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搜索文档
11月13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13 22: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 中国“十四五”期间大科学装置建设全面提速,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科技基础设施平台体系[7] - 中国“十四五”期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不足4万家增至14万家以上,“小巨人”企业从5000余家突破至1.76万家,数量增长超两倍[3][10]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中国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量、外观设计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均居全球首位[4][15] - 中国已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14] - 世界最大高空风力发电捕风伞成功开伞[14]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 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14] - 1—10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增长21.82%[14] - 今年前10月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超万亿元[14] 基础设施与物流 - 中国最大航标船“海巡176”列编[14] - 陕西开行“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14] - 第十五届全运会粤港澳三个赛区共有近5万名志愿者投身赛事服务[3][11] 行业活动与会议 - 第九届中德汽车大会在长春开幕[14] -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14]
安徽186家A股上市公司中7成以上为高新技术企业
上海证券报· 2025-11-13 2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三是聚焦科技创新推动活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抢抓"并购六条"出台等重大改革机遇,联合交易所、行 业协会先后召开10余场并购重组座谈会、培训会,鼓励、引导辖区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 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 据介绍,"并购新政"以来,安徽共6家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其中富乐德成为"并购六条"出 台后首单定向可转债重组;阳光电源收购泰禾智能控制权,成为辖区首例"A控A";中国电信收购国盾 量子助力科创板企业高质量发展。 蒋诚表示,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安徽证监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取 得以下成效: 一是推动转变发展理念,促进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创新探索"1+3+1"框架,推动地方更加注 重提升上市公司平台功能与质量;及时宣贯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及证监会"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 条""科创板1+6"等政策精神,争取各方支持,形成改革合力;支持构建安徽"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生 态,加强与安徽省科技厅双向工作交流。 二是发挥行业机构功能,凝聚资本市场资源合力服务科技创新。深入开展"以创+"系列赋能行动,引导 辖区行业机构聚焦科技创新全链 ...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离不开金融 特别是资本市场支持
上海证券报· 2025-11-13 22:00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高度依赖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 [1] - 以股票为主的直接融资比商业银行贷款更有利于科技与资本的结合 [1] - 现有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需加强与风投机构等合作以支持科创企业 [1] 金融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 金融在创新投入、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1] - 科技创新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 [1] 不同融资方式的比较与合作 - 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股票为主的直接融资更有利于科技与资本结合 [1] - 商业银行体系可对风投机构有意向投资的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 [1]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从按“吨”卖到论“克”卖——石灰石变身记
新华社· 2025-11-13 21:30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通过“石灰石清洁化制备特种纳米碳酸钙及复合钛白粉项目”,将普通石灰石转化为纳米级碳酸钙粉末,使产品价值从每吨几十元提升至按克计量买卖[1] - 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5项,掌握2项核心工艺技术,并设立了院士工作站[1] - 生产的特种纳米碳酸钙分子粒极小,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3] - 开发出一种新型塑料袋,使用碳酸钙替代70%以上的塑料,产品具有可降解、价格低、更耐用、无毒害等优点[3] 公司研发与战略 - 公司每年将营业收入的15%投入研发[4] - 目前正联合中国科学院,攻关行业内难以成型的棒状纳米碳酸钙技术[4] - 持续研发应用场景多元化的复合材料,确保科技创新方向与产业发展契合[6] 行业转型与政策支持 - 吕梁地区过去将石灰石资源用于生产建筑碎石、水泥熟料等低附加值产品,造成资源浪费,现在正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走[3] - 纳米碳酸钙的应用领域从橡胶制品行业不断拓展至涂布纸行业和涂料行业[3] - 石灰石变身新材料是山西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缩影,类似案例包括将普通钢铁炼制成“手撕钢”、煤炭制成高端润滑油等[6] - 山西通过加大奖补政策、组织推介活动、发布创新成果清单等方式助力企业加强科技创新[6] - 省级规划将优先发展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重点突破特钢、镁合金、碳纤维等细分领域,并前瞻布局前沿技术[7]
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全球资本看好“中国叙事”长期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0:2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娜娜 上海报道 11月12日至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顺利举办。作为上交所连续第七年举办的国际金融盛 会,本次大会以"价值引领 开放赋能——国际资本投资并购新机遇"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优秀投资 机构代表与中国金融监管高层,共同探讨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所蕴含的无 限潜力与合作前景。 一场大会,多维声音,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共识: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开幕式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伟,上交所理事长邱勇等嘉宾出席并致辞,为 大会奠定了"开放、合作、信心"的主基调。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指出,大会主题紧扣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价值与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他强调,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证监会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 向,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通过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跨境投资产品等一系列举措,为国际投 资者营造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资环境。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吴伟表示,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交汇点,上海将携手各界共同推动国 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未来,上海将以更高质量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提 ...
