四大万亿产业集群 [7] - 光伏相关产业产值目标2026年达1800亿元 203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发展新高地 [7] - 新型储能产业目标2026年营收规模超1200亿元 培育或引进10家产值30亿元以上企业 [7] 产业创新与生态构建 - 江苏黑思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产品量产项目落地 推动昆山全固态电池应用储能领域升级 [8] - 未来能源联合实验室实现新能源车电池11分45秒从0%快充至100% 突破低压直流快充技术 [8] - 领益智造新能源汽车及AI产业集群项目落地 构建覆盖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的精密制造网络 [8] - 苏州市成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联盟 打造技术研发至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体系 [8] - 海鸥集团在吴江区建设飞行汽车产业基地 预计年产飞行器3000台 年销售额达8亿元 [9] - AI产业领域探索光伏电站供电与储能结合模式 推动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 [9]
人民论坛:“甜蜜的烦恼”辩证看
人民日报· 2025-08-14 11:33
城市生态治理 - 上海市民近期频繁遭遇蝉鸣噪声困扰 部分居民视其为城市背景音 部分居民则视为噪声问题 [1] - 河南郑州出现夜鹭筑巢现象 虽受群众欢迎 但鸟粪掉落造成居民生活困扰 [1] - 江苏无锡小区发现野生刺猬出没 居民对是否干预存在分歧 部分建议保持自然状态 [1] - 上海静安区曹家渡街道通过专业勘察和共治协商 制定精准修剪方案解决树木遮挡采光问题 [1] - 该街道发布上海首个街道级修树指引 为树木遮挡治理提供标准化参照 [1] 垃圾处理转型 - 江苏张家港通过北控环境再生能源公司实现垃圾焚烧发电 生活垃圾实现从填埋到全链再生转变 [2] - 采用智慧大脑系统实时调控烟气排放参数 焚烧炉渣用于建材生产 余热用于发电 [2] - 通过垃圾分类和技术进步 将垃圾转化为"放错位置的资源"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2] 城市空间更新 - 广东广州利用猎德大桥桥下空间建设临江缓跑路径驿站 融入岭南文化元素和龙舟文化雕塑 [3] - 将城市边角地 高架桥下和下沉广场等闲置空间改造为公共休闲场所 避免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 [3] - 通过特色开发和活化转化 使桥下空间成为市民身心休憩地 提升空间使用效率 [3] 资源转化策略 - 冰雪资源开发实现从雪灾隐患到经济驱动转变 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 [3] - 通过平衡人与自然关系 处理发展与安全关系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3] - 转换视角和创新方法在城市治理中创造新的活力与未来发展空间 [3]
龙头企业增长潜力将不断释放 增强低碳发展竞争力
新华网· 2025-08-12 14:27
深交所低碳产业支持与公司表现 - 深交所支持低碳产业发展 相关上市公司超过260家 总市值超过7万亿元 [1] - 围绕绿色发展主题 8家深市低碳公司召开业绩说明会 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 低碳行业龙头公司2021年业绩 - 当升科技2021年营业收入82.58亿元 同比增长159.41% 净利润10.91亿元 同比增长183.45% [2] - 碧水源去年营业收入接近100亿元 吉电股份去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 [2] - 天顺风能与当升科技去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2] 公司竞争优势与业务发展 - 天顺风能坚持质量与客户第一 通过"制造+零碳"双轮驱动模式加强成本控制和客户合作 [3] - 当升科技2021年产品销量突破4.7万吨 完成46.45亿元再融资 高镍三元材料批量导入国际高端电池企业 [3] - 碧水源依托膜科技优势 持续提升终端净水领域市场占有率 [4] 疫情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 天顺风能承认疫情对生产组织和物流有较大影响 但对风电行业黄金发展十年充满信心 [5] - 光威复材表示物流不畅问题已得到缓解 [5] - 当升科技上海疫情未影响生产经营 外销占比超过70% 生产基地采取封闭管理正常运营 [5]
衢州绿水青山间书写美丽衢州生态答卷
中国环境报· 2025-08-12 09:36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衢州市通过关停搬迁49家化工企业并实施截污纳管措施 显著改善乌溪江水环境质量 [3][4] - 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实现工业污水全收集处理 [4] - 钱塘江干流持续保持Ⅱ类以上水质标准 县控以上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 其中开化出境水全年约200天达Ⅰ类标准 [5] 企业绿色转型实践 - 英特高分子材料公司投资2000万元升级废水处理设施 预处理水平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4] - 通过自主研发从废水中提炼硫酸钾 苯酚等化工原料 实现原料副产物综合利用率100% [4] - 绿色共富模式带动就业120人次 帮助农民年增收720万元 [9] 生态经济发展成果 - 金星村通过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民宿经济 村集体年收入超200万元 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6万元 [8]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329.1亿元增长至2024年2262.83亿元 增幅约7倍 [10]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倍和7.5倍 达到6.36万元和3.62万元 [10] 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 全市森林覆盖率65.06% 建立27处自然保护地 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0%以上 [11] - 记录生物物种10643种 占浙江省物种总数82.28% 湿地保有量稳定在32.3万亩以上 [11][12] - 建成钱江源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和天空地一体化管护系统 实现常态化生态监测 [13] 区域协同与国际认可 - 成立衢黄南饶绿色生态联盟 建立跨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机制 [13] - 钱江源地役权改革案例入选COP15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14] - 钱江源国家公园保护实践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作为焦点向全球发布 [15]
