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AI

搜索文档
售价2.5万!英伟达机器人“最强大脑”AI性能暴涨750%,宇树、银河通用、Meta等都在用
钛媒体APP· 2025-08-26 09:00
新产品发布 - 公司推出新型机器人超级电脑NVIDIA Jetson AGX Thor开发套件和生产模块 专为制造 物流 建筑 医疗保健等领域的下一代通用和人形机器人提供动力 [3] - Jetson AGX Thor由Blackwell GPU提供支持 CPU基于Arm Neoverse V3AE构建 配备128GB内存 提供高达2070 FP4 teraflops的AI计算能力 [3] - 与前代产品Jetson Orin相比 Jetson Thor提供高达7.5倍的AI计算能力和3.5倍的能源效率 能够实现实时推理 [3] - 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起售价3499美元 约合人民币2.51万元 [4] - 首批采用者包括Agility Robotics 亚马逊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 Caterpillar Figure Hexagon 美敦力 Meta等 国内宇树科技 银河通用 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 众擎机器人 智元机器人等集成该平台 [4] - NVIDIA DRIVE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开放预订 9月发货 首批整车企业包括比亚迪 广汽 智己汽车 理想汽车 沃尔沃汽车 小米 极氪 Aurora Gatik等 [4] 技术规格与性能 - Jetson Thor支持所有流行的AI框架和生成式AI模型 完全兼容从云端到边缘的软件堆栈 包括NVIDIA Isaac Isaac GR00T NVIDIA Metropolis NVIDIA Holoscan等 [9] - GPU采用Blackwell架构 支持最高2560个CUDA核/9个第五代Tensor Core 支持MIG技术 CPU采用14核Arm Neoverse V3AE CPU性能相较前代显著提升 [9] - Jetson Thor支持40–130W功耗 支持从移动平台到固定式机器人多样热/功耗配置 [10] - 与10年前相比 Jetson Thor AI性能提高多达7000倍 [12] 行业应用与客户反馈 - 银河通用首发搭载Jetson AGX Thor芯片的Galbot机器人应用 工业物流搬运场景机器人展现丝滑漂移 规划能力明显提升 完全基于视觉引导 [12]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 Jetson Thor带来计算能力的巨大飞跃 机器人更强的敏捷性 更快的决策制定以及更高的自主水平 [13] - Figure创始人Brett Adcock表示 Jetson Thor拥有服务器级的性能 紧凑高效的设计 能够部署所需的大规模生成式AI模型 [13] - 国内明星机器人企业包括傅利叶 加速进化 优必选 银河通用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和公司合作研发产品 [16] 公司战略与市场前景 - 公司自2014年起涉足机器人赛道 推出首款机器人大脑模块Jetson TK1 2018年推出NVIDIA Isaac机器人开发平台 2022年推出Jetson AGX Orin开发者套件 [7] - NVIDIA Jetson平台及其机器人技术堆栈吸引超过200万名开发者 拥有由150多个硬件系统 软件和传感器合作伙伴组成的生态系统 Jetson Orin帮助超过7000名客户使用边缘AI [8] - 公司必须打造三台计算机 机器人本体计算机 AI工厂计算机 仿真计算机 [14] - 公司拥有完整的Isaac平台 结合硬件与三台计算机所需的软件栈 包括运行时和计算环境 仿真工具 训练框架等 [15] - 人形机器人每三年产值乘10 六年后人形机器人规模超过10万台级 市场至少有千亿级规模 [16] - 公司预计将公布收入增长 但警告中国出口限制将造成80亿美元的打击 [18] - 华尔街投研公司Melius Research预测 到2030年 公司市值可能达到9万亿美元 年收入可能会达到6000亿美元 [19] - AI基础设施的行业价值高达数万亿美元 [20]
英伟达机器人新“大脑”来了!Jetson Thor AI算力提高6.5倍,解锁物理AI实时推理
美股IPO· 2025-08-26 08:31
Jetson Thor能效为前代的3.5倍,可在130瓦功耗内提供高达2070 FP4 TFLOPS的AI算力,内存128GB,专为生成式推理模型打造,在边缘端实现实 时处理需求,其开发者套件Jetson AGX Thor起售3499美元。英伟达同时宣布,基于DriveOS 7软件栈、面向自动驾驶汽车DRIVE AGX Thor开发者 套件已开放预订,预计9月开始发货。 Jetson Thor已获得Agility Robotics、Amazon Robotics、Boston Dynamics、Figure等行业领军企业采用。Jetson Thor在130瓦功耗内提供高达2070 FP4 teraflops(TFLOPS)AI算力,配备128GB内存,可在边缘端实时运行大型生成式AI模型,在边缘端实现实时处理需求。 英伟达的平台试图解决机器人领域的重大挑战——让机器人能够实时运行多AI工作流,与人类和物理世界进行智能交互。目前已有超过200万开发者使 用英伟达Jetson 平台和机器人技术栈,覆盖制造、物流、医疗、农业等多个行业。 英伟达同时宣布,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DRIVE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已开放 ...
