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搜索文档
“万里茶道”续新程 中欧经贸合作谱新篇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9 10:51
历史渊源与现代合作 - 湖北与北欧的经贸合作源远流长,历史上通过“万里茶道”连接欧洲,如今该合作精神在现代经贸中延续[1] - 2019年“万里茶道”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承载的开放合作精神为当前湖北与北欧合作注入内涵[1] 经贸合作数据 - 2024年1至8月,湖北对北欧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速,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13.9%[1] - 截至2024年8月,北欧企业累计在湖北设立企业41家,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投资领域聚焦高端制造、清洁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1] 合作平台与项目 -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自2018年发起,2022年永久落户武汉,2024年第六届论坛签约项目达109个,总金额1560.03亿元,涵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2] - 武汉“北欧品质生活馆”于2024年10月开放,引入挪威三文鱼、瑞典伏特加等商品,丹麦马士基开通的鄂州至丹麦比隆货运航线年货运量突破10万吨[2] 企业合作成果 - 东风汽车在北欧市场的新能源车型销售占比超过50%,长飞光纤在丹麦设立研发中心[2] - 瑞典沃尔沃与东风汽车在商用车新能源领域深化技术合作,丹麦马士基与湖北港口集团共建绿色航运走廊[2] - 挪威船级社为湖北造船企业提供环保认证,芬兰通力电梯推进智能电梯研发,瑞典爱立信参与湖北5G网络建设[2] 政策与基础设施支持 - 2025年武汉市推出包含21项具体措施的跨境贸易便利化方案,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跨境电商等产业的国际化发展[3] - 鄂州花湖机场已开通45条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中欧班列+保税仓储”新模式有序推进,跨境物流体系日臻完善[3] 未来合作展望 - 湖北与北欧国家将继续发挥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的平台作用,围绕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创新合作模式[3] - 双方合作是历史脉络的延续,也是新时代开放精神的体现,旨在为中国与欧洲经贸往来注入新动力[3]
石化勘察设计行业谋新局向新行
中国化工报· 2025-09-29 10:28
会议概况 -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在武汉召开工程创新大会,总结协会40年历史并交流工程创新之道 [2] - 原化工部副部长李勇武出席,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视频致辞 [2] - 协会轮值理事长、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新等发表讲话 [3] - 来自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业内知名工程企业、数字化供应商等单位的数十位专家作主旨报告,300余位代表参会交流 [3] 行业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勘察设计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石油和化工工程建设的前端环节,是科技成果向工程转化的重要桥梁 [2] - 勘察设计是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的服务性产业,是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着力点 [2][3] - 行业需加强勘察设计管理和技术指导,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经济、环保水平 [2] - 勘察设计、工程建设者必须超前引导、超前布局绿色低碳、数字化和智能化,走在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前列 [3] 工程创新的核心任务 - 要始终将工程创新置于核心位置,依托协会桥梁纽带促进联合创新,通过工程创新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3] - 要大力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抢占绿色技术制高点,为国际竞争赢得先机 [3] - 要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将数字资源转化为工艺迭代、产能升级的实际动力,助力行业智能化转型 [3] 国际化与未来发展 - 要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加快推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国际化,在国际市场展现中国工程实力 [3] - 协会将担当起引领行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走向国际的光荣使命 [3] - 协会工作需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 [2]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划定重点 将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新华网· 2025-09-29 10:08
行业政策目标 - 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 [2]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2] - 提升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 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2] 资源保障措施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勘探 [1][2][3] - 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 支持低品位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技术攻关 [2][3] - 强化废铜废铝综合利用 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和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回收利用 [2] 供给与消费升级 - 推动超高纯金属 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贵金属功能材料及高端稀土新材料攻关突破 [3] - 加快高纯镓 钨硬质合金 全固态电池材料在集成电路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应用验证 [3] - 推进超导材料 液态金属 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创新应用 [3] 产能布局优化 - 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 铜冶炼 碳酸锂等项目 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 [4] - 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动态平衡 避免新能源矿产领域非理性投资行为 [4] - 促进上中下游战略合作与协同发展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4] 行业现状基础 - 2023年1-6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4032万吨 同比增长2.9%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支撑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1] - 行业仍面临深层次结构性问题 包括内卷未缓解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1]
上汽集团王晓秋:坚决反对“脱钩断链”,上汽是中欧贸易战中国最大受害者
