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推动化工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出绿色“组合拳”
中国环境报· 2025-09-18 09:15
绿色发展成效 - 2024年PM2.5浓度降至23微克/立方米 达到监测记录最好水平[2] - 获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绿色工业园区[2] - 通过45项化工行业提升工程推动绿色改造 已完成34项工程[4][5] 企业绿色转型案例 -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实施草甘膦清洁生产改造 年处理64万吨母液 回收1.25万吨磷产品 创造经济价值1500万元 减少碳排放3.2万吨 循环利用16万吨副产盐酸[4] - 企业投资1.13亿元建设智能分装车间 生产效率提高50% 不良品率下降70% 单位能耗下降20% 废气排放减少75%[4] - 厚成科技采用降膜吸收装置回收30%氢氟酸 年减排废水2.4万吨 减少污泥150吨[4] 产能与排放优化 - 淘汰重污染化工产能3.7万吨 年减少废水排放140万吨 危废源头减量2000吨[5] - 新建项目能效水平达行业标杆比例超40%[5] - 大宝理工迁建后亩均产值增长两倍 单位产品能耗降低8% 年碳减排3.4万吨[8] 空间布局重组 - 取消化工园区北区 减少化工用地3.7平方公里 年等效碳减排22万吨[7] - 12家企业南迁后预计减排废水38.5万吨 VOCs155.2吨 单位产值碳排放强度下降18%[8] - 新建原料输送管线20公里 年输送化工原料70万吨 减少VOCs产生70吨/年 碳减排1万吨/年[9] 资源循环利用 - 构建压缩空气管网7.5公里 释放每分钟520立方米富余能力 年等效碳减排4.5万吨[9] - 企业间副产氢气循环利用年创经济效益4380万元 间接碳减排2万吨[9] - 南通醋酸化工实现危废自行焚烧消纳率95% 焚烧余热利用年减排1.49万吨二氧化碳[10] 无废园区建设 - 南通星辰合成材料年减少危废产生7450吨 固废处置效率从70%提升至95% 年节省处置费1000万元[11] - 企业通过余热回收和副产盐转化实现资源化利用 牵头制定行业标准[11] - 园区年节约天然气118万立方米 减少碳排放约2000吨[11]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8:47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自1978年进入新疆以来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公司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 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新疆油田2002年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 2010年向"智能油田"升级 [2] - 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 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2024年自主研发两大核心数据产品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 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 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原煤产量达5.41亿吨 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 [2] 新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 [3] - 构建多能互补现代化能源枢纽 通过特高压直流工程实现高效外送 [3] - 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 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传统能源产业的“机”与“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9:25
中国石化在新疆的油气生产成就 - 中国石化在新疆累计生产原油超1.7亿吨、天然气超410亿立方米 [1] - 中国石化在新疆发现并开发17个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67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87.03亿立方米 [1] 新疆油田的数字化转型 - 新疆油田油气井物联网覆盖率超86%,生产应急事件下降30%以上 [1] - 新疆油田启动"数字油田"建设工程,以数字手段赋能油气开采 [2] - 新疆油田自主研发的两大核心数据产品成功登陆国家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数据资产化 [2] 新疆能源产业的智能化发展 - 乌东煤矿建成全国首个智能化急倾斜特厚煤层短壁综放无人开采工作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全场景智能化 [2] - 新疆煤矿实现采煤不下井、采煤不见煤的智能化变革 [2] - 新疆能源产业实现从单一资源开发到多能互补、绿色转型的跨越式发展 [2] 新疆能源产量和外送能力 - 2024年新疆油气产量当量6664万吨,连续四年全国第一 [3] - 2024年新疆原煤产量达到5.41亿吨,增速连续四年居中国主要产煤省份之首 [3] - 新疆加快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疆煤外运"等能源通道,构建多能互补的现代化能源枢纽 [3] 新疆能源国际合作 - 新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合作,在油气、煤炭、输变电等领域取得合作成果 [3] - 鼓励支持一批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3]
吉林推动碳足迹管理 绿色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17 16:47
政策框架与目标 - 吉林省联合14个部门单位制定《吉林省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实施方案》[1] - 目标到2027年出台一批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并初步建立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及分级管理制度[2] - 目标到2030年使核算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广泛推行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2] 重点行业与任务 - 方案鼓励汽车、轨道交通、钢铁、水泥、石化、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医药等出口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碳足迹核算[2] - 方案明确14项重点任务包括扩充完善省级产品碳足迹因子、落实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开展信息披露工作等[2] 企业实践与影响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计划今年起在相关先导车型中使用低碳钢并成为行业内首个批量使用的车企[3] -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目标到2030年实现整车全面使用绿色低碳钢并于今年年底上线产品碳足迹数字化系统[3] - 精准核算产品碳足迹可帮助企业找准降碳着力点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2] 市场机制与消费引导 - 吉林省计划通过"碳标签"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以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的循环[5]
