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理AI
icon
搜索文档
NVIDIA十年AI布局,押注“物理AI”引领下一场机器人革命
半导体芯闻· 2025-07-02 18:21
NVIDIA的AI布局与物理AI战略 - 公司过去十余年持续引领AI硬件与软件创新,从GPU在语音/图像识别的早期应用到支撑生成式AI的多卡并行训练技术 [1] - 提出"物理AI"新方向,强调AI需掌握物理定律推理能力,并将机器人视为未来经济核心载体 [1] - 通过三大技术法宝(Isaac GR00T模型、仿真训练平台、Jetson硬件)构建物理AI全栈解决方案 [3] Isaac GR00T机器人开发平台 - 开源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Isaac GR00T N1.5实现环境适应性升级,支持自然语言指令操作工业物料 [6] - 整合Omniverse与Cosmos模拟框架生成高保真训练数据,结合Jetson AGX Thor实现边缘部署 [5] - 已被光轮智能等厂商应用于汽车制造产线,完成工业场景首次真实落地 [6][8] - 开源策略降低开发门槛,吸引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20余家厂商采用统一架构 [8] 合成数据生成技术突破 - Isaac GR00T-Dreams Blueprint系统通过单张环境图像生成合成训练视频,数据获取效率提升数十倍 [10] - 结合GR00T-Mimic技术形成数据增强闭环,36小时完成模型迭代(传统方式需3个月) [11] - Replicator扩展程序支持3D角色模拟等多模态数据生成,减少模型幻觉现象 [11] 机器人仿真生态系统 - Isaac Sim 5.0开源仿真框架支持Software-in-the-Loop测试,集成MobilityGen模块生成高质量动力学数据 [13] - Isaac Lab 2.2优化训练流程,支持Fourier GR1等机器人的复杂场景双臂操作训练 [18] - 配套发布24,000条开源运动轨迹数据集及Cosmos Reason世界基础模型 [18] Jetson边缘计算平台演进 - Jetson AGX Thor基于Blackwell架构提供800 TFLOPS算力,支持多模态生成式AI模型 [20] - 模块化设计集成功能安全处理器,延迟低于30毫秒,显著优于云端方案 [19][20] - 性能较2018年Xavier提升25倍(32 TOPS→800 TFLOPS),满足实时感知需求 [19][20] 全栈技术生态构建 - 形成"芯片-系统-软件-仿真-模型"完整链条,云/仿真/硬件三平台协同 [22] - 物理AI技术覆盖训练数据合成(Dreams)、环境仿真(Sim/Lab)、边缘推理(Thor)全环节 [22] - 行业进入具身智能与智能制造融合阶段,跨模态理解能力持续突破 [6][22]
越疆科技开启人形机器人全球批量交付,机构表示具身智能产业奇点已至!机器人ETF(562500)近1周日均成交8.79亿元,大幅领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4:52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机器人ETF(562500)上涨1.19%,成分股科沃斯领涨6.23%,均普智能上涨5.19%,双环传动上涨5.07% [1] - 机器人ETF盘中换手4.2%,成交5.98亿元,近1周日均成交8.79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机器人ETF近1周规模增长11.4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最新份额达168.15亿份,创近1年新高 [1] - 机器人ETF近4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5.70亿元,日均净流入1.43亿元,最高单日净流入2.73亿元 [1] 机器人行业动态 - 越疆科技在日本发布高速协作机器人CR 30H,为行业最快30kg大负载协作机器人,并完成首批全尺寸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Atom的交付 [1] - Atom具备"灵巧操作+直膝行走"能力,可完成电子元件焊接、精密仪器校准等高稳定性任务 [1] 行业前景与投资机会 - 具身智能有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时代的临界点,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 [2]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产业奇点已至 [2]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百亿的机器人主题ETF,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 [2]
夏季达沃斯论坛:安谋科技陈锋谈全球标准与本土芯片创新路径
环球网· 2025-06-27 09:49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时代企业 家精神"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名政商学界领袖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复杂形势下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作为国内芯片产业链上游的领军企业代表,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谋科技")CEO陈锋受邀出席论坛,并在港交所主办的"助力中国科技 新突破"圆桌论坛上,就产业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发展等议题发表见解。 夏季达沃斯论坛自2007年创立以来,一直是全球成长型企业与行业领军者深度对话的重要平台,也是洞察新兴市场趋势的重要风向标。在25日举办的"助力 中国科技新突破"专题研讨会上,陈锋与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及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高盛亚太区(除日本外)总裁施南德、松鼠AI联合创始 人梁静、港交所环球上市服务部主管徐经纬等嘉宾,围绕科技产业发展路径、全球化布局、资本赋能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40余位商界领袖、创科企业 代表及专家学者积极参与问答互动。 陈锋在发言中表示,全球AI产业已进入从技术竞赛向场景化落地转变的关键阶段。在前沿技术趋 ...
