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

搜索文档
华为工程师卖毫米波雷达,年入3.48亿,港股上市
36氪· 2025-07-04 19:59
公司概况 - 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2] - 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9.3%)和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市场份额4.5%) [2] - 公司创立后获得8轮融资,累计募集资金3.5亿元,2024年5月C轮融资后估值达13.2亿元 [2] - 公司2016年由陈承文和周珂创办于深圳,两位创始人曾任职华为工程师 [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包括前向雷达(收入占比63.9%)和角雷达(收入占比35.3%) [3] - 毫米波雷达是智能驾驶核心部件,能够探测前车距离和速度,检测盲区、变道辅助 [3] - 公司选择毫米波雷达方向是因为当时激光雷达落地时间较长,且毫米波雷达领域技术壁垒高 [3] - 4D毫米波雷达是行业最新趋势,新增高度探测维度,探测距离达280米,精度提高到5厘米 [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765万元、1.57亿元及3.48亿元,三年间收入翻五倍 [4]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7917万元、9660万元、2177万元 [4] - 比亚迪是公司主要客户,2022-2024年销售占比分别为81.9%、91.3%及93.6% [5] 行业趋势 - 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128亿元增长至2030年370亿元 [6] -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年均增速可达26%,2025-2030年复合增速约20% [7] - L2级车型一般配备5颗毫米波雷达(1前向+4角雷达),L5级车辆预计需8颗 [7] - 15万元以内车型已开始标配"1前向+4角"毫米波雷达组合 [8] 技术发展 - 毫米波雷达与AI算法深度结合,通过深度学习提升目标识别能力 [9] - 雷达与摄像头、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10] - 特斯拉在2023年申请增加高分辨4D毫米波雷达辅助FSD自动驾驶 [10] - 华为2024年发布国产首款高精度4D成像雷达"乾坤",探测距离提升35% [9]
平安证券:国产大模型能力提升 我国AI产业未来前景广阔
智通财经网· 2025-07-04 19:44
国产大模型发展 - 以DeepSeek系列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性能已可比肩海外领军模型且成本更低 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 [1][3] - 国产大模型开源、低成本和高性能特性将加速B端和C端应用场景落地 重点关注金融、办公、AI Agent三大方向 [3][6] - AI Agent已在企业管理场景落地 未来发展空间大 [1][6] AI算力芯片进展 - 2022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422亿美元 预计2025年达920亿美元 CAGR为27.7% [4] - 美国制裁倒逼国产替代 海光信息、华为、寒武纪等厂商取得突破 燧原、沐熙等公司快速发展 [1][4] - 英伟达GPU多次减配后性能优势削弱 国产芯片已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4] 智能驾驶产业趋势 -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L2辅助驾驶向10-20万元大众市场下沉 城市NOA从试点迈向全国推广 [5][7] -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速 2025/2030年产业增量预计达7295亿元/25825亿元 [5] - Robotaxi综合成本当前4.4万美元 2030年将降至3.5万美元 商业化拐点临近 [5] 计算机行业表现 - 2025Q1行业基本面拐点显现 计算机设备营收表现优于软件开发和IT服务 [3] - 行业指数涨幅跑赢沪深300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6 基金持仓连续两季度提升 [3] 重点推荐标的 - AI算力:推荐海光信息(688041)、浪潮信息(000977) 关注寒武纪(688256) [2][7] - AI应用:强烈推荐恒生电子(600570) 推荐科大讯飞(002230)、金山办公等 [2][7] - 智能驾驶:强烈推荐中科创达(300496) 推荐德赛西威(002920)、地平线机器人-W(09660) [2][7]
人形机器人:车企突围的必然之路?
