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
搜索文档
科学与健康|聚变能研发进入新阶段,“人造太阳”离我们有多远?
新华社· 2025-10-18 16:58
可控核聚变的意义与挑战 - 可控核聚变是理论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终极清洁能源 可从根本上破解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3] - 实现可控核聚变需将氘氚等离子体加热至超1亿摄氏度 约为太阳核心温度的6至7倍 以克服原子核间排斥力 [3] - 可控核聚变是迄今人类构想的最复杂能源系统之一 集等离子体物理、核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难题于一身 [3] 全球研发进展与技术路线 - 全球聚变能研发已进入多路径并行、快速迭代的新阶段 主流技术路线为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两大类 [4]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于2020年启动组装 旨在证明磁约束聚变可行性 为2040至2050年示范电站奠定基础 [4] - 当前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已可短暂实现聚变反应条件 但进一步提高聚变功率增益和维持长时间净能量输出仍面临巨大考验 [4] 中国研发进展与规划 - 中核集团正按照“实验堆—示范堆—商业堆”路径开展聚变堆研发 预计2027年左右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 [5] - 2025年“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1亿摄氏度 标志着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6] -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世界纪录 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 [6] 国际合作与地位 - 国际原子能机构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落地成都 标志着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显著跃升 [6] -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已形成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引领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6]
海南板块利好来了,这些股高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10-18 09:13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7日A股市场低开低走,上证指数大幅下跌1.95%,深证成指下跌3.04%,创业板指下跌3.36% [1] - 全市场598只个股上涨,4781只个股下跌,市场成交额19544.08亿元,较昨日放量约57亿元,已连续两日不足2万亿元 [1] - 市场热点较为杂乱,银行、煤炭等红利资产逆势拉升,而培育钻石、光伏设备、AIPC、可控核聚变等概念指数跌幅居前 [1] 中兴通讯股价异动 - 10月17日,中兴通讯A股罕见跌停,港股大跌12.83% [2] - 当日成交额160.78亿元,换手率7.94%,深股通专用席位买入4.16亿元并卖出6.72亿元,机构席位呈现净卖出 [2] - 高盛对中兴通讯前景表示看好,认为其推出的SuperPod解决方案以及AI服务器、储存、冷却等产品的综合布局,有望受益于内地AI计算需求增加 [2]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调整 - 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公告,自11月1日起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 [3] - 政策调整包括扩大离岛免税商品范围由45大类提高至47大类,增加宠物用品、微型无人机等商品 [5] - 允许部分国内商品进入离岛免税店销售并退免税费,将免税购物年龄由16周岁调整为18周岁 [5][6] - 允许离境旅客享受离岛免税政策,其购物金额计入每年10万元额度,并优化岛内居民购物提货方式 [7] - 政策调整旨在扩大享惠面,增加商品供给,改善购物体验,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7] 海南板块相关公司表现 - 下半年以来融资资金净买入额超过5000万元的海南本地股有10只,海峡股份、洲际油气、中钨高新排名前三,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3.04亿元、2.94亿元、2.35亿元 [8] - 海峡股份近期收获两连板,公司表示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后,自贸港政策有望带动车客流量提升 [10] - 广晟有色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亿元至1.3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2] - 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净利润向好的海南本地股有9只,其中海南橡胶、海南机场、金盘科技、海峡股份净利润增幅居前,分别为96.83%、46.13%、33.45%、24.18% [12] - 海南橡胶是全球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公司,经营管理土地490万亩,上半年营收228.56亿元,同比增长18.99%,归母净利润大幅减亏 [12]
英杰电气: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内相关机构的设立以及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推进进展以及采购招标情况
证券日报网· 2025-10-17 17:12
公司动态 - 英杰电气于10月17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和跟踪国内相关机构的设立情况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和跟踪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推进进展 [1] - 公司持续密切关注和跟踪可控核聚变项目的采购招标情况 [1]
“永远50年”魔咒已破?可控核聚变还有多远?
