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搜索文档
“高中签率”新股,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14:05
下周新股申购安排 - 下周共有3只新股可申购,分别为11月3日的北交所新股北矿检测、11月7日的上交所科创板新股恒坤新材和深交所创业板新股南网数字 [2][3] - 南网数字发行股份数量为4.77亿股,在2025年以来发行的沪深两市新股中排名第三,在深交所创业板新股中排名第一,中签概率较高 [3] 北矿检测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 [4][6] - 申购代码920160,发行价6.70元/股,发行市盈率14.9倍,参考行业市盈率38.77倍 [5] - 总发行数量2832万股,网上发行2549万股,申购数量上限127.44万股 [6] 北矿检测行业与市场 - 全球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1077亿欧元上升至2023年2785亿欧元,复合增长率9.02% [6] - 中国检验检测行业市场规模从2016年2065.11亿元增长到2024年4875.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34% [6] 北矿检测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174.09万元、1.10亿元、1.48亿元、8593.52万元 [7] - 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315.22万元、4166.30万元、5062.93万元、3642.56万元 [7]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34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长26.87%至31.61% [9]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5740万元至6340万元,同比增长34.78%至48.87% [9] 恒坤新材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光刻材料和前驱体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境内少数具备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制造关键材料研发和量产能力的创新企业之一 [11] - 申购代码787727,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尚未披露,参考行业市盈率60.46倍 [11] - 总发行数量6740万股,网上发行1078万股,申购数量上限1.0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0.50万元 [11] 恒坤新材行业与市场 - 中国境内12英寸集成电路用光刻材料与前驱体材料仍由境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境内关键材料厂商已有突破但尚未在先进制程方面实现大规模量产供货 [11] - 客户涵盖多家中国境内领先的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实现对中国境内主流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厂的广泛覆盖 [11] 恒坤新材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2亿元、3.68亿元、5.48亿元、2.94亿元 [11] - 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103.53万元、8152.78万元、9430.36万元、3073.97万元 [11]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163,289.60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293,750.66万元 [12]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4亿元至5亿元,同比变动12.48%至27.82% [14]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净利润49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变动-26.70%至-17.73% [14] 南网数字公司概况 - 公司是南方电网建设数字电网主力军,专注于电力能源行业数字化业务 [17][18] - 申购代码301638,发行价与发行市盈率尚未披露,参考行业市盈率71.09倍 [18] - 总发行数量4.77亿股,网上发行4769万股,申购数量上限4.75万股,顶格申购需配深市市值47.50万元 [18] - 从获受理到注册生效仅用时110天,体现IPO审核新速度 [18] 南网数字行业与市场 - 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支持电网数字化转型,如《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 [18] - 2024年中国电力能源数字化市场规模达3150亿元,同比增长14.55%,预计2025年将增至3700亿元,同比增长17.46% [19] - 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86% [19] 南网数字财务数据 - 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86亿元、42.34亿元、60.90亿元、15.58亿元 [19] - 同期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09亿元、3.68亿元、5.62亿元、696.98万元 [19] - 资产总额从2022年末769,380.86万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1,175,221.03万元 [20] - 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64亿元至67亿元,同比增长5.10%至10.02% [20] - 预计2025年全年扣非后净利润5.62亿元至5.90亿元,同比增长0.07%至5.06% [20]
第十届“创客中国”河南赛收官 金融活水浇灌专精特新
河南日报· 2025-11-02 07:14
