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储充一体化
icon
搜索文档
兆瓦超充:高光跃进与现实沟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3 09:08
兆瓦级超充技术发展现状 - 比亚迪推出"兆瓦闪充"技术,充电功率达1兆瓦(1000kW),5分钟可补充400公里续航,应用于汉L、唐L车型 [3] - 华为发布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峰值功率1.5兆瓦,15分钟可充满300度电池包,重点布局重卡领域 [4] - 极氪全球首发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1300kW,首个站点落地杭州,总功率1440kW [4] - 宁德时代发布第2代神行超充电池,峰值充电功率1.3兆瓦,5分钟续航超520公里,充电倍率达12C [5][6] 企业合作与网络建设 - 比亚迪计划自建4000座兆瓦闪充站,已建成超500座,并与小桔充电、新电途、特来电、星星充电合作共建超1.5万座充电桩 [3] - 比亚迪计划将兆瓦闪充技术引入欧洲市场,首批设备优先安装在经销网点 [3] - 华为与东风、北奔合作开发超充重卡,覆盖港口、矿山等场景,并与顺丰、京东合作计划部署5000辆电动重卡 [4] 城市政策与行业倡议 - 深圳启动"超充之城2.0"建设,加速重卡超充换和乘用车闪充技术应用 [2] - 广州、海南、重庆、福州、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制定超充建设规划 [6] - 星星充电、光储充换产业联盟等发起"中国兆瓦超充高质量发展倡议",推动高功率充电与能源网融合 [9] 技术瓶颈与挑战 - 兆瓦级超充设备可能对电网稳定性造成冲击,需分级建设管理 [7] - 传统充电场站变压器功率630至800kVA,兆瓦级设备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可能导致电网过载 [7] - 超充站成本高、盈利模式缺失、运营商热情下降,设备充电协议不统一、土地资源利用低效 [8] 解决方案探索 - 华为采用光储充一体化技术,通过储能系统平抑电网冲击,适配光伏绿电实现"零碳超充" [9] - 宁德时代通过超晶石墨和AI算法优化电池材料,提升充电速度并延长电池寿命 [9] - 极氪V4极充兆瓦桩采用模块化并柜技术,单站占地面积较上一代缩减61% [9] - 中电联将完善兆瓦级充电技术标准体系,开展差异化价格机制研究 [10]
ST易事特(300376) - 300376 ST易事特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2
2025-07-02 19:12
2024 年度整体发展情况 - 产业数字化与新能源 + 储能双轮驱动实现稳健发展,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巩固国内市场地位,新能源 + 储能领域市场份额有一定提升 [1][2] - 技术研发持续加码,新型储能变流器转换效率突破行业水平,推动公司向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 [2] - 通过供应链优化与本地化生产缓解生产成本压力,部分海外项目毛利率提升至 30%以上 [2] 储能领域布局 - 形成覆盖核心设备、系统集成及能源管理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2] - 技术研发推出新一代模块化储能变流器,最大转换效率达 99%,自研能源管理系统提升储能系统性能 [3] - 市场拓展参与国家级电网侧、发电侧、工商业储能项目,储能装机规模已突破 6.5GW.h [3][4] - 未来深化“AI + 新能源”融合,提升储能在主业收入的占比权重 [4] 人工智能对业务的影响 - 推动公司向“AI + 新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型,提升储能系统智能化和充电桩业务效率 [5] - 优化供应链与生产,提供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完善职能管理智能化体系 [6] - 2025 年启动智能身份认证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6] 新能源 + 储能板块未来战略规划 新能源开发建设业务 - 采用定制化预收购模式开展光伏 EPC 业务,降低运营风险 [7] - 结合光伏、储能、充电桩业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7] 储能业务 - 聚焦“技术引领、全场景覆盖、全领域布局”,以“AI + 新能源”双轮驱动 [8] - 持续加码钠离子电池研发创新,构建全链条产品矩阵 [8] 新能源发电 - 采用滚动开发及持有出售模式,优化电站资产结构 [9] - 强化与能源类央、国企合作 [9] 充电桩业务 - 以“液冷超充引领、光储充全域协同、全球化布局”为核心策略 [9] - 国内针对重点客户突破,强化欧洲市场开拓 [10] - 围绕“光伏 + 储能 + 充电”一体化模式,提升补能效率与经济性 [10] 摘除 ST 相关情况 - 需满足会计差错更正和行政处罚决定书满 12 个月两个条件,预计 2025 年 12 月 31 日后申请撤销 [12] - 公司内部已全面梳理评估,预计实际操作无实质性困难 [12]