中国电力报· 2025-10-17 16:30
技术进展与阶段 - 可控核聚变发展已进入第三阶段即燃烧实验阶段,目标是开展燃烧等离子体实验以实现真正的聚变反应[2] - 中国在2025年取得重要技术突破:EAST装置实现上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2] - 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在2025年3月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2] 商业化进程与预测 - 预计在2050年左右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应用,改变了“永远50年”的传统看法[1] - 商业化资本快速涌入聚变赛道,投资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7] - 民营企业如新奥科技等积极布局,新奥启动投资60亿元的“和龙-2”装置,计划于2027年建成[7] 国际合作与参与 - 中国与全球50多个国家、140余家核聚变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3] - 中国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关键合作伙伴,承担了18个关键部件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及核心设备安装任务[4] - 中国通过参与ITER计划加速了聚变技术的自主创新,为未来建设聚变示范堆奠定基础[4] 行业主体与资本投入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在上海挂牌成立,作为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重点布局总体设计、技术验证等业务[6] - 民间资本和商业公司已成为聚变能源研发投入的新增长极,国内涌现出多家商业化公司通过不同路径进行探索[7] -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决策高效等优势,能够加速聚变技术从实验室到工程化应用的转化进程[7]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 聚变能源发展仍需突破稳态运行、材料与工程、经济性等瓶颈[5] - 需要研究新型抗辐照材料,以适应聚变堆芯的极端高温与强辐射环境,保障安全稳定运行[6] - 未来需加强稳态燃烧、能量增益等基础科学研究,并深化材料、工艺等关键技术攻关[8]
新联电子:暂无超导材料、核电、可控核聚变、固态变压器方面的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16:2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超导材料领域的业务布局 [2]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核电领域的业务布局 [2]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业务布局 [2] - 公司明确表示暂无固态变压器领域的业务布局 [2]
ETF周涨幅榜:金ETF、黄金ETF涨超11%,银行ETF、银行AH优选ETF、煤炭ETF涨超4%
格隆汇· 2025-10-17 16:05
大盘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跌1.95%报3839.76点,周跌1.47% [1] - 深证成指周跌4.99%,创业板指跌3.36%报收,周跌5.71% [1] 行业ETF表现 - 金ETF、黄金ETF本周涨幅超11%领涨市场 [2] - 银行ETF、银行AH优选ETF、煤炭ETF涨超4% [2] - 金融ETF、红利国企ETF、金融地产ETF、沪深300红利ETF、红利低波ETF涨超3% [2] - 食品饮料ETF近五日上涨2.07%,最新份额101.4亿份,增加2.4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841.2万元 [12] - 游戏ETF市盈率42.60倍,最新份额73.7亿份,增加8900.0万份,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5亿元 [12] - 科创半导体ETF近五日下跌8.58%,最新份额23.5亿份,增加82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44.3万元 [12] - 云计算50ETF近五日下跌8.06%,市盈率117.08倍,最新份额3.8亿份,减少30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5.0万元 [13] 黄金市场动态 - 黄金价格强势升破4300美元大关,总市值突破30万亿美元,在全球资产市值排行榜上断层领先 [2] - 黄金市值已超过英伟达、微软、苹果等前十大股票市值总和(25.3万亿美元) [3] 银行板块动向 - 银行板块今年整体走强,7月高点后出现调整,10月以来触底回升 [4] - 近期多家银行股东、董监高宣布增持自家银行股票 [5] - 增持基于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以支持银行长期发展 [6] - 银河证券指出,今年以来险资11次举牌上市银行,其中10次为H股,银行板块因估值低、分红稳、业绩波动小,股息率仍有优势 [6] 市场策略观点 - 平安证券认为短期市场屡创新高后波动抬升,上涨斜率或放缓,但实质性利空有限,中期政策、流动性等因素或共同支撑市场 [6] - 配置建议延续"杠铃策略":进攻端关注科技成长(如AI+应用),防御端关注高股息/优质龙头 [7] - 