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产业
搜索文档
【盘前三分钟】9月1日ETF早知道
新浪基金· 2025-09-01 09:19
市场估值温度计 - 上证指数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达96.95% 显示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1] - 深证成指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77.97% 创业板指分位数38.78% 呈现结构性分化 [1] - 市场整体温度计水银条显示75%分位值 反映中长期估值中枢偏暖 [1] 行业涨跌表现 - 电力设备行业单日涨幅+2.42% 有色金属行业跟涨+1.42% [2] - 计算机行业领跌-1.82% 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分别下跌-1.69%和-1.48% [2] - 通信行业跌幅-1.82% 交通运输和家用电器表现疲软 [2] 资金流向监测 - 电力设备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19亿元 非银金融流入9.87亿元 [2] - 食品饮料板块资金净流入1.84亿元 显示防御属性获资金青睐 [2] - 计算机板块遭大幅净流出141.23亿元 电子和通信分别流出101.59亿元和73.20亿元 [2] 重点ETF产品表现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单日上涨4.41% 近六月累计涨幅13.11% [2][3] - 绿色能源ETF(562010)近六月涨幅13.11% 智能电动车ETF(516380)同期涨10.40% [3] - 有色龙头ETF(159876)近六月大幅上涨43.03% 食品ETF(515710)同期涨幅6.04% [3] 成交活跃度指标 - 券商ETF(512000)换手率6.62% 成交额20.58亿元 [3]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159363)换手率达33.82% 成交额15.03亿元 [3]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换手率8.86% 国防军工ETF(512810)换手率13.19% [3] 创新药行业机遇 - 美联储理事支持9月降息25个基点 预计未来三到六个月进一步降息 [3][4] - 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单日涨超4% 收复5日和20日均线 [3] - 降息周期降低Biotech融资门槛 显著抬升管线估值 [4] 人工智能产业景气度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49只成份股披露中报 30只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4] - 光模块龙头新易盛和中际旭创实现收入利润双高增 [4] - 全球算力需求井喷驱动行业加速成长 AI应用及算力板块受关注 [4] 指数估值指标 - 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市盈率百分位处于20%分位 市净率百分位50% [4][6] - 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市盈率百分位达100% 市净率百分位98.5% [6] - 两个指数ROE指标分别显示50和59.9的数值 股息率差异显著 [6]
外资,全线加仓!
证券时报· 2025-08-30 17:28
外资机构增持中国资产 - 摩根大通增持宁德时代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5.98%增至6.06% 增持中兴通讯H股从6.27%增至6.98% 增持药明康德H股从5.87%增至6.01% [4] - 花旗集团增持中兴通讯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6.71%增至7.17% 另一日期从5.05%增至5.3% 增持药明康德H股从4.71%增至5.12% [4] - 摩根士丹利增持宁德时代H股多头持仓比例从4.96%增至6.05% 增持赣锋锂业H股从4.20%增至6.06% [4] - 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股票押注力度加大 有望创2月以来单月买入规模之最 [2] 相关公司股价表现 - 宁德时代A股股价大涨10.37% H股涨4.17% 药明康德A股涨7.95% H股涨6.52% [4] - 锂电行业反内卷持续推进 细分环节价格自律共识达成 行业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5]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快 多家企业启动中试线建设 计划2026年实现量产 [5] - 药明康德股价受医保政策驱动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创新药目录调整名单 CAR-T产品及全球首创产品入选 [5] - 百济神州A股一度大涨超15%创历史新高 恒瑞医药等公司股价创多年新高 [5]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港股三大指数8月延续涨势 恒指累计涨幅1.23%月线四连阳 恒生科技指数涨4.06% 国企指数涨0.73% [2][7] - 南向资金8月29日净买入120.46亿港元 扭转前日净卖出态势 8月累计净买入达1121亿港元 [7] - 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改善 港股市场具备上行动力 [2][7] 机构后市观点 - 中信证券预计四季度内地稳增长政策加码 AI产业催化落地 全球流动性改善 港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7] - 中金公司指出港股长期结构性优势显著 建议关注海外需求链条配置机会 [8] - 华泰证券认为外资有继续增配中国空间 海外流动性易松难紧 国内基本面预期改善 人民币有升值空间 [8] - 广发证券指出美联储降息预期上修美元走弱利好港股流动性 南向配置需求持续 优质企业上市吸引外资流入 [8]
泰格医药还没走出创新药寒冬
新浪财经· 2025-08-29 20:44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32.5亿元同比下降3.21% 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下降22.22% 扣非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降67.09% [1] - 第二季度营收16.86亿元环比增长7.8% 第一季度营收15.64亿元 单季度创收能力稳定在15亿元以上水平 [8]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润3.35亿元同比下降46.6% 毛利率从38.4%降至22.8% [8]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毛利润6亿元同比下降9.3% 毛利率从39.9%降至35.1% [9] 业务板块表现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10.2% 上年同期为16.4亿元 [2]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3.1% 上年同期为16.6亿元 [5] - SMO业务实现良好增长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业务稳健 实验室服务收入略有下降 [5] - 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646个 较2024年6月底800个下降19.3% 较2024年底831个下降22.3% [2][4] 订单与市场需求 - 第一季度净新增合同金额超20亿元同比增长20% 国内客户恢复显著 海外客户贡献稳定 [5] - 国内临床运营新签订单平均单价下滑 存量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在手订单金额同比下降 [3] - 主动终止一批有较高回款风险的订单 主要来自依赖外部融资的初创型生物科技公司 [3] - 跨国药企订单需求充足 带动SMO业务增长 [5] 行业环境与公司定位 - 国内创新药产业处于寒冬后的调整期 临床医药外包服务需求与创新药产业周期紧密相关 [2] - 2018-2022年创新药红利期带动产业大幅增长 2023-2024年行业进入调整期 [8] - 公司作为国内临床CRO供应商龙头 拥有丰富项目经验和专业技术团队 [2][12] - 2012-2024年营收从2亿元增至超60亿元 2021年后营收持续保持在50亿元以上 [6] 经营策略与展望 - 上半年工作重点为及时收回服务费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 [5] - 预计国内创新药临床运营业务将随行业复苏和前端需求回暖逐步改善 [5] - 行业需求回暖传导至下游需要时间 公司处在创新药行业下游 [6] - 公司全球多中心能力与Biotech复苏节奏将影响中长期发展 [11]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1.82%