阳光电源/固德威/长园深瑞等入围山西交控新能源储能设备供应商框采
山西交控新能源储能设备供应商入库项目 - 固德威、深圳鸿嘉利、阳光电源、山西城市动力、长园深瑞五家企业入选2025-2026年度储能设备供应商入库框架协议 [1] - 天津中电新能源研究院、科陆电子、远景能源、上海派能、苏州华储电气等企业因资质文件不全被否决投标资格 [1] - 项目服务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涵盖储能系统全链条服务 [1] - 招标采用动态入围机制:不足3家重新招标,3-5家全入围,超5家取前5名 [1] 供应商业绩分析 固德威技术 - 完成安徽迪那通0.5MW/1.075MWh储能电站等8个项目,涵盖工商业储能和充电桩建设 [3][4] 阳光电源 - 累计中标50+项目,最大规模为徐州宏阳50MW/150MWh储能项目,覆盖18省用户侧储能 [5][7] - 典型项目包括浙江金瑞25MW/50MWh、华能龙腾特钢EPC、浙江正明12MW/24MWh等 [5] 长园深瑞 - 主导电网侧大型项目,包括新疆莎车200MW/800MWh、三峡新能源阜阳450MW/900MWh等 [9][10] - 在西藏、新疆等高海拔地区完成多个20-30MWh储能系统集成 [8][10] 项目特点 - 入围供应商将参与高速公路光储充一体化项目,但具体订单量不作承诺 [2] - 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项目单体规模集中在1-25MW区间,长园深瑞电网侧项目普遍达50MW+ [5][9] - 山西城市动力聚焦本省市场,完成山西数字化交通产业园光储充检等项目 [7]
欧洲意大利光伏储能充电桩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6-24 16:46
政策激励 - 税收减免政策提供110%税收抵免 覆盖户用及工商业光伏+储能项目 新建建筑强制安装光伏 [3] - 农业光伏专项拨款10亿欧元 目标2026年6月前装机1 04GW [3] - 能源社区专项拨款57亿欧元 支持1GW分布式项目 [3] - 储能配套资金177亿欧元 支持9GW/71GWh储能设施 推动光储一体化及充电桩融合部署 [3] 细分市场机会 - 光储充领域2030年目标300万个充电点 2026年进入建设高峰期 公共充电桩项目激增 87亿美元低排放车辆补贴覆盖充电基建 [5] - 农业光伏政策推动"光伏+农业"用地模式 2026年首批项目集中并网 [5] - 工商业屋顶装机潜力30GW 2024年占比达49% 成本下降驱动渗透率提升 [5] - 能源社区小型分布式项目聚合运营 成为增量新引擎 [5] 市场规模预测 - 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6 79GW 同比增长30% [7] - 分布式光伏需求增长25% 占比维持70%以上 地面电站1MW以上项目2024年增速达163% [7] - 2026年农业光伏目标并网1 04GW 公用事业级装机或突破4GW 全年新增装机预计8-9GW [7] - 以2024年末37 08GW为基数 2026年累计装机或超45GW 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55% [8]
优优绿能20250620
2025-06-23 10:09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优优绿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布局**:公司业务聚焦新能源车生态,涵盖ToB和ToC两大板块。ToB业务包括直流充电桩设备及核心部件,ToC业务专注便携式电源产品,整体产品布局围绕新能源车生态系统进行[2][3] - **市场占有率**:2023年公司在国内充电模块市场占有率约为11% - 12%,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提高,前三家企业市占率可能达到50% - 60%[4][14][15] - **毛利率情况**:2022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呈上涨趋势,集成度越高毛利越高,40千瓦模块毛利最高,30千瓦产品因海外市场占比高毛利贡献大。