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
搜索文档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民生为大”事业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 2025-10-10 20:19
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建设 -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标准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26% [3] - 共投入16.87亿元支持孤儿接受中高等教育 [3] - 推动全国600家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3] - 累计配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4.2万名 村(社区)儿童主任58.3万名 [3] 老年友好社会环境建设 - 全国登记注册的老年志愿者达到5358万人 服务总时长16.4亿小时 [5] - 已累计创建299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5] - 坚决打击涉老非法集资 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5] 地名工作进展 - 民政部网站公告新命名地名60多万个 [8] -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地名数据1480万条 调用总量近7亿次 [8] - 将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8] - 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 设置地名标志62万块 [8] 社会组织发展 - 引导各地培育发展了270万家社区社会组织 [10] - 登记成立了19家国际社会组织 [10] - 累计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25亿元支持543家社会组织围绕"一老一小" 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服务 [10] - 推进整治"僵尸型"社会组织7.5万家 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8000余个 [10] 慈善事业发展 - 全国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从9400多家增加到16000多家 增长70% [12] - 备案的慈善信托从530单增加到2570单 增长近4倍 [12] - 福利彩票累计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 [12] - 全国慈善组织每年支出1500亿元主要用于"一老一小"等方面 [12] - 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累计募集资金1600多亿元 [13] 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 中央财政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 [15] - 试点地区已有8600多个养老服务机构签订诚信承诺书 [15] - 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领取36.51万张养老服务消费券 使用24.32万次 核销金额1.82亿元 [15] 残疾人关爱保障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1190万人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1648万人 [17] - "十四五"期间建成精神卫生福利院143个 [17]
4945万人、71万条、16.87亿元……多维度立体“数”览这份兜底民生保障“成绩单”
央视网· 2025-10-10 16:04
民生兜底保障 - 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对象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 [4][7] - 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1][9] - 全面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771条,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 [9]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提升至65.7% [1][20] -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高龄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 [1] - 全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加速构建 [1][17] 儿童福利与关爱服务 - 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12] - “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共投入16.87亿元支持孤儿接受中高等教育,2024年起每年投入1亿元福彩公益金支持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 [14] - 推动600家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国配备乡镇儿童督导员4.2万名、儿童主任58.3万名 [16] 专项社会服务与管理 - 婚姻登记全面实行“全国通办”,累计办理26.3万对 [5] - 开通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命名乡村地名71万条 [3] - 全国登记社会组织达86万个,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 [3]
事关民生保障、养老服务、婚姻登记等,民政部最新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14:06
民生保障体系建设进展 - 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3] - 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3] - 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覆盖对象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延伸 [3] 困境儿童与残疾人福利 - 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3]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 累计服务126万精神障碍康复对象 [3] - 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 [3] 养老服务发展成果 -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 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 [5] - 建成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 老年助餐点8.6万个 [5] - 高龄津贴等各类津贴补贴惠及4945.2万老年人 [5] 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 - "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销售总额达8525亿元 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 [7] - 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家 较2020年增长70% [7] - 年度慈善捐赠总额最高突破2000亿元 [7] 民政服务便利化 -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累计办理26.3万余对 [6] - 中央财政已下达第一批养老服务消费补贴补助资金11.6亿元 [4] - 全国登记社会组织达86.5万个 其中2.4万家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 [7]
苏州高新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再提速 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力超6亿美元
苏州日报· 2025-10-09 06:41
项目开工与投资 - 总投资7亿元的新磊半导体项目在苏州高新区开工 [1] - 总投资4.4亿元的珂玛总部基地在苏州高新区启用 [1] 工业与外贸发展举措 - 持续深化企业走访服务,全力帮助企业向总部争订单、促投资 [1] - 持续抓好“一稳五新”,积极推动“百团千企”出海和苏品苏货、外贸优品“三上”等行动 [1] 外资引进与项目建设 - 加大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外资招引力度,力争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超6亿美元 [1] -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1] 产业创新与研发 - 全力保障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苏州医工所“全脑在体”科学装置建设 [1] -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今年有效国家高企超2000家 [1] 消费市场与业态培育 - 做优重点商圈,拓展“赛事+”、“演艺+”、“旅游+”等新场景,培育壮大直播经济等新业态 [2] - 加强消费新融合,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户外休闲运动目的地 [2]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6 08:38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民主村社区,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面对围拢过来的社区居民,总书记对大家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 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总书记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在重庆,当地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27个,对老旧住宅更新改造和加装电梯4000部,完成 电动车充电端口设施建设20000个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牢记总书记嘱托,各地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装扮一新、节日气氛浓厚。今年,惠及3800多户居民的民主村社区城市更新二期项目改造全部完工,人们多了 诗歌长廊、迎宾花园、活动中心等新去处,卫生中心、便民书屋、家电维修点也得到了全新升级。 河南信阳市民 简大涛:能够亲近大自然,能够赏赏花,欣赏欣赏这 ...
