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矿山
icon
搜索文档
三旺通信(688618):业绩阶段性承压,TSN方案赋能多领域智慧应用
招商证券· 2025-05-06 13: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4][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旺通信是国内少有的端到端一站式工业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望在智能制造、智慧矿山、电力及新能源等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提升市场份额,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亿元/0.79亿元/1.15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7X/28.6X/19.8X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与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39亿、3.57亿、4.57亿、5.78亿、7.17亿元,同比增长31%、 - 19%、28%、26%、24% [3][14][15]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1.22亿、0.32亿、0.54亿、0.83亿、1.21亿元,同比增长19%、 - 74%、71%、53%、45% [3][15] - 2023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亿、0.33亿、0.52亿、0.79亿、1.15亿元,同比增长14%、 - 70%、58%、53%、45% [3][14][15]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99、0.30、0.47、0.72、1.04元 [3][15] - 2023 - 2027E PE分别为20.7、69.1、43.7、28.6、19.8 [3][15] - 2023 - 2027E PB分别为2.5、2.6、2.5、2.4、2.2 [3][15] 基础数据 - 总股本1.1亿股,已上市流通股1.1亿股,总市值23亿元,流通市值23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7.9元,ROE(TTM)2.9,资产负债率15.4% [4] - 主要股东为深圳市七零年代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9.69% [4] 股价表现 - 1m、6m、12m绝对表现分别为 - 7%、 - 9%、 - 32% [6] 营收端情况 - 2024年公司营收承压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新基建布局节奏及市场竞争态势等影响 [8] - 分行业看,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其他行业分别实现营收1.91亿、0.61亿、0.37亿、0.27亿、0.41亿元,其中智慧能源行业板块营收同比增长8.10% [8] - 分产品看,工业交换产品、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收2.81亿、0.57亿、0.08亿元,其中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同比增长9.52% [8] 净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净利润承压,一是资产减值损失增加1973.17万元,同比增长648.96%;二是销售、管理及研发费用增加3486.38万元,同比增长23.40%;三是其他收益减少717.97万元,同比下降27.15% [8] - 2025Q1公司净利润承压是因持续加强研发和销售团队建设、市场和研发项目资源投入,相关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 [8] TSN方案应用 - 公司推出全栈TSN协议功能型工业交换机,兼容多种工业通信协议,为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构建稳固网络基础 [8] - TSN交换机已在智慧矿山中应用,支持矿山机器人实时数据传输和低时延控制,可实现对矿山巡检机器人或运输设备远程监控,提升安全性和作业效率 [8] 财务预测表(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分别为8.42亿、7.36亿、7.53亿、8.15亿、9.01亿元 [13]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分别为2.38亿、2.68亿、2.76亿、2.83亿、2.91亿元 [13]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10.8亿、10.04亿、10.29亿、10.99亿、11.91亿元 [13]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分别为1.86亿、1.09亿、1亿、1.18亿、1.38亿元 [13] - 2023 - 2027E长期负债分别为0.04亿、0.34亿、0.34亿、0.34亿、0.34亿元 [13] - 2023 - 2027E负债合计分别为1.9亿、1.43亿、1.34亿、1.52亿、1.72亿元 [13]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分别为8.9亿、8.61亿、8.96亿、9.47亿、10.19亿元 [13] 财务预测表(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52亿、0.65亿、 - 0.35亿、 - 0.45亿、 - 0.25亿元 [13]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28亿、2.4亿、0.12亿、0.12亿、0.12亿元 [13]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 - 1.44亿、 - 0.42亿、 - 0.26亿、 - 0.41亿元 [13] - 2023 - 2027E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 - 0.76亿、1.61亿、 - 0.65亿、 - 0.59亿、 - 0.55亿元 [13]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1.89亿、1.41亿、1.84亿、2.32亿、2.88亿元 [14] - 2023 - 2027E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0.04亿、0.05亿、0.06亿、0.08亿、0.1亿元 [14] - 2023 - 2027E营业费用分别为0.56亿、0.62亿、0.73亿、0.87亿、1亿元 [14] - 2023 - 2027E管理费用分别为0.31亿、0.48亿、0.55亿、0.66亿、0.79亿元 [14] - 2023 - 2027E研发费用分别为0.61亿、0.73亿、0.87亿、1.04亿、1.22亿元 [14] - 2023 - 2027E财务费用分别为0.01亿、0.02亿、 - 0.01亿、 - 0.02亿、 - 0.01亿元 [14] - 2023 - 2027E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 - 0.07亿、 - 0.25亿、 - 0.3亿、 - 0.3亿、 - 0.3亿元 [14] - 2023 - 2027E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0.02亿、 - 0.02亿、 - 0.02亿、 - 0.02亿、 - 0.02亿元 [14] - 2023 - 2027E其他收益分别为0.26亿、0.19亿、0.19亿、0.19亿、0.19亿元 [14] - 2023 - 2027E投资收益分别为0.06亿、0.14亿、0.14亿、0.14亿、0.14亿元 [14]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分别为1.23亿、0.32亿、0.54亿、0.83亿、1.2亿元 [14] - 2023 - 2027E所得税分别为0.14亿、 - 0.01亿、0.02亿、0.04亿、0.06亿元 [14]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9亿、0.33亿、0.52亿、0.79亿、1.15亿元 [14] 主要财务比率 - 年成长率:2023 - 2027E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1%、 - 19%、28%、26%、2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9%、 - 74%、71%、53%、4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 - 70%、58%、53%、45% [15] - 获利能力: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56.9%、60.5%、59.8%、59.8%、59.9%;净利率分别为24.9%、9.2%、11.3%、13.7%、16.0%;ROE分别为13.0%、3.7%、5.9%、8.6%、11.7%;ROIC分别为11.8%、3.8%、5.6%、8.4%、11.5% [15] - 偿债能力:2023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7.6%、14.2%、13.0%、13.8%、14.5%;净负债比率分别为8.7%、2.6%、0.0%、0.0%、0.0%;流动比率分别为4.5、6.7、7.6、6.9、6.5;速动比率分别为4.0、5.8、6.4、5.7、5.2 [15] - 营运能力:2023 - 2027E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4、0.3、0.4、0.5、0.6;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7、1.4、1.7、1.7、1.7;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2、1.5、1.8、1.8、1.8;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0、3.7、3.9、3.8、3.8 [15] - 每股资料:2023 - 2027E EPS分别为0.99、0.30、0.47、0.72、1.04元;每股经营净现金分别为0.47、0.59、 - 0.31、 - 0.41、 - 0.23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8.07、7.80、8.11、8.58、9.23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35、0.16、0.25、0.39、0.56元 [15] - 估值比率:2023 - 2027E PE分别为20.7、69.1、43.7、28.6、19.8;PB分别为2.5、2.6、2.5、2.4、2.2;EV/EBITDA分别为8.0、24.3、16.1、11.1、7.9 [15]
尤洛卡:2025年一季度利润增24.21%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862.4万元同比增长1.89% [1]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325.84万元同比增长24.21% [1]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990.16万元同比增长100.77%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99亿元归母净利润9507.81万元 [1] - 矿业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4.83亿元净利润7229.07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专注矿山安全化智能化研究近30年在智慧矿山行业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1] - 智慧矿山业务主要承担者为矿业科技子公司 [1] - 煤矿顶板及冲击地压安全监测系统市场占有率第一 [2] - 产品运用先进传感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实现精准监测监控 [2] - 在国防军工领域通过并购师凯科技切入成为陆军装备体系重要供应商 [2] 产品与技术 - 开发多型号矿用智能单轨运输机器人包括柴油机/锂电池/蓄电池动力 [1] - 机器人可实现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多巷道贯通运输 [1] - 已推出智能履带运输机器人智能轨道安装机器人智能巡检机器人等 [2] - 建设矿井微地震预警平台构建顶板及冲击地压安全保障系统 [2] - 师凯科技核心产品覆盖某型制导设备等关键装备领域 [2] 发展战略 - 贯彻"聚焦主业适度多元"发展战略 [3] - 在智慧矿山领域重点开展多场景应用机器人研究 [3] - 凭借煤领域优势向金属矿山机器人等非煤矿山领域延伸 [3] - 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智能制造为基础提供智能化产品专业化服务 [3] - 通过多元化战略进入国防军工和精密光学业务领域 [3]
