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虚拟货币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一镰刀就割走千亿人民币,转身就去修了白宫园子!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55
执法行动概述 - 美国司法部于2025年10月对柬埔寨太子集团及其创始人陈志发起史上最大规模加密货币没收行动,没收127,271枚比特币,价值150亿美元 [1] - 此次行动依据纽约布鲁克林联邦法院解封的起诉书,直接没收陈志控制的12.7万枚比特币 [3] - 美国司法部将此次行动称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虚拟资产没收行动 [5] 太子集团业务模式分析 - 太子集团表面经营合法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金融服务、在线娱乐/博彩、矿业及加密资产托管服务、跨境数字资产投资平台 [6] - 美国司法部指控该集团实际是亚洲最大的跨国犯罪组织之一,在柬埔寨运营至少10个诈骗产业园区,以“杀猪盘”形式诱骗全球受害者进行虚假加密投资 [6] - 集团内部利用合法业务板块掩护非法活动,如用房地产开发建设诈骗园区,用金融服务进行洗钱,用在线娱乐伪装资金流水 [6] 资产没收与监管技术 - 美国构建了完整的链上资产监管闭环,首先通过链上追踪锁定目标,利用聚类算法将交易地址串联成网 [8] - 美国财政部将太子集团列为跨国犯罪组织,对146个相关目标实施制裁,禁止任何受美国管辖的机构与其交易 [8] - 执法人员依据法律程序直接接管私人钱包密钥,将比特币转入美国控制的托管地址 [10] 没收资产的处置与战略影响 - 与以往拍卖不同,此次没收的比特币可能直接转为国家储备资产,用于修缮白宫园区 [10] - 2025年3月美国白宫签署并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机制,通过此次没收,美国持有比特币达到32.5万枚,价值360亿美元,成为全球持有比特币最多的主权实体 [12] - 美国积极推动虚拟货币合法化,试图将比特币纳入国家储备,绑定虚拟货币与美元体系 [14] 行业监管环境对比 - 中国在2017年宣布比特币交易为非法金融活动,通过修订《反洗钱法》将虚拟货币交易纳入监管,有效遏制虚拟货币泛滥 [14] - 此次行动证明在国家权力面前,去中心化的神话并不牢固,是国家力量对链上资产的精准打击 [3][5]
创刊75周年|盛松成:《中国金融》为我铺筑了创新研究之路
搜狐财经· 2025-10-21 13:32
社会融资规模指标 - 社会融资规模是中国独创的金融宏观监测与调控指标,其创立经历了从概念提出到分省数据统计发布的五年时间,自2010年12月提出后已连续15次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与M2并列的两大金融宏观监测指标之一 [2] - 该指标的理论基础可追溯至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的“整体流动性”理论和西方国家的信贷传导渠道理论,其应运而生是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认识到金融监管需扩展至整个金融体系 [3] - 地区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显示中国中西部地区社融增量在全国占比从2015年的38.6%上升至2024年的43.6%,东部地区平均占比为57.3%,而东北地区占比则从7.0%降至1.2%,反映了金融资源向中西部倾斜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 [4] 金融改革开放进程 - 行业在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方面采取协调推进的策略,认为金融改革没有固定先后顺序,应成熟一项、推进一项,并借鉴了美国“先外后内”和日韩“先内后外”的国际经验 [6] - 经过多年改革,行业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形成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市场利率的体系,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分类从2016年的“稳定化安排”调整为2022年的“其他管理安排”,更接近浮动汇率制度 [7] - 资本账户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直接投资项目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开放格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较大步伐,截至2024年末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占全球储备货币比重从约1%上升至2%左右 [7] 虚拟货币属性界定 - 行业观点认为虚拟货币如比特币本质上不是货币,因其缺乏国家信用支撑,难以作为本位货币履行商品交换媒介职能,其流通范围有限且不稳定,与由国家信用支撑的现代信用货币有本质区别 [8][9] -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必要条件是自身价值不能剧烈波动,而比特币缺少中央调节机制,其价格从2014年7月的582美元波动至2025年9月的11万美元,这种剧烈波动使其难以成为计价单位,更多是虚拟资产和投资投机对象 [10]
比特币:中国咬钩无望,特朗普被逼提前“杀猪”!