观察者网· 2025-09-29 09:55
行业多元化发展与挑战 - 新能源汽车行业呈现路径多元化和全球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 - 行业面临贸易政策壁垒、标准法规差异、供应链韧性不足和基础设施不均衡等风险挑战 [1] - 欧盟对中国车企加征最高达35.3%的关税 上汽集团成为贸易战最大受害者 [3] 国际合作与产业协同 - 汽车产业高度全球化 需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公平透明的国际市场环境 [3] - 上汽与大众汽车延长合作协议至2040年 未来五年将为中国市场开发近20余款新产品 [3] - 上汽与奥迪共同打造全新整车平台和电动架构 与通用汽车联合开发近十款纯电混动产品 [3] 技术创新与跨界合作 - 上汽与华为合作推出尚界汽车 首款产品H5着力打造20万元级新能源汽车市场新标杆 [4] - 与清陶科技等企业开发第二代固态电池 年底将在新MG车型实现量产 [4] - 与地平线、Momenta在车规级高性能芯片、智驾算法和平台领域开展合作 [4] 市场发展与转型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 行业从技术探索期全面进入市场驱动多元创新阶段 [4][5] - 电动化转型经历政策培育期后 现已形成中外车企互学共鉴、双向奔赴的发展趋势 [5] - 企业需超越短期商业利益 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产业全链条以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3]
9月29日投资早报|亿道信息筹划购买资产股票停牌,富煌钢构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今日一只新股申购
新浪财经· 2025-09-29 08:39
全球主要股指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 沪指跌0.65%至3828.11点 深成指跌1.76%至13209点 创业板指跌2.6%至3151.53点 超3400只个股下跌 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 较前日缩量2242亿元 [1] - 港股三大指数跌幅扩大 恒生指数跌1.35%至26128.2点 恒生国企指数跌1.49%至9303.1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2.89%至6195.11点 全日成交额3236.74亿港元 全周累计跌幅均超1.5% [1] - 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道琼斯指数涨0.65%至46247.29点 标普500指数涨0.59%至6643.70点 纳斯达克指数涨0.44%至22484.07点 [1] 新股发行与政策动态 - 道生天合启动新股申购 发行价5.98元/股 发行市盈率29.05倍 公司主营环氧树脂等高性能热固性树脂材料 产品覆盖风电叶片材料 新型复合材料用树脂及新能源汽车胶粘剂 [3] - 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方案 目标2025-2026年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重点推动铜铝锂资源开发及高端产品供给 [3]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46929.7亿元 同比增长0.9%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降1.7% 私营企业利润增长3.3% 8月单月利润同比由降转增 涨幅达20.4% [4] 金融政策导向 - 央行要求引导大型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业 增强银行资本实力 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科技创新与小微企业等领域 明确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及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 [5]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发展 - 七部门联合推动智能交通装备创新 加快智能驾驶系统 远程驾驶座舱研发 鼓励无人机 全地形车等新装备研制 推进智慧列车 智能船舶 智能仓储等设施设备技术升级 [6]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再引期待-20250928
东方证券· 2025-09-28 23:23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五方面发展要求:强化产业科技创新、扩大有效投资、拓展市场需求、壮大发展载体、深化开放合作 供给侧严控新增炼油产能 科学调控乙烯和对二甲苯新增产能投放节奏 防范煤制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风险 支持电子化学品和高端聚烯烃等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 需求侧培育新能源、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非粮生物基材料、绿色燃料等新兴领域应用场景 并积极开拓海外新兴市场[8] - 绿色低碳相关产业(绿色甲醇、生物航煤、绿色聚酯)受到市场关注 主要原因是这些行业具有广阔的存量市场空间 在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下需发展新型绿色低碳产品替代存量市场 且可能设置机制维护较高投资回报率 相关企业有望实现高速成长(市场空间大、产品盈利好、企业成长快)[8] - 绿色聚酯的新技术主要包括再生循环与生物基材料两方面 产业化落地后有望快速获取份额并维持较高回报率[8] - 石化化工行业当前供给仍显著过剩 短期内较难通过市场化政策快速修复 但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的方向性明确 化工龙头个股较低估值水平提供较好的长期布局机会[8] 投资建议与标的 - 看好绿色聚酯产业中领先布局关键节点的万凯新材(301216 买入)[3] - 看好反内卷政策预期驱动下景气复苏的石化与化工行业标的:中国石化(600028 买入)、恒力石化(600346 买入)、荣盛石化(002493 买入)、万华化学(600309 买入)、华谊集团(600623 买入)[3] - 看好农药制剂环节标的:润丰股份(301035 买入)、国光股份(002749 买入)、海利尔(603639 买入)[3]
8部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
观察者网· 2025-09-28 17:29
行业政策背景 -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资源种类众多 产业关联度高 战略价值突出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 [2] - 2024年规上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较工业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 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 同比增长4.3% 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6.5% [2] - 当前面临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高端供给水平不足 有效需求挖掘不足以及外部冲击加大等挑战 [2][9] 政策总体目标 - 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 [4][11]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4][11] - 推动铜 铝 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 强化绿色低碳和数字化发展水平 [4][11] 资源保障措施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加强铜 铝 锂 镍 钴 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 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 [5][12] - 支持低品位 共伴生 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及装备攻关 提高资源回采率 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5][13] - 强化废铜 废铝等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 