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这场打破常规的新闻发布会,释放重磅金融信号
和讯· 2025-05-07 17:37
货币政策措施 - 央行宣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分为数量型、价格型和结构型三大类共十项措施,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每年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200亿元,推动银行支持经济结构转型 [3] - 央行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领域,体现政策精准性 [4][5] - 预计全年政策性降息幅度达0.6个百分点,降准幅度达1个百分点,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仍有充足空间 [5] - 汇丰银行预计今年人民银行可能再下调政策性利率20个基点,并可能重启二级市场买入国债 [5]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证监会强化中央汇金公司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作为后盾提供资金支持,形成全球最有力有效的稳定市场模式 [7] - 证监会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8] - 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减少基金经理"追涨杀跌" [9] - 金融监管总局拟再批复6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预计释放最低资本364亿元,对应股市资金达1349亿元 [10] - 央行优化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总额度8000亿元,延长贷款期限至3年,降低自有资金比例要求至10%,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增持股票 [11] 房地产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包括开发贷、个人住房贷、城市更新贷等,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2][13] - 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贷款增至6.7万亿,支持1600多万套住宅建设和交付,未来政策将继续完善以促进资金落位 [13] - 央行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 [14] - 以100万公积金贷款为例,30年期总还款额减少5万元,月供减少133元 [14] - LPR有望同步下行,若下调0.1个百分点,商业银行贷款总还款额可减少2万元,月供减少55元 [14][15] - 核心城市土地市场保持热度,优质项目入市带动销售,5月房地产市场有望继续修复 [15]
华福固收:怎么看一揽子货币政策及对债市的影响
华福证券· 2025-05-07 16: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7日央行从数量型、价格型、结构型三方面推出10项政策,体现支持性货币政策状态,虽总体在市场预期内但力度大于预期 [2][8][11] - 债券市场当前存在资金定价再平衡、银行负债端有压力和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两个现象 [2][12] - 本次降准缓解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压力,政策利率下调带动资金利率中枢下移,若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利于债市收益率曲线走陡,短端利率确定性大,10Y国债有望下行至1.5%-1.6%区间 [2][13] - 后续需关注国债供给和基本面预期及政策变化,包括中美谈判情况 [2][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揽子货币政策内容 - 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6] - 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6] - 结构型政策: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合并额度8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7] 与2024年9月24日政策对比 - 相同点:均同时宣布降准降息,回应相关会议提出的货币政策要求 [2][8] - 不同点:价格型政策上,本次政策利率下调10BP且LPR下调幅度相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25BP;结构型政策上,本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增量规模11000亿元大于2024年9月的8000亿元 [2][8] 金融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特朗普关税政策冲击以来,金融市场基本平稳,人民币汇率升值至7.2左右,10Y国债收益率在1.65%上下震荡,上证指数企稳在3300点附近,而2024年9月10Y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上证指数在2800点下方运行 [2][11] 债券市场现状 - 资金定价在市场重新再平衡,资金利率向政策利率靠拢但未稳定在1.6%附近,银行净融出规模在3万亿元附近震荡,存单一级发行利率下行受阻,银行负债端有压力,缺乏中长期流动性 [2][12] - 资金利率下行不顺且基本面压力大,债市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10Y - 2Y国债利差从4月初的23BP收窄至4月末的17BP [2][12] 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 - 降准缓解银行中长期流动性压力,政策利率下调带动资金利率中枢下移,若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利于债市收益率曲线走陡,短端利率确定性大 [2][13] - 长端利率摆脱震荡下行需短端利率下行打开空间,资金利率明显下行后10Y国债有望向下突破1.6%来到1.5%-1.6%区间 [2][13] 后续关注重点 - 国债加快发行且超长端供给较多,关注供给影响 [2][13] - 关注基本面预期和政策变化,4月PMI下降1.5pct至49,贸易摩擦对出口影响预计5月更明显,关注5月9 - 12日中美谈判情况 [2][13]
央行释放万亿元活水并全域降息,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利率下调0.1%
华夏时报· 2025-05-07 16:16
货币政策组合拳 -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2] - 货币政策在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三个方向全面发力,力度超预期,是对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具体落实 [2]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3] 降准降息实施细节 - 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4] - 从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 [4]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以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5] 房贷利率影响 - 5年期以上LPR有望从3.6%降至3.5%,带动存量和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1%,预计后续房贷利率可降至3.01% [7] - 对于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商业银行贷款,总还款额将减少2万元,月供额减少55元 [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 - 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 [8][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9]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9]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亿元-200亿元 [9] 政策效果预期 - 政策措施全面、明确而精准,具有较强的力度,有助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提振国内需求、应对外部冲击 [10] -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推出的政策措施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同时表明货币政策会坚守"适度宽松"基调 [10] - 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并有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卖入 [10]
