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炫酷设计不能以安全为代价
新华日报· 2025-05-18 16:03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安全隐患 - 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初衷为降低风阻提升续航及满足消费市场对未来感的追求,但忽视了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需求 [1] - 在事故断电、高温起火等紧急情况下,该设计常因机械结构失效和操作标识模糊导致逃生困难及救援延迟 [1] - 某车型碰撞事故中因电路中断导致车门无法弹开,消防被迫破窗施救,严重压缩黄金救援时间 [1] 工信部新规的核心内容 - 新规要求车门把手需具备断电和碰撞后的独立开启功能,强化安全冗余设计 [2] - 强制规范紧急状态下的标识可视化,以降低误判风险并提升可操作性 [2] - 建立全链条安全屏障,防止夹手、误触发等衍生问题 [2] 行业影响与发展逻辑调整 - 新规将生命安全置于首位,纠正车企"重炫技、轻安全"的倾向,划定创新安全底线 [2] - 要求车企在风阻系数与逃生效率间寻求平衡,推动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2] - 强调科技创新不应牺牲安全,所有设计需以"人的安全"为不可突破的底线 [2]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首次通过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
高工锂电· 2025-05-15 18:44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安全性能 - SPS电池包首次高标准通过2024版C-NCAP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展现高安全性能和技术底蕴[3] - 测试模拟极端工况:30km/h正向行驶刮底和5km/h反向行驶刮底,电池包仅轻微划痕且无明显变形[6][8] - 采用高本征安全化学材料和高强度铝合金结构,实现360°安全防护,降低热失控和短路风险[8] 2024版C-NCAP测试标准 - 中汽测评创新增设电动汽车刮底试验,为全球首个引入该项目的NCAP体系[4] - 测试要求:车辆以30-31km/h速度撞击直径150mm球形壁障,壁障顶端位于电池包前端底面上方30-34mm处[4] - 测试目的:排查电池包起火爆炸、绝缘异常、电解液泄漏等安全隐患[4] SPS电池包市场进展 - SPS大软包产品已正式量产,取得重大突破[8] - 已获得广汽、吉利、东风、江铃等知名车企客户项目定点[8] - 产品应用将助力扩大规模效应,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安全动力电池[8] 行业会议预告 - 2025高工钠电产业峰会将于6月9日在苏州举行,聚焦钠电产业发展[2]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于6月10日在苏州举行,关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2]
车评 | 卷价格也得讲安全 10-15万靠谱的三款新能源轿车推荐
环球网资讯· 2025-05-12 11:47
行业竞争态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各车企在产品迭代 技术研发和价格策略层面展开全方位竞争 [1] - 市场渗透率提升使得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受到行业关注 例如高速行驶异常 充电自燃等案例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视 [1] - 安全性能始终应是消费者首要考量指标 [1] 东风奕派eπ007安全技术 - 车身结构采用笼式超高强度钢体设计 整车高强度钢应用比例达71.5% 乘员舱区域采用1500MPa热成型钢强化防护 [2] - 获得2023年度中国车身大会"十佳车身"认证 C-NCAP测试中乘员保护得分率达93.78% 儿童保护项目取得满分评价 [2] - 马赫电池技术通过IPX8级防水 挤压(国标3倍标准)等多项测试 在多针穿刺(10针贯穿) 电芯破坏性切割等极端测试中保持稳定 未出现热失控现象 [4] - 全系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 全速域ACC等20项ADAS功能 起售价为11.99万元 [4] 日产N7安全技术 - 生产流程包含7400余项研发验证和5500项品质检测项目 [7] - 电池系统采用四针刺防护技术 通过146项严苛测试 满足2026版国家强制标准草案要求 [7] - 主动安全系统集成16项预警及制动功能 搭载Momenta研发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 支持高速NOA和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7] 小鹏MONA M03安全技术 - 配备双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7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系统 XNGP智驾系统支持城市NGP和跨楼层记忆泊车功能 [8] - 白车身采用73%高强度复合材料 电池组通过IP68防护认证 底部防护结构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 [8] - 磷酸铁锂电池在热扩散实验中达到国标要求的2倍时长阈值 [8] 车型安全性能对比 - 日产N7依托全球化验证体系 在基础安全领域表现稳定 [10] - 小鹏M03在智能安全配置方面具有技术优势 [10] - 东风eπ007在C-NCAP等权威测试中获得更高评分 电池安全测试数据表现突出 [10]