大赛概况与成果 - 第十届“创客中国”河南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专精特新企业产融对接会于10月30日在郑州举办 [1] - 活动吸引了全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获奖项目代表、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投资机构及媒体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1] - 大赛十年来累计吸引7400余个项目和近46亿元投融资 [1] 本届大赛重点与签约情况 - 本届大赛致力于深化产融合作,为优质项目、专精特新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搭建对话桥梁,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早期、小型和长期项目 [1]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氢液化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企业组第一名,并获得投资机构资本注入和金融机构授信 [1] - 神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及创客团队与投融资机构现场签约,签约金额合计5.05亿元 [1] 金融服务与专家观点 - 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已具备数智化评价体系,可精准匹配不同金融产品以支持企业各成长阶段 [2] - 专家建议企业初创期可依靠“科技贷”等政策性间接融资工具,成长期需转向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前沿领域应发挥天使投资作用 [2] - 建议企业早做资本规划,实现技术、财务、法务“三合一”并行 [2]
小物件、大作为——从零部件“向新”看湖南制造业提质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22:29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湖南多家“专精特新”制造企业的案例,展示了中国先进制造业依托创新研发和完整产业链,在精密零部件、低空经济、工业自动化等专业赛道实现技术突破和国产替代,正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1][3][6][8] 申亿精密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专注于精密零部件(紧固件)的研发与生产,为“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如全球首台永磁电机驱动盾构机、创五项“世界第一”的狮子洋大桥等供应产品 [1] - 公司通过紧密围绕客户需求进行研发,实现了各类紧固件的国产替代,并随着中国工程机械的前沿突破而成长为国家级的“小巨人”企业 [1] - 公司供货名单已扩展至汽车和路桥行业,例如与钢企合作研发的耐候钢铆钉具备高耐蚀性、高精度、高强度、高韧性,并成功应用于狮子洋大桥工程 [8] 鸿鹏航空动力集团 - 公司位于长沙的工厂于2025年4月投用,专注于“汽改航”技术,将成熟汽车动力适航改造为航空发动机,服务于低空飞行器,并已实现订单交付 [3] - 其D160重油活塞发动机已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适航认证,并正在申请中国民航局(CAAC)适航认证,核心竞争力在于低成本和高适航性 [3]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以实现国产自主可控,助力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3] 严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专注于机器视觉、工业夹具和系统集成技术,利用国内产业链供应大部分部件(如机械臂),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自动化解决方案 [6] - 公司正测试工业机器人对海绵钛的自动剥离工艺,并计划继续发挥技术核心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6]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制造业企业普遍强调创新研发、完整产业链和高质量是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6] - 零部件技术的精密化与智能化,是先进制造业迈向高端、智能的生动体现,从“螺丝钉”到航空发动机,技术创新正不断拓展工业应用场景 [8]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小物件、大作为——从零部件“向新”看湖南制造业提质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22:28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精密零部件 为大国重器和超级工程供应紧固件 实现各类紧固件的国产替代 [1] - 公司供货名单扩展至汽车和路桥行业 与钢企合作研发的耐候钢铆钉具有高耐蚀性 高精度 高强度 高韧性优势 成功应用于狮子洋大桥工程 [8] - 公司被认定为小巨人企业 通过紧跟客户需求研发 随中国工程机械前沿突破而成长 [1] 行业趋势与政策背景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6] - 低空载重无人机应用方兴未艾 低空经济产业得到发展 [3] - 制造业中紧固件应用极其广泛 看似微不足道却不可或缺 零部件越做越精是先进制造业迈向高端 智能的体现 [8] 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 鸿鹏航空动力集团采用汽改航技术 有效降低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成本 其D160重油活塞发动机已通过欧洲航空安全局适航认证 并正在申请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 [3] - 严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专注机器视觉 工业夹具和系统集成优势 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工业机器人 [6] -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对紧固件的场景化 精密化有突出需求 带动相关研发进入无人区 [1]
第四届企业家日,中山聚焦“专精特新”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19:16
活动概况 - 第四届中山企业家日于11月1日举行,聚焦百家“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企业被视为驱动中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1] - 本届活动主题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关注最具活力的创新“种子” [3] - 活动邀请百家优质专精特新企业代表作为座上宾,这些企业是从中小企业中脱颖而出的“优等生”和“潜力股” [4] 企业创新成果展示 - 中山小神童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X13,通过独创AI算法模型实现全地形出行,产品上市两个月订单已排至明年初 [6] - 中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原子级高精度离子束设备研发制造9年,已攻克全链条核心技术并牵头国家级专项,入选国家先进技术产品目录 [6] - 广东太力科技集团引进博士团队投入纳米材料基础研发,成功研发出纳米流体特种防护材料,布局国际专利4项、发明专利9项等共30余项专利 [9] - 广东汉邦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米级超大尺寸多激光金属3D打印设备实现进口替代,其数据处理软件完全替代国外软件并在行业首创激光增-减材复合制造装备 [9] 产业与政策支持 - 中山市提出投入至少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10] - 