央行答每经问: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调至1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6:02
每经记者 周逸斐 每经编辑 陈星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为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 施。其中,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 个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 去年四季度央行推出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这半年来央行做了哪些工作?如何评价这些工具使用效果?下阶段 如何完善工具设计? 潘功胜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上述提问时表示,在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鼓励银行发放 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降到10%。 互换便利已开展2次操作、总金额1050亿元 潘功胜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等部门创设了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工具。这两项 资本市场支持工具首期额度分别是5000亿元、3000亿元,适应了市场需求,受到市场广泛欢迎,起到了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善 金融市场预期、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
一行一局一会重磅发声!9大要点全梳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5:04
央行货币政策措施 - 推出三大类十项举措:数量型政策(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价格型政策(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结构型政策(创设新工具支持科技创新等领域)[7] - 具体措施包括:调降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至0%、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1.5%、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总额达8000亿元)[8][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优化资本市场工具(合并8000亿元额度支持股票回购增持)[10][19] 金融监管总局增量政策 - 推出八项政策: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拟新增600亿元)、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11][21] - 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范围至全国性商业银行、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13] - 房地产支持措施:商业银行已审批"白名单"贷款6.7万亿元支持1600万套住宅交付,一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500亿元[20] 证监会资本市场改革 - 服务新质生产力: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展科技创新债券[14][15][16]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发布《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改革浮动管理费机制,要求基金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28][29] - 应对关税冲击:优化受影响上市公司再融资/信披监管、支持并购重组转型升级、鼓励股债REITs等多工具融资[23][24] 专项领域支持 - 科技金融:债券市场"科技板"准备就绪(拟发3000亿元科创债),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支持8-10年期债券发行)[25][26][27] - 外贸企业帮扶:实施"应贷尽贷"政策、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快赔预赔)、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支持出口转内销[22] - 公积金利率调整: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6%,预计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17]
降息降准!稳市场稳预期都有哪些增量政策?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这么说
搜狐财经· 2025-05-07 14:49
央行货币政策 - 一季度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 贷款同比增长7.4% 还原专项债置换影响后贷款增速超8% M2保持在7%左右平稳增长 [3] - 一季度股市运行平稳 上证指数保持在3300点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去年末升值1% 4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1.65% 人民币汇率回升至7.2元 [3] - 推出三大类十项货币政策:1)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 2)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 3)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 4)公积金贷款利率降0.25个百分点至2.6% [4][5][6] - 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 总额度达8000亿元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 [6][7] - 优化资本市场工具 合并5000亿元证券基金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 [7] 金融监管政策 - 前4个月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新增融资17万亿元 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8] - 房地产贷款余额一季度增加7500亿元 个人住房贷款创2022年以来单季最大增幅 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28% [9] - 扩大保险资金入市:1)拟批复600亿元增量资金 2)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 3)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 [10][11] - 八项增量政策包括:1)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 2)扩展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主体至全国性银行 3)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 [16][17][18] 资本市场改革 - 证监会将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发布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优化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流程 [20] -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 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 [20][22] - 沪深300市盈率12.3倍 显著低于标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数 强调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和估值吸引力 [21]
中国央行降准降息“大礼包”终落地,关税谈判之际对内稳市场稳预期
2025-05-07 14:34