服贸会客厅|专访埃尼中国董事长乔瓦尼
搜狐财经· 2025-09-17 14:40
生物燃料规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扩大生物燃料规模依赖于技术突破、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清晰的政策框架和可靠的融资渠道[3] - 中国的“双碳”目标释放出强有力的政策信号,但需转化为稳定、可落地的实施方案[3] - 国际合作与机构伙伴关系是推动生物燃料项目从试点阶段加速迈向全面商业化规模的突破口[3] 中国生物燃料原料的机遇与挑战 - 非粮食作物、农业和林业残余物是尚未开发的宝贵资源,可作为生物精炼厂的可持续原材料[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废弃食用油生产国,规模优势显著,但原料收集体系仍比较分散[3] - 建立高效的收集体系与物流网络,有望释放巨大的资源潜力[3] 绿色转型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 - 超级计算机是绿色转型的实用工具,如可提升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研究精度[4] - 超级计算机本身也是绿色转型的一部分,例如公司的“绿色数据中心”部分依靠光伏供电并采用高效冷却,是欧洲最节能、碳足迹最低的数据中心之一[4] - 高耗能的数字基础设施同样能够实现环保、智能与可持续性的统一[4] 公司全球化布局与产能目标 - 多元化是公司战略的核心,生物燃料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多个地区,共同致力于扩大产能[4] - 在亚洲市场,公司正在马来西亚和韩国建设新的生物精炼厂,在欧洲,贾拉和威尼斯的工厂是重要生产基地[4] - 跨地域的平衡布局能有效规避因地缘政策或供应链波动带来的风险,确保转型进程的韧性与稳定性[4] - 公司目标为2030年实现500万吨生物精炼产能,保持与长期气候目标的一致性[4] 对国际合作平台的评价 - 服贸会平台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清晰示范,汇聚政府、企业和机构共同分享解决方案[5] - 该平台对于需要创新与合作的能源转型领域尤为重要[5] - 期待平台能进一步链接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加强全球协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共同加速全球绿色转型进程[5]
匈牙利官员:欧盟应着眼于提升竞争力 而非引入战时经济
央视新闻· 2025-09-16 21:46
欧盟政策方向分歧 - 匈牙利建议欧盟政策重心应放在提升竞争力而非引入战时经济 [1] - 匈牙利认为降低能源价格是实现提升竞争力目标的前提条件 [1]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主张欧盟应更多介入俄乌冲突并增加对乌克兰的资金支持 [1] 欧盟内部问题与能源价格成因 - 欧盟内部存在竞争力不足 能源价格高企以及住房困难等问题 [1] - 匈牙利认为高昂能源价格源于欧盟制裁政策缺陷 贸易政策缺陷 产业政策缺陷以及绿色转型 而非购买俄罗斯能源 [1] - 匈牙利指出除非这些政策领域得到改善 否则能源价格不会下降 [1] 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立场 - 匈牙利认为乌克兰在加入欧盟过程中绕过成员国在法律和政治上都是不可能的 此举有悖于欧盟条约 [1] - 成员国与非欧盟国家的主动商讨不具备法律意义 [1]
沪通携手,国企赋能 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扬子晚报网· 2025-09-16 20:12
会议与合作协议 - 2025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南通)发展推进会暨船舶海工产业展开幕式举行 [1] - 南通市与中国船级社、中船集团708所、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崇明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1][7] - 活动主题为“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涵盖技术、产教、产才、投融资等多场交流会议 [3] 南通市产业地位与成果 - 南通船舶制造规模约占全国1/10,海工装备规模约占全国1/4 [3] - 南通已成功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3] - 南通牵头泰州、扬州打造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极地探险邮轮、2.4万标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等40多个首制装备从南通产出 [3] - 南通市已初步建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体系,在新型海工装备、特种船舶建造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3] 产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 南通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5] - 南通将构建沿江船舶海工制造带、沿海新型海洋装备制造带和船舶海工经济高地的“两带一高地”发展格局 [5] - 江苏省造船市场份额占全国超45%,海工装备建造规模约占全国1/3,南通、泰州、扬州3市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船舶制造能力 [5] - 江苏省目标为更好发挥通泰扬国家级集群牵引作用,在全国率先建成世界级的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集群 [5] 行业整体表现与趋势 - 全球船舶海工产业正处在绿色转型、智能转型的关键阶段,并处于新一轮上升周期 [5][7] - 1-7月份,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1.8%、70.2%和65.6%,连续16年保持世界第一 [7] - 全行业效益水平超过9%创历史新高 [7] - 合作协议将推动沪通两地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长三角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综合产业集群 [7] 重要发布与创新 - 中国船级社发布《海上制氢设施指南2025》,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填补该领域国际空白 [8] - 会上发布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25》、南通市船舶海工产业2025新技术新产品 [8] - 胡可一作《创新—船海业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专题报告 [8]