广东恒鑫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政策支持,其增资扩产项目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仅用时8分钟,体现了“中山速度” [10][12] - 中山新高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智能工厂目标实施建设,规划2026年达到智能工厂建设目标,全面实现生产可视化、配送自动化等 [10]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感谢中山的增资扩产计划,使企业获得充分发展空间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成绩 [12] 专精特新企业规模 - 中山市累计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家 [6] - 截至2024年,中山市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860家 [6] - 在工信部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中山市有19家企业入选,新认定数量居全省第6位,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 [6]
279家北交所公司披露三季报超八成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 2025-11-01 11:09
整体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31日,279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5.99% [1] - 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2.44%,超八成公司盈利 [1] - 169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 - 整体业绩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成长性,可用"稳健增长,分化明显"来概括 [1] 上市公司结构与特点 - 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1] - 九成以上公司进行分红,市场合格投资者总数近950万户 [1] 市场认可与资本动向 - 北交所上市公司获公募基金加速增配、机构密集调研,优质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已获主流资本认可 [1] - 当前北交所市场呈现出"高成长性"与"高性价比"并存的特征 [2]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 - 北交所持续引导上市公司提升质量,积极回馈投资者 [2] - 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措施做优做强 [2] - 引导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2] - 随着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北交所的价值发现功能会愈发完善 [2]
福斯达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十六,净利润行业第八,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21.19个百分点
新浪证券· 2025-11-01 07:32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4日,于2023年1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为浙江省杭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空分及LNG设备出海龙头,聚焦深冷技术领域,具备"德式品质"和"浙企风格" [1] - 公司专业从事各类深冷技术工艺的开发及深冷装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深冷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1.41亿元,在行业中排名16/58,行业平均数为32.26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3.4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8/58,行业平均数为2.68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销售毛利率、净利率提升,期间费用率下降 [6]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创历史新高 [7]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7.34%,较去年同期的24.33%有所提升,略高于行业平均的26.77%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37%,较去年同期的67.79%略有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6.18% [3] - 上半年海外占比提升驱动综合毛利率大增,净利率创历史新高 [7] 业务亮点 - 天然气处理及液化装置业务收入大增,毛利率提升,在天然气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6] - 空分设备兼具国内外8万等级特大型空分业绩 [6] - 海外订单进入兑现期,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达64.2%,远高于行业平均 [6] - 坚持国内国际双市场战略,海外营收规模领先,在手订单充裕 [7]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1.28万,较上期增加34.71%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860.66股,较上期减少25.76%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基金产品,部分持股数量发生变动 [5]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葛水福2024年薪酬为93.79万元,较2023年的86.08万元增加7.71万元 [4] - 总经理葛浩俊2024年薪酬为92.31万元,较2023年的77.82万元增加14.49万元 [4] 机构预测 - 华创证券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31.2、34.9、3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3、6.3亿元 [6] - 中信建投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实现收入分别为30.06、36.27、41.9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5.41、6.28亿元 [7]
横琴人寿发债11亿,大股东鼎力支持!如何打赢“突围战”?
