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太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25岁失业潮来袭?
虎嗅· 2025-09-24 15:15
35岁中年危机是一直以来的热门话题,只不过自ChatGPT发布后情况似乎变得诡异起来,也许35岁危机变成25岁危机了。 并且,这里的"25岁职业危机"不是我的观点,而是来自美国的一篇经济学研究报告: 论文地址: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5425555 标题:Generative AI as Seniority-Biased Technological Change: Evidence from U.S. Résumé and Job Posting Data.生成式AI作为资历偏向型技术变革: 来自美国简历和招聘数据的证据 LLM是否对大龄(资历深)的员工更加友好:来自美国简历与招聘数据的证据。 从数据层面来看,该报告是非常厚重的: 1. 覆盖时间:2015~2025年; 2. 样本量:28.5万家企业 + 6200万员工 + 2.45亿条招聘信息; 因为报告是以数据结论做推导,所以作者本身并不带一丝情绪,而数据推导出来的结论是: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它的几个核心点: 一、初级岗位减少 首先,论文尤为关键的数据发生于2023年Q1:采 ...
转转关停自由市场,闲鱼稳坐“一哥”宝座?
齐鲁晚报网· 2025-09-23 18:11
转转集团战略调整 - 转转集团于9月22日宣布逐步关停运营十年的“自由市场”C2C业务 [1] - 此次关停被形容为“战略性的撤退”,是对自2019年起向C2B2C模式转型的最终落定 [2] - C2C业务在集团总商品交易总额中占比已不足3%,却消耗大量纠纷处理资源 [2][3] 转转C2C业务历史与现状 - C2C自由市场业务是转转发家的根基,截至2024年底其注册用户已超4亿,累计实现营收超250亿元 [3] - 该模式被指为“网络诈骗与灰色交易的温床”,平台难以妥善解决交易纠纷 [3] - 2024年3月转转月活跃用户为2473万,至2025年3月增长至3588万,但仍同比减少5.3%,处于负增长区间 [3] 转转“官方验”业务投入与挑战 - 公司专注于“官方验”C2B2C业务,在青岛投资15亿元建设质检中心,全国设立三大质检中心,配备近3000名质检工程师 [4] - 2024年花费超2亿元扩大质检部门,质检员工数量占企业总人数半数以上,申请专利超200件,近半为质检技术 [4] - “官方验”业务面临用户信任问题,黑猫投诉平台投诉量高达11万余条,主要指向商品与描述不符 [4] - 2023年“阴阳检测报告”事件对公司信誉造成重创,尽管后续推出“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但用户信任裂痕未完全修复 [4][5] 市场营销策略与效果 - 转转进行了高强度广告投放,仅在抖音单周就投放1422条广告素材,覆盖从头部达人到垂类博主的庞大矩阵 [3] - 但高强度的广告投放对用户增长的拉动效果有限,月活跃用户仍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 [3] 闲鱼市场地位与优势 - 闲鱼2025年3月的月活用户已达2.09亿,同比增幅近20%,增速位列电商类APP第一 [6] - 其成功核心在于构建“交易+社区”的独特生态,用户平均每笔订单产生40句聊天,40%的互动发生在交易后 [6] - 闲鱼注册用户已突破6亿,日均商品交易总额超10亿元,每天有400多万件物品发布 [8] - 用户中2000元以上消费能力者占比达29.3%,超过千元以下用户占比,形成健康消费生态 [8] 行业竞争格局与线下战场 - 竞争对手万物新生(爱回收)已布局2092家门店,其中673家开通多品类服务,相关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近110% [9] - 转转线下门店仅1000家左右,规模不足对手一半,且万物新生与京东深度绑定,具有协同优势 [9] - 在手机交易市场,2024年爱回收和转转的份额分别为7.9%和7.4%,差距微弱 [9] 二手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格局可能向“两极分化”发展:闲鱼主导C2C自由交易市场,转转与万物新生争夺B2C品质市场 [9] - 转转彻底退出C2C领域后,闲鱼在个人对个人的自由交易赛道上几乎独占天下 [8]
最新高层会议,传递什么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23 09:24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 今天(9月22日)下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市场注入信心。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总结了我国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一系列有力举措: 这一串数字,充分说明国家一直在为房地产市场托底护航,全力稳预期、防风险、促转型。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核心城市房产仍是共享发展红利的优质媒介。 可以说,核心城市优质房产就是发展红利的股权凭证。 在一众城市中,成都近年来经济跃升、楼市稳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人送外号"成独秀"。 九三阅兵,我国秀"核心腹肌" 国家以真金白银、实招硬招,为房地产领域注入"定心丸"。 叠加近期国家高层会议多次传递稳楼市信号,政策发力刺激市场修复。国务院会议上明确提出,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成都、北 京、上海、苏州等核心城市相继出台房地产利好政策。 | 时间 | 内容 | | --- | --- | | 成都(7月21日) | 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15% | | 北京(8月8日) | 五环外商品住房取消套数限制 | | 上海(8月25日) | 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 | 苏州(8月26日) | 取消市区新建商品房两年限售 | ...
