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载
icon
搜索文档
强强联合!瑞声科技控股初光汽车,共研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1 19:45
战略合作与收购 - 瑞声科技与初光汽车举行战略合作暨控股收购签约仪式,未来将联合研发下一代车载声学系统级解决方案 [1] - 此次合作瞄准车载声学系统广阔市场,瑞声科技通过收购初光汽车进一步完善声学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5][6] - 瑞声科技此前已完成对全球领先声学组件及音响系统供应商PSS 80%股权收购,加速汽车业务多元化拓展 [5]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遇 - 汽车智能化转型中,智能座舱体验成为购车关键因素,渗透率从三年前45%上升至超过60% [3] - 声学系统竞争从比拼硬件参数转向全面理解用户需求,推动汽车从"移动工具"向"智能玩具"转变 [3] - 生态化成为汽车产业最大特征,构建开放高效的新兴产业生态是行业必由之路 [7] 技术能力与产品优势 - 瑞声科技构建了集扬声器、功放、算法及调音服务于一体的垂直一体化解决方案 [5] - 初光汽车麦克风模组性能优异,30-10kHz频响区间灵敏度波动<5dB,优于行业平均水平50% [5] - 初光汽车车外麦克风防水性能达IP69K级,显著高于常见IP67级产品,提升使用寿命 [6] 业务协同与市场布局 - 瑞声科技已与吉利、理想、小鹏、广汽及宝马等车企达成合作,提供灵活产品服务组合 [6] - 收购后将利用全球资源助力初光汽车开拓国际市场 [6] - 双方合作被评价为"小而美又大而强"的典范,通过优势互补推动行业进步 [9] 财务表现与增长战略 - 2024年瑞声科技营收273.3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 [11] - 车载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毛利率24.8%,已成为全新增长引擎 [11] - 公司以声学为起点向光学、触觉反馈、传感器延伸,构建车载感知体验生态 [11]
瑞声科技收购初光,切入智能座舱“听觉中枢”
经济观察报· 2025-06-11 19:20
战略合作与收购 - 瑞声科技以2 88亿元人民币收购初光汽车53 74%股权,初光成为其间接控股子公司 [1] - 交易标志着瑞声科技正式进入车载声学产业,补足车规级产业链入口的缺失 [1][2] - 初光汽车在数字麦克风领域占据国内超半数市场份额,具备IATF16949等前装量产认证资质 [2] 产业升级与技术迁移 - 车载声学正从边缘零部件升级为人机交互的核心环节,麦克风性能直接影响语音助手、降噪系统等关键功能 [1] - 瑞声科技将消费电子领域的微结构制造、声学系统经验迁移至智能汽车产业,尝试跨产业能力复制 [2] - 智能座舱交互方式从"屏幕即交互"向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物理AI"时代演进 [1][3] 行业竞争格局 - 车载声学关键技术长期依赖海外企业,本土企业有望通过闭环能力构建打破技术依赖 [3] - 交易可能成为本土智能汽车供应链中声学系统能力形成的可复制范本 [4] - 声学模块从传统汽车中低价值部件转变为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来源 [3] 未来协同方向 - 双方将在声学系统开发、整车适配、国际市场拓展等多维度展开协同 [3] - 计划基于初光平台开发车规级新品类,整合算法调优能力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3] - 合作可能推动智能座舱向低功耗、高容错、高集成度方向演进 [3][4]
苹果公司发布经过重新设计的CarPlay
快讯· 2025-06-10 01:25
产品更新 - 苹果公司发布经过重新设计的CarPlay [1] - 推出经过简化的摄像头界面Camera UI [1]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6月6日)
乘联分会· 2025-06-06 16:55
国内新闻 汽车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商务部将加强对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与合规引导 推动破除流通消费堵点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2] - 深圳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汽车销售6 04万台 实现销售额150亿元 占全市以旧换新总销售额324亿元的46% [3] - 特斯拉首次入选新能源汽车下乡推广目录 Model 3/Y将面向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市场 [4] 企业战略合作与技术发展 - OPPO与大众汽车签署全球专利许可协议 授权5G等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 增强大众网联汽车产品体验 [6] - 长安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 