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报名!上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8年10期(2017-2025)
思宇MedTech· 2025-04-11 19:47
课程概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医健未来领军人才"课程,旨在培养医疗产业复合型人才,课程涵盖思维跃迁、行业洞察、战略执行等模块 [2][4][5] - 课程依托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资源,提供学术支持和临床转化平台 [5]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产学研用协同为核心,构建企业家思维体系 [6][7] 课程模块设计 - **思维跃迁与行业洞察**:聚焦宏观经济增长逻辑、医疗行业周期突破及企业家思维重塑 [14] - **趋势研判与前瞻**:分析医疗行业新形势、企业第二曲线及未来布局策略 [14] - **战略诊断与执行**: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结合微咨询实现路径解码 [14] - **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工作坊设计医疗健康领域独特价值与商业模式 [14] - **投融资与并购**:覆盖医疗投资、科技企业孵化及丹纳赫并购整合方法 [14] - **跨界融合**:探讨银发经济产业链、消费医疗新业态及AI/大数据等科技应用 [15] 产学研资源 - 对接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参访迈瑞、联影、美敦力等头部企业 [19] - 全球游学覆盖美国梅奥诊所、斯坦福大学、德国MEDICA展及新加坡、日本等医疗创新中心 [19][22][23][34] - 校友会提供科学家-企业家对接会、年度医健未来大会及国际国内游学活动 [16][18] 师资与校友网络 - 师资包括国家卫健委前体改司司长许树强、冬雷脑科创始人宋冬雷、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等跨界专家 [36] - 校友涵盖君联资本、高特佳、飞利浦创投等投资机构高管 [39] 课程特色 - 强调"认知破茧"与"能力跃迁",通过统筹、洞察、取舍等五维方法实现个人与组织升级 [11][12] - 提供医疗全生态资源匹配,包括特色园区合作(博鳌、横琴粤澳合作区等)及产业链深度对接 [19][33]
报名!上海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班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4-04 00:44
课程核心价值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为企业家提供学术支持与临床转化资源 [7]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产学研用协同构建企业家思维体系,培养战略眼光与领导力 [8] - 医疗产业全生态布局,通过资源匹配与创新机会助力行业领先 [9] 课程收益 - 产业深度布局:解析医疗行业趋势、挑战与创新方向 [10] - 企业稳健经营:教授战略执行路径制定与风险规避方法 [11] - 机会精准把握:培养不确定市场中的增长战略与投资决策能力 [11] 课程方法论框架 - 五大核心模块:创新破茧、趋势洞察、资源统筹、战略取舍、效能提升 [14] - 方法论目标:实现个人与组织能力跃迁,构筑行业壁垒 [13][14] 课程模块设计 - 开学模块聚焦不确定时代的企业家思维破茧与宏观经济逻辑 [15] - 战略模块覆盖医疗行业第二曲线、战略解码及平台型组织建设 [16] - 创新模块包含医健价值识别、商业模式设计及产品创新工作坊 [16] - 投融资模块涉及医疗并购、早期孵化及丹纳赫投资方法论 [16] - 跨界模块探讨银发经济产业链、消费医疗细分领域及AI/机器人技术应用 [16][17] 校友会资源 - 年度10+场高端活动包括医健未来大会、科学家对接会及全球游学 [18] - 覆盖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及苏州/博鳌等特色园区 [18] - 国际资源对接斯坦福、梅奥诊所及德国MEDICA展等顶级机构 [19][33] 师资力量 - 汇聚政策制定者(原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司长许树强)、医院管理者(九院书记马延斌)、产业领袖(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 [34] - 学术支持来自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古宏晨、先进医疗芯片研究所所长钱大宏等 [34] 校友网络 - 投资机构代表包括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汪剑飞、为来资本管理合伙人赵阳等 [38]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 年第6 期总第129期:创新和出海仍是全年投资主线之一,近期关注消费医疗板块-2025-03-18
长城国瑞证券· 2025-03-18 13:02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1] - 评级维持不变 [1] 核心观点 - 创新和出海是医药生物行业全年主要投资主线之一 [2] - 近期建议关注消费医疗板块 [2] - 国家医保局密集发布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 涵盖神经系统 心血管 口腔 耳鼻喉 呼吸系统等领域 标志着价格机制改革进入加速期 [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创新药 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制定创新药目录 支持创新药发展 优化药品集采政策 [8][17]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医疗健康等优质生活性服务进口 将互联网+医疗等服务消费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8] 行业回顾总结 - 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2.85% 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1 