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国债

搜索文档
“消费+投资”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金融时报· 2025-03-31 10:42
冯毅浙商资产研究院总经理、浙江工商大学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博士后,中央财经大学 博士,高级经济师,北京语言大学商学院硕导,浙江民革经济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股权结构与董事 会效率关系研究》,译著《灭火—美国金融危机及其教训》等。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全球经济增速放 缓、外需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 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凸显了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稳定锚"的战略地位。这一决策不仅是应 对短期经济压力的主动选择,更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长期考量。如何将内需潜 力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浙商资产研究院总经理、浙江工商大学浙商资产管理学院副院长 冯毅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应加强政策评估、创新金融工具,并引导社会预期,确保投资与消费的 有效协同。最终目标是形成投资拉动供给、消费反哺投资的良性循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经济高 质量发展。 短期稳增长与长期调结构的辩证统一 《金融时报》记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列为十大任务之 ...
中行、交行、建行、邮储银行,集体官宣!拟向财政部等募资52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3-30 17:10
国有银行资本补充计划 - 四家国有银行拟通过定向增发A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募资总额分别为:建设银行不超过1050亿元、中国银行不超过1650亿元、交通银行不超过1200亿元、邮储银行不超过1300亿元 [1]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发行对象仅为财政部,交通银行发行对象包括财政部(1124.2亿元)、中国烟草(45.7994亿元)和双维投资(30亿元),邮储银行发行对象为财政部(1175.7994亿元)、中国移动集团(78.540607亿元)和中国船舶集团(45.659993亿元) [1][2] - 此次资本补充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计划相衔接,旨在分步实施对大行的资本支持 [2]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变动 - 截至2024年末,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大国有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较2024年上半年末提升,其中建设银行增幅最高(+0.47个百分点至14.48%) [3][4] - 具体数据:工商银行14.10%(+0.26)、农业银行11.42%(+0.29)、中国银行12.20%(+0.17)、交通银行10.24%(-0.06)、邮储银行9.56%(+0.28) [4] - 六大行资本充足率均显著高于监管最低要求,建设银行超出幅度最大(超5.48个百分点) [4] 国有银行盈利与信贷投放 - 2024年六大行净利润均正增长,农业银行同比增幅最高(+4.76%至2826.71亿元),工商银行(3669.46亿元)和建设银行(3362.82亿元)净利润规模超3000亿元 [4] - 2024年六大行新增贷款合计9.61万亿元,占全行业人民币贷款增量的53.12% [5] - 资本补充将增强信贷投放能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宏观经济回升 [6]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2024年10月财政部明确通过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国有大行资本内生速度可能低于未来风险加权资产增速,需提前补充资本以维持稳健经营和信贷扩张 [6] - 当前六大行主要指标处于国际最佳实践标准的"健康区间",资本补充可发挥杠杆撬动作用 [6]
宏观经济点评:狭义财政支出更“用力”
开源证券· 2025-03-25 10:09
财政收入 - 2025年1-2月公共财政收入4.4万亿元,同比下滑1.6%,处于近5年同期偏低水平[3] - 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增速从12月的94%降至11%[3] - 增值税收入15128亿元同比增长1.1%,企业所得税9113亿元同比下降10.4%[3] -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27%,主要因2024年春节较晚导致基数较低[3] 财政支出 - 1-2月公共财政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支出强度高于季节性水平[4] - 民生类支出增长显著:教育+8%,社保就业+7%,科技类+11%[4] - 基建类支出偏弱:农林水事务-10.5%,城乡社区事务-7%[4] 政府性基金 - 1-2月政府性基金收入6381亿元,同比下降10.7%,为3年来同期最低[4] - 土地出让金收入4744亿元,同比下降16%,改善持续性不佳[4] - 政府性基金支出11358亿元,同比增长1.2%,进度完成全年目标的9.1%[5] 专项债与展望 - 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914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5,3月发行明显提速[5] - 二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发行,广义财政支出将大幅扩张[5]
财政加码亟待融资支持——2025年1-2月财政数据点评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3-25 09:36
财政收支概况 - 2025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 [1][7]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96亿元,同比增长3.4% [1][7] -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2.9%,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9% [2][8] 预算完成度分析 - 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13.4%,与过去五年平均13.5%基本持平 [2][8] - 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17.8%,高于过去五年平均17.5% [2][8] -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完成10.2%,高于2024年同期10.1% [17] 财政收支结构 - 一般财政收支差-0.1万亿元,显著低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0.5万亿元 [10] - 政府性基金收支差-0.5万亿元,与2020-2024年同期平均-0.4万亿元相近 [10]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0.7%,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15.7% [14][17] 地方债发行情况 - 1-2月新增地方债及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1.8万亿元 [11] - 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9542亿元,进度达48% [11] - 新增专项债仅发行5968亿元,进度14% [11] 支出分项表现 - 一般财政支出中科学技术(10.6%)、教育(7.7%)、社保(6.7%)增速较高 [23] - 社保、教育、卫生健康支出占比分别提升3.4、1.6个百分点 [23]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1.2%,较2024年12月下降超11个百分点 [28] 收入分项表现 - 税收收入同比-3.9%,较12月下降超6个百分点 [18] - 个人所得税同比26.7%,主因春节错位影响 [18] - 国内增值税、消费税同比分别下降5.5、6.5个百分点 [18]