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20:1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子控制模块,是电子雷管的核心组件,服务于民用爆破行业,应用于矿山开采、冶金、交通、水利、电力和建筑等领域 [4] - 2024年民爆行业整体呈现缩量下行态势,工业雷管累计产量6.72亿发,同比下降7.18%,公司电子控制模块销量同比下降18.37% [4] - 公司在爆破专用电子控制模块市场的占有率从2022年的40.41%下降至2024年的21.98%,但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7]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工信部、公安部多次发文支持电子雷管的强制推广,要求全面推广工业电子雷管并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5][6]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意见,量化明确智慧矿山建设目标 [5] - 国家能源局要求新建煤矿原则上按照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大型煤矿加快智能化改造 [5] 公司经营模式 - 研发模式:以研发为核心,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9] - 生产与采购模式:采用"自主设计+委托加工"模式,关键检测程序自主完成 [10][11][12] - 销售模式:电子控制模块和起爆控制器采用直销模式,客户包括雅化集团、北方特能等知名民爆企业 [14]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70,630.96万元,营业收入50,419.7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1.02万元 [16] - 2024年度研发投入8,945.25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比96.09% [16]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电子控制模块销量同比增长16.43% [97]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66,666.70元,现金分红比例为43.94% [3][86] - 利润分配方案已获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89][90] 战略发展 - 公司积极开发地震勘探、油气井用等高技术壁垒产品,拓展地质勘探、石油开采、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等新领域应用 [16] - 2025年设立全资子公司盛景微投资发展(无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800万元,开展投资活动 [100]
尤洛卡收盘下跌1.32%,滚动市盈率38.24倍,总市值44.0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4-28 17:5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4月28日收盘价5.97元,下跌1.32% [1] - 滚动市盈率38.24倍,总市值44.01亿元 [1] - 市净率1.87倍,静态市盈率33.28倍 [2] 行业比较 - 专用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60.85倍,中值45.87倍 [1]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143位 [1] - 行业平均市净率3.77倍,中值2.80倍 [2] 资金流向 - 4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9.69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出2676.17万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智慧矿山和国防军工业务 [1] - 主要产品包括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单轨运输系统、矿用通讯系统等 [1] - 旗下矿业科技和师凯科技为专精特新企业 [1] 财务表现 - 2024年三季报营业收入4.02亿元,同比增长2.47% [2] - 净利润5695.80万元,同比下降23.14% [2] - 销售毛利率48.29% [2] 同业对比 - 行业中市值最高为中船应急72.14亿元 [2] - 行业市盈率最高为中船应急-1607.53倍 [2] - 行业市净率最高为蓝英装备7.65倍 [2]
戈壁深处的智慧矿山:井下减员 AI“站岗”
环球网资讯· 2025-04-28 08:40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马爱平 数台无人驾驶掘进台车沿着既定轨道精准穿行,矿石运输、设备调度等数据在智慧矿山调度中心大屏实 时更新……这并非科幻电影的布景,而是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明矿业")在天湖 铁矿打造的智慧矿山实景。 近年来,大明矿业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实现无人驾驶设备广泛应用、矿山操作系统智慧化升 级。戈壁深处的矿山,正在经历数智蝶变。 从"人海战术"到"无人驾驶" 井下采掘作业,是采矿过程中危险系数最高的环节之一。如今,通过智能设备和远程操控系统,大明矿 业已在掘进、采矿中深孔凿岩、运输放矿工序实现无人化作业。 在大明矿业智慧矿山调度中心内,智能台车格外引人注目。大明矿业总经理赵宗义介绍,驾驶员通过智 能台车的操作系统主页面,能看见设备的回转压力、凿岩压力、推进压力等各项施工参数,实现巷道掘 进的精准化施工。该系统可替代传统人工现场操作,远离作业面,降低井下人员作业风险,提高掘进安 全性,适用于各类矿山的巷道掘进工程。 变革背后,是持续多年的技术攻坚。自2018年引进SAP矿山管理软件以来,大明矿业相继完成低品位难 选冶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智能化矿山管理系统开发、安全生 ...
