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
搜索文档
广东前8月机器人无人机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9-20 12:47
工业总体表现 - 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1] -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 [1] 重点行业增长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0% [1] -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 [1]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业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2.1% [1]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7.3% [1] - 民用无人机产量增长54.7% [1] -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清洁能源产品 - 风力发电机组产量增长43.3% [1] -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增长81.5%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1.9% [1]
美洲最大风力涡轮机在巴伊亚州运营
商务部网站· 2025-09-20 12:16
巴西《圣保罗州报》9月18日报道,巴国油(Petrobras)宣布与巴西电机生产商万高(Weg)和挪 威能源公司Statkraft合作,在巴伊亚州投入运行美洲最大的陆上风力涡轮机。巴国油通过使用国家石 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署(ANP)的研发与创新优惠政策,获得1.3亿雷亚尔。该风力涡轮机达7兆瓦 (MW), 由万高根据同巴国油于2023年签署的协议开发,并由Statkraft 购买并安装在巴伊亚州的Seabra 风电场的现代化项目中。据悉,该风力涡轮机每月可发电约2500兆瓦时,相当于约1.5万户巴西家庭的 年用电量,而使用该风力涡轮机的优势之一是降低能源成本。 (原标题:美洲最大风力涡轮机在巴伊亚州运营) ...
哈密的“风光”点亮郑州的灯
河南日报· 2025-09-20 07:45
9月12日,记者走进天山换流站工作大厅,检修一班工作负责人萨吾列别克·吐苏甫汗正在和同事们分析 站内改造项目建设进展情况。1988年出生的他,2007年考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哈密投 身电力事业。 九月的哈密,阳光灿烂,风力十足。 从哈密市区驱车前往天山换流站,随着目的地临近,一座座银色铁塔搭起的电力线路从四面八方向此汇 聚。 哈密—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郑直流")是国家实施"疆电外送"战略的首个特 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天山换流站就是该工程的起点。天山南北奔涌的风电、光电、火电等从这里启程, 一路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最终抵达郑州中州换流站。 "来到天山换流站才知道,哈郑直流连接哈密大型能源基地和华中负荷中心,也被称为连接新疆与河南 的'电力丝绸之路'。能够参与其中,我感到非常荣幸!"萨吾列别克·吐苏甫汗说。2021年,郑州中州换 流站遭遇水灾,萨吾列别克·吐苏甫汗和同事们昼夜巡查,加强站内设备监控,对设备进行特巡特护, 全力确保河南电网可靠运行。 "这部电话对面连接的就是郑州中州换流站。我们与河南每天都有联系,密切交流好的经验做法,共同 做好'疆电外送' ...
四川今年水电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
新华财经· 2025-09-19 21:47
水电装机容量 - 四川水电装机将历史性突破1亿千瓦 [1] - 建成投产全球水电单机容量最大、装机排名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 [1] 清洁能源发展 - 加快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 [1] - 深化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1] - 天然气年产量从432亿立方米跃升至562亿立方米 稳居全国第1位 [1] 能源基础设施 - 500千伏骨架网络线路超2.1万公里 在国网经营区居第1位 [1] - 500千伏变电站增至69座 [1] - 畅通川西北和攀西地区向负荷中心送电的大动脉 [1] 电力市场机制 - 创新建立燃煤火电与水电、新能源同台竞价机制 [2] - 加快构建四川电力现货市场新模式 [2] - 省内市场化交易电量累计突破万亿千瓦时 年均增速22% [2] 新型能源业态 - 建成省级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 [2] - 推动全省33座虚拟电厂加快提升聚合能力 [2] - 投产新型储能装机135万千瓦 [2] - 实施全国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项目 [2]
储能产业获政策加码,储能电池ETF(159566)等助力布局产业发展机遇
搜狐财经· 2025-09-19 20:42
指数本周表现 - 中证新能源指数本周上涨1.7% [1]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本周上涨1.5% [1]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本周上涨1.2% [1]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本周微跌0.01% [1] - 储能电池ETF(159566)本周获2.6亿元资金净流入 [1] 指数估值水平 - 中证新能源指数滚动市盈率为52.6倍,估值分位数为85.6% [2]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滚动市盈率为32.3倍,估值分位数为85.4% [2]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市净率为2.4倍,估值分位数为47.1% [2]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滚动市盈率为24.2倍,估值分位数为82.6% [2] 