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理念

搜索文档
沃德夫新材料:以自主创新突破材料封锁,铸就特种工程塑料中国芯
金投网· 2025-07-01 12:30
公司概况 - 苏州沃德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特种工程塑料材料方案供应的新兴企业,致力于为智能清洁家电、新能源、智能穿戴、半导体等行业提供客制化创新解决方案 [1] - 公司董事长马涛带领团队以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垄断,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目前国内高端特种工程塑料进口依赖度超过70% [1] 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体系分为两大类:绿色低碳型工程塑料(以聚酮PK为代表)和功能性改性材料(涵盖耐磨、导电、低介电等多元化性能解决方案) [2] - 聚酮材料通过独特的分子设计实现多维度性能协同提升:高强度特性可承受复杂工况应力冲击,耐化学性确保腐蚀环境稳定运行,尺寸稳定性保障精密部件装配精度 [3] - 聚酮材料全生命周期体现低碳足迹,成为洗地机、扫地机器人等高端装备领域的首选材料,显著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并推动终端产品迭代升级 [3] 核心竞争力 - 构建"宽频带、高振幅"的技术服务能力,形成从材料选型到成型工艺的全流程"端到端"支持体系 [4] - 采用"市场需求驱动为主、技术创新驱动为辅"的双轮研发策略,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精准匹配客户需求 [4] - 深度参与客户产品研发周期,在材料科学与终端应用之间构建高效的价值转化桥梁 [4] 发展战略 - 未来五年围绕聚酮和聚醚酰亚胺两大核心材料展开战略布局,分三步实现全球领导目标 [5][6] - 短期(1-2年)聚焦产品迭代与市场突破,切入通信与新能源汽车等高增长赛道 [5] - 中期(3-5年)筹建新研发中心强化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效率 [5] - 长期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市场网络构建,确立特种工程塑料领域标杆地位 [6] 企业理念 - 以"聚焦客户压力与挑战,开放创新,持续创造最大价值"为使命 [5] - 积极践行ESG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贯穿环境责任、社会公平与员工福祉 [5] - 通过环保材料研发降低环境影响,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目标成为"行业标杆企业"与"可持续发展典范" [5]
中国华电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
中国电力报· 2025-07-01 11:22
公司ESG报告发布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集中发布了《中国华电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以及6家上市公司2024年度ESG报告 [1] - 16家直属单位和1家基层企业同时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 [1] - 这是中国华电连续第3年以矩阵发布报告形式系统呈现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整体成效与区域亮点 [5] 公司可持续发展成就 - 公司连续13年上榜"世界500强" [3] - 连续2年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3] - 连续13年获评"五星/五星佳"最高评级 [5] - 本次报告是中国华电发布的第17份可持续发展暨社会责任报告 [5] 公司战略与转型 - 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3] - 锚定"双碳"目标深化绿色转型 [3] - 聚力核心技术攻坚创新突破 [3] - 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 [3] 公司社会责任实践 - 首家响应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引(试行)》要求进行公开发布的中央企业 [5] - 系统披露企业在政治责任践行、经济价值创造、社会效益提升等维度的履责成效 [5] -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筑牢能源保供防线 [3] - 塑造了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高质量能源供给的品牌形象 [3] 未来发展计划 - 进一步提升能源供给能力与服务质量 [5] - 持续打造"中国华电、度度关爱"责任品牌 [5] -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5] -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华电智慧和力量 [5]
告别“明星时代” 华夏基金开启一个生长新局?