安谋科技CEO陈锋受邀出席夏季达沃斯,分享产业升级与全球协作新思考
半导体芯闻· 2025-06-26 18:13
论坛背景与主题 -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4-26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汇聚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名政商学界领袖 [1][2] - 论坛聚焦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设置五大核心议题:"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及"新能源与材料" [4] 安谋科技CEO核心观点 - 全球AI产业正从技术竞赛转向场景化落地关键阶段,物理AI(智能算法与实体硬件融合)是重要发展方向,将推动机器人技术和具身智能领域发展 [3] - 脑机接口技术可能成为颠覆性突破领域,涉及硅基智能层、碳基生命层及神经交互界面三大关键维度,全球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该领域 [3] - 中国科技企业需平衡全球化发展与本土创新,通过融入全球生态缩短技术迭代路径,同时挖掘本土需求探索差异化路线 [4] 安谋科技业务实践 - 公司采用"全球标准,本土创新"策略:连接Arm全球生态引入Arm®技术方案,同时构建完整自研IP供应链和产业生态 [4] - 国内授权客户超430家,累计芯片出货量突破370亿片,本土客户基于自研产品的芯片出货量达9亿颗,拥有200多项自研核心技术专利 [4] - 未来将聚焦AI智能终端、数据中心、智能汽车、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底座建设与产业链协同创新 [4][5] 行业趋势与活动 - "助力中国科技新突破"圆桌论坛聚集半导体、AI、资本等领域专家,探讨科技产业发展路径、全球化布局及资本赋能创新等议题 [2] - 半导体行业技术演进方向包括物理AI、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产业链协同创新成为推动应用落地的关键 [3][4]
安谋科技CEO陈锋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分享科技突破新洞见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6 11:49
论坛背景 -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 主题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汇聚全球90余国1800余名政商学界领袖 [1][2] - 安谋科技CEO陈锋出席港交所主办的"助力中国科技新突破"圆桌论坛 与清华大学教授张亚勤、高盛亚太总裁施南德等40余位嘉宾探讨科技产业路径 [2] AI技术趋势 - 全球AI产业进入场景化落地关键阶段 物理AI成为重要方向 通过算法与硬件融合推动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发展 [3] - 脑机接口技术可能颠覆人机交互范式 涉及硅基智能层、碳基生命层和神经交互界面三大维度 获全球科技巨头重点布局 [3] 企业全球化与本土创新 - 安谋科技采用"全球标准 本土创新"策略 既接入Arm全球生态引入技术方案 又构建自研IP供应链满足本土需求 [4] - 公司国内授权客户超430家 累计芯片出货量达370亿片 本土客户自研产品芯片出货量突破9亿颗 持有2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 [4] 产业应用与生态建设 - 安谋科技将持续强化技术底座 通过产业链协同推动AI智能终端、数据中心、智能汽车及边缘计算等领域应用落地 [4][5] - 公司目标共建开放共赢的本土AI"芯"生态 支撑中国智能计算产业底层技术需求 [4][5]
一张小卡片敢卖999?原来是智能体AI硬件
量子位· 2025-06-26 11:43
产品发布与定位 - 出门问问发布全球首款智能体AI硬件TicNote,定位为"随身AI思考伙伴",集成录音转写、翻译、总结、问答及对话功能[1][5] - 产品海外版于4月上市后获好评,国内版近期上线,售价999元起含硬件及3个月Pro会员服务[2][3] - 硬件形态为卡片式设计,尺寸与标准银行卡相当,厚度3mm,重量不足30g,配备磁吸保护套可贴附手机背面[10][18][20] 核心功能与技术 - 支持"现场"与"通话"双录音模式,分别针对开放空间远距声源和封闭环境听筒声音,录音可通过蓝牙/WiFi传输至手机端AI处理[6][11] - AI语音识别系统覆盖上百种外语及24种中文方言,转写精准度达98%,支持智能断句、自动排版及多人对话识别[6] - 搭载Shadow AI代理,接入DeepSeek实现实时对话、逻辑推理、知识整合,可提炼录音内容生成摘要、待办事项及行动建议[7][8] - 独创"顿悟时刻"功能,从录音中捕捉灵感并生成可视化思维导图,支持播客自动生成及深度研究方案设计[9][13][16] 目标用户与应用场景 - 文字工作者可通过模板化总结、追问细节及项目管理功能提升效率,支持本地文档整合构建专属知识库[23][25][35] - 教师与科研人员(如遥感领域张教授案例)可借助专业级分析能力减少资料整理时间,聚焦核心研究[42][48] - 职场家长、学生及会议频繁人士适用,解决多任务并行时的信息管理痛点[52] 公司战略与行业视角 - 出门问问采取软硬结合路径,以硬件为上下文收集工具,强调软件服务优先,避免盲目追求硬件噱头[54][55][57] - TicNote差异化优势在于专业级收音质量、续航(20天待机/20+小时录音)及抗干扰性(470mAh电池+64GB存储),对比手机更专注垂直场景[21][22][61] - 公司瞄准"物理AI"趋势,计划将Shadow AI扩展至手表、耳机等穿戴设备,呼应英伟达提出的50万亿美元市场潜力[62][63]