指数历史表现 - 近一月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21.5% [7] - 近三月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59.4% [7] - 今年以来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47.1% [7] - 近一年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84.7% [7] - 近五年表现最佳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累计上涨104.8% [7] - 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最高为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达11.8% [7]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1] - 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 [1] - 该目标预计将带动直接投资2500亿元 [1] - 新型储能行动方案落地,海内外储能需求呈现高景气 [1] 指数成分与ETF概况 - 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由50只业务涉及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由50只产业链上中下游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组成 [3] -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由100只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及高碳减排潜力领域的股票组成 [3] - 全市场跟踪中证新能源指数的ETF共5只,跟踪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的ETF共2只,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ETF共10只,跟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的ETF共8只 [4]
广东: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7:11
整体工业表现 - 2025年1-8月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1] - 制造业增长2.6%,是工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 - 采矿业增长0.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8% [1] 重点行业表现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0% [1]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6.5% [1] - 汽车制造业增长8.3% [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7.8% [1]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7% [1]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7% [1] 机器人及无人机产业 - 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增长32.1% [1] - 服务机器人产品产量增长17.3% [1] - 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增长54.7% [1] 清洁能源产品 - 风力发电机组产品产量增长43.3% [1] -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品产量增长81.5% [1] - 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增长21.9% [1]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美联储降息难掩经济疲软 石油需求端三重困境揭示深层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16
核心观点 - 当前油价波动和需求疲软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石能源体系正在经历深层次的范式转换,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或地缘政治博弈已难以维系传统能源定价体系 [1][3] - 美国经济疲软,特别是就业信心低迷和实体经济活跃度下降,对石油需求构成压力,其影响盖过了美联储降息带来的短期刺激 [1][2] - 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融合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和治理规则的新型软实力矩阵,推动能源体系向综合服务与价值创新转型 [1][3][4] 石油市场动态与价格表现 - 国际油价走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每桶下跌0.48美元至63.57美元,跌幅0.75%,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下跌0.51美元至67.44美元,跌幅0.75% [1] - 油价承压源于美国燃料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尽管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但馏分油库存增加远超市场预期,引发对需求状况的担忧 [1]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以应对经济放缓,但政策干预未能有效提振市场对石油需求的信心 [1][3] 需求端疲软的具体表现 - 美国就业市场显现疲软,8月非农就业仅增加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消费者就业信心跌至2013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实体经济活跃度下降,制造业PMI等先行指标持续低迷,削弱了石油作为工业血液的价值支撑 [1][2] - 需求结构出现分化,短期库存数据显示原油库存下降而馏分油库存增加,反映出长期经济担忧与短期物质需求的矛盾 [1][3] 能源产业规则的重构 - 清洁能源发展系统性重构传统能源价值,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42%,光伏成本已降至煤电成本的三分之一 [2] - 技术创新如氢能炼钢降低了焦炭需求,化工行业碳捕集技术使石油衍生品碳排放降低40% [2] - 石油企业需从“资源开采”转向“能源服务”,例如发展氢能炼钢配套或数字化平台整合分布式能源 [3][4] 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 - 美国试图通过能源定价权影响地缘政治,但供需基本面的失衡使政治话语效力大打折扣 [1] - 将石油商品异化为政治工具的做法破坏了市场自身的调节机制 [2] - 产油国需平衡短期市场份额与长期转型能力,消费国应建立价格、战略储备和技术储备的多层缓冲机制 [3] 未来发展与价值创新路径 - 价值创新的突破口在于技术耦合,例如突破氢能的高压储运、电弧炉改造等配套技术链 [4] - 借鉴“能源即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如海上风电制氢与碳捕捉,形成闭环解决方案 [4] - 渐进式创新(如馏分油与生物航煤的混配技术)能维持现有供应链稳定并为彻底变革争取时间 [4]
邓正红能源软实力:政策调节效能衰减 需求端疲软预期对油价构成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9-19 12:05
文章核心观点 - 当前油价波动及下跌的核心矛盾并非单纯由美联储降息政策驱动,而是美国经济软实力衰退的连锁反应,表现为需求端疲软的三重困境 [1] - 油价波动的本质是全球化石能源体系软实力范式转换的阵痛,传统能源定价体系难以为继,亟需构建包含技术标准、产业生态、治理规则在内的新型软实力矩阵 [1] - 未来的市场博弈将超越传统供需模型,企业与国家需在制度创新、技术融合、风险分散的三重维度上构建新的竞争力图谱 [4][5] 石油市场表现与直接压力 - 国际油价走低,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0.48美元至63.57美元,跌幅0.75%;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每桶跌0.51美元至67.44美元,跌幅0.75% [1] - 美国持续存在的供应过剩和燃料需求疲软令市场承压,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但馏分油库存增加远超市场预期增幅,引发对需求状况的担忧 [1] 需求端疲软的三重困境 - 经济预期软实力衰减:美国8月非农就业仅增2.2万人,失业率升至4.3%,消费者就业信心跌至2013年以来最低,制造业PMI虽回升但企业用工谨慎 [2] - 能源变革软实力挤压: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42%,光伏成本降至煤电三分之一,氢能炼钢技术使焦炭需求下降,化工行业碳捕集技术降低石油衍生品碳排放40% [2] - 地缘政治软实力异化:能源商品被异化为政治工具,将物质资源与规则博弈简单挂钩的思维破坏了市场自身的软实力调节机制 [2] 石油软实力运行的动态失衡 - 时间维度失调:美联储降息反映长期经济担忧,但库存数据显示短期需求结构分化,导致油价对政策信号反应钝化 [3] - 空间维度错配:美国页岩油产量达历史峰值,与需求疲软的制造业带形成地理错位,欧佩克联盟增产与亚洲需求放缓产生区域供需失衡 [3] - 系统维度脆弱:美元走强与油价下跌的非常规关联,以及清洁能源发展与传统能源的变革摩擦构成系统应激反应 [3] 软实力视角下的市场启示与创新路径 - 规则重构优先:需建立包含碳定价、能源安全、地缘风险的多维评估体系,因单一金融指标如利率已无法有效解释油价波动 [3] - 价值创新路径:石油企业需从资源开采转向能源服务,炼化产业链应强化馏分油与清洁能源的协同 [3] - 技术耦合创新:氢能炼钢商业化需突破高压储运、电弧炉改造等配套技术链,可借鉴能源即服务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分布式能源 [4] - 渐进式创新:馏分油与生物航煤的混配技术已在新加坡试点成功,既能维持现有供应链稳定,又能为彻底变革争取时间窗口 [4]
全国最大!全容量并网发电
中国能源报· 2025-09-18 19:33
项目概况 - 全国最大的"线性菲涅尔"光热综合能源示范项目于9月18日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1] - 项目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包含10万千瓦光热储能电站和90万千瓦光伏电站[3] - 采用2.6万块线性排列反射镜聚集太阳光 通过熔盐储热系统实现8小时储能能力[3] 技术特点 - 应用法国物理学家菲涅尔提出的光反射折射原理进行太阳能转化发电[1] - 光热电站与光伏电站形成深度互补 白天光伏供电 夜晚光热储热系统无缝衔接[3] - 实现24小时稳定电力输出 增强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1][3] 运营效益 - 年清洁电能产量约20.67亿千瓦时 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63万吨[5] - 光热储能电站发挥基础调节电源调峰作用 构成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5] - 标志着"光热+光伏"协同运行新模式正式开启[1]
赫美集团: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化“清洁能源”和“零售消费”双轨战略
证券日报网· 2025-09-18 19:13
公司战略 - 公司深化清洁能源和零售消费双轨战略 [1] - 能源业务聚焦风光电制绿氢绿醇项目推进、综合能源站优化运营及氢电共享单车精细化运营 [1] - 商业零售业务深耕国内消费市场 从事国际品牌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零售 [1] 项目规划 - 风光电制绿氢绿醇项目将于2025年上半年推进 [1] - 项目将优化公司产业结构及新能源项目战略布局 [1] - 在市场情况符合预期条件下 将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1] 发展前景 - 通过新能源项目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1] - 清洁能源业务与零售消费业务形成双轨协同发展模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