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路云一体
icon
搜索文档
半年间从L3级到L4级,济南无人驾驶跑出城市未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6-27 18:51
济南智能驾驶发展 核心进展 - 济南首条L4级智能网联公交线正式亮相 将于6月28日开放市民预约体验 实现高度无人化 车辆无方向盘与油门踏板 [1][4] - 半年内完成从L3级到L4级的技术跨越 L3级线路(智能网联公交1号线)此前两个月内吸引2300多名市民体验 [6] - L4级公交配备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 车身设计科技感强 引发市民广泛关注并成为"网红"产品 [4][6] 多场景应用拓展 - 物流领域:顺丰投入25辆L4级无人驾驶物流车 实现24小时配送 运输成本降低30%-50% [7][8] - 环卫领域:无人驾驶清扫车已落地 可自动规划路线并提升作业效率 [10] - 未来规划:起步区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场景需求清单 探索无人公交/物流/环卫等全生态 [10] 基础设施与产业基础 - 测试路段覆盖全面:含26公里封闭高速(博莱高速)及174.75公里开放道路 涵盖隧道/收费站/风景区等多元场景 [10] - 起步区建成全国首个城市级智能感知路网 10余条智能道路通车 20余条在建 [10] - 产业合作:临工重机与华为开发无人矿车 仙途智能落地环卫自动驾驶技术 [10] 政策支持与试点优势 - 政策体系完善:2018年起连续出台测试管理办法 2025年推进低速无人车细则编制 [12] - 国家级试点加持:2023年入选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 2024年成为山东唯一"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13] - 试点目标:推动城市级大规模自动驾驶商业运营 实现车-路-云-城协同 [13] 对标城市经验 - 武汉:百度"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累计订单数百万 建立智能交通互联体系 [15] - 广州:南沙区打造国内首个"智芯" 实现全场景运营并形成产业链 [17] - 北京:在政策创新与标准制定领先 覆盖测试/示范/商业全环节 [17]
云星宇(873806)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7 18:40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现场参观及其他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6月27日,地点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二区4号楼 [3] - 参会单位及人员共29人,包括鹏华基金、国泰海通证券等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总经理张新先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邢凯风先生 [3] 活动目的 - 让投资者近距离感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深化对上市公司了解,提升投资认知,培育理性投资文化 [4] 公司情况 - 公司深耕智慧交通领域28年,业务覆盖全国及海外,拓展至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等泛交通新兴领域,推动业务数智化转型 [4] - 创新成果包括建成国内领先的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研发隧道机器人、构建北京高速“一张图”平台 [4] - 未来将紧抓车路云一体化及低空经济政策机遇,拓展空中交通新领域,参与新基建竞标,推动业务向“硬件+软件+运营”全链条服务模式转型 [4] 分享内容 - 鹏华基金分享《北交所投资价值及投资策略》 [4] - 国泰海通证券分享《智能交通板块投资逻辑与展望》 [4]
“十五五”智慧交通怎么干?交通运输部提出谋划“三大工程”
第一财经· 2025-06-26 17:24
智慧交通政策方向 - 智慧交通被列为"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重点推进领域,将实施创新工程、示范工程、应用工程[1] - 交通运输部强调加快智慧交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1] - 将科学编制"十五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明确2030/2035年发展目标,完善智慧交通指标体系[1] 行业技术发展 - 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2023年启动,聚焦交通数字化、控制智能化、车路云一体化三大方向[2] - 实验室目标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的策源地[2] - 需打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3] 专家观点与成果 - 王云鹏创立车路协同研究方向,成果显著提升路网效率与安全性[5] - 严新平提出"零死亡、零排放、碳中和"的未来交通愿景[5] - 李克强强调"车路云一体化"需建立可行商业模式才能大规模推广[6] 企业实践案例 - 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聚焦"大模型+智慧交通",建设15项AI标杆场景和151项典型场景[6] - 中航信移动科技推动机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6] - 高德地图实现车道级病害精准管理,无人机巡检效率提升80%[6]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软”环境+“硬”政策 北京打造自动驾驶“样板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5 15:41
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 北京建成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覆盖经开区、通州区、顺义区共600平方公里,并建成全市统一的云控基础平台[10] - 示范区已部署1600多个"智慧路口",每个路口配备集成化智能设备,可实时收集并传输环境信息给自动驾驶车辆[10] - 云控平台作为车路云中枢,已接入近1100台车辆,实现自动驾驶监管无死角[12]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 无人快递车已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设20多辆,实现智能化配送[1] - 顺义物流转运中心部署30辆无人车,日均配送快递近2万件,每车每天发运5个班次[3] - 无人车应用于城市管理,可识别垃圾箱漫溢、道路裂缝等市政问题并自动上报[5] - 示范区已落地八大自动驾驶场景,包括无人小巴、无人清扫车等[7] 技术支撑体系 - 采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架构,实现"车在动、路在看、云在算"的闭环系统[7][8] - 动态绿波技术已在60条街道应用,最长可实现连续通过8-9个路口[13] - 云计算使交通效率显著提升,关键路口日均流量增加19.7%情况下,全天平均车速提升15.1%[13] 产业生态发展 - 示范区聚集35家自动驾驶测试车企,累计发放1000+测试通知书,测试里程达3800万公里(占全国25%以上)[13] - 