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搜索文档
全线上涨!双焦创2个月新高!中美将举行会晤!钢价要继续涨?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39
10月29日,钢材现货市场小幅上涨,期货市场主要品种主力全部上涨,其中螺纹、热卷涨1%左右,铁 矿、焦炭涨2%左右,焦煤涨3.5%。今日双焦午后强势拉涨,创两个半月高位,国内"十五五"规划建议 发布,美储联降息在即,明日钢价... 一、多空因素分析 1."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公布,该规划聚焦 从一般制造业向科技产业的第二次转型,强调反内卷、统一大市场等。同时,提出 5 万亿地下管网改造 等基建项目,将为钢材需求提供一定支撑。总体来看,"十五五" 规划建议长期将通过基建托底需求和 产业升级优化供需结构,短期则受政策落地节奏影响,钢价有望在震荡中逐步走强,利好钢材价格走 势。 2.国开行25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完成投放 支持项目超千个 国家开发银行已完成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2500亿元投放任务,共支持项目1054个,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 资3.85万亿元。从投向领域看,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领域项目317个,投放980.2亿元,占比 39.2%。目前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持续发力,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利好钢材价格走势。 3. ...
农发行重庆市云阳支行投放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2.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30
近日,农发行重庆市云阳支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投放12.2亿元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庆云 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和向阳水库工程,以政策性金融"活水"激活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一池春水"。 高效服务,资金精准落地。云阳支行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在市分行的指导下,紧扣新型政策性金融工 具政策导向,前期紧抓项目成熟度情况摸底,推行"专班对接+清单化梳理"细化服务,收集项目及资金 来源情况,为推进项目入库奠定基础。随着此批项目成功进入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第一批清单,支行抓 住机遇、高效推动,顺利实现清单内项目首轮资金快速投放,为工程建设提供金融支撑。 下一步,农发行重庆市云阳支行将认真履行政策性银行贯彻国家战略导向的职能,有效发挥"当先导、 补短板、逆周期"作用。点对点服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 让"金融活水"切实滋养民生福祉。(王静) 政策引领,赋能区域发展。2025年推出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旨在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精准发力,进 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政策引领下,云阳支行精准赋能地方水利工程建设,向重庆云 阳建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向阳水库工程分别投放7.2亿元、5亿元 ...
国开行完成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2500亿元投放任务 共支持项目1054个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开发银行在9月29日至10月28日期间完成25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投放任务,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3.85万亿元 [1] - 该工具重点支持经济大省、民间投资以及新质生产力领域,并发挥对社会资本的引导效应和对配套贷款的撬动作用 [1] - 下一步将加强投后管理和投贷联动,确保资金有效形成实物工作量 [3] 投放规模与总体效益 - 完成25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共支持项目1054个 [1] - 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规模达3.85万亿元 [1] 地域投向分布 - 向广东、浙江、四川、上海等12个经济大省市投放1949.5亿元,占比78%,涉及项目690个 [1] 投资项目类型 - 支持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28个,投放金额685.9亿元,占比27.4% [1] 领域投向细分 - 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领域项目317个,投放金额980.2亿元,占比39.2% [1] - 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数字经济领域项目190个 [2] - 支持人工智能示范应用等领域项目43个 [2] - 支持养老托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等消费领域项目84个 [2] 具体项目案例 - 投资65亿元支持广东TCL华星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一期项目 [2] - 投资18亿元支持浙江芯联三期项目,助力车载功率模组自主化 [2] - 投资6亿元支持河南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续建项目 [2] - 投资9000万元支持浙江宁波L2+/L2++智能驾驶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2] - 投资2000万元支持江苏苏州高新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项目 [2] - 向38个养老项目投资19.2亿元,助力打造区域普惠养老、智慧养老标杆 [2] - 向16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项目投资13.4亿元,助力文化资源转化 [2]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方联动破局授信高效落地
