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不容忽视的大趋势:稳定币--正在爆发的“数字美元霸权”
华尔街见闻· 2025-05-15 18:06
稳定币市场扩张与美元霸权巩固 - 全球稳定币交易量突破28万亿美元,超越Visa和Mastercard等传统支付巨头 [1][6][9] - 稳定币总规模从2020年200亿美元激增至2025年5月2460亿美元,Tether(USDT)市值从2022年670亿美元增长至1490亿美元 [7][9] - 83%的稳定币与美元挂钩,持有超1200亿美元美元储备,Tether和Circle分别持有980亿和240亿美元美国国债 [13][15][16] 欧洲对美元稳定币的担忧 - 美元稳定币在欧洲的渗透可能引发"数字美元化",削弱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2][3] - 欧元稳定币仅占全球市场份额0.24%,前十大欧元稳定币总市值约6亿欧元,流动性远低于美元稳定币 [3] - 欧盟MiCA法规对稳定币实施严格管制,而美国宽松环境加速创新,加剧监管套利 [5] 企业应用与用户偏好 - Visa与Bridge合作开发拉丁美洲跨境稳定币支付,并投资BVNK提升技术能力 [1][11] - Shopify支持USDC支付,Gucci自2022年起接受稳定币,PayPal提供PYUSD稳定币3.7%收益 [11][12] - 用户选择稳定币因更高收益率(45%)、效率(41%)及低干预风险(39%),新兴市场38%用户用于对冲通胀 [12][13] 战略与政治影响 - 渣打银行预测GENIUS法案通过后,稳定币规模将从2300亿美元增至2028年2万亿美元,年吸纳4000亿美元国债 [19] - 美联储指出99%稳定币与美元挂钩,DeFi交易扩张将强化美元主导地位 [19] - 美国政府将稳定币定位为私营部门数字解决方案,特朗普政府明确支持其巩固美元霸权 [14][18] 技术特性与市场优势 - 稳定币交易量自2020年增长598%,活跃钱包地址从2280万增至3500万(+53%) [9] - 可编程性和全球可访问性使其成为地缘动荡时期的避险工具,俄罗斯考虑用于绕过制裁 [13] - 美元稳定币在加密货币交易和DeFi生态中形成网络效应,早期应用场景已占据主导 [5][13]
美债,崩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15:09
美债收益率集体大涨 - 5月15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均超4%,30年期逼近5%大关,10年期升破4.5%关口 [1] - 具体收益率数据:30年期买入价4.9624%、20年期4.9951%、10年期4.5323%、7年期4.349%、5年期4.1651%、3年期4.0487%、2年期4.0529%、1年期4.1543% [2] 本轮美债抛售与4月的异同 - **4月抛售驱动因素**: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再通胀预期、外国购债意愿下降、基差交易平仓、美债安全资产声誉削弱 [4] - **当前抛售原因**:美联储降息预期推迟至12月(高盛预测)、风险资产价格回升削弱避险需求 [4] - 关键区别:4月抛售违背避险逻辑,当前抛售与利率预期调整相符 [4] 机构观点分歧 - **看空观点**:中金公司认为贸易谈判进展未解决美元美债避险能力下降问题,特朗普减税政策或加速债务扩张 [6] - **看多观点**:国泰海通认为美国短期违约风险低,经济衰退仍是主线,中长期美债配置价值优于欧债、日债 [6] 美债信用风险预警 - 人大重阳报告预测2025年为美债崩盘元年,当前美债规模达36.2万亿美元(占GDP123%),2025年到期债务9.3万亿美元 [9][10] - 偿债压力:2024财年净利息支出8820亿美元(同比+33.7%),未来十年累计利息或达13.8万亿美元 [10] - 全球央行持续减持美债,美元储备占比降至57.4%(30年新低) [11] 长期影响与趋势 - 美债信用崩塌或引发全球信用体系重构,新兴经济体与多极化货币体系崛起 [12] - 美股、美债、美元贬值形成"死亡螺旋",华尔街金融霸权面临结构性冲击 [11]
中美最终加征多少关税? 美国是被迫 “低头”还是赢麻了?