亦庄经开区汇聚20多家自动驾驶独角兽及潜力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120余家[21] -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成22个功能实验室和1个试制车间,拥有14万+高价值场景数据库[18] 政策与资本支持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于2024年4月实施,明确自动驾驶等级和监管要求[14] - 经开区设立100亿元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二期,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态体系[20] - 2021-2024年北京汽车产量增长近30%,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近3倍[23] 研发与人才优势 - 自动驾驶企业研发投入占比高,某公司300多人团队中研发人员占比超2/3,硕士以上学历占30-40%[15] - 北京高校为行业提供丰富人力资源,科研院所形成良好科研基础[15][16]
600平方公里“车路云”勾画“智慧之城”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6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 - 自动驾驶技术达到L4级的接驳车可实现车端、云端、路侧信息实时交互,配备硬件冗余系统确保安全 [2] - 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67.8%,较2023年提升12.5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计接近万亿元,2030年L3及以上ADAS渗透率或达35% [3] 北京市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 北京市实现600平方公里路侧基础设施智能化部署,覆盖1600个全息路口,建成"车路云一体化"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 [4] - 示范区从1.0阶段双向10公里道路扩展至3.0阶段600平方公里,落地八大应用场景包括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配送等 [5] - 大兴国际机场2024年初开放常态化自动驾驶接驳服务 [5] 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应用 - "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精确的图、可靠的网、实时的云"五大体系融合多元数据,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7] - 示范区定义"多感合一"智能网联标准路口,部署1000余套车载单元,测试里程超3800万公里 [7] - 电子地图突破传统导航边界,以高精度空间底座支撑多场景协同需求 [7] 产业政策与研发投入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3] - 创新中心年均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50%,聚焦车规级开源开放"车路云一体化"共性技术平台 [8] - 智能网联汽车在顶层设计、技术研发等领域形成与国际并跑趋势 [8]
从“车看灯”到“灯看车” “软环境+硬政策”支撑自动驾驶“加速跑”
央视网· 2025-06-25 10:49
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 北京建成全国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累计测试里程38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25%以上[1][20] - 示范区覆盖经开区、通州区、顺义区共600平方公里,建成1600多个智慧路口和全市统一云控平台[16] - 示范区聚集35家自动驾驶测试车企,落地8大场景,发放1000多台车辆测试通知书[20]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 社区物流:20多辆无人快递车服务15分钟社区生活圈,每车每天配送近2万件快递[5][7] - 城市管理:AI巡检车自动识别垃圾箱漫溢、道路裂缝等问题并联动城市管理平台处理[9][10] - 交通出行:无人小巴、无人清扫车等已在示范区常态化运行[12] 车路云一体化技术 - 云控平台实时监管1100台入网车辆,实现"灯看车"动态调节,关键路口日均流量增加19.7%[16][18] - 60条街道实现动态绿波,最长可连续通过8-9个路口,全天平均车速提升15.1%[18] -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建成22个功能实验室和1个试制车间,覆盖车路云网图5大体系[23] 产业生态支持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2025年实施,支持自动驾驶乘用车出行[21] - 经开区设立100亿元政府引导基金二期,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生态[25] - 亦庄经开区聚集20多家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120余家[28] 产业发展数据 - 北京汽车产量从2021年89.2万辆增至2024年114.53万辆,增长30%[28] - 2024年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近3倍[28]
全球Robotaxi玩家“竞速”商业化落地无人驾驶仍需多方发力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6-24 05:10
特斯拉Robotaxi试点运营 - 特斯拉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服务,首批投入10辆Model Y,乘客需支付4.2美元的固定费用 [1]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Robotaxi是团队十年努力的成果,车主可通过App将车辆加入Robotaxi网络,共享收入将远超车贷支出 [1] - 试点服务仅面向受邀请的乘客,每辆车配备一名安全员,服务覆盖奥斯汀南部区域,运行时间为早上6点至晚上12点 [2] - 特斯拉计划年底将Robotaxi服务扩展至北美更多地区,初期车队规模达数千辆,目标2026年覆盖全美主要城市 [3] Robotaxi商业化进展 - 全球Robotaxi正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化试点运营阶段,特斯拉、Waymo、小马智行等公司均从有安全员监督起步 [3] - Waymo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奥斯汀等城市已开启Robotaxi运营,国内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试点范围不断扩大 [3] - 出行服务核心在于服务密度,规模化运营能力是实现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 [4] - 预期Robotaxi在2026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预计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 [4] 技术路径与行业协同 - 