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率

搜索文档
政策协同发力 释放稳市场稳预期强信号
新华社· 2025-05-28 18:47
货币政策调整 - 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双双下降10个基点,迎来年内首降 [3]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 [3] - 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3] 科技金融支持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6] - 未来银行可通过股权投资形式支持科技金融发展,拓展科技领域融资渠道 [7]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提出23项工作措施改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状况 [10] -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启动以来,累计走访经营主体超过6700万户,发放贷款12.6万亿元 [10] 营商环境优化 -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14] - 各地区、各部门梳理形成问题清单,整治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16]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将事项数量减至106项,持续畅通民营企业准入渠道 [18] 市场主体活力激发 - 多地多部门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 [12]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霍尔果斯片区通过"准营即入制"优化政务服务,简化审批程序 [18]
新西兰联储连续第六次降息 符合预期
快讯· 2025-05-28 10:02
货币政策调整 - 新西兰联储将政策利率从3 50%下调至3 25% [1] - 此次降息为连续第六次降息 [1] - 降息幅度符合市场预期 [1]
澳洲联储降息25个基点,就特朗普贸易战发出严厉警告
金十数据· 2025-05-20 13:14
货币政策调整 - 澳洲联储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85%,为两年来的最低水平,符合市场预期 [1] - 澳大利亚通胀率自2022年峰值以来大幅下降,2025年第一季度总体通胀数据降至2.4%,为四年来最低水平 [1] - 澳洲联储预计到2026年底通胀率将降至2%左右,低于基线预测的2.6% [1] 经济前景与风险 - 澳洲联储预计到2027年中期澳大利亚GDP水平将比基线情景低3%以上 [1] - 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波动一度大幅上升,近期关税声明导致价格反弹,但最终范围和政策反应仍不确定 [1]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可能对全球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澳大利亚经济增长、就业和通胀前景疲软 [1] 贸易战影响 - 中美90天贸易休战消除了部分全球增长下行风险,但局势仍可能恶化为更广泛持久的贸易战,给澳大利亚GDP增长带来巨大下行风险并导致更高失业率 [2] - 在贸易战情景下,澳洲联储预计澳大利亚失业率将攀升至近6%,贸易加权指数将贬值6% [2] - 较高的关税对澳大利亚具有反通胀作用,但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可能加剧通胀压力,并导致全球贸易更大份额受关税影响,降低受影响经济体的生产率增长 [2]
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释放万亿流动性,推出结构性工具支持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5-10 07:53
货币政策调整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 预计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 [1] - 政策利率下调0 1个百分点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 5%降至1 4%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有望同步下行0 1个百分点 [1]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 25个百分点 专项结构性工具利率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 75%降至1 5% 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 25%下调至2% [1] 房地产金融支持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 25个百分点 五年期以上首套房贷款利率从2 85%降至2 6% 旨在促进住房消费 [1]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新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用于引导商业银行向消费与养老相关产业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 [2] - 新增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聚焦对中小企业与农村经济的扶持 [2] - 整合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与3000亿元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为总额8000亿元的统一政策工具 以增强资本市场流动性 [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调整是对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的具体回应 [2] - 主要目的是向金融市场提供更充裕的长期流动性和更低成本的资金支持 以稳定市场预期并强化实体经济金融保障 [1] - 旨在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挑战 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2]
金融政策积极作为,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动力可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01:36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要求 [1] - 人民银行提出十项措施,包括降准降息等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1] - 政策旨在促进刚需和刚性改善需求,降低楼市门槛和交易成本,夯实止跌回稳局面 [1] 降准降息对楼市的影响 - 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银行对购房者和开发企业的贷款能力 [2] - 央行政策利率下调10个基点,预计带动LPR下行,按揭贷款利率相应下调 [2] - 五年期以上公积金首套房利率从2.85%降至2.6%,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拉开公积金与商贷利率差距,激发刚需和改善型购房动力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惠及专项借款、再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支持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等项目 [2]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金融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 - 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需要新的金融模式辅助,包括全口径资金监管制度,以应对存量时代的资金需求 [3] - 存量盘活需转向不动产现金流导向的投融资模式,告别大拆大建,转向综合整治、微改造等可持续现金流创造模式 [4] 金融政策对经济基本面的修复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增至8000亿,新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亿元,稳定就业、收入、消费等经济基本盘 [5] - 政策工具旨在夯实高质量发展确定性,为房地产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5]
用好用足一揽子金融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5-08 10:28
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 央行发布3类10项措施、金融监管总局推出8项增量措施、证监会打出稳市"组合拳",三大金融部门联合推出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1] - 三大股指集体高开,金融、房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市场信心增强 [1] - 一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5.4%,经济呈现向好态势,但国内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社会预期较弱等问题仍需解决 [1] 货币政策工具 - 央行10项措施包括总量政策、价格政策和结构政策 [2] - 总量政策: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市场流动性 [2] - 价格政策:下调政策利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 - 结构政策:完善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强度、适配性和精准性 [2] 金融监管总局增量措施 - 围绕稳楼市,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融资制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3] - 股市方面,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调整优化监管规则,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3] - 科技金融方面,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大对科创企业的投资力度 [3] - 对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外贸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帮扶稳定经营、拓展市场 [3] 资本市场稳定措施 - 证监会强化市场监测和风险综合研判,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落实《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4] - 全球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但中国经济发展、宏观政策和制度保障为资本市场注入确定性 [4] 政策协同与落实 - 贯彻落实一揽子金融政策需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4] - 统筹货币、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领域措施,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 [4] 广东金融政策落地 -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金融大省,需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用好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5]
央行宣布降准降息,股市和楼市谁受到的影响更大?