搜狐财经· 2025-05-13 13:35
关税调整 - 中国将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美国同步将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 但美方对芬太尼额外加征的20%关税未调整 中方2月3月反制的农产品能源关税也未纳入谈判范围 [1] 美国经济压力 - 美国通胀压力显著 加州货船拥堵严重 超市货架缺货 若维持145%关税 美国家庭年支出将增加3800美元 中西部农场破产率或超50% [3] - 4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暴跌47% 特斯拉上海工厂零件库存仅够两周 [3] 中国供应链优势 - 中国稀土管制和美债减持可作为谈判筹码 SpaceX火箭零件依赖中国供应 [3] - 中国手机在非洲市占率突破60% 美国超市70%日用品为中国制造 [5] 全球贸易格局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国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达35% 欧盟东盟反对美国单边关税 德国表态不选边站 [3] - 中国与拉美贸易额首次超过中美贸易规模 进博会签约额达780亿美元 [5] 地缘政治影响 - 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歼-10C战机在实战中表现优于印度阵风战机 中俄联合声明批评美国亚太军事部署 [3] - 多国联手抵制美国单边主义 全球棋局不再由美国主导 [3] 中国战略定力 - 中国明确表态核心利益不容谈判 历史证明逆全球化举措终将失败 中国经济具备应对关税飓风的实力 [5]
华尔街见闻早餐FM-Radio | 2025年5月12日
华尔街见闻· 2025-05-12 06:51
请各位听众升级为见闻最新版APP,以便成功收听以下音频。 华见早安之声 市场概述 要闻 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新闻发布会表示,中美达成重要共识,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中国4月CPI同比降0.1%、与上月持平,PPI同比降幅扩大至2.7%。 日本首相石破茂重申"零关税",要求美国全面取消汽车关税。 印巴双方宣布停火后不久,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次传出爆炸声。印度指巴基斯坦违反停火协议,巴方否认。 乌克兰准备无条件停火至少30天,普京提议5月15日恢复俄乌谈判。泽连斯基:乌克兰已做好与俄罗斯举行会谈的准备。 野村:日本寿险美元资产占比过高,一旦减持或对冲,将对美元产生重大压力。 投资者关注贸易会谈进展、消化美联储政策及第一季度财报数据。 美股周五开盘上涨,三大指数大多小幅收跌,全周均下跌。特斯拉一度涨超7.8%,台积电盘初涨约3%后收窄至不足1%,Lyft因扭亏为盈且预订量增长,股 价飙升28%。中概指数全周累计跌1.4%。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周五波动不大,全周上涨约7个基点。美元指数一度跌超0.5%后企稳于100上方。黄金终结两连跌,美油盘中涨近2.6%。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 ...
比关税更致命的交锋!中美瑞士谈判直击美元霸权生死线
搜狐财经· 2025-05-11 11:42
美债危机 - 2025年到期美债规模达8.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利息支出相当于建造20艘航母 [3] - 全球买家集体减持美债 中国连续8个月减持 日本央行抛售3000亿美元 沙特使用人民币结算石油 [3] - 美债收益率突破5.8%临界值时 全球76万亿美元养老基金将被迫抛售 [12] 中美谈判博弈 - 美方要求中国增持2000亿美元中长期美债 并提出用"台湾海峡航行自由承诺"交换中国购买30年期国债 [5] - 美方谈判筹码包括放宽14项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 默许中资银行承接中东美元清算业务 暂缓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 [5] - 中方代表质疑美方"大国担当" 指出去年美军舰11次穿越台海 [12]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中沙石油人民币结算量飙升380% [8] - 金砖国家新支付系统已接入47国 [8] - 数字人民币跨境清算节省90%成本 [8] - 人民币在全球储备占比突破7% 三年翻番 [12] - 28国签署《去美元化路线图》 [8] 美元体系挑战 - 20年期美债ETF(TLT)三年暴跌45% 跌幅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 [12] - 美元信用崩塌呈现不可逆趋势 [12]
