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搜索文档
打破区域空间限制,延伸零售业务版图——城商行拓展消费金融赛道
新华网· 2025-08-12 14:26
交易核心 - 宁波银行以10.91亿元受让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 正式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1][3] - 交易完成后股权结构为:宁波银行出资6.3亿元持股70% 合肥百货持股15.3% 深圳华强资管持股8% 安徽新安资管持股6.7% [3] 城商行布局动因 - 消费金融牌照帮助城商行突破区域经营限制 创造新利润增长点并对冲区域性金融风险 [2] - 消费金融公司客群聚焦20万元以下贷款的长尾客户 与城商行原有高端消费贷、中端信用卡业务形成互补 [2] - 全国性消费金融牌照可拓展业务空间 行业仍属蓝海市场 [5] 宁波银行优势 - 总资产达20156.07亿元(同比增长23.90%) 营业收入527.74亿元(同比增长28.37%) 归母净利润195.46亿元(同比增长29.87%) [4] - 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 定位"大银行做不好 小银行做不了"的细分市场 [4]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前4大消费金融公司净利润占比超50% [6] - 头部公司2021年业绩:招联净利润30.63亿元(+83.6%) 兴业22.30亿元(+65.2%) 马上13.82亿元(+94.1%) 中邮12.29亿元(+205.7%) [6] - 头部公司总资产:招联1496.98亿元(+38.2%) 兴业617.90亿元(+38.7%) 马上610.91亿元(+16.4%) 中邮444.22亿元(+30.6%) 合计占比近行业一半 [6] 行业发展趋势 - 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资金成本低 互联网系客户基础大获客成本低 双方通过助贷等模式实现优势互补 [7] - 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驱动力 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持续提升 [8] - 行业需开辟差异化"缝隙业务" 如高难度场景分期 与银行实现分层发展 [10]
优化金融供给助消费市场复苏
新华网· 2025-08-12 14:15
消费复苏态势 - 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 [1] - 线下商圈消费热度指数相比去年12月低点大幅增长 商圈人流量稳步提升 [5] - 服务业景气度强劲反弹 消费能力、意愿逐步改善 [4]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 - 农业银行一季度个人贷款余额7.9万亿元 新增3584亿元 其中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8793亿元 新增383亿元 [2] - 兴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超660亿元 授信期内额度可循环使用 [3] - 邮储银行推出"邮享贷"产品 首笔支用1万元以上用户可获得美团外卖代金券 [2] 消费券发放与拉动效果 - 建设银行协助9个地级市、76个县(区)政府发放消费券 累计承接政府消费券2.5亿元 拉动消费交易额约2.4亿元 [3] - 商业银行依托数字化优势发放消费券 在促消费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4] 信用卡业务创新 - 邮储银行与全国近150个城市的超300家综合体合作 截至4月底参与用户近3.5万户 场景分期金额逾10亿元 [6] - 建设银行信用卡购车分期合作新能源车型超300款 涵盖汽车品牌70余个 [6] - 商业银行创新旅游、美食等个性化消费场景 加强航空、酒店等跨界合作 [6] 消费金融发展 -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规模约占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市场的8% [8] - 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行业资产总额8844.41亿元 负债总额7847.23亿元 所有者权益997.18亿元 [8] - 马上消费"五五奋斗日"活动中 淄博用户人均消费贷款金额达6174元 向近314万用户派发10亿元消费额度免息券 [9] 普惠金融服务 - 消费金融机构推动金融资源下沉 服务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长尾客群 [9] - 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用户画像模型 覆盖信用记录缺失的传统金融服务盲区群体 [9] - 消费金融公司达30家 面向全国展业服务 [8]
金融总量增长既“稳”又“实”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2
核心观点 - 4月金融数据显示M2增速回升至8% 社融增量累计16.34万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体现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与财政政策发力协同支撑实体经济 [1][2][6] 货币供应与社融规模 - 4月末M2余额325.17万亿元 同比增长8% 较3月末提升1个百分点 [1] - 1-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6.34万亿元 同比增加3.61万亿元 [1] - 政府债券净融资前4个月超5万亿元 同比增加3.6万亿元 其中4月单月净融资约9700亿元 同比增加1.1万亿元 拉升社融增速0.3个百分点 [2] - 财政预算赤字率提高至4% 计划新增政府债券近12万亿元 规模创历史新高 [2] - 支持"两新""两重"的1.3万亿元特别国债已启动发行 [2] 信贷表现与结构调整 -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0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1] -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1-4月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近1.6万亿元 置换贷款约2.1万亿元) [4]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31万亿元 同比增长11.9%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4.71万亿元 同比增长8.5% 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6] - 