搜狐财经· 2025-06-30 18:48
上证580指数与华夏基金产品创新 - 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上证580指数,强化小市值公司价值,为投资者提供系统性布局新路径 [3] - 华夏基金上报业内首只上证580ETF及其联接基金,填补市场空白并降低投资门槛 [3] - 上证580指数可能引导资金流向基本面良好、流动性达标的中小市值公司,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4] 华夏基金经营表现与战略布局 - 2024年华夏基金营收80.31亿元(同比+9.61%),净利21.58亿元(同比+7.2%),扭转连续两年下滑趋势 [5] - 产品盘表现强劲:ETF规模稳居行业龙头,债券基金、货币基金规模强势增长,引领公募REITs发展 [5] - 2024年底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2.4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2019-2024年规模从1万亿元持续攀升 [7] - 战略重点包括深化财富管理转型、布局人工智能与高端装备领域、强化指数化投资与创新产品开发 [7] ETF降费与浮动费率基金创新 - 华夏基金下调多只ETF管理费率至0.15%(原0.5%),托管费率至0.05%(原0.1%),合计0.2%为市场最低 [8] - 推出华夏瑞享回报混合基金,采用浮动费率机制:持有不足1年费率1.2%,跑赢基准6%以上费率1.5%,跑输3%以上费率0.6% [9] - 浮动费率机制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推动行业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9] ESG实践与REITs市场发展 - 华夏基金推动旗下8只公募REITs集中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为行业提供标准化应用路径 [12] - ESG理念在REITs领域可提升长期抗风险能力、优化资产运营效率,并成为核心竞争力 [13][14] - 截至2025年6月我国REITs总市值突破2000亿元(2019.91亿元),ESG因素加速行业"马太效应" [14] 人才变动与主动权益管理挑战 - "ETF一哥"张弘弢离任,管理规模归零,接任者杨斯琪缺乏超500亿规模管理经验 [17] - 明星基金经理郑泽鸿、周克平离职,2024年末主动权益规模较2021年峰值缩水超1300亿元 [18] - 华夏基金主动权益规模占比约15%,低于易方达、嘉实等头部同业(超25%) [18]
中国华能副总经理李启钊:“能源企业于境外应积极履行多重使命”
中国电力报· 2025-06-30 08:38
能源合作意义 - 能源产业事关国计民生 通过持续加强与上合组织国家的合作 推动项目所在国电站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推进清洁能源供应 为所在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 - 电力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直观且深远 直接改变是电力供给的显著改善 让当地民众以更低的成本享受电力带来的便利 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助力当地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3] - 实现了中国技术 管理体系 工艺体系等全方位的输出 凭借先进技术和高效管理 项目电价在当地具有一定优势 [3] 企业境外使命 - 能源企业在境外发展要积极履行多重使命 包括助力合作国家加快工业化 国际化进程 并助力其能源结构转型 [4] - 能源企业境外业务以水电 新能源等为主 推动当地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 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4] 中方企业角色 - 中方企业的投资成为当地能源转型的关键助力 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 深化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的能源合作 为地区能源安全 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5] - 中国华能在巴基斯坦建设萨希瓦尔燃煤电站 填补巴基斯坦近四分之一的电力缺口 在缅甸建设瑞丽江一级水电站 撑起缅甸全国1/7的发电装机 在柬埔寨建设桑河二级水电站 是当地最大的水电项目 [5] 社会责任实践 - 高标准履行当地社会责任 将ESG理念转化为可感知 可触摸的实践样本 在巴基斯坦建设培训学院 免费为贫穷青年提供职业培训 在柬埔寨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 培养大批电气工程师 在缅甸为村庄架设输电线路 修缮校舍和道路 [6] - 在动荡局势与能源危机时挺身而出 在缅甸突发7 9级地震时 4个小时恢复向灾区供电 在巴基斯坦电网全网崩溃时 率先启动煤电机组 成为所在国电力稳定供应的压舱石和民生保障的顶梁柱 [6] 未来合作方向 - 秉持上海精神 继续做好现有项目的稳定运营和合作共赢 拓展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有关国家在清洁能源和科技领域的合作 为推动地区能源安全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7]
江苏农行:逐“绿”而动提升高质量发展“含金量”
新华日报· 2025-06-30 05:14
绿色金融实践 - 江苏农行积极践行ESG理念,通过绿色贷款支持低碳转型和乡村振兴,发挥国有大行标杆作用[1] - 创新"渔光互补"模式结合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绿色升级[1] - 为某电力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票据服务,支持其150MW和50MW渔光互补项目设备采购[1] 重点项目融资案例 - 江苏农行高淳支行提供5.1亿元授信支持高淳桠溪126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已投放2772万元[2] - 南京汤山乡村振兴项目获3.4亿元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旅游"产业融合[2] - 葛塘街道美丽乡村项目引入2.6亿元乡村人居环境贷,覆盖农田改良、鱼塘改造等工程[3] 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 专项服务团队为企业定制综合融资方案,精准匹配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特点[1] - 支行行长室带队高频对接企业,提供涵盖项目贷款的全方位定制化服务[2] - 客户经理提前介入项目规划,提供从设计到投放的"一站式"金融服务[3] 绿色能源与乡村振兴融合 - 渔光互补项目实现"板上发电、板下养殖",年减排效果显著(未披露具体数据)[1] - 沿山环线项目助力构建生态旅游产业链,强化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2] - 长城村项目通过果蔬大棚升级和鱼塘改造激活数千亩农田资源[3]
