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
搜索文档
市集摆摊,先赔为敬
虎嗅· 2025-05-06 16:12
地摊经济行业趋势 - 地摊经济从2020年"救市"模式逐步发展为青年创业热门赛道 被赋予自由、致富、成名等滤镜 [8] - 管理部门态度从政策放松转向重点建设 多地将"市集"纳入城市规划 如南京、杭州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9] - 商场积极策划主题快闪集市 连锁餐饮品牌开始参与摆摊经济 [10] 地摊选品特征 - 选品呈现潮流化特征 紧密跟随网红美食文化 如暴打柠檬茶系列及卖崽青蛙等热门单品 [3] - 选品具有代际差异:中老年摊主偏好烤肠/烤冷面等经典款 青壮年倾向现穿牛肉串等微创新 年轻摊主探索麻辣烫冰饮二合一等新品类 [6] - 城市差异化明显 一线城市曾流行后备箱地摊经济 低线城市后续完成本地化改造 [6] 摊主经营模式演变 - 短视频平台催生地摊网红经济 如"腰子姐"凭借"来了老弟"走红 福建网红"白菜"积累670万抖音粉丝 [11][12] - 互联网思维渗透经营环节 摊主注重私域流量/个人品牌/社群运营概念 但实际转化效果有限 [15] - 网课导师推出高价创业陪跑服务 定价达数千至上万元 教授选品/短视频/直播等技能 [15] 成本结构与盈利现状 - 摊位成本显著上升:长沙普通散摊日租金50-60元 优质地段月租达2000-3000元 [22] - 设备投入差异化:经验摊主选择二手设备 新手倾向采购高档设备及装饰 [19] - 供应链成本控制不足 如分装山姆甜品需承担采购时间/路费/人工等隐性成本 [21] - 约30%长沙摊主月收入达6000-7000元 共性在于拒绝网红溢价思维 [24] 消费端价格变化 - 地摊消费呈现升级趋势:北京碳水节等地摊价格与实体店持平甚至更高 [27] - 消费者体验下降:长沙地摊烧烤人均消费需数十元 普通奶茶售价超10元 [25][27] - 网红产品溢价明显 网友抱怨"地摊刺客"现象 [28]
“月入10万”的摆摊主播,一半都凉了
36氪· 2025-04-30 15:38
直播摆摊行业分析 行业现状与商业模式 - 直播摆摊已成为新兴创业模式,结合线下摆摊与线上直播,形成"一号三吃"的盈利模式(线下销售+线上打赏+账号带货)[3][20][24] - 典型业态包括餐饮(卤菜/煎饼/烤肠)、算命摊、职业规划摊等,抖音平台仅大锅卤菜相关视频播放量超40亿次[9][41] - 成功案例宣传效应显著:大四女生15天赚1万、二胎宝妈日入1000元、年存80万县城买房等故事广泛传播[14] 流量运营方法论 - 内容制作强调沉浸式体验,通过备料制作全流程拍摄、ASMR音效、排队场景等增强用户粘性[10][18] - 账号运营采用标准化公式:如"月入XX+大厂失业+名校毕业"等标签组合,爆炸性标题如"出摊1小时收入5825元"吸引关注[19][22] - 衍生培训市场兴起,收费项目包括摆摊秘籍(2980元)、话术模板(6800元培训费)、同城引流课程等[24][28][30] 行业乱象与风险 - 部分案例存在数据造假:线上人数购买、成交额PS、线下雇演员排队等现象普遍[26] - 培训骗局频发,典型套路为低价供应原材料(2毛/根淀粉肠)+无效话术模板+拒绝退费[28][29] - 出现套娃式盈利模式:学员维权无果后转为招收新学徒(如5000元配方转手2800元教学)[33][35] 用户行为特征 - 内容消费呈现解压需求,用户偏爱"街头版经营游戏"的烟火气体验[11][13] - 创业者存在从众心理,76%失败案例因盲目跟风且无法持续运营3个月[44] - 平台算法助推形成信息茧房,用户从观看摆摊视频到接触培训内容仅需3-5次推送[16][32] 行业发展趋势 - 轻资产创业受追捧,摆摊因投入少(启动成本可低于1000元)、门槛低成为灵活就业选择[7][43] - 内容同质化严重,新入局者需寻找差异化组合(如"塔罗牌+直播"创新业态)[41][44] - 监管缺口待补,需建立培训资质审核与直播数据真实性验证机制[26][36]
地摊摊车“下班”后:停在垃圾堆旁,食材在车上过夜
虎嗅· 2025-04-14 18:58
