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矿山
icon
搜索文档
科达自控(831832) - 关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公告
2025-06-18 21:15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 [3] - 活动时间是2025年6月18日,地点为线上会议 [3] - 参会单位众多,包括华源证券、泰康资产等多家机构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付国军、董秘任建英、证券事务代表郝富强 [4] 智慧矿山行业无人驾驶应用情况 露天矿 - 无人驾驶整体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未列入智慧矿山采购目录 [4] - 公司聚焦车辆调度和管理系统研发应用,辅助驾驶系统列入采购目录,产品迭代至第4代,技术接近L2级自动驾驶 [4] - 公司“露天矿车辆智能感知防撞预警车载系统”入选2024年安全应急装备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 [4] 井工矿 - 受复杂特殊条件制约,无人驾驶应用进程不及露天矿,需攻克基础设施和管理调度体系难题 [5] - 公司提供辅助运输智能化系统,处于辅助驾驶技术层级 [5] - 公司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已验收并推广,“物联网在矿井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管理系统的应用”入选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 [5] 矿山无人驾驶业务客户群体 - 核心服务对象为矿山企业,采用“平台先行、终端适配”服务策略 [6] 与智驾公司业务差异及关系 - 业务技术路径差异:公司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智驾公司聚焦车辆本体核心技术 [7] - 现阶段无直接竞争关系,未来可能形成优势互补的上下游合作关系 [7] 特种机器人业务现状及未来发展 现状 - 自2019年积极响应行业趋势,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获批“矿山特种机器人省技术创新中心” [8] - 多款巡检及运输类机器人已落地应用,降低安全风险,创造经济效益 [9] - 全力突破核心部件技术瓶颈 [9] 未来 - 作业机器人是煤矿智能化转型关键突破口,轨道式、履带式及足式机器人前景广阔 [9] - 设立杭州科达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矿山场景研发与落地 [10] 公司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 立足“智慧矿山为主、智慧市政为辅、‘物联网 +’为先导”战略定位,推进具身智能在矿山领域应用与落地 [11] - 新能源充换电业务是重要支撑,处于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运营赛道领先地位,加快全国推广,提升营收占比 [11] - 依托工业互联网技术积累,探索培育第三业绩增长极,构建多元协同业务格局 [11]
太原重工推3亿收购拓展业务版图 第一季营收增60%存货净减12.7亿
长江商报· 2025-06-16 09:27
业务结构调整 - 公司拟以现金3亿元收购太重向明67%股权 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拓展业务版图 优化产业布局 [2][3][4] - 2024年剥离风电资产 包括将拉弹泡项目资产划转至子公司后以9.59亿元转让给控股股东 并以4.58亿元受让山西太重智能装备公司100%股权 [5][6] - 2024年12月以4.67亿元出售太重新能源39.782%股权及定襄能裕100%股权 彻底退出风电运营领域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7.68亿元 同比增长60.18% 净利润2197.49万元 同比增长7.62% [2][10] - 2024年营业收入92.49亿元 同比增长10.71% 净利润1.95亿元 同比增长4.17% [9] - 存货规模持续改善 2025年一季度存货89.91亿元 同比下降12.37% 较上年同期102.6亿元净减12.69亿元 [2][11][12] 收购标的经营情况 - 太重向明净资产评估值4.47亿元 增值率16.92% 主营带式输送机及立体车库 在国内煤矿输送机行业领先 [3][4]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亿元/5.88亿元/6.1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3531.71万元/5618.20万元/3629.25万元 [3] - 2025年一季度太重向明营业收入5314.28万元 净利润-81.54万元 [3] 海外业务拓展 - 2024年海外市场营业收入21.78亿元 占总营收23.55% 同比增长20.15% 高于国内6.37%的增速 [12] - 海外市场毛利率达25.98%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16.43% [13] - 在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等地成立海外公司 实现车轮、车轴、电铲、起重机等产品出口突破 [12]