英伟达具身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8-26 07:34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进展 - 英伟达通过社交平台预告2025年8月25日的重要发布 配图为黑色礼盒和签名贺卡 [1] - 预告视频显示黄仁勋向人形机器人赠送贺卡 题词"致机器人:好好享受你的新大脑吧" [3] - 公司在SIGGRAPH顶级会议上发布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该模型使机器人具备人类式推理能力并转化为现实行动 [3] 物理AI技术突破 - 视觉推理模型实现场景化决策 案例中机器人根据"面包+烤面包机"场景推断并执行烘烤动作 [4] - 黄仁勋提出AI技术演进路径:从意识AI到生成式AI 再到代理式AI 最终进入物理AI阶段 [5] - 物理AI定义为具备运动技能的交互模型 可感知和理解现实世界并执行复杂操作 主要载体为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 [5] 市场规模与产业动态 - 英伟达高管预计物理AI将撬动万亿美元级市场 [6] - 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广汽加码具身智能 特斯拉/1X/Figure AI推进商业化量产 [6] - 券商认为DeepSeek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 人形机器人工业场景应用成为确定性趋势 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阶段 [6] 技术社区生态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汇聚近200家公司机构 提供30+学习路线/40+开源项目/60+数据集 [8][9] - 技术交流群覆盖60+方向 包括大模型/VLN/VLA/足式机器人/规划控制等前沿领域 [10]
售价2万5!英伟达推出机器人“最强大脑”:AI算力飙升750%配128GB大内存,宇树已经用上了
量子位· 2025-08-26 07:05
产品发布与性能参数 - 英伟达推出全新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基于Blackwell GPU架构 AI算力达2070 TFLOPS 较上一代Jetson Orin提升7.5倍 能效提升3.5倍 [1] - 配备128GB LPDDR5X内存 显存带宽273GB/s 在边缘计算设备中属前所未有配置 [2][13] - 支持多实例GPU技术 最高配置2560核GPU及96个第五代Tensor Core 精简版T4000配置1536核GPU及64个Tensor Core [11][13] - 功耗范围40-130W 支持移动平台到固定式机器人的多样化热设计 [13] - 开发者套件美国售价3499美元 T5000模组批量采购单价2999美元 [8][9] 技术特性与创新 - 通过FP4量化和推测解码技术 部分模型性能可再提升2倍 [15] - 响应速度达200毫秒内生成首个token 每秒生成超25个token 支撑实时人机对话 [16] - 支持多路4K/8K视频编解码 最多4个25GbE网络接口 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超低延迟直传GPU内存 [13][22] - 原生集成NVIDIA Isaac仿真开发平台 Isaac GR00T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 Metropolis视觉AI及Holoscan传感器工作流 [14] 生态系统与合作 - 全球首批集成企业包括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 银河通用 宇树科技等中国公司 以及波士顿动力 Agility Robotics等国际企业 [19][20][21] - 研华科技 米文动力 天准科技等正开发量产级Jetson Thor系统 