跑输沪深300指数(3.00%) [4][13] - 子行业表现:线下药店涨幅8.35% 医药流通涨幅4.05% 医疗设备跌幅0.08% [4][13] - 截至2025年3月14日 医药生物行业PE(TTM)为27.31x(上期末26.54x) 估值上行但仍低于均值 [4][15] - 细分行业估值:诊断服务103.77x 医院43.66x 其他医疗服务36.92x 中位数28.51x 医药流通15.99x估值最低 [4][15] - 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28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82.05亿元 其中7家增持3.07亿元 21家减持85.12亿元 [4][53] 业绩预告情况 - 跟踪的501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中有249家披露2024年业绩预告 [5][60] - 业绩预告类型分布:预增43家 略增6家 扭亏24家 [5][60] - 预告净利润增速下限≥30%且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公司有47家 [5][60] - 华北制药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上限2456.08% 微电生理884.44% 大博医疗561.33% [61][63] 重要行业资讯 国家政策 -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点名创新药 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制定创新药目录 [7][17] - NMPA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2025年5月1日施行 [18][20] - 国家医保局发布《骨骼肌肉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整合价格主项目109项 [21] 药品注册上市 - 信达生物IGF-1R单抗替妥尤单抗获NMPA批准上市 为中国首款甲状腺眼病治疗新药 [6][24] - 罗氏PI3Kα抑制剂伊那利塞获NMPA批准上市 用于PIK3CA突变HR+/HER2-乳腺癌 预计销售峰值23亿美元 [7][22][23] - 诺华司库奇尤单抗获NMPA批准新适应症 用于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 为中国唯一获批该适应症的生物制剂 [28][29][30] - Neurotech Pharms的Encelto获美国FDA批准 为首款2型黄斑毛细血管扩张症治疗药物 [31][32] 公司动态 - 高瓴两日减持百济神州3224万股 套现约50亿港元 持股比例从8.97%降至6.66% [6][33][34] - 同源康医药氘代改良品种TY-9591关键II期临床头对头击败奥希替尼 主要终点颅内客观缓解率达成预期 [8][37][38] - BMS以2.86亿美元收购CAR-T细胞疗法公司2Seventy Bio 溢价88% [42][43] - 和黄医药拟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 总价44.8亿元 [44][45][46] 重点覆盖公司 - 九洲药业(603456):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0.25/11.87/12.41亿元 [47] - 华东医药(000963):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2.06/38.16/45.15亿元 [47] - 贝达药业(300558):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20/5.47/6.65亿元 [47] - 艾力斯(688578):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3.13/14.52/18.66亿元 [48] - 诺诚健华-U(688428):买入评级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54/-5.98/-4.33亿元 [47]
报名!上海交大医健未来领军人才班第十期
思宇MedTech· 2025-02-28 18:08
课程概述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医健未来领军人才"课程,旨在培养医疗产业复合型人才,课程已迭代8年,累计培养300位学员[2] - 课程聚焦医疗行业趋势、挑战与创新,帮助学员理解产业发展脉络和未来方向[10] - 独创"价值引擎方法论",以产学研用协同为核心,构建企业家思维体系[8] 课程价值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拥有13家附属医院、21位院士及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供强大学术支持[7] - 课程强调产业全生态布局,为学员提供资源匹配和创新机会,助力行业领先[9] - 通过微咨询、工作坊等形式,帮助学员制定战略路径、管理并购决策[11] 课程模块 - **开学模块**:涵盖企业家思维破茧、中国宏观经济逻辑、医疗行业周期思考[15] - **趋势研判**:分析医疗行业新形势,探讨企业第二曲线增长[16] - **战略诊断**:从机遇捕捉到战略定制,包括战略解码与实现路径[16] - **商业模式**:通过工作坊识别医疗健康独特价值,设计商业模式[16] - **创新增长**:医疗产品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聚焦客户洞察[16] - **投融资**:涵盖医疗投资并购、科技型企业早期孵化及丹纳赫投资策略[16] - **跨界融合**:探讨银发经济、消费医疗及医疗科技应用(AI、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16][17] 校友资源 - 校友会每年举办10+场活动,包括医健未来大会、科学家企业家对接会[18] - 组织全球游学,参访美国斯坦福、梅奥诊所、德国内卡河谷等顶尖机构[19][32] - 产学研资源对接涵盖上海交大附属医院、迈瑞、联影等头部企业及特色园区[18] 师资力量 - 汇聚医疗、经济、管理领域专家,如许树强(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原司长)、宋冬雷(冬雷脑科创始人)、吴士君(爱尔眼科董秘)[33] - 投资机构代表包括君联资本、为来资本、高特佳等高管[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