如果美元霸权退位,全球市场会发生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9:47
历史视角看储备货币的衰落 - 储备货币体系的崩溃往往伴随巨大经济动荡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而非平稳过渡到新体系 [1] - 金本位制限制了国家通过不具竞争力的工资或价格水平透支未来的能力 纸币与黄金挂钩导致竞争力损失反映在国际收支恶化并引发黄金外流 [5] - 19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时美联储设置极低利率引发美国股市泡沫 [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与美元的复苏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可兑换黄金 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但体系存在固定汇率下部分国家持续失去竞争力的结构性弱点 [10] - 1960年代末美国因阿波罗计划、战争开支和通胀压力导致美元危机 1971年"尼克松冲击"终止美元兑黄金并征收10%关税 标志体系瓦解 [12] - 1970年代OPEC将油价翻两番反映产油国拒收贬值美元 期间美股波动剧烈但表现仍优于美债 [14] - 黄金价格从60年代初35美元/盎司飙升至500-850美元/盎司区间 [18] - 保罗·沃尔克任美联储主席后采取高利率政策吸引国际资本回流 推动美元强势复苏 [19] 特朗普政府对美元储备地位的潜在影响 - 政府认为美元"被高估"可能采取制裁特定国家、关税施压升值、重组美债持有、干预美联储人事等政策重新定义储备货币角色 [21] - 若美联储放弃"最后贷款人"角色 全球资本可能大规模转向黄金导致流动性短缺 重现1930或1970年代式金融动荡 [23] - 新兴市场或采取"安全第一"方针平衡国际收支 可能引发全球总需求下降 若美国制造业就业未改善则政策效果将令人失望 [24] 核心观点 - 储备货币地位需发行国牺牲部分经济主权 消极政策比积极干预更能有效削弱货币国际使用 [5] - 历史表明摧毁储备货币比创造更容易 体系崩溃必然伴随经济动荡而非平稳过渡 [1] - 特朗普政府试图削弱美元储备地位的政策风险远大于关税 可能引发市场对美联储互换额度和国际机构信誉的质疑 [3][22]
如果美元霸权退位,全球市场会发生什么?
华尔街见闻· 2025-05-10 17:04
储备货币的历史演变 - 历史表明储备货币体系的崩溃往往伴随巨大经济动荡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而非平稳过渡[1] - 金本位制崩溃导致193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和世界经济冲击[3] -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0年代出现油价翻两番、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飙升至500-850美元/盎司[12][15] - 美元在1980年代通过沃尔克高利率政策恢复主导地位[18] 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挑战 - 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对美国经济造成负担且"被高估"[22] - 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制裁持有美元资产国家、调整关税政策、干预美联储人事任命[25] - 削弱美元国际地位可能引发市场对美联储美元互换额度承诺的质疑[2] 潜在市场影响 - 若美元失去储备货币地位可能导致资本大规模转向黄金引发流动性短缺和金价飙升[27] - 新兴经济体或采取"安全第一"方针导致全球总需求下降[30] - 历史经验显示储备货币更替过程伴随金融动荡而非有序过渡[1][12] 历史经验总结 - 储备货币发行国需为国际经济合作牺牲部分经济主权[3] - 消极政策比积极干预更能有效阻止货币国际使用[3] - 1971年"尼克松冲击"直接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9]
没能让中国妥协,36万亿美债补不上!特朗普决定“除掉”大债主?
