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搜索文档
7月核心CPI同比持续回升,PPI环比降幅收窄
第一财经· 2025-08-09 10:11
CPI数据分析 - 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4%,同比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 [3] - 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6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六成多,其中飞机票、旅游、宾馆住宿和交通工具租赁费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7.9%、9.1%、6.9%和4.4% [4] - 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12个百分点 [4] 核心CPI及细分领域表现 - 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继续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7.1%和27.3% [4]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持续保持稳定,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6%和1.9% [4]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9个百分点,鲜菜价格同比下降7.6%,鲜果价格同比上涨2.8% [5] PPI数据分析 - P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环比降幅首次收窄,同比下降3.6%,降幅与上月相同 [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下降1.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1.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0.9% [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0.4%,汽车制造业价格下降0.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0.2% [6] PPI细分领域及影响因素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水泥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环比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1.9个、1.5个、0.8个、0.3个和0.1个百分点 [7]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3.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 [7] - 烧碱价格上涨3.6%,玻璃制造价格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飞机制造价格上涨3.0%,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1.6% [8] 内需及消费升级影响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上涨13.1%,运动用球类制造价格上涨5.3%,营养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3%,保健食品制造价格上涨1.2% [8] - 提振消费政策带动需求持续回暖,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2%,家用器具、家庭日用杂品、文娱耐用消费品和个人护理用品等价格环比涨幅在0.5%—2.2%之间 [4]
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
搜狐财经· 2025-08-09 06:16
减税降费政策成效 - 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预计2023年底达10.5万亿元 年均超2万亿元 [1] - 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国家发展需要突破的领域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促进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 发挥投资乘数效应 [1] - 推动企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提高效益 实现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 [1] 制造业发展情况 - 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占比稳定在29%左右 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6%和10.4% [2] - 2023年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 [2] -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下调 留抵退税力度加大等政策持续推出 [2] 政策优化方向 - 需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实施"政策找人" 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 [3] - 应持续优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税费制度 [3] - 需完善支持基础性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税费政策 [3] - 针对新能源 新材料 电子信息 机器人等领域设计超常规激励政策 [3] - 通过税收优惠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现代产业研发与生产领域 [3]
“跨城打卡”中的协同功夫——从夏日经济看统一大市场建设
人民日报· 2025-08-08 15:16
演唱会经济与跨城观演趋势 - 铁路部门创新推出夜间歌迷专列服务 精准匹配北京 上海 成都等主要客源地返程需求[1] - 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占比达64.2% 大型音乐节跨城观演占比达62.2%[1] - 跨城观演成为新型生活方式 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密切相关[1] 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全国3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760个县级行政区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 覆盖公交 轨道 轮渡等多种交通方式[2] - 全国交通一卡通数据交换和结算平台支撑便捷绿色高效的出行服务[2] - 乐游京津冀一码通整合近3000家文旅企业 注册用户超400万人 实现跨区域文旅体验一体化[2] 区域协同与市场一体化 - 安徽六安连续3年在上海举办皋品入沪活动 推动大别山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2] - 广东中山崖口村2025年上半年游客数量超300万人 停车收入超200万元 受益于深中通道溢出效应[3] - 中山市针对跨城游客推出消费券礼包 每逢周五周六自驾经深中通道可领取[3]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和商品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是政策重点方向[1] - 硬件设施互联互通与软性制度服务协同并重 提升消费体验和消费活力[1] - 跨地域跨行业协同服务激活创新发展动能 形成合作共赢发展格局[2][3] 消费新业态发展 - 演唱会经济成为消费新业态 折射经济活力[1] - 跨国打卡迎来暑期档 入境游保持高热度[3] - 开放协作促进超大市场发展 突破地理和行政分割限制[3]