实际控制人未变更 [7] - 阿维塔宣布2026年推出百万级大六座旗舰SUV 计划2030年前形成17款产品的全品类矩阵 [8] 产业链投资与技术创新 - 国投招商战略投资景略半导体数亿元 加速车载互联与交换芯片国产替代 [9][10] - 辰致科技获广汽/长安入股 注册资本从3 6亿元增至5 5亿元(增幅52%) 重点研发线控底盘技术 [11] 国外新闻 市场数据与产品规划 - 英国5月新车注册量150070辆 同比增长1 6% [11] - 宝马加速推出新一代X5/X6/X7 纯电动iX5能量密度提升20% 续航增加30% 美国工厂获17亿美元投资 [12][13] - 特斯拉Dojo 2 AI芯片将于年内投入使用 第三代产品性能将显著突破 [14] 国际贸易政策调整 - 日本放弃要求美国全面取消25%汽车关税 改为按对美汽车业贡献程度实施减税机制 [15] 商用车 新能源与智能化进展 - 创维鸿途首台OTS新能源VAN下线 提供货运/客运版 定位全球化智慧物流解决方案 [15][16] - 金旅凯歌豪华客车交付包头世腾旅游 采用"2+1"商务座椅配置 推动旅游客运高端化 [18] 金融支持与区域政策 - 山东重工与光大银行达成战略合作 重点拓展供应链金融及跨境业务 支持高端装备制造全球化 [19] - 四川遂宁推动年产10万辆无人物流车项目 目标新能源货运汽车规模超200辆 建设智能充换电站 [20]
深天马A(000050) - 000050深天马A调研活动信息20250605
2025-06-06 09:22
公司车载业务现状与规划 - 公司将车载显示作为战略核心业务之一,拥有专业团队和车载专业体系能力,产品覆盖国际主流品牌,获客户奖项认可 [1] - 自2020年起连续5年保持全球车规TFT - LCD、车载仪表显示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年车载抬头显示(HUD)首次登顶全球第一,支持多款旗舰和明星车型首发,2024年车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 [1] - 利用现有产线资源,引入新投建的第8.6代线(TM19)和新型显示模组产线(TM20)等先进产能,厦门Micro - LED产线将车载显示作为重要应用方向之一,强化车载显示整体解决方案等能力 [2] - 未来围绕传统车载显示、汽车电子业务、新能源汽车业务三大板块,持续做大做强车载业务 [2] 行业车载业务发展趋势 - 2025年车载显示产品需求预计呈现屏幕数量增长和规格升级趋势,国内新能源市场增长、LTPS技术渗透提升、车载显示屏中大尺寸化等带来良好下游需求 [3] - 公司把握机遇,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增长点发力,推动AMOLED车载产品量产交付,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3]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情况 - 主要面向国际头部车企交付车载显示总成产品,集成度、生产工艺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更高 [4] - 2023年开始向国际头部客户批量交付,2024年加速规模起量,助力2024年车载显示业务规模提升,未来将与新能源汽车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4] 车载业务毛利率趋势 - 今年一季度车载业务毛利率同比稳中有升 [5] - 看好车载显示市场,但面临市场竞争、价格挑战等压力,会传导至上游供应链 [5] - 以模组出货为主,定制化程度高,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方案和规格,加大LTPS技术渗透和产品尺寸升级,提升产品模组复杂度和集成度,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力争毛利率稳健 [5][6] OLED技术在车载领域渗透情况 - OLED技术在车载显示领域应用是热点,能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拓展应用领域 [7] - 车载显示对OLED技术寿命、信赖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行业在开发新技术和优化性能 [7] - 随着产业链和技术成熟、价格更具竞争力,OLED在车载领域渗透将加大 [7] - 公司在G6柔性AMOLED产线布局车载显示业务,预计今年下半年具备量产能力 [7]
2025年中国车载收音机行业产业链、产销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品牌竞争激烈,国内具大的汽车市场为行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5 09:36