14亿人供不起了?中国电网欠款超3万亿?原来另有隐情!
搜狐财经· 2025-10-06 02:23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电网超过3万亿元的负债是其履行社会责任、保障14亿人民用电稳定与低价的战略性投入,而非经营亏损的信号 [1][13] - 公司通过国内高投入、低回报的民生业务与海外高盈利业务相结合,实现了“海外盈利反哺国内民生”的商业模式 [9][11][13] 全球能源危机下的中国电力稳定性 - 在去年冬季全球能源危机中,欧洲居民电价飙升至约人民币3元/千瓦时,较正常水平暴涨200%以上,部分家庭月电费翻倍,工业限电造成百亿欧元损失 [3] - 同期中国居民电价稳定在0.5-0.6元/千瓦时区间,仅为欧洲电价的五分之一,且北方城市集中供暖电力保障率达100% [4] 国内电价政策与民生保障 - 居民峰谷电价政策覆盖全国95%以上用电家庭,谷段电价(如每日22:00至次日8:00)最低可降至峰段电价的50% [5] - 以月用电200千瓦时的三口之家为例,若80千瓦时在谷段使用,每月可节省电费24元,一年节省288元 [5] - 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普遍低于居民用电,在粮食主产区可低至0.35元/千瓦时,种植50亩水稻的农户年用电1000千瓦时可节省近250元 [5] 电力基础设施投入规模 - 国家电网建成总长度超过80万公里的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20圈 [6] - 全国农村地区配电变压器超过1000万台,总容量突破50亿千伏安 [6] - 偏远地区电力建设成本极高,例如为西藏海拔4500米仅3户人家的村落通电,铺设12公里线路总投入超600万元,单公里成本达50万元,是平原地区的3倍以上 [7] - 在西部偏远地区,平均每接通一户电的成本超过10万元,几乎无法通过电费收入收回 [7] 农村电网建设成就与投入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7%,与城市供电可靠率(99.97%)差距缩小至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年均停电时间不足11小时,远低于全球农村平均200小时 [8] - 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国家电网在农村电网建设上累计投入超过5万亿元,相当于为每位农村居民提供近4万元电力基础设施补贴 [8] 海外业务盈利与反哺作用 - 公司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非运营超过5万公里输电线路,服务海外用户超3000万 [9] - 依托特高压技术(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海外项目盈利稳定,例如2020年海外业务营收2200亿元,净利润超800亿元 [9] - 海外盈利全部回流国内,用于支持国内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稳定电价 [9][13] 全民通电成就与运营投入 - 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100%用电人口覆盖率的大国,远超全球85%的平均水平 [10] - 该成就背后是累计超过15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和电网人员每年3000万人次的巡线工作量 [10] - 2024年公司国内业务利润率不足2%,远低于互联网和金融行业 [13]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人民为中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央视网· 2025-10-05 19:42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 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牢记总书记嘱托,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想,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这个国庆中秋假期,重庆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装扮一新、节日气氛浓厚。今年,惠及3800多户居民的民 主村社区城市更新二期项目改造全部完工,人们多了诗歌长廊、迎宾花园、活动中心等新去处,卫生中 心、便民书屋、家电维修点也得到了全新升级。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民主村社区,察看小区改造和便民服务情况。面对围拢过来的社区居民, 总书记对大家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 生活。" 总书记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能为解决民生问题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每年办一些民生实事,不断增强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在重庆,当地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1227个,对老旧住宅更新改造和加装电梯4000部,完成电动车充电端口设施建设2万个以上。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 ...