为各类经营主体“破壁清障”——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8 14:48
公平竞争审查 - 百色市有关部门要求研学旅行承办机构必须进入推荐目录才能参与招标 导致未在当地设立分公司的企业被排除在外[4] - 石城县通过特许经营权将充电桩建设运营权独家授予当地城投公司 阻碍其他企业进入市场[5] - 2024年8月《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后 广西废止了百色市研学机构目录限制文件 江西取消石城县充电桩特许经营权[6][7] - 政策调整后 研学公司在百色市成功开展上千人规模活动 充电桩企业获得备案许可并安装100多台设备[6][7] 远程异地评标 - 广西政府采购采用跨区域专家在线评标系统 实现评标过程实时监督和全程留痕[12] - 该系统通过"盲配"场地和"盲抽"专家机制 有效防止围标串标行为[15][16] - 北海市远程评标项目中外地企业参与率从58%提升至83% 中标率从15%跃升至70%[17] - 企业投标成本显著降低 单项目可节省近1万元标书制作和差旅费用[17] - 2024年广西超1/4政府采购项目采用该模式 累计为企业节约6000万元[17] 区域协同发展 - 深汕特别合作区实现深圳主导管理 提供与深圳同质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政策[18][19] - 好兄弟电子搬迁后产能扩大 生产线从12条增至50多条 年销售额从1.2亿翻倍至2.4亿元[19] - 南宁在深圳设立"反向飞地"创新中心 孵化企业采用"深圳研发+南宁制造"模式[22] - 中科华瑞公司通过该模式实现销售额从2700万增至7900万 关联企业累计获200项专利[22] - 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市均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 利用发达地区资源培育创新动能[21]
中国经济微观察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让群众和企业更加有感有得
人民网· 2025-08-08 13:21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政策核心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对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基本要求为“五统一、一开放”,并新增“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的内容 [1] - “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旨在划定行为底线,强调政府在市场建设中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非限制地方发展积极性 [1] - “有所为”指政府需主动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环境,矫正市场失灵,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1] 市场环境与企业发展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显著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例如长三角一家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因区域间资质互认、打破地方保护,得以顺利在多地布局,市场份额扩大,研发投入增加 [1] - 建设统一大市场需引导行业企业从低水平同质化低价比拼,转向追求更高附加值、更高品质及更重视品牌标准建设,发挥“以质取胜”的市场竞争机制作用 [2] - 规范企业行为将加快推进价格法修订,在保障企业自主定价权的同时,纠治与低价无序竞争相关的不正当价格行为,有利于推动物价合理回升,改善企业利润并促进居民增收 [5] 政策实施与未来方向 -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各方面和全过程,各地方各部门需实现思维与行动上的彻底转变 [3] - 下一步工作方向是坚持守正创新、立破并举,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行动方案,将压茬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4] - 规范政府行为将聚焦招标投标、政府采购、招商引资、涉企执法等重点领域,通过制定《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行为防范事项清单》等方式,及时回应群众和企业诉求 [6]
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观察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04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 广西百色市有关部门出台文件要求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需进入推荐目录才能参与招标 外地企业因无本地分公司被排除在遴选审核范围外 [5] - 江西石城县以特许经营权形式将全县充电桩建设经营权交给本地城投公司 外部企业申请备案一年未能通过 [6] -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于2024年8月施行 广西整合设立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并落实反垄断"三书一函"制度 [8] - 江西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 2024年审查增量政策4459件 修改调整615件 清理存量政策842件 [8] - 百色市有关部门因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被调查约谈 于2024年7月废止中小学研学旅行承办机构遴选文件 [9] - 石城县于2024年11月废除充电桩特许经营权 取消备案前征求意见环节 企业当天即可获得许可 [12] 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 广西北海市采用远程异地评标系统 不同地区评审专家通过在线系统跨城打分 过程实时监督并留痕 [17] - 传统属地评标存在专家易被围猎 地方政府排外 专家专业类型不均衡 以及纸质标书成本高等问题 [18][19] - 系统通过"盲配"异地场地和"盲抽"专家 隐藏专家及企业信息 防止围标串标 企业无需现场参与 [20][21] - 北海市远程异地评标覆盖广西所有设区市 并与28个城市建立跨省评审合作 2024年广西5455个政府采购项目采用此方式 占全区总数超1/4 [21] - 实施后北海市投标外地企业占比从58%增至83% 中标率从15%跃升至70% 累计为企业节约费用6000万元 [21] 区域协作发展模式 - 深汕特别合作区由深圳市全面主导建设管理 提供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营商环境 包括连片土地 定制厂房及深圳市社保衔接 [25][26] - 合作区2023年11月获立法明确以深圳经济功能区标准开发建设 2024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0%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3% [27][28] - 广东省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粤东粤西粤北12个地级市均在珠三角设立"反向飞地" 借助人才科研资源培育创新动能 [29] - 南宁市在深圳设立协同创新中心 孵化出"深圳研发+南宁制造+东盟市场"跨境产业模式 企业销售额从2022年2700万元增至2024年7900万元 [30][31] - 该"反向飞地"累计孵化企业超100家 服务85家大湾区企业落地南宁 推动21家南宁企业链接深圳资源 [31]