车载收音机行业概述 - 车载收音机是汽车常规配置,用于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并提供音频娱乐和信息服务,适用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为车载收音机提供广阔空间,2024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7] - 行业技术持续升级,功能从基础广播扩展到多媒体播放、蓝牙连接、导航及语音识别等智能功能[9] 市场规模与供需 - 2024年产能3902.5万台套,产量3372.55万台套,需求量3169.1万台套,市场规模188.97亿元[1][7] - 数字收音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数字收音机占产量90.27%和市场规模96.62%,模拟收音机占比不足10%[7][9] - 2025年预测:产量3444.64万台套,需求量3237.76万台套,市场规模196.3亿元,数字收音机份额持续提升至90.78%[7][9] 技术标准与制式 - 主要制式包括FM调频广播(87.5-108MHz)和AM调幅广播(531-1629KHz)[4] - 2024年4月实施中国首个无线数字声音广播国家标准GB/T43020-2023,规范CDR接收机功能及测试方法[2][6] - 《车载无线广播接收系统》标准由工信部等联合制定,涵盖终端天线功能、车规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技术要求[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核心元器件、电子元件、芯片及金属/塑料材料供应商[11] - 中游:国内企业突破数字调谐、射频滤波、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实现导航/蓝牙/车联网功能集成[11][13] - 下游:整车配套市场(占比超90%)和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深化[11][14] 竞争格局与企业 - 国内企业凭借成本控制和本土化服务崛起,国际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13][14] - 代表企业: - 芜湖宏景电子:产品覆盖车载信息娱乐系统、BMS及控制器,通过IATF16949认证,日贴片能力达1000万点[15][16][17] - 深圳日声数码:专注数字广播技术,与韩国RF2DigitalKorea合作开发跨制式核心技术模组[15][19] - 上海王力电子:专注车载音响及天线配套,为工程机械一级供应商[15] 发展趋势 - 需求驱动:汽车保有量增长及消费者对信息娱乐体验升级推动功能迭代[21] - 技术转型:从硬件功能向软件服务升级,智能化集成成为发展方向[21] - 产业链协同:上游依赖半导体技术,中游强化智能集成,下游受电动化/网联化影响显著[21]
雷军回应“苹果放弃造车”:不知道苹果为什么干不成,外部报道不能准确参考;小鹏、华为预告战略合作丨汽车交通日报
创业邦· 2025-06-04 18:30
特斯拉英国销量下滑 - 特斯拉5月英国新车销量同比下降45.8%至1,758辆 同期英国整体新车注册量同比增长4.3%至144,098辆 [1] 小鹏与华为战略合作 - 小鹏汽车与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联合发布海报 暗示合作可能涉及华为AR-HUD抬头显示技术 [1] - 行业研报指出车载HUD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 智能化趋势推动人机交互技术迭代 [1] 深蓝汽车数据隐私争议 - 网传深蓝汽车更新隐私条例新增用户数据采集 公司回应称调整仅为强化第三方SDK隐私保护 否认强制推送广告 [1] 雷军谈苹果造车失败 - 雷军表示不了解苹果放弃造车具体原因 强调外部报道不可靠 同时称苹果为小米长期学习对象 [1] 哪吒汽车法律风险 - 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及法定代表人方运舟新增16条限消令 涉及合同纠纷等案件 公司注册资本28.37亿人民币 [1]
伟时电子再次启动募资加码车载显示组件 前次募投项目多次延期被询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05:40
公司募资计划 - 伟时电子再次启动募资计划,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4.8亿元,用于"轻量化车载新型显示组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2] - 本次募投项目将新增433万件轻量化结构件和185万件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的生产能力 [2] - 公司表示本次募投项目产品将更多聚焦于Mini-LED及超大屏技术,相较于前次募投项目产品存在技术升级 [1] 募投项目产品情况 - 本次募投项目规划产品均为公司已量产产品,新型车载背光显示模组产品属于公司主营业务范畴,轻量化结构件则系背光显示模组的重要零组件 [2] - 轻量化结构件属于向现有主营业务上游的拓展,与现有主营业务紧密相关并具有高度协同性,且已实现量产销售 [2] 前次募资终止情况 - 伟时电子曾在2023年3月尝试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进行募资,但在2024年4月终止并撤回申请 [2][3] - 终止原因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公司资本运作规划调整、自身实际情况等因素 [3] 前次募投项目延期原因 - 前次募投项目"背光显示模组扩建及智能显示组件新建项目"预计完工时间从2022年9月延期至2025年10月 [4][5] - 第一次延期主要由于车载显示行业大屏化趋势导致生产线场地不足,需要购置新土地新建厂房 [5] - 第二次延期因公司于2023年1月才通过竞拍取得新增生产用地,并于2023年2月取得《不动产权证书》 [5] 前次募投项目进展 - 截至2025年4月末,前次募投项目已签署采购合同金额累计达到3.41亿元,占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的94.79%,已实际支付2.81亿元 [6] - 项目已完成厂房主体工程建设及装修工作,目前正处于设备购置阶段,预计可于2025年10月前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6]
