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提升数字要素 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25 07:39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观点 - 数字要素是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需从数字经济、数字民生、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生态五大领域全面提升数字化赋能水平 [1] - 2025年是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需大力提升数字要素以达成目标 [1] - 当前中国县域数字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东部综合水平突出,中部侧重数字民生,西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 数字经济赋能 - 数字经济是县域城乡经济融合的"加速器",需通过政策扶持、企业投资和品牌打造提升整体水平,尤其要完善西部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地的政策体系 [2] - 需打破城乡信息壁垒,促进高新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形成数字化发展格局 [2] - 中西部需加强数字基建以缩小区域差距,东部需保持发展势头并发挥数字产业"溢出效应" [2] 数字民生赋能 - 需构建"互联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平台,将培训与农业产业链运营结合实现就业衔接 [3] - 县级政府应加大乡村教育投入,通过数字技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3] - 需利用互联网优化县域医疗体系,包括构建多元化服务、加强政策解读、改革基金管理模式 [3] 数字政务赋能 - 需构建城乡统一数字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政策精准覆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4] - 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实现农业/交通/医疗等领域数据整合与智能调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4] - 数字化监督机制可增强治理透明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数字文化赋能 - 县级政府应建设特色融媒体平台传播民俗文化,建立"政务+科技+文化+融媒体"服务模式 [5] - 需发展"一县一特"文旅产业,丰富乡村旅游业态 [5] - 应推进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空间数字化改造,提升服务质量 [5] 数字生态赋能 - 需将数字技术与农产品制造/农业机械融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6] - 应引导农民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智慧绿色村落 [6] - 可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数字化生产,形成绿色农业生产链 [6]
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全球贸易总体增长但日趋失衡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3
全球贸易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主要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影响 [1] - 发达国家贸易增速超过发展中国家,美国进口强劲增长且欧盟出口复苏,部分因企业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预置性增加进口 [1] - 贸易增长区域差异明显,欧洲和北美商品贸易增长强劲,太平洋和西亚地区商品贸易收缩,非洲出口表现强劲 [1] 贸易失衡与多元化 - 全球商品贸易失衡加剧,美国贸易赤字扩大,中国和欧盟贸易顺差上升 [2] - 主要经济体间双边贸易失衡突出且扩大,显示贸易关系持续紧张,包括美中、美欧及欧中贸易 [2] - 贸易多元化趋势加强,中美相互依存度减弱,企业减少对单一伙伴依赖,近岸外包下降,地理距离较远国家间贸易重新扩大 [2] 行业差异 - 化学和制药行业贸易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通信设备贸易大幅下降 [2] - 过去12个月内办公设备和制药业增长最为强劲,显示这些行业在全球贸易中重要性提升 [2] 数字经济挑战 - 数字经济面临市场高度集中问题,影响竞争、创新和消费者选择,发展中国家受影响尤为突出 [3] - 市场集中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数字市场准入受限、消费者选择减少,阻碍其融入数字经济 [3] 政策建议 - 建议企业提高供应链多元化水平,降低对单一伙伴依赖以分散风险 [3] -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贸易一体化,简化贸易程序降低成本 [3] - 发展中国家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人才并促进包容性以支持数字经济发展 [3]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迈向发展新阶段
经济日报· 2025-07-25 06:01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数量达346款,完成国家备案 [1] -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扩大,用户使用比例达80.9% [1] 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 - 国产AI产品实现千亿级参数规模和多模态能力突破 [1] - 生成式AI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领域深度融合 [1] - 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1%,服务业涌现沉浸式文旅、低空配送等新场景 [2] 互联网与县域经济 - 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69.2%,较2024年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 [2] - 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增强县域产业竞争力 [2] 全球影响力与专利布局 - 中国AI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38.58%,居全球首位 [3] - 中国成为全球AI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60% [3] - 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 [3] 算力与数据支撑 - 全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 [3] - 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支撑AI模型研发 [3] 产业转型与战略方向 - "互联网+"向"人工智能+"跃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 - AI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全流程深度赋能 [2]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陈玮—— 构建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创投生态中枢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5
深圳创投业发展现状 - 深圳已成为与北京、上海并列的中国三大创投重镇之一,拥有深创投、达晨财智、同创伟业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风投创投企业[1] - 截至2024年末,深圳私募创业投资基金备案3429只,管理规模达4103.42亿元,较2018年增长2.25倍,年化增速超20%[1] - 募资结构优化,2024年政府引导基金、社保、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出资规模达2381.06亿元,同比增长16.74%,占总投资额的59.01%[1] 行业集中度与投资领域 - 头部效应显著,前10%机构管理74%的基金规模,6只超50亿元基金总规模达686.48亿元,同比增长11.02%[1] - 投资领域集中在半导体与硬科技(占比30%)、新能源与储能(占比18%)、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占比20%),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占比14%[2] - 低空经济与数字经济领域也有市场交易案例[2] 深圳创投公会生态建设 - 深圳创投公会构建了贯穿"募投管退"全链条的创投生态中枢,汇聚200余家头部机构,管理规模占深圳全市70%以上[2] - 实施"四个100"生态战略,联结百家高成长科技企业、LP机构及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立体化生态网络[2] - 每年召开LP大会对接100家市场化母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组织并购退出研讨会推动行业退出路径探索[2] 政策支持与金融创新 - 国家和地方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支持创业投资行业发展[3] - 2024年6月首批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标志着国家正引导债权资本向股权投资过渡[3] - 深圳创投公会设立跨境私募投资基金专业委员会,推动国际化发展及跨境资本流动,组织会员走进中东链接全球资源[2]
产教融合新范式:新龙网如何打通“实训-实习-就业”全链路?