多家公司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亿元级罚单频现|财富周历 动态前瞻
搜狐财经· 2025-09-22 08:59
4、近期,北交所新股仍然保持高活跃度。上周,北交所新股三协电机上市首日盘中一度大涨超860%,收盘仍上涨785.62%,成为年内上市首日涨幅最高 的新股。此外,艾芬达首日上涨170.03%,单签收益超1.6万元。 5、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交出了一份表现分化的投资"成绩单":以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为代表的多家险企在增配权益尤其是高股息股票后,交出"亮 眼"答卷;也有险企因偏重固收和受债券公允价值波动影响而表现不佳,如中国太平投资端表现大幅走弱,上半年总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41.6%,年 化总投资收益率由5.27%降至2.68%。 理财 A股 1、9月18日,A股冲高后快速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31.66点,下跌1.15%;深证成指报13075.66点,下跌1.06%;创业板指报3095.85点,跌幅达 1.64%。尽管指数下行,但沪深两市成交额达3.135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7584亿元,为年内第三高成交额。 2、根据Wind对于上市公司权益分配方案的统计,18只A股于9月18日股权登记,派息日均为9月19日。其中,17股拟派息,1股拟派息、转增或送股同时实 施。 3、近期,证监会对*ST东通、亿 ...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私募“百亿俱乐部”格局生变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4:19
行业规模与格局 - 截至9月12日,国内证券投资类百亿级私募数量达92家,较今年1月末的80家明显增加 [1][2] - 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45家,占比接近五成,百亿级主观策略私募为40家 [1][2] - 私募行业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显著,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1][4] 量化私募发展 - 量化策略在市场波动中展现出较强适应能力,能快速捕捉市场机会 [2] - 市场风格切换快、行业轮动加剧对量化策略有利,其通过高频价量信号和机器学习模型在AI、新能源、TMT等板块捕捉超额收益 [2] - 券商资管、保险等机构资金加大了对量化产品的配置 [2] 募资市场分化 - 私募行业整体募资呈现冰火两重天局面,头部量化与部分知名主观策略私募产品受青睐,中小型机构募资难度大 [3] - 业绩突出、品牌知名度高的主观策略私募募资较为顺利,业绩平庸或缺乏特色的中小私募面临资金流出压力 [3] - 主流资金仍倾向配置量化策略产品,但客户对主观多头策略产品的关注度在上升,增量资金开始流入 [3] 竞争策略与未来展望 - 私募行业核心是投研能力和服务能力两大能力的建设,需确保投研能力维持在行业靠前水平 [4] - 中型私募破局关键在于聚焦特色策略打造、提升业绩持续性与可追溯性,并避开与头部机构正面竞争 [4] - 量化机构依托技术迭代和策略创新拓展边界,主观策略私募需深耕投研深度与风控能力构建差异化优势 [4] - 私募行业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最终都要回到阿尔法收益的持续创造上来 [4]
一单难求与挂牌转让,大额存单“围城”背后
北京商报· 2025-09-16 21:35
"国有行大额存单利率跌破2%,存着不划算""民营银行高息存单刚看到就售罄,手慢无""想提前取存单,转让区挂了好几天都没成 交,只能降价让利"……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大额存单的讨论热度攀升,不同银行的产品呈现出"冰火两重天"境地。分析人士称, 国有大行与民营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出现明显差异,核心源于两者资源禀赋与经营基础不同。这种差异会加剧行业"马太效应",国有大 行可凭借低负债成本稳定利差、扩大利润,民营银行则因高吸储成本需追求更高放贷利率,增加经营风险,市场份额也可能逐步萎 缩。 大额存单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9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浏览多家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信息发现,当前市场呈现显著分化态势。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年利 率普遍落入"1"字头区间,而部分民营银行产品虽以超2%的利率吸引关注,却普遍面临额度紧张、快速售罄的情况。 从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来看,近期在售的大额存单利率整体处于低位。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20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1年 期、2年期、3年期年利率均为1.20%、1.20%、1.55%;平安银行同一起存门槛的产品,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别为1.40%、 1.40%、1.70%;华 ...
