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icon
搜索文档
平安资管获批
中国基金报· 2025-05-30 19:11
平安资管私募证券基金获批 - 平安资管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成为全国第三家获批险资私募证券管理人[1] - 恒毅持盈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 已于5月30日完成工商登记并落户深圳前海[1] 基金运作与投资策略 - 恒毅持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平安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首期基金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3] - 基金将聚焦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 重点布局符合政策导向和险资配置需求的优质上市公司[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政策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额度 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4] - 2023年10月首批试点规模500亿元已成功投资落地 2024年1月和3月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1120亿元[4] - 监管将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长钱长投[4] 保险资金运用与配置趋势 - 2025年一季度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34.9万亿元 同比增长16.7% 较年初增长5.0%[5] - 人身险资金余额31.4万亿元 一季度增配债券和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 减配银行存款与基金[5] - 权益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8.4%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 基金占比4.7%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 非标为主的其他类占比19.2%较年初大幅减少1.8个百分点[5]
泰康稳行完成备案,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持续扩容
华夏时报· 2025-05-30 17:20
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进展 - 泰康稳行完成备案,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2] - 泰康稳行投资策略以基本面分析为基础,精选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2] - 第二批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机构增至8家,第三批试点规模达600亿元正在陆续获批 [2] 试点机构及规模 - 泰康稳行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泰康资产全资控股 [3] - 泰康资产截至2024年末管理资产总规模超4.2万亿元,第三方资产规模超2.5万亿元 [3] - 阳光保险集团拟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覆盖沪深300及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4] - 第二批试点规模合计达1120亿元,包括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6家新增保险公司 [5]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试点资金,总入市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5] 试点基金运作与业绩 - 首批试点鸿鹄基金规模500亿元,重点投向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业绩表现优于基准 [4] - 泰康稳行高管团队具有20多年金融从业经验,旨在优化保险资金资产负债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 监管政策支持 - 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第二批试点落地并扩大机构范围 [4] - 对国有保险公司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6] - 金融监管总局放宽偿付能力充足险企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至总资产的50% [6]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 [7] 行业响应与投资方向 - 头部险企表示将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价值型品种等领域的投资力度 [7][8] - 中国人保、中国平安等公司将积极把握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带来的投资机遇 [7][8] -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将继续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8]
一周保险速览(5.23—5.30)
财经网· 2025-05-30 16:55
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资管产品在募集、存续、终止各环节实现信息披露全覆盖,确保产品收益透明化[1] - 陕西省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人身保险销售全面"双录"制度,要求销售过程同步录音录像以规范销售行为[5] 保险行业动态 - 人身险预定利率可能在三季度下调,与LPR及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趋势一致[2]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扩围至中小险企,参与机构数量和类型均有突破[3] - 险资一季度加仓股票约3900亿元,持仓占比升至8.37%,高股息银行股成为配置重点[4] 企业动态 - 安诚保险18.77%股权拟无偿划转至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已完成股东放弃优先认购权流程[6] - 平安人寿联合成立60亿元银发股权投资基金,聚焦私募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7] - 平安人寿新任总经理史伟玉任职资格获批,公司一季度寿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5%,新业务价值增长34.9%[8] - 申能财险两位副总经理同日获批,高管团队形成"一正四副"架构,一季度净利润近亿元[9]
长钱来了!超百亿私募完成备案
天天基金网· 2025-05-29 13:41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进展 - 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资产发起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稳行,已完成备案登记,首期投资规模预计为120亿元 [1][3] - 泰康稳行将向泰康人寿定向发行契约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境内和香港市场优质上市公司,追求中长期稳健增值 [3] - 第二批试点中,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成立鸿鹄基金二期,总规模200亿元,主要投资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 [6] - 阳光保险筹备成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总规模200亿元,重点配置沪深300和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 [6] 试点规模与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已批复三批试点,目前试点规模超过2000亿元 [7] - 试点基金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旨在扩充"耐心资本",改善资本市场资金结构 [7] - 试点采用低频交易、长期持有策略,以获取稳健股息收益 [6] 保险公司参与动机 - 试点可平滑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优化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匹配 [4][7] - 会计计量方式和偿付能力优惠政策降低权益投资的资本占用与偿付能力消耗 [8] - 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有助于缓解利差损压力,匹配寿险保单的长期负债需求 [8] 基金管理团队与运作 - 泰康稳行法定代表人王琦和总经理刘志强均具备丰富金融机构任职经历和投研经验 [3] - 试点基金包括多保险公司合作的公司制基金和单家发起的契约制基金 [7] - 大中型寿险公司积极参与试点,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平衡高股息股与成长股 [8]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扩围 中小险企将入场
