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产业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
财联社· 2025-09-26 10:29
就业成就 - "十四五"以来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到5921万人 超额完成5500万人的目标任务 [2] - 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超过4700亿元 发放稳岗返还资金超过1300亿元 [2] - 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就业结构持续优化 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2] 社会保障覆盖 -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72亿人 较"十三五"末增加7300多万人 参保率从91%提高到95%以上 [3] -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6亿人 较"十三五"末增加2900多万人 [3]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02亿人 较"十三五"末增加3400多万人 [3] 人才队伍建设 - 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 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4] - 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4]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
新华社· 2025-09-26 10:11
人才资源总量 - 中国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超过8000万人 [1] - 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 [1] - 高技能人才数量超过7200万人 [1] 人才支撑作用 - 人才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1] - 人才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1]
市政协召开常委会会议围绕“加快产业转型闯关,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协商议政
长江日报· 2025-09-25 16:23
会议传达学习近期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省政协常委会 会议和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体会议精神,通报市政协主席会议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 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市政府通报市政协第十四届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意见建议办 理情况和《市政协关于加快产业转型闯关,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的建议 案》办理情况。会议还审议通过有关人事事项。 会上,市政协副主席梁鸣作主题发言,戴先琼、张海谋等9位政协常委作专题发 言,李家华等3位政协常委与有关单位负责人互动交流。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盛阅春 说,加快产业转型闯关、打造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是武汉加快发展新质生 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市 政协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专题协商,充分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各位 委员调查研究深入,问题分析透彻,对策建议务实,市政府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 盛阅春说,当前武汉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期,要深入贯彻落 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扎 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系统构建"96 ...
赵刚主持召开省政府第三十三次常务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9-25 07:03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 - 全面巩固粮食 能源 生态 产业 金融等领域的安全发展能力 [1] - 稳妥化解房地产 金融 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并强化煤矿 非煤矿山 道路交通 建筑施工 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治理 [1] - 健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 政策体系 责任体系 加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1]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 着力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2] - 规范政府采购 招标投标 税收优惠 财政奖补 招商引资 要素保障等行为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2] - 根据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拥抱新质生产力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台阶
证券时报· 2025-09-25 02:15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当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增强时,全世界都在探索该如何与时 俱进完善资本市场发展理念和监管方式,以更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当下。中国资本市场也不 例外。证监会主席吴清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不断提升基础制度、市场功能、监管执法等 各方面的适应性、包容性,促进资源更加高效配置,让优质企业和各类资金更好迸发活力、实现价值。 在上市公司领域,就是要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夯实市场的基础。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 学家杨德龙表示,上市公司要重视内部治理,保持主业经营稳定,加紧修炼内功,通过市场化并购重 组、加大分红等方式回报投资者,提升投资价值。 完善制度促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上市公司是中国优秀企业群体的代表,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也是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来 源,"十四五"期间,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一方面,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证监会两次修订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系统完善上市公司治 理准则,推进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上市公司运作更加规范、透明。另一方面,扶优限劣,支持上市公司 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 ...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邓云秀:以法治建设护航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25
法规体系建设进展 - 自2021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以来,截至2025年7月已出台51件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 [1] - 省人大常委会统筹用好“三个立法权”以加快法规体系建设 [1] 立法工作重点领域 - 立法工作聚焦六大方面,包括封关运作准备急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民生和社会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2][3] -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制定了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市场主体注销条例、外商投资条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规定、药品进口便利化若干规定及口岸管理服务条例 [2] -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支持产业园区制度集成创新,赋予园区更大自主权以推动重点园区发展 [2] - 在营商环境方面,制定了全国首个公平竞争条例、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及商事调解规定 [2] -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制定了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规定及进境环境安全准入管理若干规定 [3] - 在民生和社会治理方面,制定了安居房建设和管理若干规定并计划进行修订 [3] - 在风险防控方面,出台了反走私条例、免税购物失信惩戒若干规定、“二线口岸”通关信用管理若干规定及海岸治安管理规定等法规 [3] 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 - 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聚焦封关前后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安排项目75件 [5] - 计划中条件比较成熟、拟提请审议的新制定和全面修订法规项目为28件,研究起草、适时安排审议法规项目为47件 [5] 封关运作法治保障 - 省人大常委会将统筹用好“三个立法权”,聚焦“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等重点领域,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6] - 计划围绕四大主导产业、“五向图强”等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商业航天、水产苗种、海洋经济、车联网等促进新产业与新业态发展方面的立法 [6]
