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效投资

搜索文档
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
南京日报· 2025-07-27 09:21
经济形势分析 - 全市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态向好的态势,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势头持续巩固,新的动能不断累积 [1] - 下半年是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决胜期 [1] 政策与规划 - 加速承接国家一揽子政策红利,超前谋划"政策工具箱"和"项目储备包" [1] - 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经济运行调度,聚焦重点领域精准发力 [1] 产业发展 - 强化工业、服务业支撑,促进产业链供需对接,持续稳住生产性服务业 [2] - 推动各制造业重点板块和主城区板块紧盯目标、扛起责任、多做贡献 [2] - 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强市建设,充分发挥产业攻坚办和产业专班作用 [2] - 在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企业培育、项目推进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招大引强,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2] 消费与内需 - 释放消费潜力,提升传统消费、拓展新型消费、丰富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 [2] - 深化文商旅体展融合,大力发展票根经济、夜间经济,全方位激发内需活力 [2] 投资与基建 - 扩大有效投资,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加快北站枢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 - 加力支持民间投资,加快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外资外贸 - 稳定外资外贸,强化开放平台支撑,做大做强跨境电商 [2] - 支持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推动外资企业保存量、拓增量 [2] 区域发展 - 江北新区、江宁区、玄武区、溧水区先后作交流发言 [3]
湖北:加快三峡水运新通道等3100个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5400亿元以上
快讯· 2025-06-17 10:55
扩大有效投资 - 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6000个 投资增长目标7%左右 [1] - 推出鼓励民间投资项目清单 年度推介总投资不低于4000亿元 [1] - 政府产业基金/用地/能耗要素支持民间投资项目占比达60% [1] 重大基建项目 - 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汉江航道整治等3100个重大项目 [1] - 重大项目建设年度投资额超5400亿元 [1] - 包含沪渝高速汉宜段改扩建/川气东送二线等工程 [1] 政企合作机制 - 探索"政府资源+社会资本"新型合作模式 [1] - 建立民间投资项目滚动清单机制 [1]
“政策组合拳”落地实施 重大工程有了“及时雨”
央视网· 2025-05-11 08:35
政策组合拳 -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时间比2024年提前约一个月 旨在推动"两重""两新"政策加快落地见效 加速释放国内投资需求 [1]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 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同时下调政策利率0 1个百分点 [3]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瞄准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的问题 [3] 投资领域扩展 - "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新增大中型灌区 大中型引调水工程 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等跨区域 跨流域重大标志性工程 [5] - 设备更新领域继续扩围 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达1 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比去年增加3000亿元 [5] - 交通运输 能源等重点领域向民营企业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的优质项目 [5] - 核电领域民间资本参股比例达20% 工业设备更新领域民营企业资金占比超过80% [5] 市场准入放宽 - 最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减少到106项 比第一版压缩30% [5] - 大批行业准入限制放宽 壁垒拆除 各类经营主体准入便利度提升 [5] 资金支持效果 - 河南三门峡水库工程获得12亿元资金支持 其中增发国债4 07亿元 用于移民安置 导流洞 大坝基础等建设 预计2027年4月建成 [8] - 济南市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获得5300万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 涉及32处小区190万用户 [10] - 济南市41个超长期国债支持项目建立工作台账 强化土地 规划 能耗等要素保障 [10]
专访董煜:稳外贸要做大经济蛋糕,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19:30
宏观经济表现与政策应对 - 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5.4%,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基础 [1] - 经济良好开局得益于宏观政策靠前发力和企业"抢出口"行为,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 [1] - 4月份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对全球经济和贸易造成负面冲击,中国及时加大稳经济政策力度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本面 [1] - 多部委联合推出稳就业稳经济系列举措,涵盖就业支持、外贸稳定、消费促进、有效投资等领域 [1] 外贸形势与企业应对 - 美国加征高额关税是霸凌主义行为,试图转移国内矛盾并推动制造业回流 [4]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全球公平秩序的必要举措 [4] - 建议外贸企业开拓多元化海外市场,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7] - 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打通内销通道,将部分出口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范畴 [7] - 政府需"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 [7] 消费提振与收入增长 - 需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拓展银发经济、体育文娱等薄弱消费领域 [8] - 推动优质产品国内供应,清理汽车、住房等领域的消费限制性措施 [8] - 