梅安森撤回再融资申请,1.8亿元补流项目终止
巨潮资讯· 2025-06-13 10:44
公司融资动态 - 梅安森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0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以优化财务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并提升竞争实力 [2] - 公司于6月12日公告称深交所决定终止对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的审核,终止原因为公司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2] - 终止发行股票事项是综合考虑当前市场环境、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规划等因素后,经各方充分沟通、审慎分析后作出的决定 [3] 公司业务与技术 - 梅安森是大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完整的技术链和产品链,具备ITSS运维服务能力 [2]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智能感知、精确定位(2D/3DGIS)、物联网、虚拟现实(VR/AR/MR)、UWB、AI和矿山大模型、云计算等 [2] - 业务聚焦智慧矿山安全监测监控,并进行多业态的应用拓展和延伸 [2]
潍柴新产品实现98%本土化配套
科技日报· 2025-06-04 07:34
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成功发布第二代矿山动力新品,实现12项核心技术突破,本土化配套率达98% [1] - 新产品大修周期达两万小时,形成"传统动力+清洁动力+新能源动力"多元能源动力格局 [1] - 产品适配矿用挖掘机、刚性矿卡等设备,具备大马力、高可靠性、强适应性及易维护特征 [1] 产品技术细节 - 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采用纯钛叶轮、柔性双并联起动机等技术,显著提升极端工况可靠性 [2] - H/T系列发动机通过高效燃烧、增压器匹配及降摩擦技术,大幅降低油耗 [2] 行业影响与智能化应用 - 矿山装备运行数据可支持智慧矿山建设,公司提供数据分析服务实现设备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 [1] - 技术突破被评价为"中国智慧的集中展现",推动行业技术飞跃 [3]
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玫城”炫技——在济南平阴山水石灰岩矿看见矿山未来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7 18:49
智慧矿山技术应用 - 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石灰岩矿实现"5G+新能源无人驾驶零碳矿山"模式,投入19辆无人驾驶矿卡,自2024年12月运营以来平均单车运输里程超1.1万公里,出勤率超95% [2][3] - 无人驾驶矿卡配备高精度定位、智能避障及远程监控平台,通过智能云控中心实现实时调度,支持二维/三维画面切换及360度无死角监控,5G专网数据交换达毫秒级 [4] - 宇通新能源无人驾驶矿卡采用高强度专用电池(可靠性高行业10倍)、同轴双驱动电机(效率97%)及能量回收系统(回收率75%),综合工况能耗比燃油车节省70% [6][8] 产业链协同创新 - 项目由平阴山水水泥、兖州中材、易控智驾、宇通矿卡、中国移动联合打造,形成"智能装备+数字基建+创新技术+场景运营"四维协同模式 [5] - 易控智驾自研"著山"技术方案实现全场景智能化改造:自动篷布控尘(覆盖率100%)、淋水房智能清洗(通过率100%)、无人地磅(称重次数减少47%) [5] - 跨企业协作突破技术整合壁垒,通过场景化验证形成"研发-验证-优化-复制"闭环,降低单一企业投入风险 [6][7] 绿色转型成效 - 无人驾驶矿卡年节省柴油约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吨(等效种植数十万棵冷杉),运输扬尘通过自动篷布全覆盖控制 [8] - 矿区总面积1.52平方公里,年产600万吨水泥用石灰岩,开采深度334米至180米,总储量2亿吨,实现工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结合 [3][8] - 新能源矿卡与无人驾驶技术形成"双翼共振",推动矿山行业从粗放开采向智慧化运营转型 [8]
全球首个百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华能睿驰”落地内蒙古伊敏