证券时报· 2025-05-29 01:48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进展 - 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机构陆续获批 新增多家中小保险公司参与 与前两批多为大型险企不同 在数量和类型上实现突破 [1][2] - 金融监管总局拟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中邮保险及中邮保险资管获批规模100亿元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金额400亿元 [2] - 中小险企如中汇人寿 农银人寿 交银人寿等银行系险企参与试点 资产体量均在千亿元以上 [2] 试点模式创新 - 第三批试点出现私募基金管理人与出资人来自不同险资系统的新模式 国丰兴华管理鸿鹄基金三期 出资方包括中国人寿 新华保险及多家中小险企 [3] - 中小险企通过"搭便车"方式参与试点 即投资其他保险资管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证券基金 无需自建私募基金公司 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3] - 保险资管公司迎来管理第三方资金的新业务机遇 可进一步发挥专业优势 [4] 试点规模与进展 - 第三批600亿元批复后 险资长期投资试点总规模将增至2220亿元 [6] - 首批试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的500亿元公司制基金已于2024年3月全部投资落地 第二批8家机构合计1120亿元 多家已推进私募基金设立 [6] - 鸿鹄基金三期将长期持有治理良好 经营稳健 股息稳定的大盘蓝筹股票 [2] 试点政策影响 - 试点采用权益法核算 OCI资产计量等会计方式 缓解权益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利润表的影响 [6] - 研究机构认为试点有助于保险公司提升权益投资 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促进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 [6]
港股直线飙升!对冲基金上周已加码中国股票!
格隆汇· 2025-05-13 06:15
基金经理动态 - 富国基金权益投资总监范妍新发富国均衡投资混合基金 公司及高管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认购 基金经理个人出资不低于500万元 合计共同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1] - 宝盈基金副总经理李俊因个人原因辞任 已于5月8日离任 [2] 中美贸易关系进展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美方取消91%加征关税 中方相应取消91%反制关税 美方暂停实施24%对等关税 中方也暂停24%反制关税 [3] - 受中美贸易进展消息影响 港股市场显著上涨 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6% 收盘上涨5.16% 恒生指数上涨2.98% 国企指数上涨3.01% [4] 全球资金流向 - 美国对冲基金上周买入在美股和A股交易的中国股票 减持泰国、中国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亚等亚洲地区头寸 [5] - 日本养老基金代理投资机构4月通过银行信托账户净买入2.76万亿日元(约189亿美元)外国股票 创历史记录 [6] - 印度4月股票型基金获得净流入2430亿卢比(约28亿美元) 其中中小盘股基金占30% [8] 基金产品与市场表现 - 内地首批恒生科技指数ETF总规模达755.63亿元 较成立时的49.89亿元增长14.15倍 [7] - 百亿证券私募管理人数量增至87家 较3月增加3家 上海睿量私募、君之健投资和珠海宽德新晋百亿私募 [11] - 11家基金公司包括中银、博时、海富通、工银瑞信等上报上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基金 [12] - 嘉实上证科创板综合ETF联接基金募集期延长至5月23日 [13] 股市与ETF行情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0.82% 深成指涨1.72% 创业板指涨2.63% 北证50指数涨2.89% 全市场成交额13409亿元 较上日放量1185亿元 超4100只个股上涨 [14] - 招商基金中证2000增强ETF涨6.44% 溢折率4.34% 军工板块ETF表现突出 富国军工龙头ETF涨5.53% 鹏华国防ETF涨5.05% 嘉实高端装备ETF涨5.01% 万家航天航空ETF涨4.29% 机器人板块景顺长城机器人50ETF涨4.07% 易方达机器人ETF涨4.05% [15][16] - 创新药板块回调 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跌4.83% 恒生创新药ETF跌4.51% 港股通创新药ETF跌4.5% 黄金ETFAU跌2% 黄金ETF华夏跌2% [17] 新基金产品动态 - 多家基金公司包括华宝、国联、中信保诚、东方红资产、长城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等推出新债券型和股票型基金产品 涵盖京津冀债券、港股通价值、消费、恒指港股通等主题 [18]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正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资格
快讯· 2025-05-09 21:06
政策动态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金融政策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近期拟再批复600亿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1]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直接降低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风险资本占用 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市场投资 [1] - 结合此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提升的政策背景 保险公司有望加大对高成长性板块的配置力度 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 [1] 公司动向 -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正争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三期资格 获批后将积极入市 发挥引领作用 [1] - 公司将充分发挥鸿鹄基金一期、二期"稳预期、稳投资、稳市场、稳经济"的作用 [1] - 公司将进一步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将资金投向政策支持领域 [1]
一周保险速览(05.2—05.9)
财经网· 2025-05-09 15:50