企业贷款占比从2021年初63%升至68% 居民贷款占比从37%降至32% [6] - 小微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比重从31%升至38% 大中型企业从69%降至62% [6]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从5.1%升至9.3% 消费类行业从9.6%升至11.2% 房地产和建筑业从15.9%降至13% [7] 政策效果与融资环境 - 货币政策通过降准、利率下行和结构性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1] - 企业债券融资因收益率走低而增加 推动整体融资成本下降 [3] - 地方债务置换将贷款支持转为债券支持 不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4] - 财政政策发力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推动经济良好开局 [2] 未来展望 - 5月信贷需求可能受传统"小月"因素影响 但一揽子金融政策有望支撑金融总量平稳增长 [5] - 消费金融需通过拓展场景、理性定价实现可持续发展 避免过度竞争和负债风险 [8]
“618”大促观察:藏在“囤货清单”里的消费新动向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电商平台表现 - 京东零售线上业务、线下业态及京东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 [1] - 天猫"618"活动期间453个品牌成交额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各电商平台延长大促时间并推出定制化主题活动与垂类专场 [1] 银发族消费趋势 - 银发族在AI潮流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6.9%,徒步户外运动成交额同比增长26.2% [2] - 智能机器人与AI眼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80%,定制西装套装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70% [2] - 银发族消费从医疗保健向AI科技、智能机器人、徒步户外、服饰等多元化场景扩展 [2][3] - 银发族在医疗保健、农资园艺、食品饮料领域保持高消费偏好 [3] - 银发族与年轻人消费边界逐渐消融,推动银发经济向多元化经济体系转变 [4]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7] - 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家电7761.8万台,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数码产品5662.9万件 [7] - 以旧换新政策拉升一季度社会零售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7] - 电商平台通过"百亿补贴+国补"等叠加补贴方式推动以旧换新 [6] 消费金融服务 - 消费金融公司推出免息优惠、趣味互动等活动,如建信消费金融提供利率优惠券和京东E卡 [8] - 蚂蚁消费金融联合超千家商户推出分期免息和满减消费券 [8] - 招联消费金融推出"助力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通过大数据识别客户需求 [9] - 建信消费金融设立"以旧换新消费专区"支持分期购买,中邮消费金融上线"YO生活"平台整合八大核心模块 [9]
合规与展业如何“齐步走”?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消费金融,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机构为老百姓日常消费提供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在大力提振消费的 当下,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相关业务情况如何?从信托公司陆续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可以获取哪些信 息? 信托公司为何开展消费金融业务? 业内专家表示,信托公司凭借灵活的制度优势和多元的资金渠道,可以在普惠金融领域发挥独特作 用。将资产管理、资产证券化、原始权益人等不同的角色和工具巧妙融合,创新设计普惠金融产品,能 够覆盖传统银行难以触达的中低收入群体及小微企业,助力消费潜力释放。 信托公司通过何种模式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分析认为,消费金融信托业务的主 要模式分为"助贷"模式、"流贷"模式以及资产证券化模式三种。其中,"助贷"模式是指信托公司与消费 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机构合作,参与消费信贷;"流贷"模式是指信托公司充分挖掘消费金融市场业务 机会,仅作为消费金融服务的资金供给方,通过发放信托贷款的模式,向消费金融服务机构提供融资; 此外,由于消费金融基础资产具有小额、分散等特性,天然适合资产证券化。重庆信托年报显示,2024 年,该公司与马上消费金融合作推进开展消费金 ...
消费金融公司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2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形成了系统性金融支持消费 的政策框架。《意见》出台后,我们将积极响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多层次、差异化的扩内需促 消费实践路径。"哈银消金代理董事长、总裁谢云立表示。 "消费金融机构的功能性定位非常明确,即为零售端金融消费者提供用于消费的信贷服务。"马上消 费金融副总经理孙磊说。 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消费金融公司聚焦传统业务升级、科技赋能创新两大方向,形成覆盖城 乡居民全生命周期消费需求的金融服务网络。 例如,招联旗下拥有"好期贷""信用付"两大消费金融产品体系,现已全面覆盖购物、旅游、教育、 装修等众多消费场景。哈银消金自主研发"星斗智能风控体系",实现了智能实时信贷审批,通过线上线 下全方位风险识别,极大压降了客户违约风险比例。 作为消费领域金融供给方之一,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消费金融公司责任重大。接受《金融时报》 记者采访的消费金融公司表示,消费金融公司是连接金融资源与消费需求的桥梁,将继续积极探索实 践,不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 政策支持带来新机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加强客群研究,精准识别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客户需求, ...