行业突破 - 全球首个百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华能睿驰"在内蒙古伊敏露天矿投入编组运营,实现5G-A网络下的"车-云-网"规模化协同 [1] - 该项目为全球首个露天矿生产实现零碳、无人、智能的运输系统,由华能集团联合徐工集团、华为、国网智慧车联网等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打造 [1] - 华能睿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载重达90吨,综合运输效能为人工的120%,可在零下40℃极寒环境连续作业 [1] 技术应用 - 华为云商专车方案通过众包地图实时更新作业点位,优化行车路线,减少等待时间并提升运营效率 [1] - 华为提供人工智能算法赋能车端感知及云端协同,加速煤矿行业从"人控"向"智控"转型 [2] - 伊敏矿区部署5G-A网络实现500Mbps大上行与20毫秒低时延,支撑高清视频回传和云端调度 [2] 运营效能 - 无人矿卡项目取消驾驶室,将人员与恶劣环境隔离,大幅降低安全风险 [2] - 5G-A网络未来可支持超300辆无人矿卡24小时不间断生产,提升矿区安全与效率 [2] 战略发展 - 华能蒙东公司践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矿山运输环节"以电代油",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矿山 [1] - 项目标志着煤炭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树立智慧矿山新标杆 [1]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矿用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竞争力评价(附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力分析等)
前瞻网· 2025-05-23 11:54
中国矿用机器人市场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包括中信重工、中铁重工、郑煤机和中国煤科,这些企业在业务市场、产品生态和智慧矿山方案经验上竞争力强 [1] - 第二梯队有科大自控、山河智能、天玛智控等,研发投入和产品制造优势明显,未来有望在专业化领域突破 [1] - 第三梯队为国兴智能、菲力克科技等,专注产品制造但市场资质和研发投入较弱 [1] 产业链区域分布 - 广东、江苏产业链上游完善,外资企业聚集,吸引中游矿用机器人制造商 [3] - 陕西、山东、山西因下游矿山需求大,聚集较多矿用机器人企业 [3] - 其他较完善区域包括北京、湖南、辽宁等地 [3] 市场集中度 - 行业集中度较低,CR10约20%,大型企业多外采且智能化布局较少 [6] 上市公司战略集群 - 行业暂无营收和毛利率双高的领先者,向导者如郑煤机、铁建重工营收领先但毛利率乏力 [9] - 突出者如天玛智控、科达自控毛利率超30%,利润留存行业领先 [9] - 中信重工等机械设备商正转型智慧化,向导向者方向发展 [9] 市场竞争力评价 - 中信重工、煤炭科工等四家企业在营收、产品布局、研发等六个维度综合领先 [12] - 天玛智控、科达自控等产品竞争力强,部分产品获市场认可 [12] - 多数企业如国兴智能仅专注产品供应,竞争力较弱 [1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现有竞争者激烈程度一般,专业厂商与大型装备商差异化竞争 [14] - 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但高研发和技术壁垒限制中小企业 [14] - 替代品威胁中等,智能化方案可能替代单一机器人产品 [14] - 供应商议价能力强,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 [14] - 买方议价能力强,大型国有矿企采购规模大 [14]
探访新疆哈密智慧矿山:1人可控百辆无人矿卡
中国新闻网· 2025-05-20 08:44
智慧矿山建设 - 新疆哈密三塘湖矿区石头梅一号露天矿采用91台载重70吨的无人矿卡进行煤炭运输,单趟平均车速20km/h,运输距离4-5公里,实现高度自动化运输流程 [1] - 无人矿卡搭载"智驾"系统,融合多传感器感知、智能决策与精准控制技术,安全可靠性较传统人工驾驶大幅提升 [1] - 采用油电混合动力驱动方案,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运营经济性 [1] - 91台无人矿卡规模化应用相当于直接减少约200个单位人力成本投入,实现降本增效与安全生产双重突破 [1] - 智能化矿山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1.85亿元,2023年10月开工建设,重点围绕5G无线专网覆盖和"穿爆采运排"等关键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 [1] 矿区资源概况 - 石头梅一号露天矿位于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三塘湖矿区中部,资源储量达35.75亿吨 [2] - 矿田面积102.75平方公里,露天矿核定产能3500万吨/年 [2] - 该矿是"疆电外送"、"疆煤外运"及哈密北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重要煤源保障 [2]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圆满落幕