搜狐财经· 2025-10-21 12:01
加密货币的监管与风险 - 柬埔寨太子集团持有的价值150亿美元比特币被美国查封的事件,引发对加密货币不受监管特性的质疑 [1] - 该事件表明加密货币并非完全不受监管,美国当局可以依据法律进行查封和没收 [1] - 事件揭示出只要资产处于美国可控制的范围内,都可能面临被没收的风险 [1] 加密货币作为财富的局限性 - 虚拟货币和数字资产仅在和平与稳定时期被视为财富,在战乱或危机时期其价值存疑 [3] - 在出现不可控因素、信用危机或贬值时,现金、黄金、粮食和水源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3] - 当面临生存危机时,虚拟货币的价值将让位于基本生存资源 [3] 全球对加密货币认知的转变 - 美国没收比特币的行为让全球意识到加密货币可以被美国单方面没收,购买者面临被收割风险 [5] - 中国在十年前已通过立法法规禁止国人接触比特币,显示出对潜在风险的预见性 [5] - 中国的监管措施被解读为早已看破加密货币可能带来的收割计划 [5]
见虚拟货币东方迟迟不上钩无,美高层被逼提前“撕破脸”!
搜狐财经· 2025-10-20 22:00
加密货币的脆弱性 - 柬埔寨某集团持有的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资产遭美方以监管为由查封 [1] - 事件暴露虚拟货币的去中心化和匿名属性在现实强权面前不堪一击 资产安全在触及特定利益时毫无保障 [1] - 若加密货币可被完全追踪和监管 则其加密属性便名存实亡 美方没收行为被质疑为变相诈骗 [1] 虚拟资产的价值基础 - 虚拟货币的价值高度依赖稳定环境 在战乱 信用崩塌或恶性通胀下 现金 黄金 粮食等实物资产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3] - 任何脱离实体支撑 受制于他国规则的虚拟资产 都可能成为强权收割的目标 [6] - 部分国家曾宣传比特币匿名和不可追踪的特性诱导其他市场接盘 如今在自身债务承压下转而收割养肥的资产 [6] 风险规避与市场警示 - 相关地区在十年前便通过立法限制虚拟货币交易 成功规避了此类资产被查封的风险 [4] - 此次事件令海外资产持有者警觉 当外部掠夺无门时 内部资产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3] - 能源短缺可能引发局部冲突 粮食与水源危机会动摇社会根基 生存受威胁时武力威慑难以压制求生本能 [3]
比特币神话破了!150亿电诈赃款被没收,白白便宜了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35
电诈集团运营模式 - 太子集团老板陈志38岁福建人 早年通过运营未经授权的“传奇私服”游戏服务器赚取第一桶金[5] - 该集团表面经营房地产 金融 旅游业务 背后建立覆盖东南亚的电诈帝国 并依托柬埔寨国防军作为后盾 规模远超仅有几千私兵的缅北电诈团伙[7][9] - 集团将目标转向美国市场 2024年一年内从美国骗走超过100亿美元 其招募话务员要求会英语 专门针对美国用户行骗[9][12] 资金转移与洗钱手法 - 美国财政部调查发现 陈志集团转移的150亿美元赃款中 有83亿美元是通过星链终端完成 星链网络因其不受地域限制的特性 成为电诈园区与受害者联系和转移赃款的稳定工具[14] - 集团在台湾台北“和平大院”豪宅区注册9家空壳公司用于洗钱 这些公司通过在维京群岛注册的空壳公司控股 层层架构以规避调查[16][21] - 英国同步冻结太子集团在伦敦的30处物业 其中包括一栋价值1.26亿美元的市中心办公大楼和一套价值1600万美元的豪宅[26] 虚拟货币风险暴露 - 美国司法部没收了陈志集团价值150亿美元的12.7万枚比特币 此次行动通过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仅用3周时间即锁定资产 表明比特币交易轨迹可被追踪[2][29] - 没收事件导致全球比特币价格在一天内暴跌23% 引发各国央行增持黄金 凸显虚拟货币资产可靠性存疑[31] 监管环境对比 - 台湾地区监管环境被指过于宽松 民进党执政9年来对洗钱和电诈管控形同虚设 美国制裁名单中的3名台湾人未被当地司法机构逮捕 涉案9家公司的资金往来亦未被调查[19][23] - 中国内地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定为非法金融活动 进行全链条封堵 并禁止境外交易所向内地居民提供服务 严格的监管使陈志集团不敢在中国内地运作[31][33]
比特币被查撕开遮羞布:中国为啥死磕虚拟货币?