东方红资管表示本轮牛市基础稳固,上行驱动力未发生变化 [8] - 市场行情由业绩、流动性、政策支持等多重驱动,后续有望持续 [9]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低利率环境持续,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国内降息空间打开,市场流动性持续宽松 [10] - 新兴产业趋势渗透率提升趋势未变,如AI、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半导体等 [10]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国务院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应用普及率超70% [10] - 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改善,部分科技板块业绩优势明显,如通信板块单季度营收增速8.2%,电子板块单季度营收增速30.0% [10]
招商证券:港股市场先抑后扬 聚焦四进攻+两底仓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15:58
港股后市展望 - 四季度港股走势预计先抑后扬,短期可能延续震荡态势 [1] - 后续边际利好因素积累有望驱动港股上行,包括中美关税问题缓解、四中全会“十五五”增量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 [1] - 中长期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后,中美政策“双宽松”共振将驱动资金持续流入,基本面改善、盈利预期上修和估值修复将驱动港股慢牛趋势 [1] 配置方向:四进攻 - 有色金属行业受美元贬值、低利率和流动性三重驱动,黄金还受益于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避险需求和央行购金,铜矿受益于供给收缩和新产业需求增长 [2] - 科技股方面,中国AI产业日新月异且景气度高,成为新增长引擎,人形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等高端制造方兴未艾 [2] - 电力行业是AI革命的“卖铲人”,短期看可控核聚变等主题,中期看设备出口,长期看发电及电网建设 [2] - 保险行业受益于股市上涨带来的权益投资收益改善,且港股保险估值显著低于A股 [2] 配置方向:两底仓 - “困境反转”策略以必需消费为代表,经历4年困境后初现供需拐点,估值仍处历史最低20%分位,龙头公司可通过提高市占率和利润率实现α增长 [2] - 高股息策略方面,恒生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达6.29%,分红能力稳定,在南向资金“固收+”产品需求带动下,红利股配置需求持续旺盛 [2]
远光软件(002063.SZ):目前暂未涉足核电、可控核聚变领域
格隆汇· 2025-10-17 15:46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目前暂未涉足核电领域 [1] - 公司目前暂未涉足可控核聚变领域 [1]
“人造太阳”成果迭出 吸引民企加入“种太阳”行列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5:45
技术进展 -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摄氏度、电子温度1.6亿摄氏度,并实现等离子体电流100万安培、离子温度1亿度、高约束模式运行,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 [2]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主机关键部件研制成功并交付,项目将于2028年建成,预计2030年左右实现氘氚聚变并首次演示聚变发电 [2] - 新奥集团的“玄龙-50U”装置首次实现兆安级放电,远超原定500千安目标,其下一代装置“和龙-2”已完成设计,预计2027年建成 [3] 商业化进程 - 核聚变商业化发电需经历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商用堆六个阶段,“双亿度”等成果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究挺进燃烧实验阶段 [2] - 新奥集团自2017年以来在聚变研发上投入超40亿元人民币,其下一代装置“和龙-2”总投资预计再添60亿元 [3] - 新奥集团作为民营企业选择了一条清洁环保、燃料丰富、成本低廉的技术路线,并采取更偏工程化、更快迭代的小步快跑策略 [3] 市场与行业影响 - 核聚变指数于10月10日创下2009年12月31日以来的历史新高,截至10月14日收盘,该指数年内涨幅逾六成,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 [3] - 聚变能源开发可能重塑全球能源发展格局,行业当下正处于从科学研究到工程实践、再到商业应用的发展转折点 [3] -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驱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终极能源,其成功有望解决能源、海水淡化、污水净化和人造光生产粮食等问题 [1]
ST思科瑞(688053.SH):不涉及可控核聚变方面
格隆汇· 2025-10-17 15:39
格隆汇10月17日丨ST思科瑞(688053.SH)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业务不涉及可控核聚变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