市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广州日报· 2025-08-08 09:45
广州"十五五"发展规划 - 以更高政治站位谋划广州"十五五"发展 强调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广东系列指示精神贯通学习 聚焦中长期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问题研究 [2] - 筛选关键调研内容并运用批判性思维提炼报告 目标使建言精准、务实、利长远 助力广州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2] - 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并引领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 [2] 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 - 以人民城市理念推动老城市新活力 围绕"七个着力"重点任务 发挥政协人才与智力优势深化调研建言 [3] - 强化"百姓提案""委员之家""有事好商量"等民主协商平台 扩大市民有序参与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 [3] - 提升市民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工作落实与作风建设 - 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重点工作执行力 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 倡导政协组织带头担当作为与基层实践 [3] - 强化疫情防控和防汛防台风工作执行 要求抓细抓实以保障群众健康与生命安全 [3] 参会人员 - 市政协领导及专委会负责人参会 包括王焕清、武延军、张雅洁等 [3]
研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民生实事推进办理等工作
郑州日报· 2025-08-08 09:05
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传达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强调要统一思想行动 用好发展机遇和优势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1] - 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1] - 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1] -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落实防汛关键期措施 [1] - 加强气象监测预警 完善临灾预警机制 及时转移涉险群众 排查消除风险隐患 [1] - 预置救援力量 备足救灾物资 加强值班值守和实战演练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民生问题整治与推进 - 研究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以脱贫攻坚精神推进整治 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 [2] - 紧盯"蝇贪蚁腐"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深化重点领域专项整治 完善长效制度 [2] - 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拓展 [2] - 研究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办理工作 完善机制打通堵点 加快进度提升质效 [2] 其他事项 - 学习《河南省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条例》 [3] - 研究其他事项 [3]
上半年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000万次 山东下载量、阅读量居全国前五
大众日报· 2025-08-08 08:49
国家标准公开与推广情况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3万余项国家标准全文公开且可免费下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支撑 [1] - 上半年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000万次,江苏、北京、广东、浙江和山东五省市下载量、阅读量均位列全国前五,下载量在70万至115万次之间,阅读量在102万至148万次之间 [1] - 免费获取国家标准的群体大幅增加,上半年国家标准月均下载量从去年的19万次迅速增加到203万次,增长约10倍,在线阅读量近1500万次,浏览量达8900万次,访客数量总计约1500万人 [1] - 国家标准免费公开打破标准信息壁垒,保证经营主体阅读、下载国家标准的平等权利 [1] 国家标准下载与应用情况 - 上半年超28800项国家标准下载量超过百次,占全部可免费下载国家标准的93%,是2024年全年下载量过百次的国家标准数的19倍 [1] - 绝大多数标准得到推广应用,有利于实现一个市场、一个标准、一条底线 [1] - 重要标准的推广应用数量大幅增加,上半年国家标准下载量在1000次以上的有1420项、在1万次以上的有34项,阅读量在1000次以上的有2653项、在1万次以上的有161项 [2] - 产品类、安全类和基础类标准占据下载量和阅读量主导地位,《手提式灭火器》下载量位居第一,《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要求》阅读量位居第一 [2]
不打小算盘 融入大市场(有所思)
人民日报· 2025-08-08 08:40
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与影响 - 早期市场空间小导致招商引资困难,部分地区通过建立"名录库"等形式为本地企业提供变相垄断保护[1] - 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造成市场分割,增加交易成本并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1] - 破坏企业间公平竞争原则,使本地企业获得不公平优势,损害外地企业利益并削弱市场活力与创新力[1] - 消费者权益受损,失去选择更优质、更低价格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对消费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1] 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的积极举措 - 启用全国首个跨省市航空前置货站"上海机场—苏州前置货站",实现货物安检、收运、海关查验等环节在企业园区内完成[2] - 该举措使苏州企业地面物流成本最多降低近30%,并能便捷利用上海国际航线资源[2] - 上海机场服务范围拓展至苏州及长三角地区,推动"上海枢纽+区域节点"航空物流网络构建,同时分流机场地面查验压力[2] - 全国省际间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达40.7%,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显示区域壁垒逐步消除[3] - 劳动力跨省流动因取消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而更加顺畅[3] - 多部门联合整治"劣质低价"乱象,倒逼企业从价格战转向创新竞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