上半年基金代销百强名单出炉: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和天天基金排前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23
行业格局 - 基金代销百强机构构成中券商占57席 银行24家 独立销售机构18席 保险公司仅1家[1] - 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8229亿元 招商银行4920亿元 天天基金3496亿元[1]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万亿的机构为蚂蚁基金1.57万亿元和招商银行1.04万亿元 天天基金6374亿元位列第三[2]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前三名为蚂蚁基金391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 华泰证券1150亿元[1][2] - 前十名销售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合计3.03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8.90%[2] - 前十名销售机构非货基保有规模合计5.8万亿元 占百强总规模的56.89%[2] 规模增长 - 权益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856亿元 增幅5.89% 同比增加4088亿元 增幅8.65%[3] -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6626亿元 增幅6.95% 同比增加1.34万亿元 增幅15.08%[3] - 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环比增加2483亿元 增幅近15% 同比增加5919亿元 增幅43.51%[3] 竞争态势 - 股票型指数基金前十名机构中券商占据七席 反映财富管理转型成效[3] - 头部机构与中小机构差距持续扩大 43家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不足100亿元 24家不足50亿元[4] - 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出现明显分层 头部机构突破千亿的同时 多家机构规模仅为个位数[4] -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强者恒强局面预计将持续[2][4]
重磅!电子行业狂揽70亿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9-16 18:43
市场资金动向 - 9月15日电子行业获得69.76亿元融资净买入,位居榜首 [1] - 宁德时代在电子行业中表现突出,获得10.21亿元融资净买入 [1] 市场行情本质 - 当前市场被描述为“外部杠杆型行情”,其本质是“强者恒强,物极必反” [3] - 消息面对股价的作用并非引导,而是强化现有趋势,如同催化剂 [4] - 股价走势由资金的行为模式决定,而非消息面刺激 [4] 机构行为模式 - 机构资金活跃度可分为不同定级分区,一级区代表机构积极参与,二级区代表机构锁仓行为 [7] - 在三级区和四级区,机构参与度低,任何股价反弹都可能是昙花一现 [7] - 案例显示,当股票长期处于机构不参与的四级区时,利好消息可能加速其下跌 [10] 散户投资策略 - 建议散户建立量化分析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资金真实动向,而非依赖K线或消息 [11] - 分析资金动向时应关注“谁在买”、“为什么买”、“什么时候会卖”等本质问题 [11] - 散户的最大优势在于灵活性,但需先理解市场游戏规则 [11]
券商代销权益基金中场战报:57家角力,33家正增长,20家负增长,中航、财信规模环比跌幅超8%垫底
新浪基金· 2025-09-16 15:13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7.12%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0.21万亿元 环比增长7.86%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升至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7.39% [1] - 行业分化加剧 头部机构地位稳固 中小机构面临洗牌压力 [1][12] 头部券商格局 -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4] -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60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757亿元 [4] - 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形成稳定第一梯队 [4] 高增长机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78.47%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86% [6]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61.04% 权益基金增长24.49%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35.56% [7] - 中信建投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25.9%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9.45% [7] - 国都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19.44%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21.74% 权益基金增长10% [7] 下滑机构情况 - 东兴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下降18.99% 权益基金下降4.65%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20% [8] - 中航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77%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4.76%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16.07% [9] - 财信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33%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6.67%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3.33% [9] 结构性变化趋势 - 多数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 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4.8% vs 权益基金4.72% 国都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9.44% vs 权益基金10% [11] - 股票指数基金集中度高 23家券商规模超百亿 6家超500亿元 中信证券1223亿元居首 [11]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费改冲击相对较小 [12]
券商代销“冰火两重天”:中信建投非货规模环比增近30%,招商近20%,中航、财信等8家全面缩水
新浪基金· 2025-09-16 15:09
行业整体表现 - 百强代销机构权益基金保有规模达5.14万亿元 环比增长7.12% 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突破10.21万亿元 环比增长7.86% 股票指数基金规模升至1.95万亿元 环比大幅增长17.39% [1] - 行业分化加剧 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凸显 57家券商系代销机构呈现显著分化态势 [1] 头部机构格局 - 头部券商地位稳固 中信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421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2397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223亿元 [4] - 华泰证券权益基金保有规模1266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752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1150亿元 [4] - 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后权益基金978亿元 非货币市场基金1605亿元 股票指数基金757亿元 [4] - 前十机构形成稳定第一梯队 包括招商证券 广发证券 中信建投证券等 [4] 高增长机构表现 - 国泰海通证券因合并因素 权益基金环比增长78.47%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77.15%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86% [6] -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61.04% 权益基金增长24.49%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35.56% [7] - 中信建投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25.9%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29.45% [7] - 国都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增长19.44%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21.74% 权益基金增长10% [7] - 华宝证券权益基金环比增长11.36% 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长11.16% 股票指数基金增长12.5% [7] 下滑机构表现 - 东兴证券非货币市场基金环比下降18.99% 权益基金下降4.65% 股票指数基金大幅下降20% [8] - 中航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77%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4.76%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16.07% [9] - 财信证券权益基金环比下降8.33% 非货币市场基金下降6.67% 股票指数基金下降3.33% [9] - 8家券商三大核心指标全面环比下滑 包括信达证券 长江证券等 [7][8] 结构性变化 - 多数机构非货币市场基金增速高于权益基金增速 如中信证券非货币基金增长14.8% vs 权益基金增长4.72% [11] - 券商通过发力债券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实现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高增长 [11] - 股票指数基金行业集中度较高 23家证券公司规模超百亿 其中6家超500亿元 [11] 行业趋势 - 券商系在股票型指数基金领域具备独特优势 公募费改对券商冲击相对较小 [12] - 基金渠道降费落地后 行业马太效应或将进一步强化 大型互联网平台 头部券商及特色商业银行将掌握更多主动权 [12]