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周要闻回顾(10月6日—10月12日)
国际金融报· 2025-10-12 14:46
上海金融政策与营商环境 - 上海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更友好的发展环境、更有力的支持政策、更精准的政务服务助力各类企业在沪发展壮大 [1] - 上海金融系统召开“五篇大文章”工作推进会,强调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同频共振,并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 [2] - 上海静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注册资本达120亿元,将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直投+市场化”模式打造百亿投资矩阵 [9] 金融市场开放与创新 - 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一站式开户平台上线试运行,支持“一站式”办理入市申请,统一开户申请材料 [3] - 浦发银行落地全球首单民营企业“玉兰债”投资业务,金额1亿元,发行人为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 - 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0.5% [1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落地全行首笔利率期权线上交易业务,帮助出口企业防范利率波动风险并把握潜在收益 [5][6] - 中国太保落地全国首单“低空经济无人机巡检平台保险”,填补国内低空经济运营保险空白 [7] - 国泰海通资管助力发行全国首单数据资产质押租赁ABS,发行规模1.37亿元,期限2年,优先级票面利率1.85%创全国新低 [8] 行业监管与标准建设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旨在推动非车险业务理性竞争、降本增效、提质扩面 [10] - 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业业务域数据元规范第4部分:证券交易所》等3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1]
重塑发展格局 多组亮眼数据铸就“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生动答卷
央视网· 2025-10-11 13:02
金融体系规模与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3] - 2025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5] - 我国债市股市规模全球第二,绿色融资全球第一,中小企业贷款全球第一,保险市场规模全球第二 [30]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十四五”期间,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5] - 截至2025年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5] - 这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5] 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 - 北交所上市公司从开市时的81家增加至277家,总市值近9000亿元 [10] - 北交所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从2021年的41%增长至2024年的70%,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2.85% [10] - 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例如某石英制品企业上市后工厂数量从一个增至四个,发明专利达十几项 [11][15]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在普惠金融支持下,山东盐窝镇肉羊养殖实现产业化,总存栏量达160万只,年出栏量360万只,带动从业人员3.5万人 [27] - 当地银行为养殖户提供单笔授信额度最高100万元的无抵押信用贷款,利率低至央行LPR [28] - 金融支持助力养殖户从散养模式升级为集约化、绿色循环的现代化产业园,显著提升养殖效率和规模 [18][19][25] 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 - 中国央行与全球三十多个国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币互换网络,人民币越来越成为世界强货币 [33] - 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31]
与“五个中心”建设同向发力 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推进会召开
解放日报· 2025-10-11 09:41
贷款增长与工作模式 - 截至2025年8月末,上海金融“五篇大文章”贷款余额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7%,较各项贷款整体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 [1] - 工作专班围绕目标拆解形成92项工作任务、275项具体工作项目,采用“四张清单”推进机制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1] 战略方向与重点领域 -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2] - 紧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发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等平台作用,推动国际科创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双向赋能 [2] - 聚焦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发挥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实施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 坚持金融为民,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完善养老金融体系,助力人民城市建设 [2]
快讯 | 申万宏源证券与上海农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签署 - 申万宏源证券与上海农商银行于9月26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 双方高层管理人员出席并见证签约仪式 [2] - 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深度合作迈上新台阶 [4] 合作历史与基础 - 双方曾于2022年7月首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多年来两家公司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4] - 合作基于长期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4] 合作领域与目标 - 计划在同业业务、科创金融、财富管理等领域拓宽合作范围 [4] - 旨在强化合作深度并建立更深入的全面互信关系 [4] - 合作目标包括携手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贡献 [4] 上海农商银行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 是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 [4] - 于2021年8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注册资本为96.44亿元人民币 [4] - 公司营业网点逾360家 员工总数超11000人 [4]
重新定义行业标杆 | 中国融资租赁业双份“质量、影响力典范名单”即将揭晓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9 18:12
专业联合 奠定权威基石 本次"双名单"的发布,汇聚了四大权威机构的专业力量。第一财经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财经媒 体,深度洞察市场趋势,确保榜单的公信力与传播广度;上海交易集团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平 台,拥有真实、海量的资产交易数据,为名单评估提供了坚实的底层资产质量支撑;联合资信作为国内 顶尖的信用评级机构,凭借其深厚的风险评估模型和专业分析能力,确保了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与严谨 性;联合赤道作为国内领先的绿色金融与ESG服务机构,深耕绿色金融评估认证、可持续发展及碳认证 等领域,为名单注入前瞻性的评价维度与国际化视野。多方优势互补,共同确保了名单的专业性、客观 性与权威性,其结论将成为市场各方研判租赁企业真实价值的重要参考。 近日,由第一财经、上海交易集团、联合资信、联合赤道共同编制的2025中国融资租赁综合质量典范、 2025中国融资租赁ESG影响力典范评价体系建设接近尾声,中国融资租赁前15名租赁公司名单,即将正 式面向社会发布。 当前,融资租赁行业面临传统资产收缩、利差收窄与转型压力,亟需树立发展新标杆。本名单顺应"五 篇大文章"政策导向,突出绿色租赁、科创金融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助力资本市场精 ...