中国能源网· 2025-10-28 12:32
合作模式与目标 - 大唐(汝南县)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南公司、国开行河南分行建立三方联动机制,旨在利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窗口期为汝南新能源项目解决资本金难题 [1] - 三方分工明确:河南公司统筹协调整体融资需求,汝南公司负责具体要件筹备与提报,国开行河南分行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专业指导 [1] - 合作核心是借助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政策红利,引导金融资源向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精准支持 [1] 项目融资进展 - 专项工作小组在国庆期间采用“白加黑”和“线上预审+线下补件”的双线工作模式,高效完成了12类核心要件的提报工作 [2] - 项目融资审批流程耗时较常规流程大幅压缩,为后续授信批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2] - 河南公司于10月上旬成功获得国开行河南分行出具的6400万元授信批复,该资金将专项用于汝南新能源项目资本金注入 [2] 融资条款与项目影响 - 获批的6400万元授信具备“低成本、长期限”优势,贷款利率为2.4%,大幅低于市场常规项目贷款利率水平 [3] - 授信期限长达10年,有效匹配了新能源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特点 [3] - 该笔资金将用于项目后续的土建施工、设备采购、并网调试等环节,推动项目向“早投产、早发电、早见效”目标迈进 [3]
WEI指数有所回升——每周经济观察第43期
一瑜中的· 2025-10-27 22:42
文 :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首席宏观分析师 张瑜(执业证号:S0360518090001) 联系人: 陆银波(15210860866) 报告摘要 (一)景气向上: 1 、华创宏观 WEI 指数: 截至 10 月 19 日,指数为 5.3% ,较前一周上行 1.19 个点。 2 、出口: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小幅反弹 。 截至 10 月 24 日,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 3.6% ,上周环 比为 -6.1% ,四周同比降至 4.3% ,上周为 5.3% 。 3 、价格:油价明显反弹。 美油收于 61.5 美元 / 桶,上涨 6.9% ,布油收于 65.9 美元 / 桶,上涨 7.6% 。 (二)景气向下: 1 、耐用品消费:乘用车零售增速转负 。 10 月前 18 日,乘用车零售累计同比为 -5.7% 。 9 月全月同比 为 +6% 。 2 、非耐用品消费:增速回落 。 截至 10 月 19 日三周,快递揽收量同比增速 -0.8% 。 9 月前 4 周为 +12% 。前 9 个月累计同比增速为 +27% 。 3 、地产销售:商品房住宅销售降幅扩大 。 我们统计的 67 个城市, 10 月前 24 日,商品房成交 ...
【固收】利率窄幅震荡,曲线走平——利率债周报
新浪财经· 2025-10-27 19:52
重要事件点评 - 财政数据方面 通胀改善推高税收同比读数 公共财政支出侧重民生领域 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边际提升 政府性基金支出保持较高增速 结存限额下达有助于保障四季度支出强度 [4] - 经济数据方面 9月投资和消费读数同比增速回落 投资回落与反内卷推进及资金向化债倾斜有关 消费回落与补贴效应递减及节假日错月有关 [4] - 展望未来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改善生产和制造业投资结构 实现全年稳中提质增长目标可期 [4] 资金价格 - 统计期内央行公开市场小幅净回笼 资金面整体宽松 DR007略高于1.4%的位置震荡 [5] - 同业存单收益率小幅上行 可能源于季初存款流出导致银行负债端压力增加 同时理财增配存单规模有限 阶段性供过于求导致同业存单收益率与DR007走势背离 [5] 一级市场 - 统计期内利率债共发行96只 实际发行总额7895亿元 净融资额为1760亿元 [6] - 财政部近期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 资金用途较2024年增加扩投资相关表述 既肯定当前化债进展 也有助于稳定四季度经济运行 [6] 二级市场 - 统计期内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走平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震荡格局 [6] - 债市主要博弈两个不确定因素 一是中美关系 二是降准降息预期 后者主要由于三季度经济数据边际回落及双降时间规律 在多重不确定性叠加下债市尚未形成明显主线 [6] 市场展望 - 基本面方面 当前债市对基本面的敏感度不高 基本面偏弱表明实体经济回报率较低 但债券低票息加低波动阶段同样难以提供更高综合收益 [7] - 政策面方面 财政政策增量有延续性 5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支持化债和扩投资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投放近3000亿元 支持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两笔资金有助于基本面平稳过渡至2026年一季度 [7] - 货币政策方面 央行重启公开市场买债预期较高 可能与赎回费率调整相继出现以平抑债市波动 [7] - 资金面方面 月末资金或有边际收紧 但不改整体宽松格局 [8] - 步入四季度债市情绪较三季度有一定修复 但呈现横盘震荡格局 主线方向不明晰 利率债依然是弱势资产 [8] - 后续若贸易关系缓和及风险偏好抬升 利率曲线仍有陡峭化上行风险 若在贸易摩擦及A股估值较高等因素影响下市场风险偏好降温 利率债则有望阶段性修复 但对修复空间不宜过高估计 修复后或转为震荡 [8]
中经评论:盘活债务结存限额助力稳经济
经济日报· 2025-10-27 08:04