“希望中国车企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证券时报· 2025-08-12 06:33
马来西亚电动车市场现状 - 马来西亚电动车协会主席蔡德明频繁访问中国,与广州、合肥、重庆等地车企探讨合作,并购买中国电动车品牌如比亚迪 [1] - 马来西亚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达到15%,但目前充电桩建设目标从2025年底1万个延期至2030年 [3][4] - 马来西亚现有公共充电桩4000多个,充电桩密度不足影响电动汽车普及 [3] 政策与关税 - 马来西亚对CKD(本地组装)汽车的关税豁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CBU(整车出口)将不再享受豁免 [3] - 政府考虑降低汽油补贴,但前提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3] - 协会建议政府对充电桩用电进行补贴以降低使用成本,但尚未实施 [4] 市场竞争格局 - 日本车企在马来西亚市场份额高,正大力推动PHEV发展,与中国车企形成竞争 [5] - 中国车企在电动车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但需加强本地化生产和技术转移 [5] - 泰国、印度尼西亚市场规模更大,因政策要求中国车企必须本地化生产 [6] 就业与人才培养 - 马来西亚年轻人对电动车行业就业机会缺乏信心,更倾向选择半导体行业 [6] - 中国车企在马来西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影响年轻人选择电动车相关专业 [6] - 协会推动学生跨国学术交流,但每年申请人数不超过5名 [6] 东盟区域合作 - 东盟电动车联合会由6国组成,旨在推动电动车标准统一和区域合作 [7] - 日本车企协会因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而对政府政策有更大影响力 [7][8] - 日本车企威胁过度支持电动车将撤出市场,导致政府担忧就业问题 [8][9] 中国车企发展建议 - 中国车企应抓住马来西亚市场增长期,加强本地化生产和员工培训 [5][10] - 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各自为战,价格不稳定可能影响消费者信心 [10] - 协会希望中国车企能长期留在马来西亚,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专访马来西亚电动车协会主席蔡德明: “希望中国车企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42
马来西亚电动汽车政策与目标 - 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目标为15% [5] - 充电桩建设目标从2025年底1万个延期至2030年 [4] - 本地组装(CKD)车辆关税豁免持续至2027年 整车出口(CBU)将不再享受关税豁免 [4] 充电基础设施现状与挑战 - 目前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为4000多个 [4] - 充电桩建设延期因铁路互通性差 城市间交通主要依赖汽车 [4] - 协会建议政府对充电桩用电提供补贴以降低使用成本 但尚未实施 [5] 市场竞争格局 - 日本车企在马来西亚市场份额高 正大力推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发展 [6] - 中国车企被建议通过本地建厂实现技术转移和员工培训 [7] - 泰国和印尼市场更大因强制要求本地化生产 [8] 就业与人才培养挑战 - 电动汽车行业面临就业机会不足问题 大学生更倾向选择半导体行业 [8] - 目前中国车企在马来西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8] - 日本车企以撤资为筹码影响政府政策 因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10] 中国车企发展建议 - 应抓住马来西亚市场增长期进行本地化投入和生产 [2][12] - 需要避免价格战带来的市场不稳定和消费者观望情绪 [12] - 建议中国车企在东盟国家建立长期可持续发展模式 [13] 区域合作机制 - 东盟电动车联合会涵盖菲律宾 泰国 新加坡 老挝 印尼和马来西亚 [9] - 联盟旨在统一电动车标准 分享最佳实践和推动平衡发展 [9] - 日本车企已成立类似协会并具有更强政策影响力 [9]
构建三位一体低碳驱动体系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8-11 10:29
以战略引领构建低碳发展坐标系。普光气田要以技术自主化、管理精益化、产业生态化为战略支点,搭 建"三步走"实施路径,即短期聚焦现有装置能效挖潜,中期突破低碳工艺技术瓶颈,长期布局新能源替 代与碳循环经济。特别要注重构建"数字孪生+模拟仿真+模型迭代更新"的能源和碳排放智慧管控体 系,通过虚拟映射与物理实体的深度交互,实现能量流动与碳足迹的可视化监测、智能化诊断与自适应 优化。 以路径创新锚定三大着力方向。技术攻关层面,普光气田要形成"基础研究—工程转化—产业推广"的闭 环创新链,重点突破含硫气田特色节能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集成方案、氢能替代技术等战略性技 术;管理变革层面,要构建"标准引领—标杆示范—对标提升"的螺旋式改进机制,通过能效对标、碳排 核算、绿色认证等工具驱动持续改进;产业协同层面,要打造"气田—净化—新能源"耦合发展的生态 圈,探索余热发电、光伏制氢、碳汇交易等跨界融合模式。 以理念革新夯实低碳发展的根基。普光气田要树立全要素能效观,将碳足迹管理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 制,从单体设备节能转向全系统能效优化;要建立"能源—生产—环境"协同治理的思维框架,将碳足迹 管理嵌入勘探开发、集输净化、产品输出 ...