济南市科创债发行规模突破20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8 22:13
核心观点 - 济南市科创债发行规模达201亿元 成为山东省首个突破200亿元的城市 发行家数 笔数 金额三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1][3] - 莱商银行发行5年期科创债募集资金10亿元 济南市累计13家企业发行22笔科创债 [1][3] 政策推动措施 - 济南市委金融办组织多场专题培训 邀请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 山东证监局 上交所及中介机构专家授课 提升企业债券融资意识 [1] - 联合发改 科技 工信等多部门全面摸排45家拟发行科创债企业 建立后备资源储备库和培育库 [1] - 推动建立债券融资服务联动机制 争取上交所"债券市场城市行动计划"落地试点 与多家金融监管及服务机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 - 制定对担保 增信机构补助政策 配合央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和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2] - 印发《济南市债券融资服务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形成政策合力 组织专家走访10家意向企业进行面对面指导 [2] 市场表现与典型案例 - 科创债发行家数占比37.1% 笔数占比32.8% 金额占比34.9% [3]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批 山东首单科创债 [3] -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山东省首单金融机构科创债 [3]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山东省首单城商行科创债 [3] - 城商行科创债资金将通过科技贷款和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债券等方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 [3]
4个月201亿元,山东首位!济南市科创债发行规模破200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5:49
科创债发行里程碑 - 莱商银行于9月16日发行5年期科创债,募集资金10亿元,标志着济南市科创债发行总规模达到201亿元,成为山东省首个规模突破200亿元的城市 [1] 市场地位与关键发行主体 - 济南市共有13家企业发行22笔科创债,总金额201亿元,发行家数、笔数和金额均居全省首位,占比分别达37.1%、32.8%、34.9% [3] - 关键发行主体包括浪潮信息发行全国首批及山东首单科创债,中泰证券发行全省首单金融机构科创债,齐鲁银行发行全省首单城商行科创债 [3] - 济南市落地的两笔城商行科创债将专项用于发放科技贷款及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债券,以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3] 政策推动与机制建设 - 济南市委金融办围绕科创债发行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积极承接“央地协同、风险共担”机制 [2] - 通过制定补助政策激励担保及增信机构,配合央行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和“第二支箭”,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债 [2] - 会同相关部门印发《济南市债券融资服务联动机制工作方案》,并成功争取上交所“债券市场城市行动计划”在济南试点,建立债券融资服务联动机制 [2] 企业动员与资源储备 - 自5月7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推出以来,组织多场专题培训,包括5月14日为260名部门干部及企业融资负责人授课,6月18日组织22家科技型企业参会,8月26日针对财政金融系统和国有企业进行专项培训 [2] - 全面摸排科技企业,建立后备资源储备库和培育库,共有45家企业入库,涵盖省、市、区级国有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 [2] 发行辅导与多方协作 - 邀请上交所及中介机构专家实地走访10家意向发债主体,进行面对面业务指导 [2] - 通过视频对接会、座谈交流会与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市直有关部门建立合作,并与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证监局等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工作机制 [2] - 针对有困难的民营科技型企业,多次与银行、券商、信用增进公司等机构对接,指导制定债券发行方案 [2]
“融聚十五载・智绘新征程”——苏州银行科创金融白皮书发布暨金融同业交流会成功举办
华夏时报· 2025-09-26 14:45
