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内国际双循环
icon
搜索文档
郑州内陆港加速变身出海始发港 铁海联运走天下
河南日报· 2025-07-05 07:49
铁海联运通道建设 - "郑州—连云港"铁海联运通道正式纳入全国铁路运行图,开启"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五定班列新征程 [1] - 该线路是继2023年"郑州—青岛"纳入国铁集团图定班列管理后,郑州市开通的第二条图定铁海联运班列线路 [1] - "浙江e港通"河南郑州站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郑州内陆港建设加快向国际贸易"始发港""目的港"迈进 [1] 物流模式创新 - "铁海直运"+"浙江e港通"双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两关如一关、两港如一港、陆港如海港"新格局 [2] - 铁海直运模式通过内陆港和口岸码头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实施出口货物自动化转关和无感通关 [1] - 该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在郑州落地 [1] 业务发展情况 - 2023年1-5月郑州与宁波港之间铁海联运班列到发量共计完成8094标准箱,同比增长139.6% [2] - 今年以来郑州发运铁海联运班列超250列,近25000标箱,业务量增长明显 [2] - 郑州与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连云港等海港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2] 战略意义 - 发展铁海联运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外贸企业降本增效,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3] - 将进一步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情况,加强与港口、船司及口岸单位合作,推动创新监管模式 [3] - 保障本地特色产业从郑州至港口间物流通道便捷顺畅,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3]
上海市商务委等6部门:到2027年上海市离境退税商店超3000家、网点超10000个
快讯· 2025-07-03 15:25
上海市优化离境退税消费环境行动方案 - 到2027年上海市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将超过3000家 [1] - 离境退税网点数量目标超过10000个 [1] - "即买即退"商店占比目标超过80% [1] - 商业集中场所设立集中退付服务点的占比目标超过80% [1] - 中心城区将实现离境退税商店全覆盖 [1] 离境退税消费发展目标 - 2027年离境退税消费规模将比2024年翻两番 [1] - 国产品牌退税销售额占比目标提升至30%以上 [1] - 计划将入境流量有效转化为消费增量 [1] 政策实施效果 - 政策旨在扩大入境消费 [1] - 有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1] - 将提升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1]
医药生物企业赴港IPO热度持续升温 长春高新启动H股上市筹备
证券日报网· 2025-07-02 20:46
长春高新H股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以推动全球化战略发展 加速拓展国际化业务版图 [1] - H股上市将打开国际融资通道 助力海外市场拓展和全球研发布局 同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吸引全球合作伙伴与顶尖人才 [2] - 公司已启动与中介机构的沟通合作 推进H股上市具体工作 [2] 长春高新业务与国际化进展 - 主营业务为生物制药及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覆盖基因工程 生物疫苗 抗体药物 高端化药 现代中药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 [1] - 国际化战略通过创新平台建设和License-out等多元化方式推进 核心子公司金赛药业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4% 阿尔及利亚等新兴市场表现突出 [1] - 采用"自主研发+合作引进"双轮驱动模式 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及企业合作拓宽研发管线 [2] 医药生物行业赴港IPO趋势 - 年内已有7家A股公司成功赴港上市 "A+H"模式有助于技术并购 海外基地建设和产业链韧性提升 [3] - 截至6月30日 港股共有43只新股上市 募资1067亿港元 数量和规模同比分别增长43%和708% [3] - 医药生物企业占比显著 6家已登陆港股 超去年总量 恒瑞医药以98.9亿港元募资创2020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纪录 [3] 港股医药上市政策环境 - 香港交易所2018年推行18A规则 允许无收入无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年内6家医药生物企业中5家处于净亏损状态 [4] - 政策红利如"科企专线"制度为生物科技公司开辟新路径 优化上市流程提高效率 利好研发周期长 资金消耗大的生物制药企业 [4]
山西新增6趟铁路图定班列 助企出海“轻装上阵”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7:32
物流运输效率提升 - 中鼎物流园至黄岛的图定班列运输时间从平均48小时以上缩短到不到22小时,可为光伏、装备制造等高时效产业提供"当日达"服务 [1][4] - 中鼎物流园-新港北(天津)多式联运班列全程运行时间由原平均40小时压缩至18小时50分 [4] - 中鼎物流园-江村(广州)多式联运班列由69小时压缩至63小时 [4] 班列开行频率增加 - 中鼎物流园至黄岛的图定班列每周常态化开行两列 [1] - 从三季度开始每周增开中鼎物流园至天津、青岛、广州三个方向6趟图定多式联运班列 [4] - 截至目前中鼎物流园达到每周开行10列图定班列 [5] 物流网络扩展 - 中鼎物流园推出晋津、晋鲁、晋粤、晋疆等多式联运班列产品,辐射全国30个省份、125个城市和222个铁路车站 [5] - 开行内贸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大力推行物流总包服务 [5] 企业效益提升 - 图定班列的"公交化"开行方式使企业可提前锁定舱位和运价,提高物流效率,加速资金流转 [4] - 将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为山西企业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注入新动能 [5]
实探东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900亿 销往120多个国家地区
证券时报· 2025-07-02 02:23