500000000000元,子弹上膛
和讯· 2025-03-07 18:04
文/王晓雨 "两会"定调下,对银行业经营影响几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5年着 力稳增长、扩内需、防风险;特别提到"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 本"。3月6日,经济主题记者会进一步释放金融加大力度支持实体经济的信号。 政策信号辐射到银行业,会对银行业全年经营产生怎样的影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5000亿元特别国债预计可提升六大行核心一级充足率0.5个百分点左右,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的同 时,也会助力对存量不良贷款的有效冲销,轻装上阵。 01 信贷投放能力增强 轻装上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尤其在房地产风险、债务风险、金融风 险方面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温彬认为,大行资本补充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将有效缓释信用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温彬表示,预计 可提升六大行核心一级充足率0.5个百分点左右,在增强信贷投放能力的同时,也会助力对存量不良 贷款的有效冲销。 同时,政策延续加大对房地产、融资平台、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 ...
每日债市速递 | 政府工作报告: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Wind万得· 2025-03-06 06:32
债市综述 - 3月5日央行开展353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5%,当日5487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1955亿元 [2] - 进入3月央行公开市场连续三日净回笼,银行间市场周三存款类隔夜回购加权利率稳中略升至1.75%上方,非银机构质押信用债融入隔夜价格升至1.75%-1.8% [3] - 海外最新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3% [4] - 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最新成交在2%附近,较上日略有上行 [6] -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下行 [8] -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3%,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6%,5年期主力合约涨0.1%,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9] 要闻资讯 - 2024年经济规模稳步扩大,GDP达134.9万亿元、增长5%,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民生保障扎实稳固,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 [10] -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等 [10] 全球宏观 - 美国总统特朗普重申4月2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农产品关税也于4月2日生效,称关税会带来“一点干扰”但可接受 [12] 债券大事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4] - 2025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15] - 今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9万亿元 [15] - 百度拟发行以人民币计值的优先票据 [15] 节目预告 - 每周一下午3点,Wind携手上海银行带来【债市深度谈】栏目 [17] - 每天下午4点半有实时债市解盘栏目 [17]
特朗普扬言废除芯片法案,李嘉诚拟出售巴拿马港口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3-06 01:34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 202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目标120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2% [1] - 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 赤字规模5.66万亿元 较上年增加1.6万亿元 [1]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 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1] - 政策重点聚焦"两新""两重"领域 多举措支持房地产市场企稳 新兴产业基建投资力度加大 [1] 德国经济政策 - 德国拟设立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 重点投资交通 能源网络和住房领域 [3] - 计划全面修订借贷规则 调整结构性支出 应对经济衰退挑战 [3] - 2024年德国GDP同比萎缩0.2% 制造业与出口疲软导致失业率上升 [3] 中国物流行业 - 2025年2月物流业景气指数49.3% 较1月回落0.4个百分点 [5] - 新订单指数50.6% 西部地区达52.3%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54.4% [5][6] - 铁路运输业 道路运输业和航空运输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4.6% 51.5%和57.1% [6] 半导体产业动态 - 台积电计划在美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 建造5座晶圆厂和2座先进封装设施 [8] - 投资将创造4万个建筑岗位 亚利桑那州晶圆厂总数将达6家 [8] - 特朗普拟废除《芯片法案》 涉及390亿美元制造业激励金和132亿美元研发资金 [10] 港口资产交易 - 李嘉诚拟出售43个港口资产 总企业价值228亿美元 预计现金收益超190亿美元 [12] - 交易涉及巴拿马港口公司90%股权 不包括中国香港和内地港口资产 [12][13] A股市场情况 - 2025年2月A股新增开户284万户 较1月增长82% 较2024年同期激增120% [14] - 科创50 中证1000等成长风格指数表现突出 市场成交量一度恢复至2万亿水平 [14][15] - 3月5日沪指涨0.53%至3341.96点 深成指涨0.28% 北证50指数大涨2.82% [16][17]
【笔记20250305— 政策要 能早则早、宁早勿晚】
债券笔记· 2025-03-05 21:23