2025年毛利提升得益于成本管控和产品结构优化,预计40千瓦充电模块营收占比将超2024年的50%,30千瓦和20千瓦模块占比下降[2][6][9][10] - **成本管控与产品结构优化**:通过原材料降价、材料替代等进行成本管控,推出储能充电模块、V2G产品等高附加值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维持并提升充电模块毛利率[2][7][8][9] - **海外市场策略**:早期重点布局韩国和欧洲市场,目前在东南亚和美国设本地化制造工厂,积极拓展拉美、澳大利亚、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采取国内外市场并重策略[2][12] - **客户合作与市场拓展**:2023 - 2024年全球行业客户数量从约500家增加至1000家,APPEN营收占比下降因公司拓展更多客户减少对单一客户依赖[15] - **市场需求与趋势**:2025年欧洲市场有改善,电动车销量上升支撑充电模块需求,但欧洲及韩国受经济影响需观察市场恢复情况;户用光储及V2G产品在海外市场更具优势[4][16][18] - **技术应用与发展**:液冷需求因功率提升增加,价值量较传统产品提升约2 - 3倍;重卡领域导入60千瓦液冷模块提高效率;欧标CE认证相对容易,美标UL认证难度较高[21][22][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回本周期**:回本周期涉及市场终端集成系统,不同应用场景和技术方案有不同生命周期,具体回本周期需结合终端整体策划逻辑[5] - **产能利用率与模式**:采用轻资产模式,大部分组装环节外包,上市后可能考虑自建生产线[11] - **海外工厂形式**:海外工厂采用代加工形式,合同由公司签署,满足本地化制造要求[13] - **下游客户特点**:国内充电桩下游客户类型细分,包括装企、换电站企业等,具有地域化特征,相对于充电模块更分散[15][17] - **市场拓展态度**:对拓展AI数据中心等成本容忍度较高场景保持开放态度,根据终端需求规划横向拓展[23] - **商业模式看法**:下游企业往上游布局较难,充电模块企业往下游拓展存在分歧,公司偏向横向拓展,从模组向系统拓展并提供解决方案设计[25]
2025新能源汽车下乡启动 仝宗旗:新一轮政策聚焦“车桩协同下乡”的深化落地
中国经营报· 2025-06-13 14:53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由五部门联合开展,共有124款车型入选下乡车型名录 [1] - 活动首站将于6月15日启动,通过展览车型和充电基础设施、政策介绍等形式推动下沉市场协同推广 [1] - 活动核心内容包括公众展览、政策宣贯和地方联动三部分,形成"政策+市场+场景"的多元化推广模式 [2]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充电基础设施从"配套"变"主角",充换电被纳入补贴核心 [2] - 2024-2026年将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 [3] - 充电基础设施投建目前以国资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参与度较低 [8] 行业现状与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8.90% [6] - 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同比增长51.49% [6] - 农村地区电力供应网络逐步完善,但部分地区仍存在电网容量有限等问题 [7] 技术与发展方向 - 行业从"车桩比"转向"场景化服务",聚焦不同场景下的精准补能 [4] - 建议在县域物流中心、邮政网点、旅游景区等场景优先布局充换电设施 [8] - 推动"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打造"零碳乡村"示范项目 [8] 政策建议 - 建议政府补贴政策聚焦"扶优扶强"和"补短板"方向 [9] - 需要通过政府补贴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充电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竞争" [8] - 充电基础设施"补短板"是新能源汽车下乡、扩大内需的重要支点 [9]
补短板、强根基:多位专家建言献策2025新能源汽车下乡
中国经营报· 2025-06-13 14:48
政策升级与规模扩张 - 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车型目录达124款,较2020年60款、2021年52款、2022年70款、2023年69款、2024年99款持续扩容,覆盖家用车、越野车、商用车及皮卡等多元化车型,价格区间从几万至40万元[1][3][4] - 政策维度从短期消费刺激转向构建"绿色出行+乡村振兴"协同体系,引入车网互动(V2G)技术,将新能源汽车转化为乡村分布式储能单元[3] - 活动覆盖广度显著提升,自主、合资、新势力品牌并行,产品线从微型车到豪华车型全覆盖,价格带上移[4] 市场潜力与增量驱动 - 低线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存在15%差距:2024年一线城市新能源渗透率超50%,四线城市不足35%,增量空间广阔[5] - 县域充电设施增速超均值:2024年县域公共桩44万座(占全国13%),新增16万座(占全国新增18%)[5] - 