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产业体系
搜索文档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三 “六新”铸就工业硬核担当
河南日报· 2025-09-11 07:38
制造业发展成果 - 工业经济总量稳居中西部省份第一位 过去四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1% 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年均增速16.7% 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 [2] - 规上工业41个行业大类实现全覆盖 郑南商超硬材料集群和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9个集群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累计建设省实验室27家 省级产业研究院55家 制造业创新中心19家 中试基地61家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四有覆盖率提升至77.76% [3] - 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87.2% 建设省级智能车间和工厂1685个 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 绿色工业园区74个 [3] 新兴产业能级提升 - 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4.8% 较十三五末提高2.4个百分点 [4] - 手机产量1.3亿部居全国第二位 超聚变人工智能服务器累计出货5万台且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 软件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 [4] - 新能源整车产量从2021年6.6万辆增长至2024年68.1万辆 年均增速近1.2倍 [4] - 人造金刚石产量全球第一 铝基板带材料规模全国第一 建成全球最大尼龙66盐生产基地 [4] 未来产业布局突破 - 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落地河南 柔性传感器和智能轴承等关键零部件取得突破 [5] - 4个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 建成中原量子谷一期核心启动区 发布国内首款实用化多场景自适应抗量子密码芯片 [5] - 陶瓷基板和5G用电子级玻璃纤维填补国内空白 碳化硅粉体和金刚石散热材料实现产业化 [5] - 氢能电堆等关键零部件实现国产化 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累计纯氢运行里程超6400万公里 [5] - 商业卫星装备制造及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 通用航空总部落地郑州 [5] - 建成年产3万吨生物合成氨基酸项目 建成全球首条纳米酶中试生产线 [5]
启航新征程 绘就新陇原——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汇聚新动能
新华财经· 2025-09-10 23:38
论坛背景与主题 - 第八届甘肃祁连山论坛在兰州举行 聚焦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产业转型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主题为迈上新征程 筑梦新陇原[1] - 论坛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 新华社甘肃分社 中国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共同举办 自2018年起持续为甘肃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与方案[1] 政策与战略方向 - 甘肃省省长表示将用好各种机遇 紧扣国家所需 甘肃所能 群众所盼 未来所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2] - 专家指出甘肃可借助金融功能深化阶段 把握市场结构转型机遇 以多元化融资和资本市场改革赋能产业创新与升级[3] 新质生产力与实体经济 -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 数字化转型 绿色发展为核心 推动实体经济形态演进 体现为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布局[3] - 实体经济呈现科实融合 数实融合 绿实融合 虚实融合特征 经济体系在资源要素 资产形态 市场体系等多方面出现变动[3] 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 - 金融服务必须适应实体经济发展趋势 弥补短板 强化功能 提升能力 为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保障[3] - 金融五篇大文章对甘肃做强特色产业 提振消费活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论坛设置分论坛探讨甘肃方案[4] 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 - 甘肃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 依托创新驱动与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6] - 通过数智赋能 低碳转型与区域协同 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甘肃样本[6] 区域特色产业与现代化体系 - 区域特色产业如平凉红牛 静宁苹果 武都花椒已成为甘肃金字招牌[7] - 甘肃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在文化旅游及新能源等领域延伸产业链 提升附加值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7]
投洽会期间,厦门火炬高新区共有41个项目完成签约,计划总投资约43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6:20
签约项目概况 - 火炬高新区在投洽会期间完成41个项目签约 [1] - 签约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433亿元 [1] 项目覆盖产业领域 - 签约项目覆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 [1] - 项目将助推厦门加快构建"4+4+6"现代化产业体系 [1]
国本更强、家底更厚 中国工业交出“十四五”成绩单
中国新闻网· 2025-09-10 15:05
制造业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0年至2024年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 [2]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2]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 产业结构升级与创新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4.6%和16.3% [3] -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6%,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2] - 累计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4] 先进制造与新兴产业 - 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3] - 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 [4] - 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培育壮大 [4] 重大技术装备突破 - C919大飞机累计交付22架,安全运送旅客超300万人次 [6] - 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140余个航次,接待旅客超53万人次 [6] - “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100亿度,可满足上千万居民用电需求 [7] 产业基础与产业链韧性 - 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船舶等重点产业链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8] - 新布局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达33家,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 [9] - 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遴选首批241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 [9]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发展 - 建成全球最大网络基础设施,5G基站达459.8万个,5G应用在矿山、港口、工厂等普及 [10] - 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连接设备超1亿台(套),服务企业近400万家次 [10] - 建成3.5万多家基础级、7000余家先进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 [11] 中小企业与专精特新 - 全国登记在册中小企业数量超6000万家,2021年以来年均新增超400万户 [12]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超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超1.46万家 [12]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7%,平均授权发明专利达22项 [12]
决战决胜 奋勇争先
辽宁日报· 2025-09-07 10:25
改革与金融创新 - 辽宁打破数据壁垒 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填报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依据信用信息为企业精准画像 提升企业贷款可得性和便利度 [1] - 2024年上半年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5% 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 [1]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东软医疗自主研发中国首台光子计数CT NeuVizP10获准上市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1] - 本钢板材冷轧总厂生产线应用于汽车和家电行业 通过智能系统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65% 产品合格率提升10% [4][5][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重点产品占比同比提升31% 高附加值新产品增利2737万元 实现综合降低碳排放27%至40% [6] - 辽宁建成469个省级数字化车间 238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63家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沈飞工业、沈鼓集团等8家企业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11] - 64个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4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 [11][12] 制造业发展 - 制造业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本钢板材数据资产化率达88% 投入26台套机器人 智慧指数达82.67分 [4][5] - 辽宁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 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超三分之一 [12] - 集成电路装备、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持续壮大 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12] 企业经营与投资环境 - 2024年上半年辽宁3万余家四上企业沿链成群 300余家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在细分赛道加速领跑 [9] - 近百家央企区域总部、分公司、子公司落户辽宁 新登记外资企业超2000家 [9] - 2023年全省经济增长5.3% 总量突破3万亿元 2024年经济增长5.1% 总量超3.26万亿元 [9] - 2024年辽宁与央企合作项目超200个 总投资超1.4万亿元 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达532.1万户 增长率及活跃度超全国平均水平 [20] 基础设施与对外开放 - 沈阳—别雷拉斯特精品班列运输距离8000余公里 运输时间仅10天 全程压缩30% 为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首发 [15] - 辽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打造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 [15] 农业现代化 - 辽宁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阜新市彰武县先达万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麦豆轮作及补贴实现增收 [13][14] - 作为国家重要粮食主产省 辽宁肩负粮食安全首要担当 [14] 政府服务与营商环境 - 辽宁深化矿业权审批改革 办采矿证时限从60个工作日减至20个工作日 [17] - 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专项行动 4.5万余名干部深入6.1万个经营主体 累计办理问题诉求7.4万件 形成制度成果516项 [19] - 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超90% 改革经验全国推广 [19]
2024年,科技创新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已提升至42% 雪域高原 创新热土(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07 06:08
能源基础设施发展 - 华能藏木水电站作为雅鲁藏布江干流首座水电站及西藏首座大型电站 运行10多年显著改善供电稳定性 使全区供电可靠率达99.6% [1] - 西藏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 基本实现全清洁电力供应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达154.17亿千瓦时 为自治区成立初期的近600倍 [1] 农牧业科技创新 - 科研团队通过基因组测序选育耐寒芜菁品种 实现60-110天分批采收 在林芝等五地试验亩产鲜重超1万斤(约5吨) [2] - 长江大学通过技术攻关将核桃树夏季嫁接成活率提至90%以上 开发智慧核桃大数据系统 编制3套自治区级技术规程 [3] - 加查县核桃种植规模达4.5万亩(52万余株) 年产量1200余吨 产值8000余万元 带动农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 [3] 生物医药技术突破 - 通过种子低温处理与植物激素技术 将绿绒蒿育苗成活率从不足5%提升至50%以上 有效保护濒危物种并促进产业化繁育 [4][5] - 甘露藏医药集团研发费用占年营收4% 西藏自治区藏药现代化技术创新中心落户该企业 [5] 高端装备制造升级 - 清匠电器公司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引进AGV车后年产5万余台高原专用设备 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 带动百余名大学生就业 [5] - 突破高原加压沸点控制技术 开发7大类30余种高原专用炊具 获得18项国家专利 产品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6] - 无人机应用实现农田作业与生态监测双功能 服务5000亩农田 为800多户农户每亩节省人力成本约30元 [7] 区域创新生态建设 - 西藏高新技术企业达163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96家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 [5][7] - 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42% 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农民"多元协作机制 [3][7]
郝鹏王新伟会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一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9-06 16:57