活动概况 - 苏州银行举办科创金融白皮书发布暨金融同业交流会 主题为融聚十五载・智绘新征程 苏州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 苏州银行董事长 国泰海通证券总裁等出席并致辞 近200位代表来自60余家金融机构参会[1] 政府支持与政策导向 - 苏州市委常委 常务副市长顾海东强调金融机构需坚持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 创新金融产品并提升服务质效以支持苏州科创企业发展[4] 金融机构合作与战略 - 苏州银行董事长崔庆军提出与金融同业机构深化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和能力共建 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和苏州实践贡献金融力量[6] - 国泰海通证券总裁李俊杰表示将以科创服务为纽带与苏州银行深化合作 共同打造服务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合伙人[8] 产品与服务发布 - 苏州市金融办 科技局 工信局官员与苏州银行行长共同发布苏州银行科创金融白皮书[10] - 苏州银行南京雨花科技金融支行和吴江绿色科技金融支行揭牌 标志科创金融服务向区域细分领域和精准场景延伸[12] 业务体系与成果 - 苏州银行打造苏心科创 伴飞成长品牌 构建2+4+N科创金融体系 总行设立科创金融委员会和一体两翼格局(上市公司金融中心 并购金融中心与科创绿色金融部)[18] - 自主研发苏心科创力评价模型 打造6+1+O一体化经营范式 6款伴飞品牌系列产品覆盖企业全周期 1个评估模型从看资产转向评价值 共建GOAI生态圈[18] - 完善伴飞计划 展翅计划 领航计划三大金融支持计划 形成全客户需求 全生命周期和全生态环境管理布局[18] - 截至2025年6月末 服务科创企业超1.3万家 授信总额突破1300亿元 科创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超20%[19] 未来战略方向 - 苏州银行将持续以科创+跨境和民生+财富双引擎协同发力 深化金融创新并拓展合作边界 助力苏州打造全国领先科创金融高地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21]
“融聚十五载・智绘新征程” ——苏州银行科创金融白皮书发布暨金融同业交流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09-25 21:03
活动概况 - 苏州银行举办科创金融白皮书发布暨金融同业交流会 主题为融聚十五载・智绘新征程 苏州市委常委及多家金融机构近200位代表参会 [1] - 活动包括白皮书发布 特色支行揭牌及主题分享环节 [10][12][14] 政府支持导向 - 苏州市政府强调金融机构需坚持投早 投小 投硬科技方向 创新金融产品并提升服务质效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 [4] 机构合作动态 - 苏州银行提出与金融同业机构深化合作共赢 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 [6] - 国泰海通证券将以科创服务为纽带 与苏州银行共同打造服务苏州高质量发展的金融合伙人 [8] 产品与服务体系 - 苏州银行构建2+4+N科创金融体系 总行设立科创金融委员会及上市公司金融中心 并购金融中心与科创绿色金融部形成一体两翼格局 [16] - 推出苏心科创力评价模型 采用6+1+O经营范式 6款伴飞品牌系列产品覆盖企业全周期 [16] - 形成伴飞计划 展翅计划 领航计划三大金融支持计划 实现全客户需求 全生命周期及全生态环境管理 [16] 业务成果展示 - 截至2025年6月末 服务科创企业超1.3万家 授信总额突破1300亿元 科创企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超20% [16] 战略布局延伸 - 南京雨花科技金融支行与吴江绿色科技金融支行揭牌 标志科创金融服务向区域细分领域延伸 [12] - 未来将以科创+跨境和民生+财富双引擎协同发力 深化金融创新并拓展合作边界 [18]
长城证券(002939) - 2025年9月2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5 18:42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为创建精于电力、能源领域的特色化一流证券公司,聚焦科创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金融 [2] - 战略支柱型业务为大财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管理 [2] 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权益资产布局坚持高股息+策略,低波动类高股息资产作为盈利基石 [2] - 自管灵活均衡策略根据市场灵活配置并严控回撤 [2] - 通过互换便利业务盘活存量资产并优化结构配置 [3] - 新三板与北交所业务把握潜在结构性机会 [3] - 整体搭建金字塔型资产组合以追求超越市场的稳健收益 [3] 参股企业景顺长城竞争力分析 - 依托稳定股权结构与治理权责制衡形成双重优势 [3] - 兼具战略定力与经营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框架 [3] - 融合国内政策把握能力、销售渠道与外资股东国际资源 [3] - 搭建成熟投研体系并拓展国际业务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3] 财富管理转型进展 - 数字化体系建设以数字客户、数字员工、数字产品、数字投顾为核心 [3] - 投顾业务构建全方位产品生态,重点布局投顾+ETF与超级网格工具 [3] - 产品代销业务构建多层次金融产品矩阵,战略突破口为ETF代销与券结产品 [3] - 重点打造财富长城·私募50系列产品池,强化产品代销安全品牌形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