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促进工资性收入增长和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9] - 对低收入群体加大保障力度,通过消费券和补贴提高消费意愿 [9] - 根本上需改善企业发展预期和经济环境来带动居民收入增长 [9] 投资与房地产政策 - 强调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与消费需求和民生结合的项目 [10] - 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建设停车位等民生相关投资 [9] - 需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结合城市更新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11] - 建议因城施策放开房地产领域消费限制 [11] - 金融部门推出一揽子政策支持市场,包括降准降息和平准基金等措施 [11] 市场预期管理 - 通过重大改革事项如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来稳定预期 [12] - 加强政策全过程的预期引导,包括出台时机、宣传解读等环节 [12] - 注重政策实施与市场期待的协同,提振市场信心 [12]
以投资之“进”促经济之“稳”
搜狐财经· 2025-05-08 08:47
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情况 - 二季度计划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767个,总投资838.05亿元,计划竣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313个,预计年产值132.47亿元 [1] - 2022年以来连续14个季度调度重大产业项目,13个季度计划开工的9017个项目中已有8586个项目开工,开工率达95.2% [1] - 已竣工投产项目5700个,年产值超过4600亿元,提供超过34万个就业岗位 [1] - 一季度实际竣工投产重大产业项目786个,新增年产值290亿元 [2] 固定资产投资表现 -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扭转连续7个季度负增长局面 [2] - 产业投资占比达51.2%,较2021年底提高20.6个百分点 [2] - 能源、交通、水利投资分别增长40.9%、16.8%、7.7% [2] - 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比去年大幅收窄25.7个百分点 [2] - 12个州(市)投资实现正增长,昆明市房地产投资增长11.5%,12个季度以来首次扭负为正 [2] 产业发展策略 - 聚焦有色和稀贵金属、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 [3] - 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3] -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3] - 开展"厅局长坐诊、巡诊、上门问诊",落实政商交往"三张清单" [3] 项目推进机制 - 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各地各部门协同作战 [1] - 每个季度明确任务、压实责任,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1] - 把项目一线作为干部"练兵场","一把手"当好"带头人" [4]
扩投资,多方发力显成效(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7 06:48
重大项目投资进展 - 广西柳梧铁路盘龙柳江特大桥作为控制性工程,全长3700多米,钢箱梁吊装和斜拉索张拉等关键工序加速推进 [2] - 内蒙古荣信化工年产80万吨烯烃项目总投资98.3亿元,投产后年新增产值67亿元,聚丙烯装置建设进度超前 [5] - 四川阿坝红原安曲一期光伏项目即将全容量并网,预计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一季度全省81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5.3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31% [5] - 深圳全国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开工,一季度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亿元 [5] 宏观政策支持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量近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去年为下降2.3%) [7] - 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水利管理业和水上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36.8%和25.9% [8] -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8] - 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制造业和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速分别达9.7%和9.3% [8] 未来政策方向 - 河南省计划上半年实施设备更新项目1500个,完成全口径基础设施投资2500亿元,强化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 [9] - 国家将统筹中央预算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加快"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落实,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 [10] - 金融机构将创新金融工具,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重点支持"两新""两重"领域融资 [9][10]
瑞达期货沪镍产业日报-20250429
瑞达期货· 2025-04-29 17: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尼政府PNBP政策实施提高镍资源供应成本,内贸矿升水持稳运行,国内冶炼厂成本持稳上抬,部分炼厂面临亏损,印尼镍铁产能加快释放产量回升明显 [3] - 需求端不锈钢价格走弱,原料成本高导致不锈钢厂利润倒挂,后续有减产预期,下游现货采购需求偏淡,新能源汽车需求爬升但占比小影响有限 [3] - 近期国内库存震荡下降,海外维持累库,技术面持仓减量交投谨慎,面临MA60阻力,操作上建议暂时观望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沪镍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124180元/吨,环比-510元/吨;05 - 06月合约价差-210元/吨,环比-40元/吨 [3] - LME3个月镍15685美元/吨,环比195美元/吨;主力合约持仓量71954手,环比1797手 [3] - 期货前20名持仓净买单量3380手,环比-1064手;LME镍库存201564吨,环比138吨 [3] - 上期所库存镍29587吨,环比-745吨;LME镍注销仓单合计23238吨,环比-264吨;仓单数量24368吨,环比-264吨 [3] 现货市场 - SMM1镍现货价125600元/吨,环比550元/吨;现货均价1镍板长江有色125600元/吨,环比650元/吨 [3] - 上海电解镍CIF(提单)100美元/吨,环比0美元/吨;上海电解镍保税库(仓单)100美元/吨,环比0美元/吨 [3] - 平均价电池级硫酸镍28900元/吨,环比0元/吨;NI主力合约基差1420元/吨,环比1060元/吨 [3] - LME镍(现货/三个月)升贴水-200.26美元/吨,环比-0.97美元/吨 [3] 上游情况 - 镍矿进口数量153.52万吨,环比38.91万吨;镍矿港口库存总计683.97万吨,环比20.08万吨 [3] - 镍矿进口平均单价111.85美元/吨,环比-17.44美元/吨;含税价印尼红土镍矿1.8%Ni 41.71美元/湿吨,环比0美元/湿吨 [3] 产业情况 - 电解镍产量29430吨,环比1120吨;镍铁产量合计2.28万金属吨,环比-0.05万金属吨 [3] - 精炼镍及合金进口数量8559.43吨,环比661.27吨;镍铁进口数量101.33万吨,环比10.46万吨 [3] 下游情况 - 300系不锈钢产量190.18万吨,环比24.75万吨;300系不锈钢库存合计63.88万吨,环比-2.22万吨 [3] 行业消息 - 国际方面特朗普认为关税政策无红线,美国财长称首笔贸易协议可能本周或下周达成,市场谨慎关注 [3] - 国内方面发改委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举措,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投资等多方面,且将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3] 重点关注 今日暂无消息 [3]