会议背景 -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和省长王新伟在沈阳会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 [1] - 此次会见与李乐成部长出席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相关 [1] 合作与支持 - 辽宁希望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指导谋划“十五五”时期工业发展 [1] - 辽宁寻求在重点产业布局、重要产业基地建设、重大产业项目谋划实施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力度 [1] 发展目标 - 合作旨在助力加快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产业提能升级
经济日报· 2025-09-05 06:04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新增一批工改项目并推进科技大市场3.0建设,实现技术交易额24.2亿元 [1]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实现"领航者2号"全面量产,依托每秒275万亿次运算能力的人工智能算力,作业臂操作精度达0.1毫米 [1] - 全国首个纺织服装数据流通平台赋能200余家纺织服装业中小企业 [1] 区域发展规划与投资 - 全年谋划重大项目336个,年度计划投资354.5亿元 [1] - 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5个,签约项目当年落地率超80% [1] - 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协商营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环境,形成6份创新相关调研报告 [1] 创新生态建设 -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全域创新活力区 [1] - 科创产业、科创空间、科创金融及创新人才等多维度推进创新要素集聚 [1]
北京经开区上半年GDP增长12.3%
北京商报· 2025-09-05 00:11
经济加速度 增速位列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 在9月4日召开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经开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 单:上半年GDP以12.3%的增速领跑国家级经开区,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15%;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超600亿元,商业航天规模超300亿元;人才总量达40万人…… 今年上半年,北京经开区GDP保持12.3%的高增长态势,增速位列国家级头部经开区第一。"经济发展 能够跑出'加速度',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核心引擎。"王磊表示,经开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二三产占比 已由2020年的65∶35调整为2024年的59∶41,第三产业占比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上半年信息服务业营 收增长23.8%,批零额增长25.4%,金融业两项净收入增长31.4%。 经开区发展动能不断积蓄、增长潜力逐步释放。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28%,连续三年保持千亿投资 强度,工业投资总量、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8.8%,总量保持全市第二。 经开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全指出,经开区以高精尖产业开放发展为特色,主动探索新型国际产 业互动格局。"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预计超40亿美元,高技术 ...
新华财经晚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新华财经· 2025-09-04 21:51
体育产业政策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并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 [1] 电子信息制造业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在7%左右加上锂电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关领域后电子信息制造业年均营收增速达到5%以上 [2] - 到2026年预期实现营收规模和出口比例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首位5个省份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过万亿元服务器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75英寸及以上彩色电视机国内市场渗透率超过40%个人计算机和手机向智能化及高端化迈进 [2] 重点行业标准发布 - "十四五"以来围绕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重点行业共发布相关国家标准4000余项 [3] 央行流动性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9月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2] 国际金融合作 - 中国人民银行与阿塞拜疆共和国中央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促进双方在货币政策金融部门支付系统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业务与信息交流 [2] 生产资料价格监测 - 2025年8月下旬与8月中旬相比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中17种产品价格上涨28种下降5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下降0.7%焦炭(准一级冶金焦)环比上涨4.5% [3] 科技人才支持计划 - 上海启动"科妍"回归计划(试点)符合条件的女性科技人才生育后可获5万元资助其中2万元用于个人补贴3万元用于支持科研首批资金共100万元将资助20位优秀产后科技女性 [3] 营商环境优化 - 成都出台70条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涵盖22个改革领域聚焦政务法治市场要素开放等关键领域 [4] 国际收支数据 - 韩国7月经常账户盈余为108亿美元较6月的143亿美元收窄但连续第三个月维持在100亿美元以上 [6] - 澳大利亚2025年7月货物商品贸易顺差达到73.1亿澳元较经调整后的6月顺差增加19.44亿澳元 [7] 货币政策与利率 - 泰国央行行长指出全球央行面临供给侧冲击导致实现特定通胀目标难度加大 [6] - 马来西亚央行将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2.75%不变2025年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4.4%全年增速预计在4.0%至4.8%区间 [6] 税收政策调整 - 印度政府宣布将商品和服务税税率从四档缩减为两档即5%和18%其中牙膏和洗发水等消费品税率从18%下调至5%小型汽车空调和电视税率从28%下调至18%健康和人寿保险保费税率降至零新税率于9月22日生效预计政府税收收入损失4800亿印度卢比(约390亿元人民币) [7] 金融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报3765.88点下跌1.25%深证成指报12118.7点下跌2.83%创业板指报2776.25点下跌4.25%沪深300报4365.21点下跌2.12%恒生指数报25058.51点下跌1.12% [8] - 在岸人民币询价报7.1402上升13点离岸人民币报7.1393下降7点美元指数报98.306上升0.17% [8] - WTI原油报63.19美元/桶下跌1.22%布伦特原油报66.84美元/桶下跌1.12%COMEX黄金报3598.4美元/盎司下跌1.02%COMEX白银报41.54美元/盎司下跌1.24% [8] 经济数据与事件 - 2025年9月4日北京时间20:15发布美国8月ADP就业人数20:30发布美国至8月30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及美国7月贸易帐21:45发布美国8月标普全球服务业PMI终值22:00发布美国8月ISM非制造业PMI及举行美国参议院委员会就美联储理事提名听证会22:30发布美国至8月29日当周EIA天然气库存23:30美联储威廉姆斯发表讲话次日00:00发布美国至8月29日当周EIA原油库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