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
搜索文档
关于货币体系、跨境支付、金融稳定及治理,央行行长详解
新华财经· 2025-06-18 11:51
国际货币体系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两个方向:一是弱化对单一主权货币的依赖,形成少数强势主权货币的良性竞争格局,主权货币国需强化财政纪律和金融监管 [2] - 二是推动IMF特别提款权(SDR)成为超主权国际主导货币,但面临政治共识不足、市场规模有限等挑战,需优化发行机制并扩大使用范围 [3] 跨境支付体系 - 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更多国家使用本币结算,新兴支付系统和区域性多边支付系统涌现,中国已建成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 [4] - 支付系统互操作性提升:亚洲国家通过二维码互联互通提高零售支付效率,国际通用报文和延长运行时间降低交易成本 [4] - 区块链和央行数字货币等新技术重塑支付体系,缩短跨境支付链条,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金融持续推动行业演进 [5] 全球金融稳定体系 - 当前全球金融稳定体系面临监管碎片化、数字金融监管不足、非银行中介监管薄弱等挑战 [6] - 需以IMF为核心构建多元高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网,维护监管规则一致性和权威性 [6] 国际金融组织治理 - IMF份额占比未反映成员国经济地位,尽快调整份额是完善治理和提升合法性的关键 [7][8]
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发挥在全国一盘棋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2 16:28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升级版政策发布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是2020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升级版,旨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1] - 政策强调"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已有改革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1] - 政策亮点体现在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问题导向落地见效、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三个方面 [1] 改革系统集成与协同联动 - 注重经济领域改革与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改革的协同联动,推出相互配合的举措 [2] - 推动产学研用集成,促进新兴领域产业发展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2] - 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培育掌握硬科技的创新创业人才 [2] - 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深度融合 [2] 问题导向与关键领域改革 - 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堵点,推动关联环节协同放权和协调支持 [2] - 针对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分割确权难、考核机制不健全、转化效率低等问题,从赋权、考核、转化三方面深化探索 [2] 先行先试与示范引领举措 - 在制度型开放、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治理模式等方面推出探索性举措 [3] - 先行适用国际贸易电子提单、电子信用证等电子单证,探索电子提单抵押融资业务 [3] - 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探索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 [3] - 深化国际航行船舶配套制度改革,为港澳台船员办理社保提供便利服务 [3]
迟来的扫码支付!日本无现金支付比例突破40%,日央行:必须为未来无现金社会做准备【附数字货币行业市场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6-12 12:17
日本无现金支付发展 - 日本无现金支付比例从2010年13.2%增长至2024年42.8% 首次突破40% 提前实现2025年政府目标 [2] - 增长驱动因素为二维码支付(如PayPay)快速普及及信用卡支付持续增长 2024年信用卡支付总额达116.9万亿日元 [2] - 日本央行启动数字日元试点项目 测试CBDC实际支付场景应用 但暂无明确发行计划 [2] - 央行官员指出需构建"便捷高效、安全可靠"支付系统以应对纸币使用量潜在下降 [2]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进展 - 各国央行处于CBDC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验阶段 技术路线和应用领域存在差异性 [3] - 中国2014年筹备数字人民币 2020年完成首批试点(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冬奥场景)落地 [4] 中国数字人民币应用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省去中间流转环节 提升效率并节省费用 降低对SWIFT体系依赖 [4] - 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非现金支付规模3256万亿元 占支付系统52.4% 2024年达5443.29万亿元 [4] - 专家认为数字货币将满足虚拟场景交易需求 并在跨境支付中削弱美元主导地位 [4]
厘清稳定币认识的六大误区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6-07 18:21