宏观政策动向 -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增量政策 [1] - 此次安排的5000亿元总规模较上年的4000亿元增加了1000亿元,力度加大 [2] - 政策组合拳包括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加快债券发行使用 [3] 资金使用范围与目标 - 5000亿元资金除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外,还安排额度用于经济大省符合条件的项目建设 [2] - 资金使用范围较去年拓展,旨在精准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2] - 5000亿元规模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正落地,资金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重点支持科创、扩大消费、稳外贸等领域 [3] 政策效果与执行要求 - 在宏观政策带动下,前三季度项目投资保持增长,投资结构继续优化 [2] - 叠加年初预算安排和此次盘活结存限额,政府债券规模较去年增加,有望在扩投资、稳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 [2] - 政策要求盘活限额安排及早落地,加快债券发行使用,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2] - 确保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精准投放,避免撒胡椒面,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3]
财政支出延续积极态势,关注结存限额使用效果
华夏时报· 2025-10-24 14:58
李超/文 2025年9月财政收支整体处于偏紧平衡,支出速度相对较快且保持一定强度,对基本面有所支撑。9月第 一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实现恢复性增长,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前值 2.0%),主要与税收收入加快有关;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1%(前值0.8%)。9月第二 本账(政府性基金预算)恢复性增长,其中9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速录得5.6%(前 值-5.7%),而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放缓至0.4%。 9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8亿元,同比增长2.6%,延续修复态势。从结构上看,9月全国税收收入 11579亿元,同比增长8.7%,1—9月全国税收收入增长0.7%,较前值0.02%进一步扩大;非税收入4099 亿元,同比下降11.4%,延续了5月以来的负增长态势,我们认为既与基数效应有关(主要是多渠道盘 活资产等带动),也体现了规范非税收入管理见效落地。此外,中央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所分 化。2025年1—9月,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837亿元,同比下降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93039亿元,同比增长1.8%,我们理解或与转移支付加快下达有关。 ...
建信期货国债日报-20251024
建信期货· 2025-10-24 10:06
行业 国债日报 日期 2025 年 10 月 24 日 研究员:何卓乔(宏观贵金属) 18665641296 hezhuoqiao@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08762 021-60635739 huangwenxin@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51589 研究员:聂嘉怡(股指) 021-60635735 niejiayi@ccb.ccbfutures.com 期货从业资格号:F03124070 宏观金融团队 研究员:黄雯昕(国债集运) 请阅读正文后的声明 #summary# 每日报告 | 一、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 --- | | | | 表1:国债期货10月23日交易数据汇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约 | 前结算价 | 开盘价 | 收盘价 | 结算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成交量 | 持仓量 | 仓差 | | TL2512 | 115.600 | 115.560 | 115.210 |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助力稳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06:41
政策核心与实施进展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于9月29日正式设立,总规模为5000亿元人民币,旨在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和稳定外贸等领域 [1] - 截至10月中旬,该工具已实现近3000亿元资金投放,成为推动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和实现全年约5%增长目标的关键力量 [1] - 该政策创新性地兼顾了短期稳增长和中长期经济结构优化,展现出宏观调控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1] 制度创新与运作机制 - 工具的核心创新在于其“准财政”定位,采用多部门协同实施的架构设计,突破了传统政策工具的制度约束 [2] - 具体运作模式为:发改部门负责筛选优质项目,三家政策性银行通过市场化发债募集资金,财政部门配套提供贴息补助 [2] - 与传统财政拨款相比,此模式资金来源于市场化筹资,避免了直接增加财政赤字,为宏观调控预留了更大政策空间 [2] 投资导向与战略重点 - 投资导向实现从传统基建到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向,重点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与中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战略契合 [3] - 截至10月17日,国家开发银行已投放的近1900亿元资金中,有37.5%流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和消费等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 [3] - 该工具要求20%的资金定向支持民营企业,以提升政策的普惠性,确保资金流向最具创新活力的市场主体 [3] 资金杠杆效应与区域特征 - 5000亿元资本金的注入预计将形成显著的乘数效应,基于2022年经验保守估计可形成2至3倍杠杆,带动1万亿至1.7万亿元新增投资 [4] - 理论预测最高撬动倍数可达10至12倍,有望引发5万亿至6万亿元的总投资规模,核心在于破解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足的瓶颈 [4] - 各地项目储备与区域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例如长三角地区的南京市浦口区聚焦集成电路、原子级产业园等前沿科技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