亚德诺半导体 e-con Systems等提供传感器支持 [18] - 宇树科技反馈平台带来计算能力飞跃 银河通用机器人运动速度和流畅性显著提升 [19]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被定位为"机器人大脑" 与训练AI的DGX系统 测试AI的Omniverse平台构成物理AI三大计算支柱 [23] - 推动物理AI与通用机器人时代到来 支持构建可与物理世界交互的机器人系统 [3][4] - 支持所有主流生成式AI框架 包括Qwen DeepSeek等语言模型及视觉语言动作模型 [6] - 采用持续循环的开发模式:训练-仿真-部署 即使机器人部署后仍持续升级能力 [24][25]
英伟达宣布Jetson Thor已发售,宇树科技、银河通用已接入
新浪科技· 2025-08-25 23:39
产品发布 - NVIDIA宣布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和量产级模组正式发售 这是新一代机器人计算机 旨在为制造 物流 交通 医疗 农业和零售等行业数百万台机器人提供算力支持[2] - 产品基于NVIDIA Blackwell GPU并配备128GB内存 提供高达2070 FP4 TFLOPS的AI算力 可在130瓦功率范围内运行最新AI模型[2] 性能参数 - 与上一代产品NVIDIA Jetson AGX Orin相比 Jetson Thor的AI计算性能提高至7.5倍 能效提高至3.5倍[3] - 产品能够同时运行多个生成式AI模型 包括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和主流大语言模型及视觉语言模型[3] 应用领域 - 联影医疗 万集科技 优必选 银河通用 宇树科技 众擎机器人和智元机器人等行业公司已率先使用Jetson Thor[2] - 产品专为全球数百万开发者打造 用于构建可与物理世界交互甚至改变物理世界的机器人系统[2]
NVIDIA Blackwell 驱动的 Jetson Thor 现已推出,帮助加速通用机器人时代的发展进程
Globenewswire· 2025-08-25 23:00
产品发布与定位 - NVIDIA正式推出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和产品组模组 以及专为机器人设计的新型计算机 目标行业包括制造 物流 交通运输 医疗健康 农业和零售 [2][8] - 新产品由NVIDIA Blackwell GPU提供支持 搭载128GB显存 提供高达2,070 FP4 teraflops的AI算力 最大功率不超过130瓦 [2] - 早期采用者包括AgiBot Engine AI 银河通用 UBTECH United Imaging 宇树和Vanjee等行业领导者 [2][4][8] 性能与技术优势 - 相比前代Jetson AGX Orin Jetson Thor的AI算力提升7.5倍 能效提高3.5倍 可运行任何生成式AI模型包括视觉语言行为模型和大语言模型 [3][8] - 系统模组解决机器人开发中运行多AI工作流的挑战 实现机器人与人类及物理世界的实时智能交互 并解锁对高性能物理AI应用至关重要的实时推理 [3][8] - 平台支持全栈NVIDIA Jetson软件 兼容任何热门AI框架和生成式AI模型 并完全兼容来自云边缘的NVIDIA软件栈包括Isaac GR00T Metropolis和Holoscan [4] 生态系统与行业应用 - NVIDIA Jetson平台自2014年推出以来已吸引超过200万名开发者 以及150多家硬件系统 软件和传感器合作伙伴构成的生态系统 Jetson Orin正帮助7000多名客户使用边缘AI [4] - 宇树采用Jetson Thor提升机器人敏捷性 决策速度和自主能力 银河通用通过Jetson Thor使其G1 Premium在速度和流畅性方面取得显著提升 [4] - 产品推动视觉AI智能体和复杂机器人系统如人形机器人及手术机器人的前沿发展 [4] 产品上市与定价 - Jetson AGX Thor开发者套件起售价为3,499美元 Jetson T5000产品级模组通过全球分销合作伙伴发售 生产系统和载板可向嵌入式合作伙伴购买 [5]
英伟达,重大宣布!