文章核心观点 - 稳定币市场自2023年下半年起快速增长,当前市场规模已超过2300亿美元,活跃账户超过2.5亿个,成为全球金融创新的趋势性力量 [4] - 国内对稳定币存在六大认识误区,阻碍了离岸或在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共识的形成 [2][5] - 应尽快厘清误区,全面客观认识稳定币的功能属性和战略价值,稳妥推进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引擎 [3][5] 稳定币市场现状与前景 - 当前稳定币市场规模超过2300亿美元,持有活跃账户超过2.5亿个,并与传统支付机构、银行体系快速融合 [4] - 欧盟、日本、新加坡、阿联酋、中国香港等已出台规范稳定币的法案,2025年以来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0多个主要国家宣布了相关立法计划 [4] - 花旗银行预测,在乐观情景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将达到3.7万亿美元 [4] 误区一:将稳定币等同于一般加密资产 - 稳定币是加密资产中特殊的一类,与比特币、以太坊等一般加密货币在功能属性和治理机制上存在很大差异 [6] - 从功能属性看,法币支持型稳定币具备法定货币的稳定性和可信性,又拥有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全球性、高效率等优势 [6] - 从交易治理看,USDC、USDT等稳定币由发行机构中心化发行,具有半中心化治理特征,而比特币等依赖共识算法,完全去中心化 [7][8][9] - 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地将一般加密资产认定为金融资产,而将稳定币视为支付工具,适用不同监管法规 [9] 误区二:稳定币价值并不稳定 - 稳定币可分为法币支持型、加密货币支持型、实物支持型和算法稳定币四类,法币稳定币和实物稳定币价格稳定性最高 [12] - 目前发行量、交易量最大的稳定币是法币稳定币,市场占比超过95%,大部分稳定币背后有法定货币或资产支持 [12] - 头部稳定币发行人如Circle正在改善储备资产透明度,并倡议构建“代币资本充足框架”,其要求超过巴塞尔协议Ⅲ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 [13] - 各国监管机制加快完善,从牌照准入、经营管理、储备资产投资等方面对稳定币发行人提出明确要求,为稳定性提供额外保障 [13][14] 误区三: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存在冲突 - 法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场景存在明显互补性: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国内零售场景,而稳定币主要应用于跨境B2B结算、离岸市场流通和加密资产交易 [17] - 现有银行跨境汇款需长达5个工作日,平均成本率约6.35%,而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可实时结算,最长不超过1小时,平均成本在1美元以下 [17] - 在技术架构和业务运行上,中心化管理的央行数字货币与去中心化交易的稳定币可以协同共存,如香港金管局与BIS合作的Aurum项目 [18] - 当前主要国家的政策导向已转向支持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共同发展,探索实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和地区已达100个左右 [19] 误区四:稳定币有损国内货币主权 - 对于货币主权替代风险,可通过限制稳定币的境内使用和储备资产管理来解决,如欧盟和阿联酋监管法案限制或禁止外币稳定币在国内使用 [21] - 美国《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储备金主要投资于美国美元资产,包括美元现金、短期美国国债等,以降低货币主权替代风险 [21] - 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冲击,可通过渐进式发展路径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来解决,如欧盟MiCA法案对日交易量和市场价值设限 [22] - 法币稳定币背后的储备资产仍受本国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影响,央行也可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纳入本币稳定币 [22] 误区五:稳定币不利于本币国际化 -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3.75%,相对于美元的49.12%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非中国企业参与的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少 [24] - 稳定币具有天然全球化属性,过去12个月内交易规模达7万亿美元,交易数量达14万亿笔,2024年交易规模已超过VISA和万事达总和 [24] - 积极推进人民币稳定币在跨境贸易和国际结算中使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抓手,可与CIPS系统发展形成互补 [24][25] -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有助于降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弥补数字人民币在离岸场景渗透不足的短板 [25] 误区六:稳定币会加剧非法金融活动风险 - 区块链技术可用于监测稳定币资金交易流向,实现“嵌入式监管”,并可利用多节点数据加密处理技术追踪资金从来源到目的地的全过程 [27][28] - 2024年8月,波场区块链、稳定币USDT和TRM成立T3金融犯罪防范联盟,在2024年与各国执法部门合作冻结超过1.3亿美元的加密货币非法活动收益 [28] - 全球反洗钱监管制度快速完善,FATF已将稳定币与加密货币活动纳入反洗钱国际标准,并将客户尽职调查起点定为1000欧元/美元 [29] - 欧盟、日本、新加坡等地针对加密货币交易服务提出了反洗钱监管方案,美国《GENIUS法案》也对稳定币交易提出了具体的反洗钱合规要求 [29]