雅化集团分析师会议-2025-03-14
洞见研报· 2025-03-14 09:12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雅化集团,所属行业是化学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3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郑璐和证券事务代表张龙艳 [13]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含天弘基金、Macquarie Capital、Perpetual等多家机构,涉及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不同类型,各机构有对应相关人员 [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自1952年成立后收购多家民爆及锂业公司,旗下有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产业分布在中国多地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形成民爆和锂业双主业格局 [17] - 锂产业方面,2013年参股国理公司进入,拥有四川李家沟锂矿和津巴布韦卡玛蒂维锂矿,三个锂盐产品生产基地,与多个矿产资源签署包销协议,高品质锂盐产品获众多头部企业青睐 [17] - 民爆产业方面,拥有工业炸药许可产能26余万吨、工业雷管许可产能近9000万发、工业导爆索和塑料导爆管许可产能1亿余米,产能规模前列,品种规格齐全,积极参与行业并购整合,延伸产业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17][18] 雅安锂业三期锂盐生产线建设情况 - 2024年已建成投产3万吨碳酸锂产线,预计2025年建成一条3万吨氢氧化锂产线,建成后综合锂盐产能将达近13万吨 [18] 锂资源布局情况 - 津巴布韦自控锂资源方面,2022年并购卡玛蒂维锂矿,2024年11月矿山二阶段建设完成并全线投产,2025年将达年处理锂矿石230万吨采选规模,未来计划扩展至330万吨/年 [18] - 其他锂资源布局方面,在国内参股四川李家沟锂矿获优先供应权,在澳洲、非洲和巴西等国家通过参股或长协方式获锂矿包销权 [19] 锂盐客户长单情况 - 锂盐客户以签长期协议为主,包括TESLA、LGES等头部企业,产线建设匹配长单客户未来需求,有助于产能释放,目前海外客户订单占比大,支撑锂盐产品价格 [19] 海外矿服业务发展情况 - 2013年收购新西兰红牛公司开启跨国产业布局,已具备并购整合和海外扩张能力,搭建起相关平台,未来将依托优势加大在非洲和澳洲区域民爆业务拓展力度,为公司民爆业务带来新增长点 [19]
铜冠矿建: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2023-06-29 17:39
业绩数据 - 2020 - 2022年度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3199.92万元、48137.14万元和57163.32万元,占比分别为46.90%、47.08%和49.29%[18] - 2020 - 2022年度前五大客户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0.83%、77.83%和76.91%[2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107591.18万元,较上年末减少4.70%[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4945.03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59%[23]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24462.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5%[23] - 2023年1 - 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1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83%[23] - 2023年1 - 3月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7.20万元,较上期同期减少53.81%[23] - 2022年末资产总计1128923342.57元,2021年末为1053956335.41元,2020年末为979821396.44元[38] - 2022年营业收入1164144780.00元,2021年为1023903592.39元,2020年为923504972.68元[40] - 2022年净利润71923138.83元,2021年为47924372.42元,2020年为41269428.42元[40]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01%,2021年为9.42%,2020年为8.29%[40]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0.48元/股,2021年为0.32元/股,2020年为0.28元/股[40] - 2021、2022年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孰低值分别为4457.21万元、6855.86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8.76%、13.35%[77] - 2020 - 2022年报告期各期汇兑损益分别为 - 1659.62万元、 - 607.59万元和3190.29万元[102] - 2020 - 