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证券日报· 2025-08-08 15:24
货币政策基调与方向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强化逆周期调节 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创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1] - 央行将平衡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等关系 提高宏观调控前瞻性和有效性 [1] - 政策表述由"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转变为"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体现更侧重政策落实和宏观数据调整 [2][3] 金融政策工具与实施 - 5月推出三大类共10项金融政策 包括降准、降息、创设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支持科技创新新工具 [2]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结构性政策工具 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金融支持 [4][5] - 央行调整MLF招标模式淡化其政策利率色彩 引导其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基本定位 [7] 利率市场化改革 - 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政策利率 形成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 [7][8] - 通过政策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 进而传导至存贷款利率 [8] - 增加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框住短端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范围 适度收窄利率走廊 [7] 消费支持政策 - 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 引导金融机构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满足多样化资金需求 [4] - 服务消费需求持续升温 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稳步提升 对扩大内需作用凸显 [4] - 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已较完善 金融机构围绕不同场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 [4] 债券市场发展 - 长期国债因利率敏感性较高 市场供求变化会放大投资者损益 [9] - 大银行持有大量债券但交易比例低 需鼓励其开展更多债券交易业务维护市场平衡 [10] - 国债利息收入免税及资管产品交易价差税收减免优势 使部分金融机构短期交易意愿较强 [11]
乐信:二季度实现营收35.9亿元 利润6.7亿元
中证网· 2025-08-08 11:19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欧阳剑环)乐信8月7日发布的2025年二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显示,乐信二季 度实现营收35.9亿元,环比上升15.6%;利润6.7亿元,同比上升116.4%,环比上升15.2%,为连续5个季 度环比增长。 规模方面,二季度公司交易额528.6亿元,截至二季度末管理在贷余额1057.8亿元,用户数2.36亿。 研发投入方面,二季度乐信研发投入1.6亿元,同比增长10%。长期的技术投入夯实了底层能力,风 险、数据双轮驱动战略增强了公司应对行业挑战的经营韧性。 为提振消费,二季度,乐信旗下分期乐商城全面升级供应链,引入众多知名品牌商家,并加强"甄品 惠""工厂店"等模式运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优质消费场景叠加大促活动带动分期乐商城GMV(商 品交易总额)不断上涨,尤其"6·18"期间,GMV同比增长139%。 此外,7月乐信宣布启动6000万美元回购计划,并自下半年开始将分红比例从净利润的25%提升至 30%。两者叠加,乐信的股东回报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乐信CEO肖文杰表示,公司秉承审慎的经营策略,生态业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盈利性持续 回升,发展更加稳健。三季度,乐信将继续稳健经营 ...
消费金融对日常生活有何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8-08 09:24
消费金融的作用 - 消费金融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通过信贷服务帮助消费者提前获取高价商品如家电和电子产品 缓解一次性支付压力 提升生活品质 [1] - 消费金融基于未来收入预期合理规划消费时间 使消费者及时享受商品和服务 满足多样化需求 [1] 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 - 消费金融打破资金限制 推动消费者从生活必需品转向高质量、科技含量高的商品 实现功能性产品向品质化、个性化转变 [1] - 消费金融刺激企业加大研发创新投入 促使产品和服务迭代 推动消费市场向更高水平发展 [1] 消费金融对经济的宏观影响 - 消费金融通过刺激消费放大经济增长动力 便捷信贷激发市场活力 带动企业销售、生产和就业的正向循环 [2] - 消费金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 消费金融对就业的影响 - 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带动金融机构及相关产业岗位增加 如信贷审批、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专业岗位 [2] - 消费金融与多行业融合创造销售、物流、售后等领域就业机会 对社会就业稳定有积极作用 [2] 消费金融的综合影响 - 消费金融覆盖个人生活多方面 延伸至宏观经济和社会就业 为生活品质提升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2]
曾刚:化解压力求突破 消费金融再进阶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23:59
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 - 中国经济处于结构转型关键阶段,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和"稳定器"重要性日益凸显 [1] - 2024年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2.5%,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1]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从丰富产品、便利服务、优化环境三方面提振消费 [1] 消费金融市场现状 - 广义消费信贷规模超过50万亿元,占GDP比重约40% [2] - 消费金融业务增速从2020年20%降至2024年10%以内,反映行业进入内涵提升阶段 [2]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分别聚焦中高收入人群、年轻客群和下沉市场 [3]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大型银行和互联网巨头扩大份额,中小机构面临资本金不足和风控能力挑战 [3]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产品形态从传统信用卡扩展至场景分期、信用购、循环贷等多元化形态 [4] - 应用场景覆盖大额耐用消费品(家电/家装/教育/医疗)和小额高频消费(网购/餐饮/娱乐) [4] - 数字化程度领先其他金融业务,OCR识别、活体检测、人工智能等技术广泛应用 [4] - 《通知》要求围绕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和文化旅游等场景提供专项信贷支持 [6] 监管与服务优化 - 《通知》强调需清晰展示贷款综合成本,加强合同内容管理和费用透明度 [7] - 要求构建金融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加大违法操作惩治力度以改善行业秩序 [8] - 推出灵活纾困服务(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政策)缓解居民短期还款压力 [8]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快数字化转型,注重场景创新与普惠金融结合 [9] -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人性化纾困政策应对经济波动 [9] - 通过数字技术驱动,在城乡协调发展和绿色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