工信部今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聚焦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安全、新业态标准化等 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广州日报· 2025-04-30 05:32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工信部发布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安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和汽车芯片标准等领域,通过“硬标准”补齐筑牢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软环境”,推动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1][2] 政策要点 - 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推动相关标准发布实施并开展预研 [1] - 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推动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构建安全基线 [1] - 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完善基础评价方法,推动关键产品标准发布实施 [1] - 超前布局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换电、飞行汽车等前沿方向和新业态 [1] 焦点内容 高度关注动力电池安全 - 聚焦新能源汽车安全,推进动力电池相关标准审查报批和研制,优化性能要求 [3] - 加快充电及换电相关标准制定,开展商用车兆瓦级充电标准预研,提升使用便利性 [3] 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 针对智能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系统安全问题,加快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4] - 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提升驾驶辅助产品安全水平 [4] 超前开展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 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推动关键产品标准实施,完善标准体系,提升零部件质量 [5] - 前瞻布局前沿领域标准研究,推动制定发布标准子体系,启动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5] 业内分析 - 2025年工作要点高频词是“安全”,聚焦新能源汽车多方面安全,推动传统汽车安全标准发布 [6] -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要务,中国应“一手抓安全,一手抓发展” [6][7]
工信部:加快研制自动驾驶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29 19:06
智能驾驶安全标准 - 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1] - 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 [1] - 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1] - 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1] - 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 [1] - 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 [1] 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 - 推动信息安全工程等标准发布实施 [2] - 加快推进汽车密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 [2] - 完成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标准审查 [2] - 加快重要数据识别标准研制 [2] 智能座舱标准 - 推进智能座舱功能评价、交互安全、生物滞留监测等标准研制 [2] - 完善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标准体系 [2] - 开展车用人工智能标准预研 [2] 新能源汽车安全 - 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 [2] - 推动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 [2] - 推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标准审查报批 [2] - 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研 [2] 动力电池性能优化 - 推进动力电池耐久性、热管理系统等标准审查报批 [3] - 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 [3] 电机领域标准 - 加快驱动电机系统效率试验方法标准制定 [3] - 开展分布式驱动电机系统、混合动力系统、车载氢系统等标准预研 [3] 商用车领域标准 - 推动商用车换电安全要求标准发布实施 [3] - 加快充电性能、底盘换电、换电兼容性测试等标准制定 [3] - 开展商用车兆瓦级充电标准预研 [3]
首秀上海车展的3M,以创新赋能未来出行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4 16:3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以"驭见未来,不止于车"为主题亮相2025上海车展,展示从前端制造到后市场的多维度汽车材料科学解决方案,涵盖电池保护、装配简化、人机交互、舒适性、个性化及轻量化等领域 [1] - 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表示,作为材料科学创新者,已深耕汽车行业百余年,将依托全球化研发与本土化创新能力,聚焦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链协作,赋能合作伙伴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未来出行 [3] - 公司与福耀玻璃达成战略合作,发挥膜类产品在信号管理、光管理、热管理与噪声管理的优势,共同探索汽车玻璃领域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美观时尚、智能科技的全方位发展 [5] 电池安全解决方案 - 公司展示热界面材料与热失控防护解决方案,实现优异电气绝缘、热管理与压力管理效果,延长动力电池续航里程与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 [3] - 公司提供热失控阻隔材料作为解决方案之一,这是一种可压缩、阻燃隔热材料,应用于电芯之间减少高温热扩散 [4] - 公司将硅材料用于圆柱形电池单元涂层以减少火势蔓延,并提供阻燃硅酮密封剂封闭电池包,以及Nextel陶瓷纤维防止电池模组内热量扩散 [4] - 公司过去25-30年为燃油车生产陶瓷纤维作为催化转换器绝缘材料,如今将该技术转移至电动汽车领域制造热失控阻隔材料,强化电池热管理安全性 [4] 本土化研发与产业链协同 - 公司先进材料与交通运输产品平台全球总裁表示,非常专注于发展中国本土供应链,与主机厂客户及各级供应商紧密协作,共同制定解决方案以更快响应本地市场需求 [6] - 公司在中国研发团队持续扩大,2020年在上海揭幕全球首个汽车材料科学学院,将其打造为汽车行业展示、共创解决方案的创新中心,与行业伙伴分享经验、建立合作 [6] - 公司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新车市场及引领行业变革的重要市场,本土研发团队不仅专注本土需求,还兼顾全球市场,利用全球技术平台开发新产品,实现"在全球为中国"、"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为全球"的协同战略 [9] 行业趋势与法规响应 - 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重要窗口期,公司解决方案顺应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舒适性、轻量化及可持续发展等主流趋势 [1][3]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规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 [4] - 公司非常关注动力电池新国标,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的更高要求和重大进展,正与客户合作提供多种解决方案以确保符合新法规要求 [4]
一口价19.99万起,广汽本田P7树立电动时代“安全典范”
中国新闻网· 2025-04-23 11:40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车企竞争转向智能化赛道,安全成为必答题,广汽本田P7上市,以高标准智造和三重安全防护重塑电动时代“安全典范”,还保留机械硬逻辑实现安全冗余 [1] 分组1:广汽本田P7基本信息 - 广汽本田P7近日上市,一口价19.99万元 - 24.99万元,是广汽本田全新纯电车型 [1] 分组2:研发与测试标准 - 广汽本田P7研发用了4年,电机试验时间长达4年,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测试阶段对402台整车和白车身进行验证,实地测试里程超150万公里,确保不同环境行驶可靠 [2] - 对智能安全带进行80度高温高负荷测试,对安全气囊考虑女性和儿童情况进行低风险展开试验 [2] 分组3:三道安全防护 电池安全 - 搭载90度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在低温适应性等三方面有领先解决方案 [3] - 全球首次采用1.2万吨一体化压铸成型的IPU铝合金壳体,电池包用高阻燃高强度复合材料 [3] - 车辆碰撞、气囊弹开后1秒内自动切断动力电池电源,避免着火 [3] 主动安全 - 坚持“智能化以安全为先”,以人为主要决策方设计智驾逻辑 [3] - 采用全新云驰智驾辅助系统,L2 +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精准识别周边环境 [3] - DMS驾驶员监测功能监测驾驶员状态,有紧急昏迷应急系统 [3] 被动安全 - 车身高强度钢占比68%,热成型钢占比25%,全系标配13安全气囊 [4] - 应用LLDS递减式三级限力安全带,在碰撞不同阶段提供不同束缚力 [4] 分组4:安全冗余设计 - 制动采用Honda自研线控制动系统与BOSCH ESP双重备份,保留机械连接,有四套路径 [5] - 搭配350mm前通风刹车盘+330mm后通风刹车盘,百公里刹停距离37米 [5] - 门把手为隐藏设计但保留机械设计,确保车辆断电时能正常打开 [5]
新能源汽车更加安全的重要标志
董扬汽车视点· 2025-04-20 17:3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新安全标准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新安全标准 提出更严格安全要求并增加新测试方法 标志着行业在安全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步 [1] -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调研显示 过去两年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在电芯本征安全 热电分离 热扩散防护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 新产品可实现"只冒烟不着火"目标 [1] - 新国标实施反映行业技术进步已具备条件 主流企业产品安全性能达到不起火不爆炸标准 [1] 标准制定的产业规律 - 新技术标准化遵循三阶段规律:经济效益验证阶段→市场化初期阶段→产业化成熟后升级标准阶段 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发展符合该规律 [1] - "沙盒"管理模式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应用 政府通过动态监管机制逐步完善标准体系 新国标实施标志管控能力进入成熟阶段 [1] - 中国在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建设方面全球领先 新国标将为国际标准制定提供重要借鉴 [1] 行业现存挑战与发展方向 - 当前技术尚未完全掌握热失控热扩散规律 需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明确安全边界 人工智能技术有望提升安全管控水平 [1] - 全固态电池虽具更高安全性潜力 但仍存在安全问题且成本需降至与现有电池相当水平 不能因此放松现有电池安全研究 [1] 配套检测标准实施 -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测规程》自3月1日实施 与新产品标准形成互补 首次从年检角度建立强制规范 [1] - 检测机构必须按新规提升检测能力并承担法律责任 标准实施将显著提升在用车辆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