济南上半年新增全国绿色食品认证37个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16:13
工业产品质量管控 - 工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6.69% [1][3] - 推行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并建立"快检+快处"工作机制 [1][3] 农产品与食品安全 - 上半年新增全国绿色食品认证37个且3个产品入选"鲁绿优品"名录 [3] - 主要农产品和食品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 [3] 优质企业培育与产业链建设 - 全市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及瞪羚企业总数突破8500家居全省首位 [4] - 积极融入13条标志性产业链和34条重点产业链建设并推进软件信息、平阴玫瑰等省级质量强链试点 [4] 品牌建设与质量奖项 - 共获省长质量奖26个和"好品山东"66个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 [4] 建筑业发展 - 上半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224.4亿元居全省首位 [5] - 推动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且省级BIM示范项目数量全省领先 [5] 交通工程质量管控 - 推行"超前服务"监督模式并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全覆盖质量监督 [5]
广东省携8.22万个就业岗位北上揽才
中国发展网· 2025-09-23 14:11
参与此次招聘活动的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如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建筑集团、广州工控集 团、广新控股;中国500强企业,如广东海大集团(002311)、广州小鹏汽车、广发证券、广州农商行 等;4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如广船国际、广电运通(002152)、广州数控等;141家省级制造业 单项冠军,12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1家重点规上企业以及147家链主企业。 各类优质用人单位汇聚,带来了丰富多元的高质量岗位选择。既有研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算法工程 师等技术骨干岗位,也有产品经理、业务经理、市场经理等关键管理岗位,更涵盖医师、教师、律师等 优质专业岗位,同步释放管培生、实习生等储备型岗位,构建起不同类型人才接纳网络。 相比今年春季招聘活动,此次招聘的高学历岗位占比有显著提升。释放面向博士的岗位达7881个,面向 硕士的岗位约1.36万个,面向本科的岗位约3.98万个。在薪酬竞争力方面,100万元以上岗位73个,50 万-100万元岗位1965个,20万-50万元岗位约2.3万个,充分响应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发展需求。以清华 大学专场为例,截至目前,初步确认参聘单位96个,岗位7594个,其中博 ...
职业教育“四链融合”路径的内在逻辑
新华日报· 2025-09-23 05:35
国家战略逻辑 - 职业教育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作用凸显 具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推动产业链发展的战略意义 [2] - 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环节协同互动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是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 [2] - 四链融合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协同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技术扩散 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 [2] 技术协同创新逻辑 - 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产业链发展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3] - 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育目标 培养直接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人才 [3] - 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材料优化工艺改进和设备升级推动过程性创新 持续积累形成系统性技术优化 [3] 人才培养逻辑 - 2024年高职院校新增专业点6068个 撤销供给过剩专业 体现专业设置灵活性与前瞻性 [4] - 针对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岗位设置专业方向 如农业物联网和高铁供电等新兴领域 [4] - 现代制造业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 显示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 产教融合实践 - 职业教育通过深化四链融合 为产业提供兼具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5] - 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产业链带来持续创新动力 推动产业向高端迈进 [2]
成都银行: 2025年中期营收首超120亿元 业绩亮点凸显增长韧性
金融时报· 2025-09-22 10:0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2.70亿元 同比增长5.91% 创历史同期新高[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7亿元 同比增长7.29%[2] - 年化净资产收益率15.88% 稳居上市银行前列[2] - 利息净收入97.66亿元 同比增长7.59% 占营业收入比重约80%[2] - 净息差1.62% 较年初下降4BP 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3] 资产规模与质量 - 总资产规模1.37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9.77% 增量超1200亿元[4] - 存款总额9834.81亿元 较年初增长11.02% 增量976.22亿元[4] - 贷款总额8346.28亿元 较年初增长12.40% 增量920.60亿元[4] - 不良贷款率连续六个季度稳定在0.66%的历史低位[4] - 拨备覆盖率高达452.65% 处于行业第一梯队[4] - 流动性比例95.44% 流动性持续充裕[4] 业务板块发展 - 个人存款规模突破5000亿元大关 达5078.56亿元 较年初增长15.84%[5] - 公司贷款及垫款规模近6900亿元 较年初增加870亿元 增幅达14.44%[5] - 个人手机银行签约用户数突破500万户 月活客户数达143万户[4] - 信用债承销份额124.29亿元 共计37只 排名四川省第一[6] - 对成都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创业板上市企业综合金融服务覆盖率均超80%[6] 区域战略与产业支持 - 新增8家县域支行及特色产业支行 其中6家位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点产业园区周边[8] - 申报及发行专项债金额450亿元 为民生领域提供资金支持超160亿元[5] - 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贷款余额超4270亿元 较年初增长15.53%[5] - 累计向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放贷款超800亿元 支持制造业企业超1800户[6] - 主动对接企业需求3000余户 为800户园区企业提供超40亿元资金支持[9] 未来发展方向 - 锚定人工智能、高端能源装备、航空航天、新型显示、新能源、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10] - 推动普惠业务向专业化、数字化、精细化升级[10] - 优化住房按揭贷款、消费贷款等业务的产品政策与办理流程[11] - 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