机器人圈· 2025-07-04 18:41
车企跨界人形机器人行业 核心观点 - 车企正集体跨界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通过技术复用、生态赋能或资本渗透三种路径切入工业场景,以应对智能驾驶赛道内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4][8][11] - 技术复用(如FSD算法、XNGP传感器融合)和供应链协同(零部件复用率65%)是车企的核心优势,但下肢运动控制、端侧算力不足仍是技术瓶颈 [12][16][17] - 行业面临规模化悖论(BOM成本5万美元vs目标2万美元)、场景数据获取成本高(自动驾驶3倍以上)、伦理争议等挑战 [18][19] 技术路径 自研派 - **特斯拉Optimus**:复用FSD视觉算法+DOJO超算,2025年启动工厂测试,定位为"移动的FSD系统",当前BOM成本超5万美元 [4][18] - **小鹏Iron**:搭载XNGP多传感器融合+自研图灵芯片,广州工厂实训中效率提升30%,计划2026年量产 [4][12] - **广汽GoMate**:采用可变轮足结构+纯视觉算法,任务切换时间30分钟(传统机器人需2小时) [4][12] 生态赋能派 - **华为**:推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建立全球产业创新中心,整合多模态交互技术 [5] - **地平线**:地瓜机器人平台复用征程芯片架构,已服务多家厂商 [6] 资本渗透派 - **比亚迪**:投资智元机器人、帕西尼感知科技,拆分十五事业部启动"尧舜禹"自研项目 [8] - **北汽**:通过产业资本联合优必选等企业,构建技术联盟 [9] 转型动因 - **现实压力**:智能驾驶L3商业化受阻,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战,新能源汽车柔性生产需求激增 [11] - **技术底气**:感知-决策-执行逻辑相通,供应链复用降低65%成本,工厂实训数据加速迭代(小鹏算法效率提升30%) [12] - **政策催化**:十四五规划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首位颠覆性技术,深圳单台补贴最高50万元 [13] 行业挑战 - **技术**:下肢平衡稳定性不足,柔性抓取需从零突破,端侧算力延迟影响安全 [16][17] - **成本**:行星滚柱丝杠进口占比30%,场景数据成本是自动驾驶3倍,调试定制耗时数周 [18] - **伦理**:低技能岗位替代风险、隐私泄露、伤人责任界定缺失 [19] 市场前景 - 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1540亿美元,2025H1融资193亿美元中车企关联项目占35% [13] - 工业场景为初期主战场,C端因实用价值认可度不足进展缓慢 [18]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7月4日)
乘联分会· 2025-07-04 17:18
国内新闻 - 商务部将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2] - 2025年5月汽车商品进出口总额250.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出口金额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3] - 蔚来宣布NIO Day 2025改至秋季举办,暂停城市申办机制 [4] - 阿维塔汽车全系升级华为乾崑ADS 3.3.2,新增多项智能驾驶功能 [5][6] - 鸿蒙智行智界R7 7月OTA升级,新增智驾领航辅助等功能 [7] - 吉利汽车与安利捷汽车签约,共同开拓意大利新能源汽车市场 [8][9] - 长安汽车欧洲建厂已启动选址,年内启动 [10] - 全国首个人机共驾事故责任判定解决方案落地 [11] 国外新闻 - 美国取消三大芯片设计软件供应商对华出口限制,新思科技、楷登电子和西门子恢复对华供货 [12][13] - 6月德国新注册乘用车数量同比下降13.8%,商用车新注册量下降15.5% [14] - GlobalLogic与沃尔沃深化合作,打造未来出行解决方案 [15] - 宝马自动充电机器人完成概念验证,未来将结合代客泊车功能 [16] 商用车 - 《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7月1日实施 [17] - 潍柴蓝擎恒星新一代轻卡X7正式发布,配备200度2C刀片电池 [18] - 苇渡Windrose纯电重卡获美国EPA与CARB双认证,2026年开启北美市场交付 [19]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具备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20]
固态电池迎来产业化关键阶段,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近1周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7-04 15:33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14:45 智能车ETF泰康(159720)跟踪的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下跌0 80%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思特威(688213)领涨4 87% 宏发股份(600885)上涨1 34% 宁德时代(300750)上涨1 22% 亿纬锂能(300014)领跌4 81% 湖南裕能(301358)下跌4 17% 中矿资源(002738)下跌3 29% [1] - 截至7月3日 该ETF近1周规模增长136 29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48% 比2023年提升12个百分点 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50% 但市场增速将明显放缓 [2] - 新能源车企竞争加剧 行业洗牌加速 对智能驾驶 电池技术等关键领域提出更高要求 [2] - 固态电池迎来产业化关键阶段 氧化物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产业化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具备更大潜力 [2] - 固态电池将带动高镍三元 硅基负极 复合膜 锆系电解质材料等环节发展 [2] 智能汽车技术进展 - 小鹏G7作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上市 搭载3颗图灵AI芯片 整车算力达2250TOPS [1] - 小鹏G7配备全车端VLA-OL大模型 标配15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具备人机共驾+强化学习功能 [1] - 小鹏G7上市标志着汽车行业进入L3级算力时代 引领智驾进入Ultra时代 [1]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 - 该指数选取主营业务涉及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通讯系统 整车生产及汽车后市场的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反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宣布盈利倒计时,蔚来的底气是什么