搜狐财经· 2025-05-08 07:37
央行降准降息政策分析 政策内容与市场反应 - 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释放1万亿元中长期流动性 [2]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带动LPR小幅下行,减轻存量房贷购房者压力 [2] -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房5年期以上利率从2.85%降至2.6% [2] - A股市场呈现高开低走走势,政策利好已被市场提前消化 [2][3] 对股市的影响 - 短期流动性提升显著,股市对政策反应速度快于楼市 [5] - 市场情绪受政策预期主导,短期走势波动较大 [3] - 中长期表现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盈利水平 [3] 对楼市的影响 - LPR下行带动存量房贷利率下降,间接提振购房信心 [6] - 公积金利率下调激活潜在购房需求,属于中长期利好 [6] - 楼市政策传导较慢,呈现"慢热"特征 [5]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降低融资成本,提升银行贷款效率,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3] - 政策组合拳旨在稳定市场并缩短调整周期 [6] 未来政策预期 - 市场期待更大力度宽松政策出台 [3] - 后续可能继续推出稳股市、稳楼市的措施 [6]
降准降息领衔“多箭齐发” 一揽子政策“组合拳”为何择机此时?
搜狐财经· 2025-05-07 20:17
货币政策调整 - 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1]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2]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 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利率从1.75%下调到1.5% [5] - 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 [4][5]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2][5] 房地产政策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6] - 预计每年将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超过200亿元 [6] - 对于1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公积金贷款,月供减少133元,总还款金额减少4.8万元 [7] 政策背景与考量 - 政策出台更多出于前瞻性考虑,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预防性政策工具 [1][3] - 相较于"9·24"政策,此次政策范围更丰富、力度更大,面对的环境和着力点有所差异 [3] - 政策后劲充足,不仅是"组合拳",而且可以是"连续战",年内仍有进一步降息空间 [4] 政策影响 - 全面降准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推动金融机构保持息差基本稳定 [2] - 下调政策利率将引导LPR下降,进而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额上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的支持 [2][5]
央行释放万亿元活水并全域降息,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利率下调0.1%
华夏时报· 2025-05-07 16:16
货币政策组合拳 - 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2] - 货币政策在数量型政策、价格型政策和结构性货币政策三个方向全面发力,力度超预期,是对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的具体落实 [2] -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3] - 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 [3] 降准降息实施细节 - 自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4] - 从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 [4] - 阶段性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调降为0%,以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5] 房贷利率影响 - 5年期以上LPR有望从3.6%降至3.5%,带动存量和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 [6]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1%,预计后续房贷利率可降至3.01% [7] - 对于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商业银行贷款,总还款额将减少2万元,月供额减少55元 [7]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 - 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 [8][9]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9] - 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 [9]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150亿元-200亿元 [9] 政策效果预期 - 政策措施全面、明确而精准,具有较强的力度,有助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提振国内需求、应对外部冲击 [10] -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领域推出的政策措施体现了政策的精准性,同时表明货币政策会坚守"适度宽松"基调 [10] - 预计下半年央行还会继续实施降息降准,并有可能恢复公开市场国债净卖入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