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HDC2025丨华为发布鸿蒙智能体框架,全面迈入Agent时代
财富在线· 2025-06-20 18:56
鸿蒙智能体框架发布 - 公司发布全新鸿蒙智能体框架(HMAF)与白皮书,定义鸿蒙系统下操作系统、应用与智能体的交互协同范式,构建具备自主决策与群体协作能力的AI生态体系 [1] - 框架核心包括智能体交互、协议升级、高效开发、安全可信四大模块,通过协议升级实现系统、应用与智能体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协同 [3] - 小艺智能体作为系统级"中控大脑",可拆解复杂任务并调度多智能体协同,提升AI实用性与便捷性 [1] 小艺智能体开放平台 - 平台提供LLM、工作流、A2A等开发模式,适配不同业务逻辑,含50+鸿蒙系统插件并兼容MCP工具 [5][7] - 支持自然语言创建智能体工作流、自动优化提示词,提供开发-调试-上架一站式服务,降低开发门槛 [7] - 开发者可通过平台将智能体发布至小艺智能体市场,实现集中管理与多设备分发 [7] 首批鸿蒙智能体应用案例 - 首批50+先锋鸿蒙智能体即将上线,覆盖华为天气(穿衣出行建议)、音乐助手(非遗歌单生成)、浏览器(AI摘要/问答)等自有应用 [8] - 生态应用包括深航飞飞、喜马拉雅小雅助手、酷表ChatExcel、微博智搜等第三方智能体 [10] 鸿蒙AI能力开放进展 - 11类AI控件被4000+应用接入,240+标准意图已有470+服务接入 [11] - 小艺AI能力升级为系统级智能体,增强推理规划、知识问答、记忆能力,支持全场景终端设备提供真人感对话、AI修图等体验 [11] 未来发展规划 - 基于鸿蒙智能体框架与开放平台,将形成高效自主的人机交互新范式,提升多场景AI体验 [13] - 公司呼吁更多开发者与企业加入鸿蒙智能体生态建设 [13]
去年营收440亿元!网络文学平台持续红火
江南时报· 2025-06-19 22:19
行业规模与用户基础 - 国内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75亿,占网民总数的51.9%,相当于每两个网民中有一人阅读网文 [1] - 行业年度总营收规模约440亿元,较上年稳步增长 [1] - 作品总量突破3300万部,年度新增作品200万部,同比增长7% [1] 用户年龄结构 - 26至45岁读者构成核心群体,占比50% [1] - "00后"年轻读者占比近25%,成为增量主力 [1] - 45至60岁中年读者约占15%,比例持续攀升;60岁以上"银发族"群体占比突破10% [1] IP改编与产业链延伸 - 年度新增各类改编授权总计约3万项 [2] - 影视剧改编授权新增近300部,同比增长18% [2] - 微短剧改编授权新增超1600部,同比增长81%,现存授权3700余部 [2] - 动画改编授权新增80余部,同比增长16%;漫画改编授权新增400余部,同比增长10% [2] 海外市场发展 - 海外活跃用户约2亿,新增注册用户3000万人 [1][2] - 新增海外本土作者12万人,新增海外本土创作作品50万部 [2] - 行业从内容输出转向构建全球化IP生态体系,呈现技术驱动、生态重构、文化共创特征 [2] 行业权威性与趋势 - 《蓝皮书》连续8年发布,2024年版突出客观性、权威性和引导性 [2] - 聚焦行业新现象、新问题,研判趋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2]
金泰能源控股(02728.HK)6月19日收盘上涨52.94%,成交799.36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9 16:3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6月19日下跌1 99%至23237 74点 [1] - 金泰能源控股当日股价上涨52 94%至0 052港元/股 成交量1 71亿股 成交额799 36万港元 振幅67 65% [1] - 公司近一个月累计涨幅54 55% 年内涨幅30 77% 跑赢恒生指数18 2%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1 81亿元 同比减少2 7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93 04万元 同比收窄6 82% [1] - 毛利率1 56% 资产负债率79 33% [1] 行业估值 -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 52倍 行业中值4 14倍 [1] - 公司市盈率-6 7倍 行业排名第34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珠江钢管0 95倍 CGII HLDGS 4 14倍 中信资源5 56倍 中国海洋石油-R 5 85倍 域高国际控股5 9倍 [1] 业务模式 - 公司构建"石化产业+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上市公司"四轮驱动模式 [2] - 业务覆盖油气开采 炼化 仓储 物流运输 分销和零售六大板块 [2] - 拥有成品油仓储批发 危化品储运及进出口权等资质 [2] - 旗下聚能网为石化产品B2B采购平台 金能汇为能源供应链金融平台 [2]
一场活动签单3800辆!谁家新能源卡车新品发布?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9 15:03