搜狐财经· 2025-05-10 11:18
美债市场动荡 - 特朗普团队审查美财政部数据发现违规,暗示36万亿美债或有"水分" [1] - 日本带头抛售美债,美债收益率一路飙升,美国财政部新发国债无人买账 [3] - 6月超6万亿美元美债到期,联邦财政无法覆盖,借新还旧模式难以为继 [3] 关税政策负面影响 - 特朗普关税战导致美股暴跌,三大股指市值蒸发上万亿美元 [1] - 零售商和制造商如沃尔玛联名警告关税将引发供应链断裂、物价上涨和库存危机 [3] - 中小企业从造纸厂到桌游制造商均反对关税政策 [3] 美联储与政府矛盾 - 特朗普要求降息并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鲍威尔回应称美联储不受政治压力影响 [5] - 双方矛盾加剧金融市场恐慌,美元汇率下跌 [5] 国际经贸格局变化 - 特朗普关税政策未能吸引外国投资,日本与美国谈判破裂 [5] - 其他国家加强与中国合作,包括中欧经贸投资协定、中国-东盟合作及中日韩自贸区推进 [5] -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美元霸权被削弱 [5] 特朗普政策困境 - 关税战未迫使中国妥协,国内经济受损,36万亿美债问题加剧 [7] - 特朗普被迫让步,提出谈判意愿并对中国电子产品豁免关税 [7] - 市场担忧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迫使美国大幅提高利率 [7] 美国国家信用风险 - 传闻特朗普考虑"除掉"大债主,可能彻底摧毁美国国家信用 [8] - 美债市场高度敏感,任何失误可能导致系统性崩溃 [8]
关税风暴撕裂美元霸权 “去美元化”加速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9 21:35
美国金融市场表现 - 2024年4月,美国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线齐跌”现象 [1] - 美股标普500指数当月下跌0.7625%,道琼斯工业指数当月下跌3.1722% [1] - 美债遭遇“抛长买短”,两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87%降至3.6%,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从4.17%最高升至4.48% [1] - 美元指数4月开盘104.179,收盘99.646,录得4.36%的跌幅,其间最低触达97.910 [1] 美元信用与避险属性 - 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避险属性基于美国经济稳定、流动性优势和全球信任度 [5] - 美国贸易逆差在2024年3月达到1405亿美元,较2月的1232亿美元环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 [4] - 美国债务加速膨胀、通胀风险及关税战抑制经济增长,动摇美元资产避险属性 [5] - 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规模的比例从2015年的超65%降至2023年的58.52%,2024年进一步降至57.8% [5] 去美元化趋势与替代方案 - 全球多国尝试“去美元化”,以摆脱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5] - 2024年全球各央行和官方机构黄金需求量为1086.0吨,较2023年增加3% [6] - 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为7377万盎司,为连续第六个月增加 [6] - 美元在国际支付中占比仍高,2025年3月为49.08%,在贸易融资市场使用占比达81.08% [9] - 新的支付系统如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正在发展,可能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10] 政策影响与市场重估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破坏全球产业链分工,触发了美元信用危机 [7] - 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削弱市场对美元的信任,并伤害美国企业利润和家庭消费能力 [8] - 高盛分析师指出美元被高估约16%,随着美国回报优势减弱,高估状态可能逐步纠正 [8] - 全球投资者因对美元美债信心不足而重新定价,导致美国股债汇市场波动 [7]
2.5万亿大逃亡?日韩新倒戈,引发美元雪崩?中国连续增持黄金
搜狐财经· 2025-05-09 17:05
亚洲资本撤离美元资产 - 日韩资本正在加速撤离美国市场,不再购买美债和美股,资金流向亚洲本土市场特别是中国和东南亚 [5] - 亚洲国家持有的美元资产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若撤资潮启动可能引发美国国债暴跌、美元汇率走低等连锁反应 [14] - 日韩资本撤离不仅是财务调整,更是对美国金融霸权的系统性战略性退出 [11][12] 美国经济政策与美元信用危机 -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打压日韩出口和制造业,促使资本重新评估美国市场风险 [9] -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导致美债价格下跌,持有美债的国家遭遇亏损,流动性枯竭削弱金融市场稳定性 [9] - 美国政府难以遵守财政规则,连美国本国投资者都不愿购买美债,美元信用面临严峻考验 [17] 中国央行的战略部署 - 中国央行连续六个月增持黄金,总量超过200吨,为未来全球货币信用格局做准备 [19] - 黄金作为无主权风险资产,是中国储备资产的战略选择,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19][20] - 中国提前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刺激内需并保障就业,展现前瞻性货币政策思路 [20] 全球金融格局变化 - 日韩抛售美元和中国增持黄金标志着全球资本对美元信任下降,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 [23] - 美元霸权地位面临挑战,去美元化趋势加速,中国主导的新规则可能形成 [23] - 资本流动显示亚洲经济体正寻求更稳定的投资环境,美国金融霸权受到质疑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