纪要涉及的行业 金融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央行政策内容**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1] - 下调公开市场七天期进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利率0.2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1] - 5月8日起下调SLF各期限利率10个基点,隔夜、七天、一个月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将分别降至2.25%、2.40%和2.75%[2] - **分析师观点** - **东方金诚王青**: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将引导5月LPR报价跟进下调,降准0.5个百分点向银行体系注入约1万亿长期流动性,能激发企业和居民融资需求,预计下半年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全年政策性降息幅度达0.6个百分点,降准幅度达1个百分点,后续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卖入[3] - **中信证券明明**:总量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流动性,配合财政端发力;逆回购利率降息10个基点等带动LPR报价同步下调,后续存款利率有下行空间,政策体现对多领域关注,预计后续完善创新工具[4] - **国泰君安国际周浩**:政策为储备政策,工具箱储备多,考虑关税战影响保持对冲力度[5] - **澳新银行邢兆鹏**:政策组合拳力度诚意足够,预计市场反馈积极,对增长贡献需财政支持配合[7] - **中航信托刘长江**:4月PMI数据恶化加速政策出台,政策幅度合适,配合何立峰瑞士之行,掌握谈判自主权[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央行去年2月和9月两次降准,9月还宣布下调公开市场七天期逆回购利率等降息[2] - 4月下旬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创设新工具支持多领域,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9] - 中国一季度经济超预期“开门红”,GDP同比增速5.4%,3月经济活动全线加速[9]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5月9 - 12日访问瑞士,期间将与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9]
宏观点评:“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发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5-07 14:23
政策背景 -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但内需有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一行一局一会”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3] 央行政策 - 发布十项政策,数量型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降低融资成本,结构性聚焦重点领域[3]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增量金融政策已全面落地,提升金融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3]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提出八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五个方向[3]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3]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3] 证监会政策 - 提出完善资本市场“1+N”体系等多方面措施[3] - 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解决A股“重融资轻投资”矛盾[3] - 协同各方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 政策影响 - 短期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预期,稳固资本市场;中长期推动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4] 风险提示 - 美国对华政策施压、科技创新进展和效率、政策落地执行效率不及预期[4]
央行稳经济大招!降准降息齐发,公积金贷款利率同步下调
第一财经· 2025-05-07 14:10
2025.05. 07 本文字数:2021,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本次降息是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的体现。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紧实施更 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 流动性充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市场权威专家认为,此举充分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 预期的有力举措。 提供长期流动性超1万亿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从外部冲击来看,4月美国对华 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对外贸易将受到较大冲击,金融市场波动也有所加大,需要及时降准释放更多流 动性缓解冲击,稳定市场预期。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适时降准降息"是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要求,央行也多次表示"择机降准降息"。由此,市场 对降准降息何时落地颇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可向市 场提供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另一部分是完善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制度,阶 段性将其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至0%。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 ...
“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发布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东吴证券· 2025-05-07 14:03
政策背景 - 一季度经济企稳回升但内需有压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一行一局一会”出台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3] 央行政策 - 发布十项政策,数量型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价格型降低融资成本,结构型聚焦重点领域[3] - 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增量金融政策已全面落地,提升金融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3] 金融监管总局政策 - 提出八项增量政策,涉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五个方向[3] - 加快出台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融资制度,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3] - 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3] 证监会政策 - 提出完善资本市场“1+N”体系等多方面措施[3] - 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 产重组管理办法》,解决A股“重融资轻投资”矛盾[3] - 协同各方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占比,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3] 政策影响 - 短期提升市场对新增流动性预期,稳固资本市场;中长期推动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4] 风险提示 - 美国对华政策施压、科技创新进展和效率、政策落地执行效率不及预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