36氪· 2025-07-04 14:17
公司战略调整 - 2025年第四季度力争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3] - 核心战略目标转向自我造血和独立盈利[2] - 明确财务指引:全年销量超40万辆 四季度毛利率达20%[8] 财务表现 - 2024年交付新车22.2万辆 同比增长38.7%[4] - 全年营收657.32亿元 创历史新高[5] - 现金储备419亿元 但四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上涨22.8%至48.78亿元[6] - 全年研发费用130.37亿元 四季度环比增长9.6%至36.36亿元[7] 产品规划 - 2025年目标交付44万辆 实现100%增长[11] - 现有四款车型将改款升级自研芯片和屏幕设计[11] - 旗舰新车ET9搭载17项首发技术[11] - 第二品牌乐道将推出L90和L80两款SUV[11][12][13] - 第三品牌萤火虫首款车4月交付[16] 降本措施 - 推行平台化采购策略 提升零部件通用率[19] - 建立透明供应链体系 实时监控成本细节[21][22] - 自研芯片预计单车可降本1万元[22] - 目标蔚来品牌毛利率20% 乐道15%[22] - 推行CBU经营单元优化资源分配[23][24] 技术优势 - 自研神玑NX9031芯片即将量产[22] - ET9搭载线控转向等领先底盘技术[28] - 乐道品牌实现900V高压平台量产[28] - 换电网络获宁德时代25亿元投资[29] 市场机遇 - 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仍有较大空间[26] - 2025年计划进入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29] - 换电站建设目标覆盖全国县级行政区[29] - 原创设计和技术投入形成差异化优势[27][28]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车载摄像头模组规模达百亿元,国内厂商加速崛起[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4 09:29
行业概述 - 车载摄像头模组是指安装在汽车上的视觉传感器系统,旨在收集周围环境的图像和视频信息,通常由摄像头、图像处理单元和相关配件组成,能够实时监测交通状况、行人和障碍物 [4] - 车载摄像头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驾驶员监控系统(DMS)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ADAS摄像头用于信号灯和标志识别、行人识别、汽车主动安全以及辅助领航驾驶等功能,DMS摄像头则用于疲劳分析、视线分析以及情绪分析等功能 [4] - 2024年中国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规模约为156.8亿元,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车载摄像头模组已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1][16] 行业发展历程 - 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发展初期和快速发展期,1956年别克推出的Centurion概念车标志着车载摄像头技术的初步探索 [6] - 1991年丰田在Soarer轿车上安装全球首个倒车影像系统,1992年斯巴鲁开始在内部将立体摄像头技术安装到汽车上,实现了预碰撞紧急制动、测量前车间距等功能 [6] - 21世纪以来,汽车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车载摄像头模组行业迎来了快速增长,360全景环视系统的兴起以及800万像素摄像头的量产使用代表了行业在分辨率和性能方面的重大突破 [6] 行业产业链 - 车载摄像头模组产业链上游为镜头、图像传感器、软板(FPC)、图像处理芯片等,图像传感器是车载摄像头模组的主要核心部件 [8] - 产业链中游为车载摄像头模组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主要服务于汽车领域,包括整车制造商的前装需求(如ADAS、自动驾驶系统)、后装市场(行车记录仪、倒车影像改装)以及智慧交通和车队管理等应用场景 [8] - 2017-2024年中国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从296.34亿元增长至948.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09% [10] 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出货量已达2.36亿颗,市场规模为6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激增至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9% [14] - 中国汽车产量从2017年的2901.54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3128.2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1.08%,2025年1-5月中国汽车产量为1282.6万辆,同比增长12.7% [11] - 国内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图像处理算法、芯片设计、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满足市场需求 [16] 行业企业格局 - 全球车载摄像头模组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导,包括加拿大的麦格纳、日本的松下、德国的大陆集团以及韩国的LG Innotek和三星电机等 [18] - 在中国,豪恩汽电、智华科技、舜宇智领、瞰瞰智能、保隆科技、德赛西威、卓驭科技、欧菲光以及比亚迪等企业也在车载摄像头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19] - 2024年豪恩汽电汽车电子营业收入为14.09亿元,同比增长17.22%,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营业收入为276.18亿元,同比增长26.06% [21][23] 行业发展趋势 -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未来摄像头模组将不再局限于基础图像采集,而是通过嵌入式AI芯片实现实时环境感知与决策,智能动态曝光调节和HDR技术的融合将显著改善极端条件下的成像质量 [25] - 车载摄像头模组正加速向高度集成化方向演进,硬件层面通过"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设计,实现感知数据的冗余互补,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可靠性 [26] - 功能集成趋势显著,如环视摄像头模组将泊车辅助、盲区监测、行车记录等功能整合至单一硬件平台,大幅降低整车线束复杂度和成本 [26]