搜狐财经· 2025-10-20 04:21
虚拟货币的运作模式与风险本质 - 虚拟货币的创建门槛极低 借助开源代码稍加修改即可在以太坊等平台上发行各类虚拟货币 例如喵喵币和狗狗币 [5] - 区块链技术在此过程中的唯一作用是证明虚拟货币总量固定 为后续操作提供工具 [5] - 虚拟货币市场易于操纵 发行者掌握全部货币 可通过在自建交易所进行自买自卖来随意拉抬价格 例如挂出1000元的成交单即可使行情显示价格飙升至该水平 手法类似股市拉涨停 [5] 市场操纵与收割机制 - 期货和期权是关键的收割工具 发行者利用其现货优势 在期货市场中同时收割做多和做空的投资者 [6] - 做空者因无现货 在交割日被迫高价平仓 变相帮助发行者抬价 而做多者则需高价接盘 使发行者成功套现 [6] - 整个交易体系无需实体支撑 几台服务器即可运行 相比股市割韭菜 虚拟货币连上市公司这一依托都无需 直接贩卖空气 [6] 监管态度与案例警示 - 中国政府禁止虚拟货币 是基于其本质并非金融创新 而是降维打击式的收割工具 普通投资者参与其中毫无胜算 [7] - 美国近期在柬埔寨捣毁大型杀猪盘诈骗团伙 查获幕后主脑持有的12.7万枚比特币 按当时市价计算价值高达150亿元人民币 [1] - 此次查获行动导致美国政府持有的比特币总额暴增40% [1]
盛松成:《中国金融》为我铺筑了创新研究之路
搜狐财经· 2025-10-19 09:18
社会融资规模(社融)的创立与发展 - 社会融资规模是我国独创的金融宏观监测与调控指标,其创立是一项从零到一的工作 [1] - 社融指标的确立历时五年,从概念的提出、增量指标到存量指标的确立,再到全国数据及分省数据的统计和发布 [1] - 自2010年12月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被提及以来,该指标已连续15次被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并列的两大金融宏观监测与调控指标之一 [1] - 社融指标的产生借鉴了西方金融理论,如英国《拉德克利夫报告》的“整体流动性”理论和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理论,但其成为系统性统计指标是中国的创新 [2]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需覆盖整个金融体系的共识促成了中国社融指标的应运而生 [2] 社融指标的区域结构特征 - 社融指标蕴含着丰富的区域结构特征,能反映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别及发展趋势 [3] - 2015年至2024年间,中国中西部地区社融增量在全国的占比从38.6%上升至43.6%,显示金融资源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3][15] - 同期,东部地区社融增量在全国占比小幅波动,平均为57.3% [3][15] - 东北地区社融增量占比则从2015年的7.0%显著降至2024年的1.2%,表明该地区振兴任重道远 [3][15] - 中西部地区社融增量占比的上升意味着金融体系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增强 [3][15] 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 - 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 [3][16] - 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被定义为一种有管理的、逐渐放松资本管制的进程,并非完全放任跨境资本自由流动 [4][17] - 国际经验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总体利大于弊,且开放的标准本身也在不断放宽 [4][17] - 金融改革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美国采用“先外后内”次序取得成功,而遵循“先内后外”次序的日本和韩国则遭遇了经济萧条或金融危机的冲击 [4][18] - 中国的金融改革是循序渐进、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措施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4][18] 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成果 - 经过多年改革,中国已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形成了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到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种金融市场利率的利率体系 [5][19] - 人民币汇率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分类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2016年的“稳定化安排”调整为2022年更接近浮动汇率制度的“其他管理安排” [5][19] -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取得显著成效,直接投资项目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5][19] - 人民币国际化迈出较大步伐,截至2024年末,人民币位列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占全球储备货币的比重从过去的1%上升至2%左右 [5][19] - 利率、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推进,正在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金融内外平衡的体制、机制和调控框架 [5][19] 虚拟货币的本质属性 - 货币的本质属性和最基本职能是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其价值需能衡量商品价值,现代信用货币由国家信用支撑 [6][20] -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缺乏国家信用支撑,难以作为本位货币履行商品交换媒介职能,其流通范围有限且极不稳定 [6][21] - 成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需满足自身价值不能剧烈波动的必要条件,现代信用货币受国家货币当局调控,价值稳定 [7][22] - 比特币缺少中央调节机制,市值波动剧烈,例如价格从2014年7月的582美元跌至2015年的284美元,又从2021年5月的5.9万美元跌至2022年12月的1.7万美元,截至2025年9月又高达11万美元 [7][22] -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更多是虚拟资产,是投资甚至投机的对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7][22]
21社论丨需警惕美国资本市场的多重叠加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41
美国区域性银行风险事件 - 两家美国区域性银行因涉及不良商业抵押贷款投资基金的欺诈指控而蒙受损失,尽管规模很小,但引发市场恐慌[1] - 该事件导致74家美国大型银行总市值在一天之内抹去超过1000亿美元[1] - 市场担忧情绪源于对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的记忆,形成“当你看到一只蟑螂时,可能还有更多”的恐慌心理[1] 美国信贷市场累积风险 - 美国次级汽车贷款机构特里科勒控股申请破产,随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一品牌集团也宣告倒闭,后者欠下华尔街逾100亿美元[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金融稳定风险处于高位,部分原因是非银行金融机构持续扩张暴露出新的结构性脆弱性[1] - 非银行金融机构缺乏监管透明度,其规模扩张放大了市场脆弱性,可能对主权债务市场构成压力,开放式投资基金面临流动性错配风险[1] 美国宏观金融不确定性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与高达38万亿美元的快速增长的债务,正在被市场重估,推高物价并影响经济增长[2] - 劳动力市场正在变冷而通胀水平未下降,相关关税政策的影响将进一步推高物价[2] - 市场对美元的信心持续流失,并不断推高黄金价格[2] AI与加密货币领域的风险暴露 - 过去几年,美国金融不确定性风险被AI泡沫与虚拟货币所消化,市场流动性涌向这两个领域制造资产繁荣的虚假景象[2] - 美国银行10月份调查显示,约54%的全球基金经理认为科技股估值已经过高,AI泡沫被视为目前最大的尾部风险[2] - 加密货币市场在10月11日出现大跌,比特币从12.2万美元高点暴跌至10.4万美元,跌幅超过15%,加密市场短时间内蒸发市值近5000亿美元[3] 加密货币市场具体风险 - 加密货币市场大跌伴随约190亿美元的杠杆强制平仓[3] - 稳定币USDe价格一度与美元严重脱锚,在部分去中心化交易所最低跌至0.62美元,脱锚幅度高达38%[3] - 美国执法部门查获柬埔寨电信诈骗集团持有的127271枚比特币,总价值高达150亿美元,动摇了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安全资产的神话[3] 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风险 - 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根基正被其关税政策与债务风险所动摇[4] - 金融体系受到疫情期间超低利率刺激的信贷扩张与大幅加息后积累的风险所威胁[4] - 此前吸引全球美元炒作的AI泡沫与虚拟货币安全神话正在瓦解[4]