下乡活动销量增速显著:2020-2023年销量分别为40万、107万、266万、321万辆,远超市场平均增速[5] 配套完善与模式创新 - 充换电设施纳入补贴核心,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中央财政安排奖励资金支持县域补短板[6] - 推广模式从"车辆为主"转向"车桩协同",采用"现场+云上"结合方式,结合地区特色活动提升实效[5][6] - 售后服务与充电企业同步下乡,解决农村用户购车后充电难、维修难等痛点[7][9] 现存痛点与解决方案 - 基础设施瓶颈:农村电网容量有限,充电桩土地审批复杂,车桩比达8:1,偏远地区投资回报率低[9][11] - 产品适配不足:现有新能源车型对农村复杂工况适配性弱,缺乏皮卡、VAN车等实用车型[11][12] - 服务网络缺失:低线城市专业维修网点覆盖率不足,售后体系未下沉[11][12] 发展建议与路径 - 构建场景化补能网络:优先在物流中心、旅游景区等场景布局充换电设施,打造"零碳乡村"示范项目[10] - 强化产品适配性:通过定向补贴扩大皮卡、小微卡等适销车型供给,打击不合规产品[12] - 推动渠道常态化:主机厂需建立销售、金融、售后一站式服务体系,实现从活动推广到日常服务的转型[8][12]
深城交20250611
2025-06-11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低空经济、储能、智能网联、交通能源融合、数字政务与计算 [2][4] - 公司:深城交、峰飞公司 [2][9] 核心观点和论据 深城交 - **业务布局与进展**:业务分智能网联、低空经济、交通能源融合、数字政务与计算四大板块;推进深圳多个低空经济示范项目,计划购 9 架贝尔 505 飞机;参与国家智能电网项目,核心是车网融合;在福州建 3 亿元超充储能项目,六七月份计划落地更多大型项目;在香港交付 1000 辆新能源车并开发监管软件;试点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探索虚拟电网建设 [2][4][5] - **政策影响**:2025 年深圳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加 50%,总额达两三百亿,主要集中超充 2.0 建设;政策利好深城交,因其业务集中深圳且实践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带来更多业务机会,巩固市场地位 [2][6] - **未来发展领域**:重点发展智能网联供应链管理、交通能源融合、数字政务与计算领域;在光伏、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试点,实现光储充一体化,通过虚拟电网优化能源调度平台;继续推进低空经济先行示范项目并购置飞机扩大运营能力 [7][8] - **投资并购策略**:侧重于科技型企业,深度洽谈芯片相关领域标的,增强核心竞争力 [4] 峰飞公司 - **低空经济规划与进展**:计划以深圳大鹏为基地开 20 多条航线,使用五六人座机型,大鹏基地预计八九月份建成运营;推进香港、阿联酋和沙特等海外业务项目,阿联酋和沙特项目规模约 1000 万元,成都落地 500 万元项目;开发一体化通讯感知监测气象系统,预计 2025 年推向市场 [9] - **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用于室内定位建模、设施安全巡查巡检、城市巡查巡检、交警事故处理;计划在大湾区及华中地区推广“一网统飞平台”,提供无人机管理解决方案 [10][11] - **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南海医院间物资医疗运输队、大湾区沙头角监管项目等试点推动;与国家部委合作制定低空飞行器起降标准 [12] - **能源融合领域布局**:配合部委开展重大课题专项研究,打造电力充储放一体化平台产品;湖州落地超储配前期项目;瞄准网联智驾及激光技术相关新能源配套市场 [13] - **投资并购策略**:侧重于科技型企业,深度洽谈芯片相关领域标的,布局科技创新方向 [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深圳政策支持**:深化无人航空系统飞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完善低空飞行监管规则,探索通用航空业务;拓展储能应用场景,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商业模式,推动深圳成数字能源先锋城市和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3] - **商业模式**:包括前期规划咨询收入和平台产品交付后运营;深圳坪山已推行智能网联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深圳交通融合及储能领域商业模式含平台运维费用、技术支持,充电桩流量及增值服务有挖掘空间,需完善回报机制 [15][18] - **项目预期**:深圳下半年超充 2.0 预计大规模建设,低空经济政策可能出台;国家可能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及配套资金支持;今年低空领域订单和收入需观察国家政策,深圳超充 2.0 落地是积极预期;今年年底可能看到项目落地 [17][19][20] - **投资并购原因**:战略主线是无人化自主式,目标开发应用于汽车和飞机的系统;与头部企业洽谈技术支持;为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和自主式核心能力,需寻找高精尖标的 [21]