高通,被中国车圈“卷”飞
虎嗅· 2025-07-04 08:56
行业格局演变 - 高通在智能手机时代的霸主地位由三星、小米等终端厂商的极致探索推动[1] - PC市场中Windows on ARM战略受限于微软与传统软件生态的步调迟疑而未能突破[1] - 智能汽车时代中国智驾参与者成为行业关键"决定者"[2][3] 中国合作伙伴影响力 - 苏州汽车技术峰会呈现完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图谱 覆盖整车厂、Tier1及软件合作伙伴[6][7] - 中国合作伙伴从技术跟随者转变为生态主要推动者 主导实际解决方案设计[8] - 德赛西威G10PH平台与零跑双8797方案体现对高性能芯片的迫切需求[16] - 小米采用跨品牌芯片融合方案 打破传统架构限制[17][22] 高通产品战略调整 - 骁龙8797突破传统定位 成为首款融合中央计算平台 算力超700TOPS[12][13] - 合作伙伴跳过8397直接采用8797 反映市场对AI性能的优先考量[14] - 产品迭代速度落后竞品 8797量产节点2026年晚于行业节奏[23] - 中阶芯片(100-250TOPS)凭借成本与能耗优势成为市场热点[26][28] 技术竞争态势 - 英伟达Thor(2000TOPS)与地平线J6P对高通主力产品形成算力冲击[23] - 高通4nm工艺芯片散热效率优于英伟达7nm Orin-X[29] - 中阶算力市场形成高通三款芯片对决地平线J6M的格局[30] 中国市场驱动创新 - 中国在汽车架构变革多个领域全球领先[33] - 广汽丰田"铂智7"整合华为鸿蒙座舱、Momenta飞轮大模型及小米生态[35] - 行业开发周期从48个月压缩至24个月 OTA实现周级迭代[37] - "通勤NOA"普及与无图方案攻关体现技术突破速度[37]
8点1氪|罗马仕辟谣倒闭传闻;利物浦前锋若塔车祸去世;上海交大回应是否会调整进校政策
36氪· 2025-07-04 08:02
上市动态 - 宇信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金融控股及法国巴黎证券[1] - 美格智能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证券[2] - 深圳承泰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证券[3] 公司事件 - 罗马仕辟谣倒闭传闻,承认账户资金压力导致供应商款项延付[4] - 阿里巴巴拟发行约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资金将用于云基础设施和国际商业业务[8] - 泡泡玛特否认以6300万英镑购买伦敦牛津街大楼的传闻[13] 科技与创新 - 美国政府取消部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三大EDA软件商恢复对华供货[6] - OpenAI与甲骨文扩展合作,将在美国多地建设数据中心[17]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载货空间达24立方米[19] - 小鹏G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9.58-22.58万元[21] 投融资 - 上海耐本云链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升级[22] - 华太极光完成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太赫兹技术产业化建设[23] - 天瞳威视完成5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上汽集团等[24] 行业动态 - 商务部表示将加强对二手车出口工作指导,促进健康发展[12] - 韩国三养食品投资1.48亿美元在浙江建厂,年产8.4亿份方便面[15] - 日本企业今年平均加薪5.25%,创34年来最大增幅[15] 产品与技术 - 苹果iOS 26新增FaceTime裸露行为检测功能[16] - LiblibAI推出"星流Agent",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18] - 多地高速公路设置"禁用智驾"提示牌,涉及多条主要高速[8]
8点1氪:罗马仕辟谣倒闭传闻;利物浦前锋若塔车祸去世;上海交大回应是否会调整进校政策
36氪· 2025-07-04 07:59
罗马仕辟谣倒闭传闻 - 罗马仕发布公告澄清"没有倒闭",承诺解决用户及合作伙伴问题 [1][5] - 供应商反映罗马仕账户资金紧张导致款项延付,未明确结款时间 [5] 港股IPO动态 - 宇信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金融及法国巴黎证券 [2] - 美格智能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书,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3] - 承泰科技提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国泰君安证券 [4] 科技与芯片行业 - 美国政府取消部分对华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限制,三大EDA厂商恢复供货 [7] - 甲骨文与OpenAI扩展合作,计划在美国多地建设数据中心,总容量达4.5吉瓦 [18][19] - 小米近期申请多枚"REDMI"商标,涉及医药等新领域 [8]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 - 小鹏G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9.58-22.58万元 [21] - 天瞳威视完成5亿元D轮融资,专注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24] - 京东物流推出自研VAN无人轻卡,载货空间达24立方米 [20] 互联网与消费电子 - 阿里巴巴拟发行120亿港元零息可交换债券,用于云基础设施等业务 [9] - 泡泡玛特否认6300万英镑英国买楼传闻 [13] - Labubu二手交易价格总体下降,热门款从99元溢价至150-300元 [12] 食品与饮料行业 - 韩国三养食品投资1.48亿美元在浙江建厂,年产8.4亿份火鸡面 [15] - 中国现存啤酒相关企业6.5万家,华东地区占比23.69% [27] 融资与投资 - 上海耐本云链完成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22] - 华太极光完成A轮融资,聚焦太赫兹技术产业化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