需警惕美国资本市场的多重叠加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6:27
美国区域性银行风险事件 - 两家美国区域性银行因涉及不良商业抵押贷款投资基金的欺诈指控而蒙受损失,尽管规模很小但引发市场恐慌 [1] - 该事件导致74家美国大型银行总市值在一天之内抹去超过1000亿美元,并拖累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1] - 市场担忧此事件可能类似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存在风险传染效应,反映出美国信贷市场繁荣后累积的风险正在暴露 [1] 美国信贷市场风险累积 - 美国次级汽车贷款机构特里科勒控股申请破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一品牌集团也宣告倒闭,后者欠华尔街逾100亿美元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金融稳定风险处于高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持续扩张暴露出新的结构性脆弱性 [2] - 非银行金融机构可能对主权债务市场构成压力,开放式投资基金面临流动性错配风险,在市场波动时可能被迫大规模抛售资产 [2] 美国宏观金融不确定性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与高达38万亿美元的快速增长的债务,正在制造不确定性并被市场重估 [2] - 劳动力市场降温、通胀未降以及关税政策的影响,预计将推高物价并影响美国经济增长 [2] - 市场对美元的信心持续流失,并不断推高黄金价格 [2] AI与加密货币市场动态 - 美国银行10月份调查显示,约54%的全球基金经理认为科技股估值过高,AI泡沫被视为目前最大的尾部风险 [3] - 加密货币市场在10月11日出现大跌,比特币从12.2万美元高点暴跌至10.4万美元,跌幅超过15%,市场短时间内蒸发市值近5000亿美元 [3] - 此次暴跌伴随约190亿美元的杠杆强制平仓,稳定币USDe价格一度与美元严重脱锚,最低跌至0.62美元,脱锚幅度达38% [3] 市场信心与资产安全变化 - 美国执法部门查获柬埔寨电信诈骗集团持有的127271枚比特币,总价值高达150亿美元,动摇了比特币作为去中心化安全资产的神话 [3] - 过去几年,AI泡沫与虚拟货币消化了美国债务、通胀及关税等带来的金融不确定性风险,但目前这两个资金避风港领域正在发生动摇 [2][3] - 美国金融体系的根基被动摇,其稳定性受到信贷扩张累积风险及AI与虚拟货币安全神话瓦解的威胁 [3]
没收陈志150亿刀,美国的确是搞钱高手,陈志是多国籍人
搜狐财经· 2025-10-17 15:49
公司概况 - 公司董事长陈志,1987年生,原籍中国福建,拥有柬埔寨和英国国籍,以及瓦努阿图及塞浦路斯护照[1] - 陈志约于2011年进入柬埔寨房地产市场,并于2015年正式创立太子控股集团[1] - 集团业务迅速扩张,涵盖房地产、金融服务、网上赌博及加密货币挖矿等多个领域[1] 法律指控与资产扣押 - 美国司法部指控陈志利用合法业务作为掩护,在柬埔寨建立了至少十个诈骗园区,主导庞大的"杀猪盘"网络[1] - 指控涉及电信诈骗、洗钱、强迫劳动及人口贩运等犯罪行为[1] - 美国方面已扣押陈志价值150亿美元的比特币资产[1][3] 美国执法策略分析 - 美国通过法律程序将非法所得"收归国有",此案例体现了法律、技术和全球影响力的结合[5] - 美国凭借"长臂管辖"原则,可对全球范围内影响美国利益或个人提起诉讼并扣押资产[9][11] - 历史上美国曾通过类似手段没收巨额资产,如马来西亚一马公司案,金额达数十亿美元量级[11] 加密货币领域影响 - 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匿名数字货币,难以追踪,但美国展示了在网络安全、数据分析和区块链技术方面的能力[7] - 成功锁定并扣押150亿美元比特币资产,相当于在虚拟世界进行"精准打击"[7] - 150亿美元不是小数目,足以影响比特币市场波动,并对全球加密货币监管产生影响[14] 经济与金融系统影响 - 没收的非法资产可能被用于政府开支、补偿受害者或加强执法,实质是将"脏钱"转化为自身资源[5][13] - 扣押巨额加密货币资产有助于稳定金融系统,防止其留在黑市用于更多非法活动[13] - 这种操作方式类似于大公司通过收购小公司来壮大自己,美国用法律手段"收购"非法资产[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