新能源轻卡产品矩阵发布 - 福田奥铃在广东正式发布奥铃新能源新品矩阵并启动全国首家新能源生态港 聚焦物流用户购车流程复杂、续航焦虑与维保响应慢等核心痛点 [1] - 新品矩阵深度融合智能化、网联化技术 致力于提供更高效、智能、环保的物流解决方案 助力用户降本增效 [3] - 奥铃智蓝全系新能源产品矩阵覆盖多档电量 精准匹配从末端配送、城市配送、城际运输到中长途干线等多元化物流场景 [8] 产品技术参数与场景适配 - 奥铃智蓝EM纯电小卡专为社区窄巷末端配送设计 提供50kWh至83kWh电量配置 续航200-300公里 [10] - 奥铃智蓝EL纯电轻卡系列定位于城际及中长途干线物流 搭载77kWh至200kWh多档电量 具备30分钟快充技术(30%-80%) 实现500公里以上超长续航 [12] 生态协同与运营解决方案 - 构建"车+桩+光+储+荷+智"闭环生态体系 通过创新经租模式提供超低首付与灵活月供方案 结合车电分离策略降低用户现金流压力 [14] - 以生态港为枢纽整合充电网络、维保等基础设施资源 通过全国竞拍二手车平台资源实现车辆残值溢价10% [14] - 生态港深度融合购车、充电、维保等关键服务环节 打造集车辆展示、销售、售后服务、充电配套、智能网联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体验中心 [21] 战略合作与市场反馈 - 宁德时代为奥铃新能源产品提供动力电池技术支持 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提供电控技术支撑 [16][18] - 活动现场签署累计2100台奥铃智蓝新能源车辆采购协议 经销商确立1700台年度销售目标 多轮签约累计达成数千台订单 [24] 行业背景与发展趋势 - 前5月新能源轻卡累计销售5.6万辆 同比增长94% [29]
曙光股份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证券日报· 2025-06-18 00:10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汽车车桥及零部件,拥有"黄海汽车"和"曙光车桥"两大品牌 [1] - 曾陷入控制权之争导致经营受冲击,业绩持续亏损,内控被出具非标意见,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1] - 2023年北京维梓西咨询管理中心通过司法竞拍取得控制权后,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经营持续恢复 [1] - 2024年4月公司股票正式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1] 经营业绩 - 2024年销售整车2907辆同比增长66.40%,销售车桥91.64万支同比增长19.57%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75亿元同比增长8.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1.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77.78万元 [2] - 2025年一季度顺利实现"摘帽"并获得氢燃料电池客车资质 [1] 战略发展 - 坚持以汽车整车与底盘系统为战略方向,坚持"双轮"驱动,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 [4] - 聚焦核心产品和业务,重塑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形成"三链协同"新局面 [4] - 由传统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实现高质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4] - 近期与吉利远程、丹东国投签订合作协议,围绕新能源汽车、醇氢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 [2] 运营管理 - 全力开拓订单,研发新产品,增加产能利用率,摊薄固定成本,改善毛利率,降本增效 [3] - 面临新能源产品研发及投产带来的营运资金压力 [5] - 推进面向实控人的增发融资计划,拟募集资金3.3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5] - 增发事项已获股东会审议通过,尚需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 [5]
曙光股份:全力开拓订单 愿与产业链优秀公司开展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17:57
公司概况 - 曙光股份产品涵盖汽车整车(大中型客车、皮卡、轻客、特种改装车)及汽车车桥与零部件(五大平台、十个系列、100多种产品)[1] - 公司构建自主研发产品平台 坚持汽车整车与底盘系统为战略方向 推行"双轮驱动"策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2] - 公司推动由传统制造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通过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三链协同"[2] 经营业绩 - 2024年整车销量2907辆(同比+66.40%) 车桥销量91.64万支(同比+19.57%) 营收14.75亿元(同比+8.20%) 净利润-3.41亿元[2] - 