搜狐财经· 2025-11-01 04:20
公司资本状况与补充举措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1.6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42.47% [2]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1亿元资本补充债券,期限10年,由大股东华发集团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募集资金用于补充资本以提高偿付能力 [2][3] - 公司股东珠海铧创在2022年5月和2024年3月进行两次单独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31.37亿元,珠海铧创持股比例升至49%,打破了单一股东持股不得超过三分之一的规定 [4] - 公司计划支付担保费用,按最高担保11亿元本金、预估年利率3%计算,10年期间本息预估金额为14.3亿元 [5] - 公司董事长透露正在积极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以提升资本实力并优化股权结构 [5]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变动 - 经过两次增资,公司股权结构由五家股东各持股20%的均衡格局变为珠海铧创一家独大持股49%,其余四家股东持股均被稀释至12.75% [6] - 股权变化引发核心管理层洗牌,2024年4月钱仲华接替兰亚东出任董事长,随后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合规负责人等多名高管相继辞职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聘任谭明星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引入严志扬为审计责任人,杨静波为总经理助理,同时解聘了张林的副总经理等职务 [7] - 公司董事长钱仲华现年63岁,其下一步核心高层布局受到关注 [9] - 股东中植集团所持公司12.75%股权因集团破产清算正面向市场公开招募意向投资人,另一股东深圳市珍珠红商贸有限公司所持全部股权处于质押状态 [12][13] 经营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保费收入呈现收缩趋势,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85.2亿元,2024年减少至82.3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56.73亿元,同比下降22.83% [11] - 公司持续亏损,2017年至2024年净利润波动较大且近年亏损加剧,2024年净亏损5.6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3.26亿元 [11]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6亿元,分红账户业务净现金流为-36.72亿元,现金流压力较大 [11]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42.52%,财务状况严峻 [11] - 公司投资资产质量欠佳,截至2025年3月末,合计违约投资资产本金余额16.73亿元,利息余额1.77亿元,主要涉及华夏幸福系列金融产品,已计提减值准备2.87亿元 [12] 发展战略与行业定位 - 公司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家全国性寿险法人机构,致力于打造中国寿险业"专精特新"小巨人 [1][10] - 2024年公司提出新的经营思路,重点围绕"五个一"开展系列改革,包括打造强大总部、培养规划师队伍、研发特色产品、建立资产负债联动体系和建设科技平台 [10] - 公司目标成为中小寿险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但面临业务规模收缩、银保渠道议价能力弱、盈利压力大及现金流紧张等多重挑战 [10][11]
联动政企协 这场大会助力“蓉品”“蓉商”加速出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1 00:12
大会概况 - 活动于10月30日至31日在成都举行,主题为“畅链互通惠贸共赢”,吸引近千名中日韩经贸促进机构、企业、专家学者和产业园区代表参与 [1] - 大会采用首日园区考察和次日“1+N”IP模式、项目路演、精准配对洽谈等多种活动形式 [1] - 大会旨在促进中日韩资源深度整合与优势互补,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1] 签约与合作成果 - 成都腾飞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玲珑城·光影游戏剧场等项目集中签约,总金额达6亿元人民币,涵盖新能源和数字文创重点领域 [1] - 成都市中小企业协会与四川经济日报、四川丝路易购科技有限公司、重庆移通学院及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达成媒体宣传、外贸服务、产教融合三方战略合作 [1] 展览与对接成效 - 现场设置2000平方米的“中日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展”,展示装备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数字文创、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六大领域100余家企业的创新产品 [2] - 首日定制化园区考察线路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健康、商贸文创3个方向,100余名日韩及外地企业代表深入9个产业载体 [3] - 会期共促成120余组企业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洽谈 [3] 活动背景与未来规划 - 中日韩(成都)中小企业经贸交流会已成功举办三届,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大会已连续举办十一届,此次为合并举办 [2] - 未来将深化与日韩商协会的常态化合作,联合政府打造“专精特新”企业出海加速计划,并依托成都国际班列枢纽优势建设覆盖RCEP区域的跨境服务网络 [2]
279家北交所公司披露三季报 超八成实现盈利
证券日报· 2025-11-01 00:08
北交所上市公司三季度业绩概况 - 截至10月31日,279家北交所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为5.20亿元,同比增长5.99% [1] - 230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2.44%,超八成公司盈利 [1] - 169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1] 北交所上市公司结构与特点 - 北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 [1]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 [1] - 九成以上公司进行分红,市场合格投资者总数近950万户 [1] 专家对北交所市场的评价 - 北交所公司整体业绩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成长性,概括为“稳健增长,分化明显” [1] - 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创新活力 [1] - 北交所上市公司获公募基金加速增配、机构密集调研,优质中小企业成长性获主流资本认可 [1] 北交所政策导向与市场特征 - 支持上市公司利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措施做优做强 [2] - 引导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 [2] - 当前北交所市场呈现出“高成长性”与“高性价比”并存的特征,制度红利不断释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