西柳镇服装产业发展概况 - 西柳镇从1978年制售裤子起家,现已成为国内最大专业裤装批发市场、东北最大服装批发市场,拥有"中国棉服名镇"、"中国裤业名镇"等称号 [1] - 2024年市场交易额达900.6亿元,同比增长12%,年产裤子3.5亿条、棉服2.2亿件 [1][3] - 目标"十五五"末期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1] 特色服装产业集群 - 形成以裤装、棉服、大码女装、时尚女装为主的产业集群,包含10个单体市场和配套产业园区 [2][3] - 摊位总数2.6万个,从业人员6万余人,最高日客流量5万余人,辐射周边就业逾30万人 [3] - 商品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货物吞吐量114.7万吨,同比增长5% [3] 产业链与企业发展 - 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从面料、辅料到生产设备均可一站式购齐,最快两天完成服装打版到批量生产 [2] - 龙戈尔裤业年销售男裤50万条,走中高端路线,计划拓展国内外市场 [2] - 华诚制衣年生产女裤60万条,以自产自销为主,同时为大品牌代工 [2][3] 直播电商发展 - 2024年电商交易额271亿元,同比增长23%,从事直播电商主播超万人 [5][6] - 西柳电商产业园累计培训1.8万人次,打造56个直播间,日均成交量突破3万单,交易额超300万元 [6] - 棉服平均价格120元,羽绒服180-280元,保持较高性价比 [7] 产业升级建议 - 市场设施老化,需改造升级为数字化商业综合体 [8][9] - 建议投建数字化智能服装工业园区,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8] - 推动校企合作组建设计师团队,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9] - 发展跨境电商和网红经济,建设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 [9]
浦发银行深圳分行: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07:11
服务实体经济 - 公司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走访近3000家小微企业和商户 累计放款超200亿元 [1] - 针对跨境电商企业推出"惠开户"产品 帮助贸易公司绑定近20个亚马逊店铺 处理订单达40余万笔 [1] - 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比例达80%的并购贷款 支持其战略性并购电子产业供应链平台 [2] - 落地"降碳贷"业务 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碳减排效果挂钩 激励企业低碳转型 [2] 科技金融创新 - 参与主承销全国首批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 并以基石投资者身份认购 [3] - 推出"浦研贷"产品 为珠海泰诺麦博制药提供1亿元授信基础上追加5000万元贷款 支持其抗体研发项目 [3] - 承办"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 构建"诊断-赋能-跟进"服务链条 [4] 跨境金融服务 - 在口岸区域及重点商圈提供Visa Mastercard等境外银行卡刷卡服务 推进"口岸外汇悦行"项目提升个人外汇服务水平 [5] - 为跨境电商头部企业"Y企业"提供红筹重组融资服务 实现跨境资金3天高效流转 刷新同类业务时效纪录 [6]
6月份PMI数据出炉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证券日报· 2025-07-01 00:12
制造业PMI指数 - 6月份制造业PMI升至49 7% 较5月份上升0 2个百分点 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 [1] -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 0%和50 2% 较5月份上升0 3和0 4个百分点 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 市场需求改善 [2] -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5月份上升2 6个百分点 企业采购意愿增强 [2] 制造业价格指数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8 4%和46 2% 均较5月份上升1 5个百分点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改善 [2] - 5月份和6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同向变化 变化幅度相当 [2] 制造业行业表现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2] -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 0% 产需两端较为活跃 [2]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5月份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2]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5月份上升0 2个百分点 非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 [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1% 较5月份略降0 1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 0% 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4]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较5月份上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 7% 连续3个月位于55 0%以上 [4] 经济展望 - 下半年制造业将保持稳中有增发展态势 市场需求适度增长 企业供给平稳增长 市场价格稳定运行 [1] - 下半年经济将重点推进"强内"和"稳外"工作 扩大内需强化动力 壮大新动能优化结构 [3] - 非制造业整体保持扩张态势 投资和消费相关活动具备持续向好基础 [5]
制造业PMI连续2月回升,下半年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6-30 11:52