2025年Q1营收3.62亿元(同比+1.49%) 净利润-7277.78万元 同期整车销量392辆(同比-50%) 其中3月销量230辆(同比-38.99%)[3] - 公司2025年Q1实现"摘帽" 并获氢燃料电池客车资质[4] 市场布局 - 海外市场聚焦非洲、中东、中亚、南美、东亚及韩国 皮卡采用经销商模式 客车采用直营模式[2] - 车桥及零部件主攻国内传统战略客户、新能源市场及造车新势力[2] - 与吉利远程、丹东国投合作 涉及醇氢电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及醇氢生态体系建设[4] 资本运作 - 2024年11月拟向实控人梁梓定增募资3.3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发行后实控人持股比例将显著提升(原持股14.49%)[4] - 定增议案已获股东会通过 需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后方可实施[5] 生产与研发 - 公司定义非完整车辆为含车架、动力系统等但需进一步制造的单元 当前出口订单涉及客车非完整车辆生产[3] - 管理层正全力开拓订单 研发新产品 提升产能利用率以摊薄固定成本 改善毛利率[2]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提出:要构建农药行业绿色安全新生态
中国化工报· 2025-06-17 09:34
行业现状与转型方向 - 农药行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关键期以及从"并跑"迈向"领跑"的历史关口 [1] - 需筑牢安全环保底线 未来应聚焦推动工艺技术革命、构建责任关怀生态体系、深化政策标准升级三大攻坚方向 [1] - 山东高密爆炸事故警示行业必须直面问题 筑牢安全环保底线 [1] 工艺技术革命 - 严格执行《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 对涉及硝化、重氮化等高危工艺企业设立改造倒计时 [2] - 推广微通道反应器、连续流技术等本质安全装备 [2] - 强化数字赋能 推进智能制造与过程安全深度融合 采用AI风险预警系统、数字孪生工厂、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实现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2] 责任关怀生态体系 - 构建行业协作网 建立"园区—企业—社区"三级责任关怀网络 [2] - 借鉴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经验 推动园区企业HSE协同发展 [2] - 鼓励企业发布责任关怀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 总结工作经验并展示成绩 [2] 政策标准升级与绿色转型 - 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配合农业农村部新政实施 通过产品原药、助剂信息赋码公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 - 拓展绿色农药内涵 在低毒化成果基础上向"双碳"目标迈进 [2] - 重点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低碳生产技术、绿色施用技术三类技术 [2] 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 - 剖析农药企业"屡查屡犯"的五类安全问题 [3] - 需通过HAZOP分析、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等工具强化工艺安全管理 [3] - 结合2025年危化品重点工作要求 提出风险分级管控与应急体系优化策略 [3]
润和软件:积极拓展开源鸿蒙和欧拉业务,构建云-边-端智能生态体系
金融界· 2025-06-16 12:28
技术突破与业务布局 - 公司在信创领域积极拓展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业务,赋能金融、电力、采矿、智慧城市、医疗教育等行业 [1] - 将开源鸿蒙与RISC-V结合推出平板、云桌面终端等RISC-V终端产品 [1] - 开源鸿蒙与星闪技术结合推出多款自研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工业、电力、煤炭、教育等行业开展商业化试点 [1] AI生态体系建设 - 构建"昇腾+openEuler+OpenHarmony+DeepSeek"全场景云-边-端智能生态体系 [1] - IntelliCoreAI算力一体机为模型训练与推理提供高密度、高兼容算力支撑 [1] - AIRUNS一体化智能引擎实现AI大模型灵活部署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1] - AgentRUNS智能体中台聚焦AI智能体高效开发与场景快速落地 [1] 大模型产品矩阵 - 打造以"知识-感知-决策"三元协同框架为核心的大模型产品矩阵 [1] - 包括"润知"多模态知识引擎、"润视"空间视觉引擎、"润行"决策执行智能体 [1] - 助力客户构建自主可控、云边协同、兼容多元生态的企业级AI中枢 [1] 创新业务战略 - 重点发展开源鸿蒙、开源欧拉、企业级AI解决方案、星闪等创新业务领域 [1] - 通过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技术打造新一轮增长驱动 [1] - 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软件服务体系 [1] - 激活行业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客户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1] 股份回购情况 - 2024年已使用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1] - 后续回购计划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丰田首次将车型开发权交由中国团队主导 “本土化研发”成行业趋势