华安资产总裁周嘉伟:以保险资管之力,做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证券时报网· 2025-11-13 20:15
(原标题:华安资产总裁周嘉伟:以保险资管之力,做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 周嘉伟向记者透露,华安资产在金融科技领域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正是依托系统化的服务体系,投资 成果也实现了支持科技创新和稳健收益的双赢。 华安资产总裁周嘉伟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华安资产内部搭建了一套覆盖组织架构、研究体 系、投资路径的服务体系,用资金活水为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注入动能。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据了解,华安资产所搭建这套覆盖组织架构、研究体系、投资路径的立体化服务框架,让保险资金精准 对接科技企业需求。 在组织架构上,华安资产投行事业部整合原有分部,以国家"五篇大文章"战略为指引,结合团队专业禀 赋,明确将科技与高端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列为重点开拓方向,通过资源集中化配置,确保科技金融业 务的专业化推进。 研究体系层面,聚焦科技相关指数动态,通过行业配置分析深挖科技板块量价关系与趋势,辅以偏离度 策略、隐含波动率等模型工具提升决策精度,为筛选优质科技标的提供专业支撑。 投资路径上,华安资产重点投向科技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及科技相关 产业(如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密集型 ...
(粤港澳全运会)全运会上这些“动物”,藏着大湾区发展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11-13 19:51
生态保护与海洋生态协同发展 - 全运会吉祥物以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该物种是全球濒危物种,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1] - 珠江口是全球现存最大的中华白海豚栖息地,栖息着种群数量最大的中华白海豚群体 [1]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与跨境合作,初步构建覆盖三地的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体系,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3] - 中华白海豚频繁活跃在伶仃洋海域,成为衡量海洋生态环境的“活指标” [3] 人文精神与文化创新 - 醒狮与鳌鱼作为岭南文化符号,在开幕式上描绘出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的精神图谱 [4] - 南狮因形制威武、寓意奋发而被称为“醒狮”,是岭南人文精神的外化象征 [5] - 鳌鱼是“鲤跃龙门”化龙前的过渡形态,象征金榜题名与拼搏精神,已融入粤港澳民众日常生活 [5] - 岭南文化具有开放、进取、务实、包容、敢为人先等特点,助力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 [7] 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 全运会应用“鹰眼”系统、智慧无障碍看台配备“电子狗”、智能巡检机器人“赛博汪汪”等智能设备,展示科技创新实力 [8] - 广州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中升至第八位,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香港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澳门科学一号”空间科学卫星成功发射 [8]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跃居全球第一 [8]
金山区“十四五”答卷亮眼:转型成果助力现代化建设加速
国际金融报· 2025-11-13 19:42
产业发展与转型成效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人均GDP达到2.15万美元 [3] - 全口径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40.9%,规上服务业预计年均增速达62% [4] - 累计落地投资超十亿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包括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阿里云华东智能算力中心、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等重大项目 [4] - 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9.5%,专精特新企业增长375.3%,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近11倍,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7.7倍 [6] - 累计完成低效用地提升4367亩,撬动投资约40亿元,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2.65%,企业亩均税收和亩均产值较2019年分别提高53%和33% [6] 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 - 纤维材料、无人机、光电传输新材料等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入选全市首批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4] - 上海湾区科创城已落户相关企业近千家 [6] -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实现翻番 [6] 乡村振兴与农业发展 - 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2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获国家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荣誉 [7] - 先正达全球植保中国创新中心、节水抗旱稻国际策源中心、中科荃银分子育种中心等一批农业科技项目落地建设 [7]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4%,高于全区经济增速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7] - 新增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1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3个,创建率均居全市第一 [7]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市域铁路南枫线金山段开工建设,沪杭高铁、沪乍杭铁路金山段即将开工,G228二期、G320二期建成通车 [9] - 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市公卫中心应急医学中心落地建设,连续4年入选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 [8] - 新增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1万套、各类人才公寓1.1万套 [9] - "1+4"高等职业院校体系基本形成,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8] 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 全面完成第三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成为全市唯一同时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区 [9] - 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数位居全市前列,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保持在全市前列 [9]
重磅国际会议!全球顶级投资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9:04