搜狐财经· 2025-07-25 01:30
行业背景 -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浪潮下,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1] - 当前存在企业"招不到人"、高校"送不出人"、学生"找不到路"的三难局面 [1] 平台模式创新 -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从校园到产业的人才高速通道 [1] - 形成企业-高校-政府三方深度协同机制,相比传统校企合作政府角色更突出 [2] - 实现实时共享、区块链存证的信息流通方式,突破传统单向滞后模式 [2] - 采用能力靶向、项目驱动的培养方式,替代传统理论为主的教学 [2] - 建立多维能力评估体系,以实战表现替代传统学历考试评价 [2] - 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通道,改变毕业后求职的传统路径 [2] - 主动对接政策红利,提升利用率 [2] 实训阶段特点 - 联合企业开发实战课程,跨境电商方向引入TikTok Shop运营、独立站搭建等真实案例 [2] - 人工智能领域嵌入机器学习、智能客服系统开发等项目 [2] - 学生通过模拟沙盘、企业导师带教完成能力跃迁 [2] 实习阶段成效 - 依托大数据算法实现技能标签与岗位需求智能匹配 [2] - 某跨境电商服务商通过平台3周内完成20名运营专员定向招募,转化率达85% [2] 平台生态建设 - 整合全国百余所高校资源,覆盖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定制、实习对接、就业匹配全链条 [3] - 形成"教育-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 [3] 就业阶段成果 - 建立动态人才数据库,企业可提前锁定优质生源 [4] - 参与项目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40% [4] - 企业用人成本降低30% [4] 人才培养方法论 - 采用"产业需求倒推培养方案"模式打造精准人才供应链 [6] - 在人工智能领域推行"场景化育人"策略 [6] - 链接高校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开发智慧零售、工业质检等垂直场景项目 [8] - 学生需完成从模型训练到部署落地的全周期实践 [8] - 某AI企业通过平台定制班3个月内组建10人技术团队,项目交付周期缩短50% [8]
东方财富: 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询价转让结果报告书暨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整数倍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5 00:32
股东询价转让情况 - 股东沈友根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减持15,8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转让价格为21.66元/股 [1][2] - 转让后沈友根持股比例从1.20%降至0.19%,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从22.90%降至21.89%,触及1%整数倍权益变动 [1][2] - 本次转让通过中金公司组织,受让方为17家机构投资者,包括摩根士丹利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锁定期6个月 [2][3] 询价转让过程细节 - 询价转让价格下限设定为公告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70%,最终有效认购倍数1.96倍,超额认购 [2][3] - 共102家机构参与报价,包括19家基金公司、14家券商、7家保险公司及52家私募管理人 [2] - 实际转让股份数量与计划一致,未出现未能转让或受让方未认购的情况 [1][3] 公司治理与市场影响 - 转让不会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对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无重大影响 [1] - 中金公司核查确认转让过程符合《证券法》《创业板上市规则》等法规要求 [3] 数字经济ETF动态 - 相关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指数,近五日上涨2.31%,市盈率60.71倍 [7] - 最新份额9.8亿份,减少2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入240.4万元,估值分位84.15% [7][8]
A股晚间热点 | 两部门重磅!价格法修订重点:治理“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22:30
中欧经贸合作 - 中方愿同欧方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巩固深化贸易、投资等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双方计划打造"升级版"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保证中欧产供链稳定 [1] - 中方回应稀土出口事宜,表示政策符合国际惯例,愿加强出口管制领域对话合作 [7] 价格监管政策 -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拟修订《价格法》,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2] - 新增条款禁止利用行业优势地位强制捆绑销售、收取不合理费用或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2] 金融与乡村振兴 - 央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文,要求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扩大农村资产抵押融资覆盖面 [3] - 鼓励建立农业设施和畜禽活体确权颁证、抵押登记制度,优化金融供给机制 [3] 国有资产管理 -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抵制"内卷式"竞争 [4] - 推动国有资本重组整合,形成新的布局结构 [4] 货币政策与市场操作 - 央行开展4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1000亿元,连续第五个月超额续作 [5] - 