蔚来小米都在用,22家车企撑起扬州巨头冲刺IPO
36氪· 2025-06-03 08:08
公司概况 - 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泽景科技)是一家中国车载HUD巨头,身价25.85亿,近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蔚来、理想、小米汽车、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内主流车企 [1] - 公司由兄弟俩张涛和张波于2015年创办,拥有10年行业经验,目前在国内车载HUD市场份额达16.2%,排名第二 [1][24][26]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W-HUD解决方案CyberLens和AR-HUD解决方案CyberVision,以及测试解决方案和其他创新视觉技术 [6] - CyberLens代表案例:蔚来ES8(视场角6°,投影距离2.1米)和理想L7(投影尺寸13.35英寸,视场角8°×3°,投影距离2.3米) [8][10] - CyberVision代表案例:小米SU7(虚拟图像56英寸,投影距离7米,视场角10°×3.6°) [10] - AR-HUD结合TFT、DLP和LCoS等光学投影技术,支持更远投影距离和更大视场角,是未来趋势 [4][6] 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HUD解决方案销量62.46万台,市场份额16.2%,排名全国第二 [13][15]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2.14亿元、5.49亿元和5.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64.3% [15] - HUD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2年80%提升至2024年93.6%,其中CyberVision占比从0.7%跃升至10.9% [17] - 2022-2024年毛利分别为0.48亿元、1.4亿元和1.58亿元,毛利率从22.6%提升至27.3% [18][20] 行业趋势 - 中国智能汽车销量从2020年800万辆增至2024年2040万辆,预计2029年达3070万辆 [31] - 中国车载HUD市场规模从2020年100万台增至2024年390万台,预计2029年达1270万台 [32] - 本土厂商市场份额从2020年16.7%增至2024年79.2%,预计2029年进一步扩张 [34][36] - 2024年中国车载HUD市场前五大供应商中四家为中国厂商,合计份额66.5% [37] 竞争优势 - 公司交付周期低至10个月,远低于行业平均18个月 [8] - 已累计与22家主机厂合作,获得90个车型定点 [12] - 投资方包括一汽、上汽、雷军的顺为资本等 [29] - 全栈自研技术平台支持定制化软硬件架构 [8]
车载显示:虚拟全景显示驱动交互革新
2025-06-02 23:44
车载显示:虚拟全景显示驱动交互革新 20250530 摘要 智能座舱领域快速发展,DMS、OMS、HUD 等技术渗透率提升,国内 头部汽车 TIER one 厂商市场份额加速集中,龙头企业业绩超越市场平 均水平。 虚拟全景显示作为创新技术,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呈现,有望扩大成像空 间和投影尺寸,长期应用空间巨大,或替代现有显示屏方案。 HUD 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 年国内乘用车前装标配 HUD 上险量 达 356 万辆,渗透率达 16%,中国厂商在供应端份额逐步提升,推动 市场发展。 国内 HOD 制造商凭借成本控制和本土资源整合能力,市场份额快速提 升,2024 年中国厂商市场份额达 57%,华阳以 22%市占率领先。 虚拟全景显示系统通过投影实现超宽范围显示,兼具 HUD 平视显示及 传统屏幕图像质量清晰的优点,但面临光学设计、散热管理等技术难题。 华阳集团在虚拟全景显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座舱域控产品销量增长迅 速,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8.57 亿元,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虚拟全景显示技术面临机电控制、UI 处理、量产一致性等挑战,但主流 屏幕显示及 HUD 厂商均有布局,具备综合车载显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