以及废旧动力电池 废旧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 [5][13] 科技创新与供给提升 - 推动超高纯金属 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贵金属功能材料 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 [5][14] - 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 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 [5][14] - 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 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 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 [5][14] 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 通过绿色通道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核准 备案 节能审查等进程 推进氧化铝 电解铝 铜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 [6][14] - 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 建设有色金属行业大模型 推动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标杆工厂建设 [6][15] - 加快研制高端新材料标准 重点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碳排放核算标准 完善数据管理标准体系 [6][16] 消费市场拓展 -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 拓展高端铝材 铜材 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7][17] - 加快高纯镓 钨硬质合金 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 推进超导材料 液态金属等前沿材料创新应用 [7][17] - 支持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 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共担原料价格波动风险 [7][17] 国际合作与贸易 - 指导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 引导高端新材料及制品合规出口 提升产品附加值 [7][18] - 加大阳极铜 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 加快制定钨等再生金属进口标准 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资源进口 [7][18] - 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 支持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有色金属境外经贸合作区 [7][18] 政策实施保障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 支持资源开发 高端材料攻关 节能减污降碳等项目 [8][19] - 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政策 发挥产融合作平台作用 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 [8][19] - 加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强化行业运行监测 完善重点产品产能预警机制 [8][20]
10项举措!八部门最新印发
证券时报· 2025-09-28 16:21
核心观点 - 有色金属行业2025-2026年增加值目标年均增长5%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目标年均增长1.5% 再生金属产量目标突破2000万吨[3][8][9] - 通过资源保障 科技创新 绿色转型 消费拓展和国际合作五大方向十项举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4][8][9] 行业增长目标 - 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 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3][9]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3][9] - 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3][9] - 铜 铝 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3][9] - 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 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3][9] 资源保障措施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加强铜 铝 锂 镍 钴 锡等资源勘探[4][9] - 科学有序投放矿业权 支持低品位 共伴生 难选冶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攻关[4][9] - 强化废铜 废铝等废有色金属综合利用 以及废旧动力电池 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利用[4][9] - 建成战略性矿产资源产业基础数据公共服务平台[9] 科技创新与供给提升 - 推动超高纯金属 铜合金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贵金属功能材料 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4][9] - 深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 提升产品品质[4][9] - 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 低碳冶炼工艺等中试平台建设[4][9] - 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4][9] 投资与转型升级 - 设立绿色通道加快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审批进程[5][10] - 科学合理布局氧化铝 铜冶炼 碳酸锂等项目 避免重复低水平建设[5][10] - 推进氧化铝 电解铝 铜冶炼 铅冶炼 锌冶炼等行业节能减污降碳改造[5][11] - 加快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 铜镜连续吹炼设备等绿色高效节能设备更新[11] - 规范开展赤泥 锂渣 高铝粉煤灰等大宗固废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11] 数字化转型 - 开展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12] - 培育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 标杆工厂和标杆企业[12] - 推动5G+工业互联网部署应用 建设行业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2] - 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 建设行业大模型和高质量数据集[12] - 部署勘探与资源评估 选矿精准分选 电解工艺优化等场景模型[12] 标准体系建设 - 加快研制高端装备轻量化材料 高纯金属 高性能铜合金等新材料标准[12] - 制定铜 铝等重点产品质量追溯 质量分级 质量控制能力等质量管理标准[12] - 修订稀土冶炼加工企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等强制性国家标准[12] - 制定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标准 完善数据管理标准体系[12] - 积极参与锂 稀土 镁等行业国际标准制定[12] 消费需求拓展 -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 拓展高强高韧耐腐蚀铝材 高强高导铜线缆 5G基站用铜散热器等应用[13][14] - 