货币政策与资金面 - 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1955亿元,开展353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到期5487亿元逆回购 [3] - 银行间资金面均衡宽松,DR007利率维持在1.77%附近,R001加权利率1.76%,R007加权利率1.80% [3][4] - 银行间回购市场总成交量57924.99亿元,R001成交量占比83.49%,R007成交量占比14.22% [4] 政府工作报告与市场反应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超预期,GDP目标、赤字率、1.8万亿特别国债及专项债规模符合市场预期 [5][6] - 10年期国债利率小幅下行,最低触及1.7025%,收盘报1.7090%,下跌0.5bp [5][7] - 政策表述强调"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但市场对执行力度存疑 [6] 经济数据与债市表现 - 2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1.4,高于预期值50.7和前值51,显示服务业持续扩张 [6] - 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0.5bp至1.7090%,超长债(2400006)下跌0.4bp至1.9090% [7][8] - 关键期限国债中,2年期收益率下跌0.75bp至1.3925%,5年期下跌1bp至1.5500% [8] 国际关系与市场情绪 - 中国外交部强硬回应美国贸易政策,表态"你要战,那便战",引发市场关注 [6] - 市场情绪受政策表述和国际关系双重影响,债市呈现窄幅震荡格局 [6][7]
今年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新增政府债务增至11.86万亿元,释放什么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5 12:55
经济增长目标与财政政策 - 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左右 旨在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 [1] - 2025年财政赤字率拟按4%安排 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赤字规模达5.66万亿元 同比增加1.6万亿元 [1] - 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 同比增加2.9万亿元 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同比增3000亿元)、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元)及支持商业银行的5000亿元特别国债 [1][3][4]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将适时降准降息并保持流动性充裕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增长匹配经济目标 [2]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消费提振及民营小微企业 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中3000亿元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 规模较2024年翻番 体现提振消费的政策意图 [3] 财政政策实施细节 - 4%赤字率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 释放财政积极发力信号 专项债投向采用负面清单管理以加快资金落地 [3][4] - 专项债资金中8000亿元可用于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另有部分用于收购存量商品房及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5] - 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70%投向"两重"领域(重大战略/工程) 30%用于"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 [3][6] 政策效果与行业影响 - 专项债投向市政建设、新能源、新基建领域 预计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并改善企业现金流 [5] - 商业银行通过特别国债补充资本金 增强落实降准降息能力 降低金融风险同时提升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6] - 中央加杠杆模式为地方财政腾出空间 超长期特别国债推动形成优质资产并促进高端化/智能化产业转型 [6]
刚刚,政府工作报告现场传来这些重磅消息!
证监会发布· 2025-03-05 12:07
财政政策与债务发行 - 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 [2] -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 3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 [4] - 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5] - 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 4万亿元 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 重点用于投资建设 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 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 [6][7]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9] - 加大对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 提振消费以及民营 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9] - 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10] - 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 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 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 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 [12][13]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 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推动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13][14] - 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培育生物制造 量子科技 具身智能 6G等未来产业 [16] - 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 [18] -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 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 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19][20] 房地产与消费市场 -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 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29] 对外开放与制度改革 -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 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7] 教育与执法规范 - 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集中整治乱收费 乱罚款 乱检查 乱查封 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