保险资金投资试点扩围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使试点总规模增至2220亿元 [1] - 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改革试点 总金额达1620亿元 [1] 保险资金入市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鼓励加大入市力度 [2] - 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促进"长钱长投" [2] - 保险资金可投资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支持的科技创新债券 [7] 保险业务数据 - 前4月短期出口信用险承保金额同比增长15.3% [3] - 前4月新能源车险承保车辆超过1000万辆 [5] - 保险公司为人民群众积累的养老健康保险保障长期准备金超过10万亿元 [5] 保险资金投资方向 - 鼓励保险资金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创业投资 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 [4]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已达13次 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举牌东方航空物流5%股份 [10][11] 小微企业保险服务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小微企业保险业务顶层设计 发展适合小微企业的保险产品 [6] - 支持保险公司为特定风险领域小微经营主体提供专属保险 [6] 行业业绩表现 - 一季度A股五大上市险企共取得净利润841.76亿元 同比增长1.4% [8] - 3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 同比增长14.41% 净利润185.07亿元 同比增长17.4% [9] - 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产净利润均超过20亿元 [9] 企业动态 - 深圳亿辉特将所持幸福人寿约4.66亿股股份转让给存款保险基金 [12] - 王华获批担任中石油专属保险公司董事长 [13] - 京东集团副总裁凌晨凯出任明亚保险经纪董事长 [14]
事关险资投资股市、科技保险、出口信保等,李云泽透露重磅信号
北京商报· 2025-05-07 17:44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 金融监管总局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近期拟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1][3] - 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 将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3] - 第二批试点加快落地 新华保险与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泰康资产设立全资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 [4] - 2025年试点投资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 参与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 若600亿元落地 总规模将超2200亿元 [4] - 2023年9月已调整风险因子 沪深300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降至0.3 科创板股票从0.45降至0.4 [4] - 下调风险因子可提高保险公司资本使用效率 扩大权益类资产配置额度 缓解"长钱短配"压力 [5] 科技保险发展 - 截至目前科技保险提供保障超过2万亿元 [6] - 将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支持共保体方式 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障 [6] - 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6] - 政策将鼓励更多科技企业投保 吸引保险公司加大科技保险业务投入 开发创新产品 [6] - 有望推动保险公司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提高核保理赔专业化水平 完善定价机制 [6] 外贸金融支持 - 将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 提高承保能力 提供优惠费率 实施快赔预赔 [8] -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8] - 助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强化融资保障 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 推出专属产品 [9] - 内贸险可保障国内贸易应收账款风险 降低交易违约风险 强化供应链稳定性 [9]
政在发声丨监管力挺险资"长钱长投":投资试点再批600亿,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6:49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 - 大型保险集团资本补充已提上日程,完善资本补充机制 [1][2] - 大型商业银行资本补充先行实施,四大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通过定增分别募资1650亿元、1050亿元、1300亿元、1200亿元,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认购 [2] - 中国移动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烟草总公司等企业参与认购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股份,金额分别为78.54亿元、45.66亿元、75.80亿元 [3] - 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中国银行从12.20%升至13.06%,建设银行从14.48%升至14.97%,邮储银行从9.56%升至11.07%,交通银行从10.24%升至11.52% [3]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近期拟新增600亿元额度,累计批复总金额达1620亿元 [1][4][5] - 首批试点5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鸿鹄基金,已全部投资落地,风险低于基准、收益高于基准 [4] - 第二批试点规模1120亿元(原计划100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阳光人寿等8家保险公司参与 [5] - 试点模式为保险公司设立私募证券基金,长期持有二级市场股票,拓展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深度 [5]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整 - 股票投资风险因子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1][6] - 监管规则优化,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上调5%,预计可释放1.66万亿元增量资金(基于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 [6] - 上市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普遍在150%-300%,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理论空间为30%-40%,当前实际配置比例仅10%-20% [7] 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与外贸 - 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和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股权投资 [6] - 推动科技保险发展,支持共保体模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障,开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 [7] - 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提高承保能力并提供优惠费率,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领域的金融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