国富氢能(02582)与德国Hemtron签署液氢战略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8:51
公司合作动态 - 国富氢能与德国Hemtron GmbH达成深度合作 聚焦液氢产业链关键环节协作[1] - 合作由国富氢能董事长邬品芳与Hemtron CEO Dirk Graszt共同推进[1] 合作方背景 - 德国Hemtron为Oilinvest B.V旗下液氢产业链平台企业 具备氢液化工厂建设 加氢站布局及低温储运领域技术积累[3] - 国富氢能作为国内氢能领军企业 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 在氢能装备制造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方面实力突出 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3] 合作内容规划 - 双方将围绕液氢供应链展开深度合作 构建灵活高效的"非管道段"液氢解决方案[3] - 通过整合全球优质氢能技术资源推动欧洲液氢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3] - 项目聚焦全链条协同优化 联合推进氢液化 液氢罐箱运输及加氢站等关键环节项目实施[3] - 通过与新能源发电 电解水制氢等上游环节直接对接 实现依托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制氢路径[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背景下液氢市场需求持续攀升[4] - 合作标志着国富氢能在国际合作与氢能规模化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4] - 为中德绿色能源合作注入新活力 双方将加快项目节奏深化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构建合作[4]
今天的西藏,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8-06 06:21
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65年的155倍 [6] - 第一个千亿生产总值用时50年 第二个千亿仅用6年时间 [6] - 2024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55% 均位居全国前列 [12] - 2021-2024年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 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 [12] 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 铁路运营里程达1359公里 [7] - 国际国内航线达183条 主电网覆盖所有县区市 [7] - 青藏/川藏/藏中/阿里四条电网建成投用 [7] - 供电可靠率提升 实现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 [9] 居民收入与民生改善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44元 是1965年的121倍 [8] - 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8元 是1965年的199倍 [8] - 实施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公费教育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2.5岁 [8] - "十四五"时期安排社会事业项目总投资246.5亿元 已落实236.78亿元 [9] 文化旅游产业 - 2024年文化产业产值增长23.8% 接待国内外游客6389万人次增长15.8% [7] - 入境游客增长188.2% 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32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11.7% [7] 生态环境保护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国土面积50%以上 自然保护地面积占比37.95% [12] - 2021-2024年累计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资金136.8亿元 惠及226.22万农牧民 [12] - 落实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1.47亿元 10.3万群众从事公益林管护 [12] - 年均提供生态岗位44万个 绿色食品及有机农产品总数达404个 [12]
“入岛管输天然气”赋能漳州东山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 2025-08-01 11:44
东山县发展定位 - 东山县是中国第七大岛、福建省第二大岛,是福建省对外和对台经济贸易的重要口岸 [1] - 东山县正打造"生态旅游岛,富美新东山",目标是成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县" [1] - 实施产业社区提质增效行动,探索建设海科园零碳园区、临港园低碳园区 [2] - 提出"三个聚力"发展战略:打造旅居海岛、美丽海岛、低碳海岛 [2] 产业发展现状 - 临港经济产业园是海峡西岸玻璃及新材料产业基地之一,已入驻8家优质新能源企业 [3] - 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园区化的光伏及玻璃新材料产业发展格局 [3] - 全球玻璃行业领军企业旗滨集团下属漳州旗滨光伏新能源科技入驻该园区 [3] - 东山岛优质硅砂资源和便利海运条件为高端玻璃生产提供成本优势 [3] 能源基础设施 - 现有LNG槽车运输方式存在供应量受限和价格波动问题,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3] - 引进国家管网海西二期东山支线项目,由漳州中联华瑞公司承建 [5] - 项目规模为三站两线,连接管道至临港经济产业园 [5] - 2025年1月17日常山首站开阀进气,提供稳定优质的管输天然气 [7] 项目影响 - 为工业企业提供稳定天然气供应,降低用气成本 [7] -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7] - 赋能东山县高质量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