沈建光:厘清稳定币认识的六大误区
第一财经· 2025-06-03 19:43
稳定币市场发展现状 - 2023年下半年以来稳定币市场规模已超过2300亿美元,活跃账户超过2.5亿个,与传统支付机构、银行体系快速融合 [1] - 欧盟、日本、新加坡、阿联酋、中国香港等已出台稳定币监管法案,2025年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0多个国家宣布相关立法计划 [1] - 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参议院,花旗银行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在乐观情景下可达3.7万亿美元 [1] 稳定币功能属性与分类 - 稳定币是加密资产中特殊类别,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存在显著差异,具备法定货币稳定性和区块链技术优势 [3] - 稳定币分为法币支持型(占比超95%)、加密货币支持型、实物支持型和算法稳定币四类,法币支持型稳定性最高 [6] - 头部稳定币USDT和USDC通过聘请审计机构、动态风险敏感模型(TCAF)提升透明度和合规性,超越巴塞尔协议Ⅲ要求 [7]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关系 - 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国内零售场景,稳定币侧重跨境B2B结算和加密资产交易,两者在应用场景上互补 [10] - 香港金管局与BIS合作的Aurum项目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混合运行模式,实现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协同 [11] - 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同时欧盟、美国等加速稳定币立法,政策导向支持两者融合发展 [12] 稳定币对货币主权与国际化的影响 - 监管可通过限制外币稳定币境内使用、要求储备资产本地化(如美国要求投资美元资产)避免货币主权替代 [13] - 人民币稳定币可作为国际化新引擎,2024年稳定币跨境交易规模(7万亿美元)已超VISA和万事达总和 [16] - 人民币稳定币可弥补数字人民币离岸渗透不足,降低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如mBridge)发展不确定性 [18] 稳定币监管与风险控制进展 - 日本、欧盟等监管法案明确要求稳定币发行人满足牌照准入、资本流动性管理及反洗钱合规要求 [8] - 区块链技术已应用于资金流向追踪,波场TRON与USDT成立T3金融犯罪防范联盟,2024年冻结1.3亿美元非法资金 [20] - FATF将稳定币纳入反洗钱标准,欧盟《资金转移条例》和美国《GENIUS法案》均强化"旅行规则"适用 [21]
没有轴心的世界(3)欧洲数字货币挑战美元
日经中文网· 2025-05-30 09:13
数字欧元战略背景 - 欧洲金融体系长期依赖美国 欧元区13个国家在支付服务上依赖美国等外部资本 美国Visa和万事达在无现金支付领域占据约三分之二份额 [1][3] - 欧洲金融机构收益及海量个人数据持续流向美国 特朗普政府上台加剧欧洲危机感 [1][3]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接近60% 欧元占比仅约20% 较2000年代前半期美元超过70%的占比呈现去美元化趋势 [3] 数字欧元推进举措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于3月20日公开听证会正面阐述推出数字欧元的必要性 [1] - 4月17日欧洲央行理事会声明将迅速完善法律制度以引入数字欧元 [2] - 成立由欧元区20国央行成员组成的特别小组 启动最终阶段研究工作 包括德国在内的协调工作逐步推进 [3] 战略目标与竞争格局 - 欧洲央行设想通过数字货币领先美国改变货币势力格局 贸易交易使用数字欧元可释放超3亿人口欧元区潜力 [4] - 欧洲央行副行长德金多斯认为若欧洲进一步一体化 欧元几年后可能成为美元替代货币 [4] - 美国倾向于支持稳定币 特朗普政府推动国会通过稳定币法案 美元计价稳定币占市场规模2460亿美元中的超95% [4][5] 货币体系格局演变 - 德国联邦银行前行长蒂特迈尔曾预言形成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组成的货币篮子 但现实中国际合作关系未健康发展 [6] - 欧洲与美国在数字领域的货币交锋日益激烈 加剧全球货币格局竞争态势 [6]
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最高涨破11.09万美元,超12万人爆仓
搜狐财经· 2025-05-22 12:36
比特币价格表现 - 比特币价格突破11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最高达11 09万美元 现报11 04万美元/枚 24小时内上涨3 33% [1] - 以太币(ETH)报2588 57美元/枚 上涨2 06% 狗狗币(DOGE)报0 23857美元/枚 上涨4 02% [1][2] - 比特币市值达2 15万亿美元 排名全球主流资产前五 [2] 加密货币市场波动 - 2025年以来比特币价格剧烈波动 曾多次突破10万美元 也曾跌至7 5万美元以下 [3] - 最近24小时内加密货币市场超12万人爆仓 爆仓总金额达4 52亿美元 其中多单爆仓1 9亿美元 空单爆仓2 6亿美元 [3][4] - 最大单笔爆仓单发生在Binance-ETH 价值504 08万美元 [3] 监管与市场预期 - 美国《GENIUS法案》通过可能推动加密市场开启多年牛市 稳定币市场规模或从2360亿美元扩张至2 5万亿美元 [5] - 渣打银行预测比特币2025年第二季度突破12万美元 年底前升至20万美元 目前12万美元目标价可能偏低 [5] - 日本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引发全球宏观不确定性 比特币上涨动能依赖机构买盘 若购入放缓恐引发回调 [5] 市场情绪与相关性 - 比特币突破历史高位可能引发新一轮FOMO(错失恐惧症)情绪 [5] - 比特币与传统金融市场相关性增强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或影响其价格走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