实施育儿补贴制+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搜狐财经· 2025-04-29 07:12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 政策涵盖五方面内容: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1] - 支持就业措施包括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赈、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 稳定外贸发展措施包括一业一策支持出口企业、帮助规避风险、扩大服务产品出海、鼓励外资境内再投资 [1] - 促进消费措施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薪酬制度 [1] - 扩大有效投资措施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提振民间投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 营造稳定环境措施包括稳定资本市场、巩固房地产市场、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1] 生育津贴发放政策改革 - 全国已有10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到个人 [2] - 生育津贴替代产假工资,原流程需经单位账户转付,现直接发放简化流程 [2] - 全国约1/3统筹地区已实现生育津贴直发个人 [2] - 生育津贴按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单位工资越高津贴越高 [3] - 已精简生育保险经办流程,取消准生证等附加材料要求 [3] - 下一步将扩大直发范围并试点灵活就业人员参保 [3]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快讯· 2025-04-28 10:09
支持就业 - 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 [1] -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1] - 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 [1] -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稳定外贸发展 -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 [1] - 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1] - 扩大服务产品"出海" [1] - 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1] 促进消费 - 扩大服务消费 [1] - 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1] - 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1] - 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1]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1] - 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1]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1] -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1] -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1]
政府工作报告丨3000亿国补来了!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证券时报· 2025-03-05 10:10
提振消费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制定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 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 [1]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 -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从放宽准入、减少限制、优化监管等方面入手 [1] - 加快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 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 [1] - 落实优化休假制度 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 完善免税店政策 推动扩大入境消费 [1] 扩大有效投资 - 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亿元 发挥政府投资工具作用 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 [2] -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 支持"两重"建设 [2] - 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 实施投向领域负面清单管理 下放项目审核权限 [2] - 简化投资审批流程 建立跨部门跨区域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2] - 鼓励民间投资发展 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建设 [2] 消费与投资结合 - 促进消费和投资更好结合 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 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 [1][2] -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 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 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1] - 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健全县域商业体系 完善全口径消费统计制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