扩大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锻造轮毂 一体化大型铸件 电机壳体等部件应用[13][14] - 支持上下游企业签订长期采购协议 建立稳定合作关系[13][14] - 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 加快高纯镓 钨硬质合金 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14] - 推进超导材料 液态金属 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创新应用[14] 国际合作与贸易 - 指导企业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 引导高端新材料及制品合规出口[6][14] - 加大阳极铜 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 优化铜 铅 锌等矿产国际合作模式[6][14] - 加快制定钨等再生金属进口标准 支持符合要求的再生铜 再生铝等再生资源进口[6][14] - 稳步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 支持与周边国家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6][15][16] - 引导产品与成套装备 技术 标准 服务等协同走出去[6][16] 政策支持保障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资源开发 高端材料攻关 节能减污降碳等项目[17] - 用好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政策支持初期市场培育[17] - 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符合行业规范的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17] - 丰富重要有色金属期货交易品种和金融衍生品种 做好重要品种国家储备[17] - 实施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 加强相关国有企业考核引导[17]
刚刚!利好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15:41
核心观点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通过资源保障、科技创新、消费升级等举措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包括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等 [1][3][5] 总体要求 - 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统筹供需平衡,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 [10][25] - 推动资源高效利用、精深加工材料提质、绿色化与数字化改造、大宗消费升级及新兴市场培育 [10][25] 主要目标 - 2025—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 [3][11][27] -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 [3][11][27] - 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进展,高端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绿色低碳和数字化水平提升 [3][11][28] 资源保障与利用 - 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勘探,形成新成果 [3][12][29] - 支持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绿色高效采选冶技术攻关,提高资源利用率 [12][29] - 强化废铜、废铝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回收 [12][29] 科技创新与高端产品 -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需求,推动超高纯金属、铜合金结构功能材料、贵金属功能材料、高端稀土新材料等攻关突破 [4][13][30] - 提升铝合金、镁合金结构材料、硬质合金等产品性能,支持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 [4][13][30] - 加快材料应用验证及迭代升级,落实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 [13] 投资与转型升级 - 科学布局氧化铝、铜冶炼、碳酸锂等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4][14][31] - 推进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加快绿色高效设备更新,淘汰落后工艺 [15][31] - 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建设行业大模型,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应用 [16][32] - 制定新材料标准、质量管理标准及碳排放核算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17][32] 消费需求拓展 - 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拓展高强高韧铝材、高强高导铜线缆、5G基站铜散热器、镁合金在新能源汽车部件中的应用 [4][18][33] - 提升稀有金属应用水平,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验证,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等前沿材料创新 [4][18][33] - 打造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培育新兴市场 [18] 开放合作与贸易 - 引导高端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产品合规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 [4][19][35] - 加大阳极铜、氧化铝等初级产品进口,支持再生资源进口 [4][19][35] - 推进境外有色金属项目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推动技术、标准和服务协同走出去 [19] 政策与保障措施 - 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资源开发、高端材料攻关、节能改造和数字化升级 [21] - 引导金融机构精准支持合规项目,用足减税降费政策,丰富有色金属期货和金融衍生品种 [21] - 加强行业监测调度,发布景气指数和运行报告,完善产能预警机制 [22]
海尔泰国空调生产基地投产,使用光伏发电能耗降70%
全景网· 2025-09-28 14:59
核心观点 - 海尔泰国春武里空调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该基地是中国品牌在东南亚规模最大的空调制造基地 年规划产能600万套 通过绿色化和数字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成为海外家电行业引领者 [1][2] 生产基地绿色化建设 - 基地一期使用光伏发电 年发电量9MV 能耗降低70% 大幅节省电费 [1] - 大面积布局光伏发电系统实现零碳运营 年节约标煤3842.89吨 年减排二氧化碳6913.87吨 年减排二氧化硫1.06吨 年减排氮氧化物1.7吨 相当于年再造森林18.94公顷 [2] - 获得泰国BOI最高级别A2+认证 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工厂参照标准 [2] 产品绿色化创新 - 2025年上市UV Cool invoice语音控制空调 配备最新AI ECO功能 可实时显示耗电量并设定用电量目标自动调节功率 实现节能管理 [1] - 具备离线语音控制和空气净化模块 提升用户使用便捷性和舒适度 [1] 社会价值创造 - 吸引约110家国内外供应商投资配套建厂 [2] - 未来3年为当地创造超3000个就业岗位 [2] - 推动中泰文化交流和人才联合培养 对两国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2] 战略意义 - 将中国空调品牌全球化布局提升至新台阶 [2] - 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市场开启新一轮增长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