河北: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快讯· 2025-06-09 16:47
河北: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 智通财经6月9日电,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细化举措 的通知》,其中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通过招商引 资、政策支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建设。推广V2G、有序充电、光储充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 式示范应用,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项目备案、电网接入、行业标准等营 商环境,积极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 ...
试点做前哨 充电桩下乡有了解题思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9 16:40
充换电行业整体发展 -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与高度的关键变量 年均增速达35% [2] - 行业正驶入发展"深水区" 面临应用场景多元化和"双碳"目标攻坚期的双重挑战 [2] - 充换电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 乡镇农村地区建设相对滞后 [4] 充电桩下乡政策支持 - 2024-2026年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 中央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 每个达标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奖励 [4] - 2025年试点县备案名单拟支持75个试点县 2024年有67个试点县参与 [4] - 政策要求加快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和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4] - 全国县域充电设施覆盖率达97.31% 13个省份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乡镇充电设施覆盖率达76.91% [5] 企业布局与投资 - 南方电网2023年投资30亿元 在南方5省自治区建设充电桩3.3万多台 实现4785个乡镇充电桩全覆盖 [5] - 南方电网计划2024-2025年在广东实现1062个典型村充电桩全覆盖 [5] - 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总销量达320.87万辆 同比增长超过1.23倍 [6] - 2023年新增县域充电设施11.97万台 同比增长74.17% [6] 农村市场发展潜力 - 乡镇充电量近3年年均增长55% 市场潜力较大 [6] - 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价格下探 特别是10万元以下车型普及带动需求增长 [6] 农村充换电建设挑战 - 农村电网基础负荷水平和配套电力容量较低 大量充电桩接入会导致电压不稳和线路过载 [7] - 电网改造升级需要高额费用和复杂施工 偏远山区施工难度更大 [7] - 投资收益率较差 建站分散且单站规模小 运营维护成本较高 [7] - 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制 土地用途变更需要复杂协商和审批流程 [7] - 春节集中返乡充电导致变压器容量不足引发跳闸停电 [8] 商业模式创新 - 采用"光储充一体化"模式 利用农村闲置空间铺设光伏板 可降低30%以上建设成本 [9] - 星星充电采取与整车企业合作提供家庭充电桩 以及与当地国企合作布局公共充电网络的"两条腿走路"策略 [9] - 推广夜间低谷电价 在物流集散点和乡镇旅游景点布局充电桩 [10] - 政府通过专项补贴和简化流程等方式吸引企业参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