沪农商行:一江金融水 “三重”生态共潮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3:52
绿色金融战略 - 公司2016年获上海市节能服务绿色金融支持奖,2020年明确"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底色的银行"战略目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并纳入战略发展规划[2] - 科技赋能方面启动绿色金融业务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模型实现智能识别与环境效益评估,将环境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1200亿元,近三年绿色信贷年化复合增长率超60%,绿债规模领跑全国农村金融机构[3]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落地全国首单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CCER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创新工具,推出"乡村生态贷"等ESG特色产品[3] - 支持"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数万吨,推动崇明"绿色农业示范基地"整合有机种植与乡村旅游[3] - 张江科技支行成为上海首家碳中和银行业营业场所,打造绿色运营标杆[2] 科技金融生态构建 - 将科技企业分为"银种子"至"已成熟"五阶段,截至2025年一季度服务近4500家科技企业,贷款规模超1200亿元,覆盖上海近半数专精特新"小巨人"[8] - "鑫动能"计划从1.0升级至3.0版本,联合交易所、投资机构等构建"鑫生态",提供产业资源整合等六大维度服务[9] - 案例:为国富氢能提供投贷联动服务,助其2024年港股上市,该企业自主研发液氢储罐等核心技术[7][9] 长三角一体化布局 - 2011年起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嘉善、昆山)、参股海门农商银行等方式推进跨区域经营,2024年设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分行[11] - 长江金租聚焦"三大现代产业方向",绿色租赁资产余额占比近40%,科技租赁余额占比33%,连续八年获浦东新区经济贡献奖[12] - 提出"ONE SHRCB"集团化战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金融水域网络[10][11] 可持续发展理念 - 发布"绿鑫同舟"品牌及"GREEN SHRCB"方法论,涵盖全球化视野、本土特色、净零排放等核心要素[4] - 作为UNEP FI负责任银行原则上海首家签署行,推动价值链伙伴共同践行可持续发展[4]
践行ESG理念 “源网荷储”协同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上海证券报· 2025-06-26 02:46
ESG理念与新型电力系统 - ESG理念在环境层面关注绿色低碳发展,与新型电力系统目标契合,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效率等途径减少化石能源环境影响[1] - 社会责任层面强调稳定供电和经济性保障,要求系统各环节改进以辅助新能源消纳[1] - 公司治理层面需要高水平战略规划和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储能、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领域[1]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现状 - 电力行业占全国碳排放40%以上,火电仍占主导地位(2024年占比67.4%),但风光装机已达14.1亿千瓦[2] - 2023年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较2018年下降8.78%,市场交易电量占比达63%(较2016年增长46个百分点)[2] - 系统正经历从"源网荷"向"源网荷储"转型,需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问题[5] 电源侧发展 - 火电灵活性改造是重点,改造后运行范围从50-100%扩展到30-100%额定负荷,爬坡速率从1-2%提升至3-6%Pn/min[8] - 2027年目标实现存量煤电机组应改尽改,纯凝机组侧重深度调峰,热电联产机组需实现热电解耦[6][7] - 辅助服务收入机制和容量电价政策逐步完善,2024-2025年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比例约30%,部分区域达50%[9][10] 电网侧升级 - 2024年1-3月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4.8%,特高压建设加速,"十四五"规划38条/段工程[11] - 配电网需具备"四可"能力(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发展柔性智能化方向[12] - 特高压解决风光大基地(主要位于西部)与用电大省(沿海)的空间不匹配问题[11] 未来展望 - 2030年前重点推进绿色转型,预计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39%[13] - 煤电仍为基础保障电源但进行"三改联动"(节能降碳、供热、灵活性改造)[13] - 长期将实现清洁能源主体地位,提升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和能源安全[14]
第十七届德国“太仓日”活动在斯图加特举办
新华社· 2025-06-25 23:58