制造业PMI回升 - 6月制造业PMI为49 7%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新订单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0 4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显示市场需求止降回升 [2] - 生产指数为51% 较上月上升0 3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2 6个百分点 均进入扩张区间 [3] 行业分化明显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扩张 [3] - 装备制造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 产需两端活跃 [3]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处收缩区间 [3] 价格指数企稳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8 4% 出厂价格指数为46 2% 均较上月上升1 5个百分点 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趋势 [5] - 上游原料端和下游产品端价格走势协同性较好 5-6月变化幅度相当 [5]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1 2% 较上月上升0 5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升至53%以上 新订单指数保持在52%以上 [7] - 中型企业PMI为48 6% 较上月上升1 1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上升超4个百分点至49%以上 [7] - 小型企业PMI为47 3% 较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 继续收缩 [7] 非制造业扩张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11] - 电信 金融 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11]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较上月上升1 8个百分点 土木工程建筑业连续三个月高于55% [11] 政策展望 - 下半年政策将重点推进"强内"和"稳外" 扩大内需强化动力 保持对外开放 [8] - 专项债投向扩围有利于激活基建需求 发挥投资稳增长作用 [13]
制造业PMI连续2月回升,下半年走势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6-30 10:41
制造业PMI指数 - 6月制造业PMI为49 7%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 - 新订单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0 4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反映内需政策效果显现 [1][4] - 生产指数为51% 较上月上升0 3个百分点 采购量指数为50 2% 较上月上升2 6个百分点 均进入扩张区间 [5] 行业分化表现 - 装备制造业 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 4% 50 9%和50 4% 均连续两个月扩张 其中装备制造业产需指数均超53% [5] - 高耗能行业PMI为47 8% 较上月上升0 8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有所改善但仍处收缩区间 [5] 价格指数 - 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48 4% 出厂价格指数为46 2% 均较上月上升1 5个百分点 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趋势 [6] - 5-6月上下游价格指数同向变化且幅度相当 显示价格走势协同性增强 [6] 企业规模差异 - 大型企业PMI为51 2% 生产指数升至53%以上 新订单指数超52% 扩张加快 [7] - 中型企业PMI为48 6% 新订单指数回升超4个百分点至49%以上 需求明显恢复 [7] - 小型企业PMI为47 3% 较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 持续收缩 [7] 非制造业表现 - 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 5% 较上月上升0 2个百分点 保持扩张 [11] - 电信 金融 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超60% 零售 运输 餐饮等行业因节日效应消退有所回落 [12]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 8% 土木工程指数连续三个月超55% 专项债扩围激活基建需求 [12] 政策与展望 - 下半年政策聚焦"强内"(扩大内需 壮大新动能)和"稳外"(高水平开放) 预计制造业将稳中有增 [8] - 非制造业在金融支持与基建拉动下 内生动力有望持续改善 [13]
国民技术递交港股上市申请,全球MCU市场排名中国企业前五
金融界· 2025-06-27 09:38
公司上市计划 - 国民技术于6月26日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 [1] - 中信证券担任此次上市的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申请资料已同步在港交所网站披露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主要提供高安全性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 [1] - 产品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数字能源、智慧家居、汽车电子及医疗电子 [1] - 同步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布局 [2] - 锂电池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核心,探索硅碳、硬碳等技术路线,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 [2]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排名前五 [1] - 在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中位列中国企业前三名 [1] - 在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中占据第一位 [1] 技术优势 - 产品线从专业市场芯片扩展至通用MCU、边缘AI计算等高端产品 [1] - 2019年率先实现通用MCU产品基于40纳米eFlash制程的量产 [1] - 核心技术包括多核异构架构、AI算法支持、密码模块及功耗控制 [1] - 技术在边缘智能、储能控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实现产品落地 [1] 行业前景 - 全球MCU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299亿美元增长至2029年的480亿美元 [2] 上市目的 - 拓展国际融资渠道 [2] - 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 [2] - 推进海外战略布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