最高跃升175位,两家新秀上榜!从500强榜单看山东经济新“牌面”
齐鲁晚报网· 2025-09-16 16:51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2025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479.60亿元 较上年提高5.79亿元 实现23连升 [1] - 山东省52家企业上榜 营业收入总额69041.10亿元 其中18家企业营收超千亿元 [1] - 上榜企业数量前三地区为北京(79家)、浙江(56家)、广东(54家) 山东以52家位列第四 [1] - 山东省内企业分布:东营13家 济南10家 潍坊6家 青岛5家 烟台5家 滨州4家 济宁3家 淄博2家 日照/临沂/菏泽/泰安均有企业上榜 [1] 新上榜企业分析 - 山东中矿集团首次上榜 通过难处理金矿双循环熔炼提金新工艺实现多元素综合回收 达成工艺用水循环利用与废气达标排放 [3] - 道恩集团作为新材料企业首次入围 旗下道恩钛业与道恩股份(002838)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实现生态与产业融合 [3] - 新上榜企业体现市场选择方向: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成为产业核心趋势 [3] 企业排名跃升表现 - 山东招金集团从446位跃至271位 提升175位 成为年度最大黑马 [4][6] - 弘润石化从271位升至184位 提升87位 胜星集团上升55位 鲁清石化上升50位 浪潮集团上升47位 [4] - 山东黄金集团(600547)上升27位 山东省港口集团上升25位 中国重汽(000951)上升17位 [4] - 海尔集团排名稳步上升7位 [9] 企业转型升级路径 - 山东招金集团向高附加值工业用金转型 攻克圆柱形贵金属溅射靶材技术 拥有超百项专利 参与30项国际国内标准制定 [6] - 弘润石化投资179亿元布局精细化工与新材料 2024年产值破千亿 在高端润滑油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能耗较同类企业降低47% [7][8] - 山东黄金集团推进光伏与风电清洁能源开发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8] - 万华化学(600309)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与风电产业需求增长 [8] - 浪潮集团以全球第一的AI服务器市占率及AI工厂模式 支撑人工智能产业 山东人工智能产业上半年产值突破650亿元 [8] - 海尔集团通过物联网生态转型 从制造商转变为数字化生态服务商 [9] 产业链生态建设 - 山东前十强企业多为产业链链主 包括山东能源 魏桥创业 海尔 潍柴 山东高速(600350) 山东黄金 海信 中国重汽 山东省港口集团 南山集团 [10] - 中国重汽作为汽车产业链链主 新能源重卡销量实现近三倍增长 通过整合零部件与配套企业构建产业生态系统 [10] - 魏桥创业依托铝全产业链优势 形成从铝矿开采到整车制造及回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闭环 [11] - 山东省港口集团整合后排名持续提升 强化一带一路与RCEP经贸通道的供应链整合服务能力 [11]
国家统计局: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2.7%
财经网· 2025-09-16 15:29
产业生产表现 - 8月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 [1] - 8月份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 [1] - 8月份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 [1] 制造业整体增长 - 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 [1] - 8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1] - 装备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 [1] 绿色转型领域 - 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2.7% [1] - 8月份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同比增长44.2% [1]
服贸会客厅|埃尼中国董事长乔瓦尼:国际合作是破解生物燃料规模化难题的关键
搜狐财经· 2025-09-16 14:27
生物燃料规模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 扩大生物燃料规模依赖技术突破、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清晰的政策框架和可靠的融资渠道[3] - 中国的"双碳"目标释放出强有力的政策信号,但需转化为稳定、可落地的实施方案[3] - 国际合作与机构伙伴关系是推动生物燃料项目从试点迈向全面商业化的突破口[3] - 在亚洲复制成功农业原料模式存在巨大机遇,非粮食作物及农业林业残余物是尚未开发的可持续原材料[3]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废弃食用油生产国规模优势显著,但需建立高效的收集体系与物流网络以释放资源潜力[3] 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的实际应用 - 超级计算机是绿色转型中的实用工具,可提升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研究精度[4] - 超级计算机本身也是绿色转型的一部分,例如埃尼集团位于意大利的"绿色数据中心"部分依靠光伏供电并采用高效冷却,是欧洲最节能、碳足迹最低的数据中心之一[4] - 高耗能的数字基础设施同样能够实现环保、智能与可持续性的统一[4] 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与产能目标 - 多元化是公司战略的核心,生物燃料生产基地遍布全球多个地区,共同致力于扩大产能,为交通、航空等领域的脱碳目标贡献力量[4] - 在亚洲市场,公司正在马来西亚和韩国建设新的生物精炼厂,在欧洲,贾拉和威尼斯的工厂是重要生产基地[4] - 跨地域的平衡布局能以某一区域的进展弥补另一区域的延迟,有效规避地缘政策或供应链波动风险[4] - 该战略确保了转型进程的韧性与稳定性,使公司能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持续朝着2030年实现500万吨生物精炼产能的目标迈进[4] 对服贸会平台的评价与期待 - 服贸会平台是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清晰示范,汇聚政府、企业和机构共同分享解决方案,对能源转型领域尤为重要[5] - 期待明年的服贸会能进一步链接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通过加强全球协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共同加速全球绿色转型进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