发改委宣布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等领域 [6] 焦炭行业动态 -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决定自7月25日起上调焦炭价格,湿熄焦涨50元/吨,干熄焦涨55元/吨 [8] 美股与科技公司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特斯拉跌超7%因财报不及预期,谷歌涨近2%因业绩超预期并提高资本支出至850亿美元 [9] - 特斯拉计划年底前将Robotaxi服务覆盖美国一半人口,并在中欧测试FSD功能 [14] 国际贸易摩擦 - 欧盟通过930亿欧元对美关税反制计划,若谈判破裂将于8月7日生效 [11][12] 企业公告精选 - 亨通光电中标15.09亿元海洋能源项目,智明达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147.93% [18] - 中钨高新提示"雅下项目"处于初期阶段,南京新百控股股东资产被司法冻结 [18]
上海“嘉定科创核”建设在菊园新区深化推进
新华财经· 2025-07-24 21:58
据了解,菊园新区在多次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国际活力科创街区"目标,科学布局"一岛一环、三 片三芯"空间结构,成立了"嘉定科创核"工作专班,精准发布2025年十大重点项目,创新"一所一园、多 所一园"共建模式,推出优化营商环境2025系列行动31条,举办嘉定区知识产权宣传周主场活动暨长三 角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等赛事和培训活动,为"嘉定科创核"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一站 式"服务。 "嘉定科创核"在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中,正在营造"上下楼即是上下游、左右邻就是创新 链"的"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同时,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丰富"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内涵,持续 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与公共服务能级,助力新就业群体从"城市过客"变为"社区主人"。 菊园新区还发起成立"嘉定科创核"融委会,聚合辖区院所与职能部门力量,以党建链串联创新链、服务 链、治理链,推动"融合型党建"创新实践,成立融"核"服务联盟十大服务团组,推出80个融"核"服务项 目菜单,为辖区广大科技人才提供系统贴心服务,并在社区新增帮办接单窗口。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菊园新区领导班子成员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得知,上海翌耀科技股份 ...
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在京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21:36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上半年双边贸易总值达5109.5亿美元,同比增长8.3% [1] -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无人飞行器等新兴产业成为合作亮点 [1] - 东盟秘书长提出未来合作重点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经济、智能制造 [1] 北京与东盟合作成果 - 2024年一季度北京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超500亿元 [2] - 北京已与7个东盟国家的13家商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3] - 北京企业加速在东盟投资布局,东盟产品通过北京口岸进入中国市场 [3] 未来合作方向 - 深化RCEP框架下的规则对接与制度创新 [2] - 扩大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智能城市、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双边投资 [2] - 加强科技人才交流与联合研发,推动成果转化 [2] 合作平台建设 - 北京市贸促会通过服贸会、中关村论坛等平台促进经贸合作 [2] - 搭建中外企业合作平台,优化营商环境 [3] - 33家金融、科技、现代服务业、医药领域企业参与圆桌会交流 [1]
国泰海通|策略:中欧关系的分与合
资本市场:聚焦流动性供给扩容与科创板制度优化,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并强化监管。 1 ) 7 月 14 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5 号——科创成长层》。 2 ) 7 月 14 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央行邹澜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突出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主线。 3 ) 7 月 15 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 14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4 ) 7 月 18 日,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报告导读: 国内方面,中央城市工作召开,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中欧 建交 50 周年,中欧峰会即将召开。国外方面,美国对多国关税进一步明确。 2025 年正值中欧建立外交关系 50 周年,近期中欧在政治、经贸、科技等领域的互动展现出回暖迹象。 尽管目前在市场准入与补贴、产能过剩、稀土供应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在美国单边关税政策冲击全球贸 易的背景下,双方仍具备深化合作的战略空间。在绿色能源领域,中国新能源企业在欧洲投资建厂,推动 当地电动化转型,同时建设光伏项目助力欧洲绿色能源发展。数字经济方面,中欧在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