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充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东方日升光储充方案斩获890MWh战略合作,直击效率低、收益少难题!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19 15:37
光储充一体化市场机遇 -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市场增长迅速,但存在效率低、难监测、收益少等痛点 [1] - 公司聚焦储能市场新机遇,展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前沿成果,与十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累计签约容量890MWh [1] 创新解决方案 - 重点推介面向用户侧的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集成异质结伏曦组件、iCon工商业储能一体机及Risen Cloud智能管理平台 [2] - 异质结伏曦组件具有"四高四低"特性,实现高效光电转换,降低度电成本,提升减排量和碳价值 [2] - iCon工商业一体机集储能、电力调配存储功能于一身,每百兆瓦每年多发电3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2880吨,带来约20万元碳收益 [2] - Risen Cloud智能管理平台统一管控设备,实时监测运行状态,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 [2] - iCon 125kW/261k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 [2] 方案价值与优势 - 通过储能系统实现峰谷套利节约电费,支持动态增容降低成本,需量调节和备用电源功能减少电费支出与停电损失 [3] - 增强电能质量,提升用电安全性,采用绿电配储提高绿电利用率,助力碳减排 [3] - 提供"低门槛・高增长"特色金融方案,为渠道商提供低门槛、低利率融资,缓解储能项目资金压力 [3] - 以"共识・共享・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渠道方案,不限地域和数量招募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技术、市场和服务支持 [3] 行业活动与展望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召开,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预计800+头部企业参展,500+新品发布,吸引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5] - 同期规划40+主题论坛,邀请400+核心政策制定者、资深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企业,100+国际合作单位参与 [5] - 公司将携手合作伙伴在储能市场开拓创新,创造更多价值 [4]
3年2GWh!锂电龙头又签工商储重磅合作
行家说储能· 2025-03-03 19:02
插播 :历时数月深度调研,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发布!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订阅 ■ 从低价竞争到高价值引领,力拓工商储 又一家企业拿下工商业储能领域重磅合作,力拓全球储能市场。 ■ 3年2GWh!新能安携手海梁科技 3年2GWh订单,新能 安与海梁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安")与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梁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工 商业储能安全技术、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展开深度协同, 规划目标 3年交付2GWh储能系统 ,可满足超10万辆电动车的充能需求。 图说:海梁科技北美区域负责人Lance Deng与新能安工商储美洲区总裁李秉玺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海梁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胡剑平博士、高级副总裁苏博,新能 安储能事业部总裁朱岩松、首席安全官朱静博士等也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图片源于新能安 新能安与海梁科技将携手推动储能系统在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高动态场景中的应用,计划首批试点将在海梁科技的VERTI-X项目中落地。 | 7 | 规模突破 | 规划目标3年交付2GWh储能系统,可满足超10万辆电 ...
思格新能源冲刺港交所:年收入突破1亿美元所用时间最短的中国储能厂商
IPO早知道· 2025-02-22 10:01
公司概况 -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2025年2月2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证券和法国巴黎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3] - 公司于2023年6月推出全球首款AI赋能的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采用模块化、可堆叠设计,融合光伏逆变器、直流充电模块、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3] - 按产品出货量计算,公司已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可堆叠分布式光储一体机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前三季度市场份额为24.3%[3] 市场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全球市场份额达24.3%,成为行业第一[3] - 公司业务覆盖60+国家和地区,与99家分销商建立合作网络,欧洲是最大收入来源[4] - 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SigenStor销售额分别为0、18兆瓦时和220兆瓦时[4] - 营收从2022年的0增长至2023年的0.58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达7.00亿元[4] - 公司是中国储能厂商中达到1亿美元年收入最快的企业[4] 财务数据 - 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分别为31.3%和44.2%[4]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调整净亏损1938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76亿元大幅收窄[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94亿元[4] 研发与专利 - 公司拥有420+研发人员和100+专利授权[4] - 已提交5600+专利申请[4] 股东结构 - IPO前高瓴创投持有14.89%股份,为最大机构投资方[4] - 其他知名投资机构包括华登国际、云晖资本、钟鼎资本等[4] 募资用途 - 资金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提升技术设备、加强营销服务、扩张产能、多元化产品组合及补充营运资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