科股早知道:科技巨头百亿美元押注AI基建,国产算力链迎拐点
钛媒体APP· 2025-06-26 08:26
优必选商用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 优必选推出以Walker C为核心的商用人形机器人智慧展览解决方案 该方案融合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语义V-SLAM导航与仿生关节控制算法 具备"听、讲、动"三位一体的全栈式导览能力 [2] - 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展馆、商超、交通枢纽等场景 采用纯电驱、可拟人奔跑的全尺寸商用设计 [2] - 行业进入"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阶段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可期 [2] 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 - 亚马逊、微软、甲骨文、Meta等科技巨头今年已启动百亿美元级AI基础设施投资 [3] - AI驱动全球数据中心容量持续增长 国产算力板块受政策驱动+技术升级+业绩兑现多重因素影响 [3] - 短期国产算力链有望随英伟达特供芯片出货复苏 长期模型参数量提升和推理侧需求推动AIDC建设加速 [3] - 光模块、交换机、液冷、机房等环节将受益于技术升级+国产替代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3] 具身智能与新一代智能终端 - 谷歌DeepMind推出可在机器人设备本地运行的Gemini Robotics On-Device模型 首个直接部署的视觉-语言-动作(VLA)模型 [4] - 谷歌、特斯拉、微软、英伟达、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争相布局具身大模型 [4] - 人形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时代临界点 有望开启万亿级蓝海市场 产业化关键瓶颈正在打开 [4][5] - 人形机器人技术加速演进 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 [5] 钨资源供需与价格趋势 - 钨价已进入牛市通道 有望持续突破历史高位 因供需趋紧+海外下游溢价刺激 [6] - 钨具有硬度大、耐高温等特性 被称为"工业牙齿"和"高端制造业的脊梁" 是国家严格管控的战略性资源 [6] - 预计2023-2028年全球原钨供给CAGR+2.57% 需求端受光伏钨丝、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推动 [6] - 长期钨供需缺口将从2024年1.83万吨扩大至2028年1.91万吨 [6]
慧与科技(HPE.US)紧抱英伟达(NVDA.US)大腿 在Discover大会重磅发布AI服务器新品
智通财经网· 2025-06-25 10:03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新一代ProLiant Compute Gen12服务器,搭载NVIDIA RTX PRO 6000 Blackwell GPU [1] - 推出全新HPE Compute XD690高性能AI服务器,配备8个NVIDIA Blackwell Ultra GPU模块 [1] - 发布HPE Alletra Storage MP X10000高性能AI存储系统 [2] - 推出HPE OpsRamp Software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与NVIDIA Enterprise AI Factory服务配合使用 [2] 合作伙伴关系 - 公司与英伟达深化长期AI算力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全栈AI工厂基础设施" [1][4] - 通过26家全新Unleash AI合作伙伴,加速实现AI价值创造 [2] - 与Veeam达成协议,帮助数据迁移和强化可移植性 [3] - 与CommVault扩大合作,抵御网络威胁并防止数据丢失 [3] 战略方向 - 公司从传统服务器商转型为"混合云计算订阅平台 + AI基础设施"提供者 [5] - 借助GreenLake混合云订阅模式与Cray超算技术,主攻"全栈AI工厂"解决方案 [4] - 公司CEO强调生成式AI、AI智能体及物理AI的潜力,认为构建正确的IT基石至关重要 [2] 市场表现 - 公司HPC & AI业务2023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5% [5] - AI-高性能优化服务器在2024财年第四季创下单季9亿美元销售额纪录 [6] - 华尔街预计到2026财年该业务板块规模可望逼近60亿美元 [6] 行业竞争 - 公司与超微电脑、戴尔科技在AI服务器领域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4] - 三大AI服务器领军者均深度强化与英伟达合作,争夺优先获得新品AI GPU供给 [4]