天天基金网· 2025-08-25 15:42
新产品发布 - 推出NVIDIA 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 作为NVIDIA Spectrum-X以太网平台的一部分 旨在解决分布式数据中心互联问题[3][5] - 该技术引入跨域扩展架构 具备自适应网络算法 包括自适应距离拥塞控制 精准延迟管理和端到端遥测系统[6] - 技术将NCCL通信库性能提升近一倍 并支持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连接成具有十亿瓦级计算能力的AI超级工厂[5][6] - 云服务商CoreWeave已率先采用该技术 实现将数据中心整合为统一超级计算机[6] - 此前已推出Spectrum-X交换机和ConnectX-8 SuperNIC 用于跨站点连接数百万GPU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7] 机器人领域布局 - 预告将于2025年8月25日发布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产品 配图显示产品适配多款人形机器人[3][9][10] - 预热视频展示中国厂商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交互场景 暗示产品已具备多型号适配能力[9][10] - 公司提出物理AI(Physical AI)概念 定义为使用运动技能理解并交互现实世界的模型 封装于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中[11][12] - 物理AI被认定为将撬动万亿美元级市场 是AI的最终表达形式和应用载体[13] - 公司高管预测机器人技术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14] 战略方向与市场定位 - AI产业革命需要超大规模AI工厂作为关键基础设施 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新增跨域扩展能力作为AI计算第三大支柱[5][6] - 技术突破现成以太网基础设施的高延迟 抖动和性能不可预测限制 支持城市 国家乃至洲际范围的数据中心连接[5][6] - 公司认定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人形机器人将是最大规模潜在增长市场 下一波AI浪潮将是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的机器人[11][14] - 物理AI被视为继意识AI 生成式AI和代理式AI后的新一代技术范式 代表AI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终极形态[12][14]
重磅催化!英伟达(NVDA.US)机器人“新大脑”即将揭晓 或将受益标的一览(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25 13:06
英伟达在物理AI和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 - 英伟达在SIGGRAPH会议上发布开源物理AI应用和机器人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该模型使机器人能够基于既有知识进行人类式推理并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1] - 公司Omniverse与仿真技术副总裁Rev Lebaredian强调物理AI有望开启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市场 [1] - 创始人黄仁勋提出AI技术范式经历四次转移:从意识AI到生成式AI 再到代理式AI 最终进入物理AI时代 即机器人时代 [1] - 物理AI定义为运用运动技能理解并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模型 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自主机器 实现感知、理解和执行复杂任务 [1] 英伟达机器人技术发展历程与生态构建 - 公司自2014年推出首款机器人大脑模块Jetson TK1 开启机器人智能化布局 [2] - 通过十年硬件迭代、软件升级和生态构建三大战略 已形成完整机器人技术矩阵 [2] - 英伟达与中国人形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第一梯队企业建立合作 包括共同出席行业活动及技术交流 [3] - 公司通过社交平台预告2025年8月25日发布机器人相关重大产品 配图显示黄仁勋签名贺卡及"新大脑"提示 [4]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商业化进程 - 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在DeepSeek等新兴力量推动下快速发展 为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提供助力 [5] - 行业进入百花齐放阶段 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应用趋势 商业化落地指日可待 [5] - 长江证券指出产业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 我国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展现前沿成果 性能技术持续提升 [5] - 券商建议关注国内零部件厂商 并重点关注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成果发布等事件催化 [5] 相关概念公司动态与订单进展 - 优必选完成配售3015.545万股 募集24.1亿港元资金 其中超10亿港元用于支付供应商款项 配售规模为资本市场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股票配售融资 [6] - 公司中标觅亿汽车科技9051万元人民币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金额最大采购订单 [6] - 地平线机器人获大华继显预测2025-2027年销售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7.5% 预计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 目标价7.45港元 [6] - 港仔机器人携手天太机器人、未来机器人等签署全球首例10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 创行业规模之最 预计2026年底交付至少1万台家庭康养机器人 [7] - 订单分阶段推进 2025年完成首代产品原型开发 2026年实现5万台量产并扩大产能 [7] - 速腾聚创为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企业 向超310家汽车整车厂及供应商提供解决方案 并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Active Camera平台 [7] - 津上机床中国布局人形机器人、医疗等新兴领域 产品用于行星滚珠丝杠和机器人灵巧手加工 东北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量产带动机床设备百亿增量空间 [8]
英伟达,重大宣布!