长沙晚报· 2025-05-19 09:39
展会规模与影响力 -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吸引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超35万人次,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盛会之一 [1] - 展会共吸引1806家中外企业参展,较上届增长20%,其中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携尖端设备登场 [1] - 展会覆盖23大类、2万余台(套)展品,吸引5000名国际买家组团采购和洽谈 [1] 参展企业与签约情况 -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星邦智能、润天智科六大主机企业现场采购配套件签约总额130多亿元,聚焦液压系统、智能电控等关键领域 [1] - 55个国家驻华使节及非盟驻华代表、4家国际组织、38家国际商协会、200余家国际高端制造业企业、300多家国际贸易企业负责人参加展会各类活动 [1] 技术创新与新品发布 - 展会期间共举办新品发布会35场次,首发新品超过30个、新技术超过1500项 [2] - AI模型、远程操控、无人驾驶、智慧矿山等高端化、智能化展品比例超过60%,绿色化展品比例高达75%,超1/3展品为国内首次展出 [2] - 展会新增应急救援、矿业装备、运输装备三大板块,填补了工程机械展在应急装备和矿业领域的多个空白产品类别 [2] 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 - 首次组织举办印度、俄罗斯、欧美中东拉美、一带一路、东南亚、中非等6场国际恳谈对接会,成功配对参展企业600余家 [2] - 取得中俄流动式起重机"黑盒子"海关联盟认证、中马工程机械标准接轨互认等标杆成果 [2] - 推动"湘浙鲁皖豫"5省工程机械产业区域合作,签订《五省区域合作战略协议》,明确联合研发、产业链互补、市场共享三大方向 [2] 展会带动效应 - 展会吸引近2万个家庭集体观展,60位行业网红、大咖参与打卡推介 [2] - 来自印度、东南亚等地的400多名国际采购商组团畅游橘子洲等景区,带动文旅等各类消费超2亿元 [2] 未来展望 - 长沙计划将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打造成全球机械装备企业展示产品技术、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3] - 下一届展会将于2027年5月在长沙举办 [3]
【新华解读】千亿市场加速释放 智慧矿山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新华财经· 2025-05-18 23:11
智能矿山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智慧矿山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超10%,预计2025年达670亿元,2035年突破1200亿元 [1] - 行业智能化变革由政策刚性需求、下游行业回暖和技术投入分化三大驱动力推动 [1] 政策驱动与区域发展 - 国家政策要求2026年前大型非煤矿山基本实现整体智能化,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 [2] - 智能矿山政策形成"中央统筹-部委细化-地方落实"三级推进机制 [2] - 内蒙古已建成智能化煤矿174处,占生产煤矿的56%,山西计划2025年前所有大型矿井实现智能化 [2] - 山西、内蒙古等传统能源大省领跑建设,河南、新疆等中西部省份加速追赶 [3] 行业景气度与资金投入 - 2023年原煤产量47.1亿吨,同比增长3.4%,行业回暖为智能化改造提供资金保障 [4] - 龙头企业2022-2024年智能化投入占营收比重明显提升 [4] - 2024年机械设备招投标占比40%,矿山配套服务占29% [4] - 大型矿山倾向系统性改造,中小矿山聚焦关键环节自动化升级 [4] - 山西、内蒙古2023-2025年Q1智慧矿山招投标累计分别达24341项和8468项 [4] 技术投入与结构特征 - 当前投入重点为信息基础设施(25.2%)、智能综采系统(17.9%)和智能掘进系统(17.8%) [5] - 云网融合技术进入实用化初期,自动驾驶技术在露天矿山场景达准成熟水平 [5] - 透明地质保障、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仍处于爬坡阶段 [6] - 头部企业探索"软硬协同"深度整合,中小矿山倾向采购标准化硬件设备 [6] - 智慧矿山项目中标金额分布:100万以下占41.3%,100-500万占30.6%,500万以上占28.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