从Robotaxi到具身智能:宁德时代抢占“物理AI”新基建
高工锂电· 2025-06-23 19:31
会议预告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 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举行 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1] 宁德时代战略布局 - 公司正将业务从"能源+制造"延伸至智能化领域 通过投资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领域 旨在成为未来智能机器生态的核心参与者 [1]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未来"物理AI"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提供商 推动类似汽车行业"安卓"生态的形成 [10] 智能驾驶领域布局 - 公司与哈啰、蚂蚁集团合资成立上海造父智能科技 注册资本12.88亿元 首期出资超30亿元 专注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研发 [2] - 公司通过智能滑板底盘技术破解电动车市场推进缓慢问题 该技术被视为"机械与数字结合的窗口" [2] - 滑板底盘采用智能底盘域控制器(SICC) 将机械测试转为数字虚拟测试 为AI介入打下基础 [2] - 公司与百度合作 将动力电池、换电服务及滑板底盘技术应用于无人车产品 [3] - 卡尔动力推出的KargoBot Space无人驾驶商用车采用公司智能换电底盘 电池包容量1026kWh 单次换电续航超800公里 [3] - 公司建立"时代骐骥"全国换电网络 旨在打造"为自动驾驶时代量身定制的能源基座" [3] 具身智能领域布局 - 公司领投银河通用机器人11亿元新一轮融资 该投资方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国开科创等顶级机构 [6] - 银河通用专注工业场景机器人 硬件团队规模大于软件团队 要求达到"车规级"可靠性标准 [7] - 公司6800个质量控制点和4万个图像传感器的品控能力可复用至机器人领域 [7] - 银河通用开发的GraspVLA、GroceryVLA等大模型旨在解决零售前置仓、车企SPS分拣系统等场景需求 [9] 机器人领域战略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采取自研、共研、投资"三线并行"策略 [9] - 自研方面组建上海团队研发机械臂与AGV [9] - 共研方面与上海交大合作研发仿生机器人 并联合富临精工等建立产业联盟 [9] - 投资方面延伸至割草机器人宝时得 并通过柏睿资本投资千寻智能、维他动力等公司 [9]
下一波AI催化剂来了?大摩详解英伟达GTC三大亮点:欧洲投资追赶、量子商业化、工业AI全面提速
华尔街见闻· 2025-06-12 19:30
核心观点 - 摩根士丹利维持英伟达超配评级和170美元目标价 意味着还有约20%增长空间 并将其列为半导体板块首选股 [1] - 三大新增长驱动因素为欧洲AI数据中心投资追赶 量子计算机遇 工业/物理AI应用 [1] - 推理工作负载明显加速 前4大云客户2024年部署130万个Hopper芯片 2025年将部署360万个Blackwell芯片 [1] - 5GW电力容量相当于约200万个Blackwell需求 相当于约700亿美元GPU投资和总计约1000亿美元投资 [1] 增长动力 - 机架供应到位 向GB300过渡 推理需求 物理AI训练和主权AI需求同时增长 [2] - 管理层对未来几个季度前景高度自信 增长按季度逐步展现比12个月预测更积极 [2] - 欧洲AI投资大幅提速 欧盟启动2000亿欧元AI投资计划 包括200亿欧元用于5个AI超级工厂建设 [3] - 英伟达计划需要超过3000 exaflops的Blackwell算力 [3] - GPU芯片装机量2025年比2024年增长3倍 2026年比2024年增长10倍 [3] - 欧洲市场收入从2024年到2026年可以增长8倍或更多 2026年增长率超过150% [3] 量子计算 - 量子计算正迎来关键拐点 未来几年将强大到足以解决全球性问题 [4] - 英伟达在量子计算方面态度更加积极 特别是向模拟和补充量子计算的经典计算技术销售机会 [4] - GPU/QPU混合系统实现商业应用的时间表更加乐观 [4] 工业应用 - 与法国Mistral合作18000个GB200第一阶段部署 明年将扩展到多个地点 [6] - 在英国与Nebius和Nscale合作14000个Blackwell开发项目 [6] - 与多家电信公司合作 为欧洲制造商打造全球首个工业AI云 配备1万块Blackwell GPU [6] - 重点关注物理AI和工业AI下一波活动 使用Omniverse为制造和仓储规划创建数字孪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