证券时报· 2025-08-25 11:57
数据中心互联技术突破 - 推出NVIDIA 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 作为Spectrum-X以太网平台组成部分 旨在解决单个数据中心功率和容量极限问题 通过跨区域扩展基础设施连接分布式数据中心[1][3] - 技术具备自适应网络算法 包括动态优化传输的自适应距离拥塞控制 提升NCCL通信库性能近一倍的精准延迟管理 以及保障地理分散集群性能的端到端遥测系统[3] - 该技术将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组成具有十亿瓦级计算能力的AI超级工厂 实现跨城市 国家及洲际的千亿级计算能力连接[1][3][4] 机器人领域战略布局 - 预告2025年8月25日发布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产品 预热视频显示产品已适配多款人形机器人 包括中国厂商傅利叶的机器人型号[1][6][7] - 公司认为物理AI是下一代技术浪潮 指具备运动技能并能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模型 将撬动万亿美元级市场 机器人技术被视作最大规模潜在增长市场[8][9] - 高管多次强调机器人具备推理与执行能力 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 物理AI将成为AI的最终表达形式[8][9] 技术应用与生态合作 - 云服务商CoreWeave已率先采用Spectrum-XGS Ethernet技术 该技术可将其数据中心整合为统一超级计算机[4] - 此前已推出Spectrum-X交换机和ConnectX-8 SuperNIC 用于跨站点连接数百万GPU 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4] - 跨域扩展成为继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后的AI计算第三大支柱 突破现成以太网基础设施的高延迟和性能不可预测限制[3][4]
英伟达今日公布人形机器人“新大脑”
第一财经· 2025-08-25 11:10
产品发布 - 英伟达通过社交平台预热一款针对机器人的"新大脑"产品 并附创始人黄仁勋签名贺卡[1][3] - 产品演示中由中国厂商傅利叶的人形机器人参与展示礼盒开启环节[4] - 礼盒内出现多款不同型号手臂 暗示该"新大脑"已适配多款人形机器人平台[6] 技术战略 - 公司CEO黄仁勋多次强调"下一波浪潮是物理AI" 将其定位为生成式AI和代理AI之后的重点方向[6] - 物理AI依托神经图形/合成数据生成/物理模型/强化学习和AI推理技术 是机器人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和空间智能技术的核心引擎[6] - 公司今年加速物理AI部署 通过Jetson Thor GPU机载计算机为机器人提供算力解决方案 其生态优势可节省厂商开发时间[6] 产品生态 - 今年1月在全球消费电子展推出基础世界模型Cosmos 用于生成合成自动驾驶场景辅助物理AI开发[7] - SIGGRAPH大会上推出开源的70亿参数推理视觉语言模型Cosmos Reason 帮助机器理解物理世界并采取行动[7] - 同步发布Nemotron Nano2/Llama Nemotron Super 1.5模型和Omniverse NuRec 3D高斯喷射库软件库[7] - 思科/戴尔等厂商将推出搭载RTX PRO 6000 Blackwell服务器版GPU的服务器 支持代理AI/工业和物理AI企业负载[7] - 针对工程/AI和3D可视化场景的RTX PRO 4000 Blackwell SFF版和RTX PRO 2000 Blackwell GPU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7] 业务拓展 - 公司2024年积极寻找GPU在工业领域和机器人领域的落地应用场景[6] - 物理AI相关产品研发和发布节奏明显加快 形成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技术栈[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