自动驾驶存在两条技术路径:"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单车智能"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 [4][6] - 特斯拉采用纯视觉方案,其他公司如Waymo、小马智行等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5][6] - 从驾驶辅助到完全自动驾驶需数据、传感器与AI算法系统性升级,生成式AI与强化学习被用于提升系统安全边界 [6] - 汽车行业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需要通信、云计算等多领域协同,优咔科技已构建面向Robotaxi业务的综合解决方案 [6] 市场前景与盈利预期 - 马斯克认为Robotaxi车队可实现高利用率,毛利率可能达到70%-80%,远超传统汽车业务 [2] - 特斯拉Robotaxi业务在未来5至10年将是一个4万亿美元至5万亿美元的市场,属于SaaS模式 [2] - 特斯拉后续预计将有Cybercab等更多车辆加入车队,Cybercab是特斯拉推出的无方向盘和踏板的Robotaxi车型 [2] 政策与立法需求 - Robotaxi发展需要监管部门、整车厂、智能驾驶技术公司、出行服务运营商协同发力 [1][4] - 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企业开放包容的政策环境,并加快无人驾驶立法 [1][7] - 无人驾驶是人工智能技术最重要应用领域,中国需在无人驾驶赛道抢得先机 [7]
新产品打开新机遇丨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这个“大脑”让出行更顺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3 07:30
智慧交通系统核心功能 - 通过合理设计红绿灯启亮时序结合车辆行驶速度计算实现"绿波路段"使车辆少停车或不停车[3][4] - 红绿灯时长可自动调节当监测到路口无车时系统自动切换红灯为绿灯提高通行效率[6] - 系统整合全市停车场信息车主可通过手机快速查找周边停车位[8]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 无人机低飞巡航实时采集车流量车速等信息智能摄像头24小时测算车流及行人动态[10] - 智慧交通平台每日加工上亿条信息包括车流天气交通设施等数据[14] - AI仿真算法对收集的交通数据进行数字模拟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16] 应急响应与协同调度 - 无人机和摄像头自动识别堵车或事故快速形成解决方案并调整红绿灯配时疏导交通[18] - 整合交警规划公交等多部门数据底座实现应用间协同调度[20] 行业规模与产业链影响 - 全国20个试点城市累计建设智慧道路3380多公里部署感知设备超34000个示范运行车辆3368辆[22] - 汽车传感器设备带动装备制造业发展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630亿元[26] - 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预计2030年产值增量超4000亿元下游将孵化高精地图智慧城市管理等新业态[26] - 预计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26]
(活力中国)“聪明车”开上“智慧路” 北京无人车“驶”向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9:13
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展 -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覆盖范围从60平方公里扩大至600平方公里 [5] - 示范区累计为1098台车辆发放测试牌照 测试里程超过3800万公里 [5] - 示范区开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路线验证 推动测试车辆增加传感器与控制器等硬件设计 [3] 自动驾驶技术应用 - 无人配送车 自动驾驶环卫车 无人巡逻车等已在示范区实现高效运营 [5] - 新石器无人车已进入日本 韩国 德国 阿联酋等15个国家 累计交付部署超5000辆 [8] - 无人车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于网点至社区 站点至楼宇等高频短驳线路 [8] 政策与安全体系 - 北京市施行《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对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通行进行全环节规范 [5] -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构建车联网身份认证安全信任体系 服务20余家企业 [5] - 实验室部署入侵检测与防御探针 实时捕捉潜在风险并反馈至中心后台 [5] 企业动态 - 新石器2021年5月获得示范区颁发的全国首张无人配送车上路通知书 [6] - 新石器正开拓拉美与欧洲市场 助力全球快递物流行业效率提升 [8]
活力中国调研行|“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北京探索自动驾驶“加速度”
北京商报· 2025-06-22 18:53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发展现状 - 北京市已实现600平方公里路侧基础设施智能化部署,建成涵盖"车、路、云、网、图"五大体系的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 [1] - 北京亦庄聚集20余家自动驾驶领域独角兽及潜力企业,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5] - 北京市累计完成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3858万公里(全国首位),建成1605个智慧路口,超千辆自动驾驶车辆实现示范应用 [7] 新石器无人车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自研L4级自动驾驶系统,推出X3/X6/X12系列无人配送车,构建多场景适配的城市智能物流底座 [3] - 采用"云—边—端"一体化平台,单日最大分拣量达10万件,2025年以来累计订单超2万台 [4] - 2025年将推出基于视觉的无图技术,摆脱对高精地图依赖,硬件成本下降显著 [4]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获250个城市公开道路许可,累计交付无人车超5000辆,覆盖全球15个国家 [8] 政策支持与产业生态建设 - 北京市成为全国首批"准入与上路通行"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双试点城市 [8] - 示范区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发放超1000张道路测试牌照,支持八大场景落地 [8] - 产学研融合生态已汇聚120余家上下游企业,覆盖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9] - 北京市计划推广"揭榜挂帅"模式,加快完善自动驾驶生态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 [9] 典型应用场景案例 - 新石器无人车在顺丰中转中心部署30台无人车,实现10公里范围内循环派送 [6] - 小马智行获自动驾驶卡车编队无人化牌照,在京投放近百台无人车,日均接单15单 [8] - 新石器无人车参与制定无人配送车全流程标准,成为国内首批"持证上路"企业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