增进民生福祉 筑牢幸福之基
辽宁日报· 2025-10-03 09:20
乡村发展与振兴 -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显著增收,村民王宝维家通过水果销售和农家乐实现收入十多万元和近10万元 [2] - 祝家沟村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新建11个蓄水"天池"覆盖全村35万株果树,并建立8座恒温库和1座冷库以解决灌溉和储存问题 [2] - 该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水淹区改造成五彩稻田,每日接待游客超600人,带动村民水果和土特产销售,使每户村民月收入增加2000元 [3] - 村集体收入已达40余万元,预计随着水稻和新建的5栋蓝莓大棚丰收,有望达到百万元,并计划修建道路、美化环境和建设黏豆包加工厂以解决就业 [3] 社区服务与民生保障 - 抚顺市顺城区前甸镇东华园社区作为采煤沉陷避险搬迁安置小区,通过建设"连心桥"、增加公交线路至11条、配套幼儿园和小学等措施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 [6] - 社区设立长者食堂提供实惠餐饮服务,并建有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群体 [6] - 沈阳市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小区将废弃锅炉房改建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设儿童活动空间和健康驿站,提供AI脏腑辨证仪等健康服务,并定期举行健康义诊活动 [7] 智慧医疗与便捷生活 - 沈阳市沈河区滨河街道多福社区引进"智慧医疗"系统,为居民免费安装随身健康监控设备,可精准监测健康异常并发出预警,居民还可持专属问诊卡在线咨询全国权威医生 [8] - 社区定期举办月嫂、美容美发、面点等就业培训,并通过直播带岗推荐工作,居民王静通过面点培训成功找到社区食堂面点师的工作 [8] - 东华园社区每栋楼设有党员家庭代办站,拥有80余名代办员,服务涵盖社区管理和居民生活各方面,可为居民提供送药上门等便捷服务 [9][10] - 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十余个文体团队,如大合唱、秧歌、健身操等,丰富日常生活 [10]
连云港海州区:双节“果盘子”“菜篮子”货足味鲜
央广网· 2025-09-30 16:21
供应链保障策略 - 公司采用“多点发力+双轮驱动”模式,统筹城郊农场与城区街道资源以保障节日期间“果盘子”和“菜篮子”供应充足[1] - 农场通过全链条服务实现从“田间鲜”到“餐桌边”的快速流通,街道则对接商超社区开通直供链路减少中间环节[1][2] - 公司依托“优质供给+高效流通”的组合策略守护市民节日消费需求[1] 生产运营与质量控制 - 云台农场在其云水湾湿地公园组织采摘、打包、配货各环节,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分工协作加班加点备足货源[1] - 农场严守绿色生产标准,使用生物防治、物理防虫替代化学农药,并采用人工除草和果实套袋以最大限度减少农残[1] - 洪门街道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古安梨绿色种植,推广有机肥与物理防虫,并对采摘前的果实进行抽样测糖,仅糖度达15度以上的梨才可上市[2] 产品组合与销售业绩 - 云台农场精选1300亩湿地资源产出的“阳光玫瑰”葡萄作为节日明星产品,并筛选江苏农垦大米、食用油、优质牛奶等刚需品,形成“果蔬+粮油”供给矩阵[1] - 9月云水湾湿地公园已实现收益约76万元,具体包括4.6万斤葡萄礼盒、10吨大米、5吨粮油以及餐饮、垂钓等团建项目,且订单仍在攀升[2] - 洪门街道的古安梨恰逢丰收季,果肉细腻汁水充足,街道通过联合直播团队开展“云端尝鲜”并增派人手协助配送以保障供给并助果农增收[2] 市场拓展与客户服务 - 农场通过直播引流、产销结合、展会助力等方式拓展市场,其配送范围已覆盖本市及南通、南京等周边城市[1][2] - 公司完善全链条品控与售后回访机制,采购团队对每批货源严检溯源,销售团队细致记录订单配送信息,杜绝残次品入市[2]
“十四五”湖北发放561亿帮扶困难群众
长江商报· 2025-09-23 07:52
长江商报消息 湖北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 湖北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9月22日披露,"十四五"以来,湖北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 设,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致力于解决民政领域群众急难愁盼 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三个方面的具体成效。 兜底性特殊困难群体基本民生保障更实更牢,体现在"三个加强"。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十四 五"期间,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561.22亿元,年均保障约193.84万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立社会救助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机制,五年累计救助81.45万人次。全省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人口 中115.12万人纳入低保、特困或临时救助范围,兜底保障扎实可靠。加强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建立孤儿 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全省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社区)儿童主任配备、培训实现全覆盖, 为9.6万名农村留守儿童和62.5万名流动儿童提供了关爱保护。加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 员基本服务保障,及时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系统发放率、主动服务率、全 程网办率均保持全国前列,惠及47.6万困难残疾人和76.2万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