会议核心观点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国际投资者大会举行,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愈发看好 [1] - 中国证监会表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将越来越大,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环境 [1] - 来自欧美、亚太及中东等地区的知名投资机构嘉宾认为,中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和技术创新加速推进,增强了市场长期配置价值 [1] 主要投资机构观点与策略 - 淡马锡作为长期投资者,将持续关注中国符合投资趋势的机会,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4] - 淡马锡持续深耕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科技、生命科学、生物科技等领域,投资策略涵盖公开市场投资、私募股权、特殊交易机会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 - 淡马锡重点关注创新飞轮与并购整合的双轮驱动,一方面通过并购整合成熟企业,另一方面投资于由独特需求供给迭代生态孕育的世界级领军企业 [5] - 摩根资管认为现在是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良好时机,中国并购市场正在转型,医疗行业因老龄化等因素特别具有吸引力,消费行业也存在巨大机会 [6][7] - 殷拓集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华投资累计超170亿美元,针对中国市场制定三大投资战略:"在中国为中国"、引入海外优质企业拓展中国业务、支持中国企业跨境发展 [8] - 殷拓集团指出中国市场在风投、PE等方面仍存在资产配置缺口,潜在投资空间广阔 [9] - 富兰克林邓普顿表示全球财富管理领域对中国主题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举足轻重 [10] - 富兰克林邓普顿认为中国经济已调整复苏,更加注重内需消费,并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生物科技等高增长领域集中发力,这些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催化剂 [11] - 景顺投资指出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持续高涨,中国资产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吸引力,境外长期资金更关注企业基本面与长期成长潜力 [11] - 景顺投资认为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创新领域如AI与半导体具有巨大潜力 [12] - 路博迈表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经历向高科技、新经济、制造业和医药等领域的深刻转型,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医药等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13] - 路博迈指出全球资本配置悄然变化,增量资金正逐步流向非美市场,中国资产估值仍具增长潜力 [14] 市场趋势与投资主线 - 华泰证券提出创新、重组、出海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三条主线,投资和消费有回升动力,高科技相关资本投入如AI、高端制造有望加速 [16] - 华泰证券预测中国2026年宏观走势为名义增长修复,非金融行业归母净利润增速约13%,各行业盈利增速均将回升 [16] - 中金公司认为AI驱动的科技创新将持续带动资本市场活力,以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53亿美元为例,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优质科技与生产力资产的高度认可 [16][17] - 中金公司指出优质项目的国际化发行让全球资本共享中国新能源产业成长红利,助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18] - 路博迈总体看法是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关键阶段,方向已经明晰,未来值得理性乐观 [15]
重磅国际会议!全球顶级投资机构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11-13 18:5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投资者普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认为当前是投资的良好时机 [1][6][8][14] - 中国经济的转型方向明确,正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包括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科技、生命科学等 [4][5][18] - 国际投资者关注中国在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中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生物科技等高增长领域 [5][14][16][21] 主要投资机构观点与策略 淡马锡 - 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以惊人速度完成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 [4] - 持续深耕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科技、生命科学、生物科技等代表中国经济未来方向的领域 [5] - 在华投资策略多元化,涵盖公开市场投资、私募股权、特殊交易机会基金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5] - 重点关注创新飞轮与并购整合的双轮驱动,一方面并购整合成熟企业,另一方面投资快速成长的世界级领军企业 [5] 摩根资管 - 认为现在是投资中国资本市场的良好时机 [6][8] - 中国并购市场正在转型,医疗行业因老龄化等因素推动创新而特别具有吸引力,消费行业也存在巨大机会 [7] 殷拓集团 - 秉持长期投资思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华投资累计超170亿美元 [10] - 针对中国市场制定三大投资战略:投资服务国内市场的中国企业、引入海外优质企业拓展中国业务、支持中国企业跨境发展 [10] - 指出中国市场在风投、PE等方面仍存在资产配置缺口,潜在投资空间广阔 [11] 富兰克林邓普顿 - 全球财富管理领域对中国主题的关注度正在显著提升 [13][14] - 中国经济已调整复苏,更加注重内需消费,并在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生物科技等高增长领域集中发力 [14] - 任何全球投资组合如果忽视中国市场,都可能错失重要的增长机遇 [14] 景顺投资 - 境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持续高涨,中国资产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吸引力 [15][16] - 境外长期资金更关注企业基本面与长期成长潜力,重视公司质量、成长性与可持续性 [16] - 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创新领域如AI与半导体具有巨大潜力 [16] 路博迈 -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从依赖房地产向高科技、新经济、制造业和医药等领域的深刻转型 [18]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 [18] - 全球资本配置悄然变化,增量资金正逐步流向非美市场 [19] 华泰证券 - 提出创新、重组、出海是中国消费升级的三条主线 [21] - 投资、消费有回升动力,高科技相关资本投入有望加速,在利率下行加持下中国资产价格重估将走向纵深 [22] - 预测中国2026年宏观走势为名义增长修复,非金融行业2026年归母净利润增速约13% [22] 中金公司 - 协助宁德时代完成港股IPO,募资规模达53亿美元,并实现“零折价”发行 [24][25] - AI驱动的科技创新将持续带动资本市场活力,优质项目的国际化发行让全球资本共享中国新能源产业成长红利 [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