中德经贸合作 - 中德双方在绿色发展、人才培养等多个关键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两国关系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发展提供更多稳定性与可持续性选择 [1] - 德国"太仓日"活动推动中德间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城市交往的全方位深度对话,吸引两国政界、工商界代表及德国企业负责人等近300人参与 [1]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凸显,政策环境透明、稳定、可预期,为德企投资经营提供良好环境 [1] 太仓对德合作成果 - 太仓对德合作的"朋友圈"日益扩大,德企在太仓集聚速度不断加快,已有超过550家德企落户 [2] - 太仓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等主导产业,成为中国德企投资最密集、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 [2] - 太仓率先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并加快推进ESG理念落地 [2] 德国企业参与 - 德国巴符州经济部部长强调德中双方通过建立互信、加强交流和公平谈判为可持续合作奠定基础 [1] - 全球贸易需要开放市场、自由贸易与可靠国际规则体系,中国的积极参与对克服全球经济挑战至关重要 [1] - "德国技术"与"中国创新"加速携手,共同为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2]
以特色化专业化服务展金租风采 访湖北金租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建
金融时报· 2025-06-25 11:15
公司发展概况 - 湖北金租成立十年来累计实现投放超2000亿元,服务客户12万家,资产总额从2015年的3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711亿元,增长22倍 [1] - 利润总额从2015年的0.23亿元提升至2024年末的10.01亿元,增长42倍,净资产从2015年的3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2亿元,增长1.73倍 [1] - 截至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824.40亿元,不良融资租赁资产率1.01%,拨备覆盖率326.22%,资产质量保持健康水平 [2] 业务转型与战略布局 - 公司明确新能源、交通物流、高端设备三大重点方向,深耕光伏、储能、小动力电池等十多个细分赛道 [3] - 采取差异化策略,依托大股东武汉金控集团推进产融结合,同时针对中小市场主体推出标准化直租产品 [3] - 截至2025年3月末,直租余额占比16.86%,同比提高8.75个百分点,光伏板块累计投放113.15亿元 [4] 风险防控与内控体系 - 持续压实"三道防线",包括业务条线主体责任、内控合规管理责任和内部审计监督责任 [4] - 运用大数据风控和打分模型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4] - 紧盯重点领域、要害岗位及关键环节,推进审计全覆盖并将整改纳入绩效考核 [4] 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 - 绿色金融领域累计投放246.32亿元,科技金融领域83.28亿元,养老金融领域18.42亿元,普惠金融领域138.27亿元 [5] - 未来重点打造"光伏+储能+充电"一体化绿色能源解决方案,开发"设备易租"系列普惠产品 [6] - 布局智慧养老社区、适老化改造、康复医疗设备三大场景,开发超长期养老专项融资产品 [6] ESG理念践行 - 通过户用光伏经营性租赁每年为12万户农户增加收益1.5亿元,户用光伏资产达113亿元 [7] - 去年生产清洁电力35.2亿度,节约燃煤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万吨 [7] - 新能源环卫车、公交等车辆更新累计投放近10亿元,助力建设低碳城市 [7] 未来发展规划 - 确保湖北省内业务投放占比不低于50%,服务湖北支点建设 [8] - 深耕专业化赛道,确保2026年新增直租投放占比超过50% [8] - 优化营销、风控、激励"三优"支撑体系,向"中而美"金租公司迈进 [8]
国贸地产“海好有你·益起美”社区活动落幕 以公益行动点亮“与城共美”的初心
搜狐网· 2025-06-24 18:01
社区公益活动 - 公司以"海好有你·益起美"为主题,在厦门国贸上城与国贸蓝海两个社区开展沉浸式海洋环保体验活动,联合多家机构包括海峡导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等[1][3] - 活动设置多个互动环节,包括环保艺术作品展、8米长蓝海共绘墙、漂流义卖摊位等,吸引数百组亲子家庭参与[4][6][11] - 两日活动累计500多名业主小朋友参与挑战并完成集章,获颁"优秀海洋小卫士"认证奖状,同时通过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形成长效公益力量[13] 数字赋能低碳生活 - 公司依托国贸金钥匙会平台推出"蓝海守卫"积分计划,累计参与用户达241360人,日常低碳行为打卡总计4020次,环保知识答题正确率达96%[15] - 积分计划将步行通勤、光盘行动等微小的善行可视化、可量化,用户已瓜分上百万积分,形成"人人参与、时时可及"的低碳氛围[15][17] - 该机制通过生活化、趣味化的设计,如积分兑换徽章等,有效提升业主尤其是儿童的参与积极性[17][19] 公益模式创新 - 活动创新性构建"企业+媒体+高校+公益组织"四方联动模式,在社区建立公益长效化机制[21] - 义卖活动后续延伸至厦门市纯阅读公益图书馆参观学习,形成可持续的公益价值链[21] - 公司强调环保公益需由社会各界和家庭共同参与,而非企业单向输出[23] ESG理念实践 - 公司自2023年发起"海好有你"公益IP,开展红树林认养、海岸线守护等活动,足迹覆盖厦门、泉州、福州等滨海城市[24] - 2023年度ESG报告显示,2022-2024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近550万平方米,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能源技术[28] - 同步推动乡村振兴,通过文化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助力古厝焕新[28] - "山海逐梦计划"作为子品牌已进入第三年,曾邀请宁夏学生赴厦门学习海洋知识,深化公益影响力[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