2022年为关联方提供服务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7.37%、25.10%和24.05%,向关联方采购占营业成本比例分别为1.96%、1.23%和1.08%[103] - 2020 - 2022年末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33168.99万元、29127.49万元和38139.31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5.92%、28.45%和32.76%[106] - 2020 - 2022年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726.45万元、6569.40万元和8703.1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82%、6.23%和7.71%[107] - 2020 - 2022年末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4438.61万元、11354.13万元和15788.4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4.53%、10.77%和13.99%[108] - 2020 - 2022年度采矿运营管理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76%、4.71%和5.50%[109] 股票发行 - 公司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5066.67万股(不含超额配售选择权),含超额配售选择权不超过5826.67万股[10][43][44] - 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不低于5.06元/股[10][44] - 发行前每股收益0.48元/股,发行前每股净资产3.57元/股,发行前净资产收益率14.01%[44] - 2023年6月6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6月21日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发行相关议案[41] 技术研发 - 创新大型马头门模块化立模成套浇筑工艺,较传统工艺作业效率提升约30%[56] - 超深竖井一体化解决方案应用于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主井等项目[57] - “双超”矿山采矿运营管理采用“大型矿山采矿作业产能保障与采场地压监测管理”综合技术方案[58] - 已服务数个“双超”矿山实现5G通信技术[58] - 基于3DGIS、VR和物联网技术构建虚拟矿山,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可视化集中管控[60] - 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东南矿区探建结合采选项目实现井下凿岩等环节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61] - 庐江矿业进风井项目实测井筒涌水量186m³/h,运用注浆技术后降至26m³/h,降幅达86.21%[62] - 庐江矿业进风井项目注浆构筑封水层厚度达10.5m[62] - 采用竖井富水流沙层工作面分组注浆法治理14米流沙层,形成国家专利6项、省部级工法4项[63] 风险提示 - 所处矿山开发服务行业竞争主体参差不齐,在大中型矿山开发领域与对手有差距,面临竞争加剧风险[15] - 所属矿山开发服务行业存在地下作业生产安全风险[17] - 境外业务主要在赞比亚等发展中国家,存在业务无法顺利开展的风险[18] - 主营业务为项目制,报告期内少量项目合同为亏损合同,未来或出现大额亏损合同影响业绩[19] - 业务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若宏观环境不利变化且未及时调整战略,经营业绩有下滑风险[87] - 在资产规模和资本实力方面与竞争对手有差距,市场竞争加剧或致业务开拓受影响[88] - 地下作业有生产安全风险,事故可能对生产经营、企业盈利和品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89] - 主营业务存在业务分包风险,分包商问题可能影响项目交付、质量、成本等[91] - 业务开展可能引致仲裁或诉讼风险,影响公司利润[93] - 经营资质若无法维持,会影响承接工程能力,导致营收和利润减少[95] 公司概况 - 公司注册资本15200万元,证券代码873727,于2022年6月22日挂牌[31] - 有色控股合计控制公司71.89%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33] - 安徽省国资委合计持有有色控股100%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33] - 先后为国内外70余座大中型矿山提供开发服务,业务覆盖国内20多个省及海外地区[34][35] -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已获授权专利100项(发明专利15项)[36] - 开发企业级工法156项,取得省部级工法72项,主(参)编9项标准[36] - 已建成千米级竖井28条,承建辽宁思山岭铁矿1号回风井井深1458.5米,直径8.5米[36] - 承建山东朱郭李家副井井深1337米,直径12.4米,是全球金属矿山中直径最大的超深竖井之一[36] - 与众多大型央企、国企客户建立合作关系,承接多座大中型非煤地下矿山开发服务业务[37] - 近年来在多个“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开展业务,提升国际化程度和全球市场竞争力[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