金融界· 2025-08-25 20:51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1.82%至2501.58点,成交额达590.1亿元 [1] - 近一个月指数上涨10.57%,近三个月上涨34.82%,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57.90% [1] 指数编制规则 - 指数从内地及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创新药研发生产企业,按市值排名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证券作为样本 [1] - 基日为2014年12月31日,基点设置为1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1]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立即剔除,港股通资格变动时同步调整指数成分 [1] 跟踪基金产品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国泰基金、西藏东财基金、富国基金及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多只ETF及联接基金产品 [2]
平安好医生涨幅扩大至13.1%,港股医药ETF (159718.SZ)强势上涨1.3%
新浪财经· 2025-08-21 14:21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 - 8月21日午盘港股医药多只个股绩后大涨,平安好医生涨幅扩大至15 06%,恒瑞医药涨超1%,港股医药ETF(159718 SZ)现涨1 32% [1] - 权重股平安好医生(01833)上涨13 15%,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上涨5 72%,晶泰控股(02228)上涨5 54%,丽珠医药(01513)和信达生物(01801)等个股跟涨 [1] 公司业绩表现 - 平安好医生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5 0亿元,同比增长19 5%,高于市场预期 [1] - 恒瑞医药25H1营业收入157 61亿元,同比增长15 88%,归母净利润44 5亿元,同比增长29 67% [1] - 恒瑞医药第二季度营业收入85 56亿元,同比增长12 53%,归母净利润25 76亿元,同比增长24 88% [1] 行业动态与信号 - 恒瑞拟以自有资金回购A股股份,拟使用资金总额不低于10亿元,不超过2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90 85元/股 [2] - 中国生物制药副总裁谢总增持股份,创新药产业逻辑认同度提升,逻辑比较优势明显 [2] 港股医药ETF特点 - 港股医药ETF板块构成均衡,包含创新药、CXO、互联网医疗、创新器械等港股特色标的 [2] - 港股医药ETF(159718 SZ)及其联接基金(A类:019598,C类:019599)是配置港股医药板块的便捷标准化工具 [2]
创新药“纯度”100%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焕新
证券时报· 2025-08-14 01:41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调整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编制方案 明确剔除CXO公司 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 修订规则于8月11日生效 该指数将成为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1] - 被移出的5家CXO企业年内涨幅均落后于指数整体表现 合计权重高达20% [1] - 根据剔除CXO公司后的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 2023年指数发布日以来 修订后的指数年化收益率超47% 夏普比率显著提升 [1] CXO行业现状 - CXO公司核心定位是服务支持角色 主要为创新药企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研发、生产、商业化外包服务 不直接掌握创新药的核心知识产权 亦不承担新药研发失败风险 无法分享专利商业化成功后的授权收益 [2]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公募基金对CXO板块的配置比例已降至历史冰点 [1] - 主动权益类医药基金前10名的核心持仓中 CXO公司的持仓比例降至最低水平 [2] 创新药行业趋势 - 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创新药ETF年内收益已逼近翻倍 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产业进入盈利兑现期的强烈预期 [1] - 随着市场对创新药主题基金、ETF的配置需求向精细化、个性化升级 叠加创新药行业盈利拐点临近 板块整体投资吸引力显著跃升 [2] - 剔除CXO公司后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业 能够更精准地表征本轮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2]
都是创新药指数 A股和港股有何不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22:56
创新药指数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热度持续攀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等港股及A股市场的创新药相关指数纷纷走强 [1] 指数编制规则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聚焦A股创新药研发公司,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不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 [2]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聚焦港股通创新药公司,明确剔除医药外包公司(CXO),按照上市公司与创新药业务的相关性分数进行选样,成份股数量为40只 [2]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选样方法为选取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最高的50只证券,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则根据相关性分数最高的40只证券选为成份股 [4] 医药外包公司定义 - 医药外包公司主要提供药物发现、商业化生产等外包服务,核心价值在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降低以及经验积累形成的质量保障 [3] 行业分布差异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化学制剂(46.6%)、医疗研发外包(21.3%)和其他生物制品(15.2%)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前两大权重行业为化学制剂(48.9%)和其他生物制品(41.1%),明确剔除了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5] - 化学制剂属于化学药,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其他生物制品属于生物药,研发周期更久、技术壁垒更高 [5] 成份股差异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为75%,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合计占比不到50% [9]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药明康德(权重13.09%)和恒瑞医药(权重10.19%)为前两大成份股,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石药集团(权重10.75%)和中国生物制药(权重10.31%)为前两大成份股 [11]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汇聚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如康方生物(权重10.24%)、信达生物(权重9.45%)等 [11] 指数产品跟踪 - 市场上有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分别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12]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上涨4.03%
金融界· 2025-08-13 20:40
指数表现 - 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单日上涨4.03%至2393.56点 成交额达544.35亿元 [1] - 近一个月指数上涨11.98% 近三个月累计上涨35.45% 年初至今涨幅达47.88%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设置为1000点 [1] 指数编制规则 - 选取沪港深三地市场创新药研发生产上市公司 按市值排名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证券 [1] - 样本调整频率为每半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1] - 设置特殊情形临时调整机制 对退市及不符合港股通资格的样本及时剔除 [1] 跟踪产品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涵盖国泰、西藏东财、富国及华泰柏瑞等多家机构产品 [2] - 产品类型包括ETF及联接基金 覆盖A类/C类不同份额结构 [2]
逆势进场!资金涌入创新药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7:05
资金流向 - 自7月30日创新药板块调整以来 创新药主题ETF净申购额达100.09亿元 较7月1日至29日的9.09亿元大幅增长 [2] - 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净申购28.94亿元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24.78亿元 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净申购超6亿元 [2] -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72.47亿份 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份额达11.83亿份 均创历史新高 [2] 机构持仓动态 - 巴克莱银行持有华宝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ETF 2000万元 位列第一大持有人 [4] - 3月多只企业年金集中买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 [4]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基金年内收益率超130% 目前已暂停申购 中欧医疗创新股票基金实施10万元限购 [4] 行业发展趋势 - 创新药产业处于爆发增长态势 行业迎来基本面拐点 正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 [7] -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提升创新药准入效率和商业回报预期 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制定打开市场空间天花板 [7] - 创新药企业全球化进程加速 通过BD带来可观收入增厚 国内政策红利释放与全球化突破构成核心驱动逻辑 [7] 估值与投资逻辑 - 创新药板块估值采用"远期产品销售峰值+现金流贴现"模型 当前估值反映首付款溢价 随全球研发推进和商业化落地仍有提升空间 [8] - 中国创新药企业每亿元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远超国际同行 成为全球产业链重要补充 [8] - 板块存在技术性调整压力 需警惕估值泡沫化风险 重点挖掘有基本面支撑的个股 [7] 产品动态 - 交银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金、嘉实中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等多只创新药主题基金正在发行 [6] - 长城港股医疗保健精选混合基金、建信医疗创新股票基金等主动管理型医药基金同步推出 [6]
创新药“纯度”100%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标的指数全新升级
金融界· 2025-08-11 10:10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并于8月11日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明确剔除医药 外包企业(CXO,全称为医药合同外包服务组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纯粹聚焦创新药核心公 司,是目前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根据新的编制方案,指数剔除了5家CXO公司,这5家公司原先在指数中的权重合计约为20%,且年 内涨幅均不及指数整体表现。根据剔除CXO后的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2023年指数发布日以来、2024 年、2025年初至今,指数业绩表现均更好,且自2023年指数发布日至今,修订后的指数年化收益率超 47%,夏普比率也更高。 (责任编辑:康博)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创新成本不断降低、研发效率不断提高,管线储备 已跃居全球第二,吸引跨国药企大幅增加我国创新药专利的采购,今年1-5月采购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 年水平。从中长期来看,大型跨国药企加快从我国采购创新药专利的趋势仍有望持续。 我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加强,这也成为股票市场重新定价我国创新药资产价值的重 要依据。今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8月5日,恒生港股通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