中国经营报· 2025-06-15 22:39
丰田中国研发体系变革 - 丰田将中国市场车型开发决策权从日本总部移交至中国本地研发团队,构建以丰田中国研发中心(REC)为核心的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 [2][3] - 全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车型的研发主责将由中国工程师负责,未来中国专属版车型将搭载增程动力系统 [2][3] - 公司建立"中国ONE R&D"研发体系,赋予中国工程师更大主导权,目标是让"最了解中国市场的人开发最适合中国的车" [3] 战略转型规划 - 广汽丰田2024-2026年为转型蓄势期,2027-2030年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目标到2030年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达80% [2] - 公司正全力提速战略转型,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的智电核心竞争力 [2] - 广汽丰田推进"中国自研2.0",持续增强本地研发主导权和技术自主权 [7] 技术合作与生态建设 - 广汽丰田将在合资车企中率先构建AI汽车生态体系,推动智能化战略从"辅助"走向"共创" [6] - 旗舰车型铂智7已部署AI生态雏形,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系统和华为DriveONE电驱动系统 [6] - 公司与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合作共建AI智能体生态系统,提升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能力 [6] - 在车载生态融合方面与小米深度合作,实现车内设备互联和硬件拓展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研发",合资品牌在华战略思路正从"技术输出"转向"技术共生" [3][4] - 丰田举措或成为其他合资品牌效仿范本,更多合资车企可能加快下放本地研发决策权 [4] - 行业从"总部研发+本地生产"垂直架构转向"区域研发中心+全球协同网络"扁平化体系 [10] - 车企竞争从"产品力"比拼转向包含服务生态、智能体验、系统整合的"生态力"竞争 [10] 其他合资车企动态 - 大众汽车与小鹏汽车合作开发专为中国市场的电子电气架构CEA [5] - 东风日产与华为、Momenta等中国高科技公司全面合作,提升智能驾驶竞争力 [5] - 日产汽车未来两年在中国追加100亿元投资用于电动化研发,研发周期压缩至24个月 [8] - 长安马自达自主研发技术成功装车并出口欧洲,研发周期仅18个月 [9]
服务国家战略、深化校企协同,清华大学为毕业生精准搭建职业桥梁
新京报· 2025-06-13 20:37
据清华大学数据,近5年清华大学2300余名毕业生赴制造业、能源业等领域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到重 点单位就业率连续多年超80%。 校企协同,精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清华大学将人才培养与国家重点行业发展深度绑定。学校领导多次带 队走访重点领域的重点单位,与中核集团、中航工业等10余家央企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深化人 才合作,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链条。 "我们把应聘场景转换到企业现场,让学生直观感受工作环境与城市氛围,这种深度体验让职业选择更 精准高效。"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清华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招聘模式、强化职业辅 导等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稳就业生态体系,为毕业生搭建起通往国家重点领域的职业桥 梁,引导毕业生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求。 围绕招聘环节,学校同步开展行业面对面讲座、校友沙龙、企业开放日等活动,每年覆盖学生2万余人 次。 "传统招聘类似于'闪婚',而'1+N'模式通过前期行业认知讲座、中期企业参访、后期实践跟踪,让学生 与企业实现深度了解。"该负责人形象比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