深圳地摊经济行业现状 - 深圳自2023年9月修订市容管理条例后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 摆摊人数成倍翻涨 夜摊时段为下午6点到深夜2点[2] - 摊车作为移动摊贩核心工具 承担门面 运输和烹饪功能 是行业基础运营载体[4] 摊车运营与卫生管理 - 60辆样本餐车中约50辆仍在营业 10辆已废弃闲置[7] - 营业摊车休摊后普遍用防水布包裹 其中半包式(约20辆)仅覆盖烹饪区和柜子 全包式则完全封闭[8][9][10] - 部分摊车存在严重卫生隐患: 食材裸露存放(包括生肉蔬菜) 餐具暴露 餐盒未清理 煤气罐直接悬挂[23][24][31] - 废弃摊车成为固定垃圾点 占用公共空间并影响市容 例如布满油渍的臭豆腐车和堆满垃圾的豆花车[39][40][41] 行业运营模式创新 - 出现"集中生产 分开销售"模式 如三辆同款肉夹馍摊车统一采购食材后分点销售[55] - 烧烤摊等类别普遍采用该模式 通过批量采购降低成本并形成规模效应[56][57] - 行业以烧烤 臭豆腐 肉夹馍 炒粉 柠檬茶等同质化品类为主 新品类较少[58] 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式 - 摊车成本约300-1000元(二手平台价格) 相当于固定摊位月租[62][63] - 移动摊贩无需支付300-1500元/月固定租金 每日销售额减去食材成本即为利润[64] - 增收模式包括: 配备桌椅扩展为大排档模式 通过短视频引流(案例如"鹿十元"饭团摊转型为早餐博主获数十万粉丝)[68][70][71] - 成功案例: 卖甘蔗汁摊主每日收入600元 通过及时清理设备保持卫生并积累回头客[52] 消费群体与社会功能 - 地摊主要服务失业人员 低收入群体 家庭主妇和老漂族 提供灵活就业机会[72] - 消费群体多为寻求降低生活成本的人群 形成供需匹配生态[73] - 行业存在明显分化: 部分摊主坚持每日清洗设备并密封食材 另一些则存在卫生管理缺陷[46][47][49][27]
街头摆摊实战手册:选址、选品、布置、服务及营销全方位策略
搜狐财经· 2025-03-26 00:15
在摆摊过程中,摊位的布置也不容忽视。一个整洁美观的摊位能够提升顾客的购买欲望。通过运用颜色鲜艳的布料和装饰品,可以吸引顾客的眼球。此外, 合理的产品陈列和清晰的标价也是关键。例如,一些成功的地摊经营者会利用明亮的灯光和良好的陈列技巧来展示产品,从而吸引顾客购买。 服务态度也是摆地摊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热情的问候和真诚的微笑能够让顾客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良好的服务态度不仅能够提高成交率,还能增加顾客 的粘性,促使他们再次光顾。一些地摊经营者会通过与顾客的互动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推荐合适的产品,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能够增加顾客的满意度和 忠诚度。 此外,运用营销手段也是摆地摊成功的关键之一。通过社交媒体宣传、短视频平台展示产品、促销活动等方式,可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例如,一 些地摊经营者会在微信、抖音等平台上发布有趣的短视频,展示产品的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从而吸引更多顾客前来购买。 当然,摆地摊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挑战,如天气不好、顾客少、竞争对手多等。然而,通过保持积极向上的思维、总结经验教训、向其他摊主请教等方式, 可以克服这些困难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街头摆摊实战手册:选址、选品、布置、服务及营销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